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女主三国 >

第212部分

女主三国-第212部分

小说: 女主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船的上面有没有人?那是一定有的。刘备的水军打赢了,也就等于船上的人见到岸上的自己人败了,那他们会怎么做?他们肯定就会跑。而在此时,刘备虽然有船,但船只都在小岛的另一边。因而肯定是追不上的了。而跑掉的人,就成了后患。

    所以,梁宽总体上执行了阎柔的命令,出击了。但是,在具体上,就是梁宽自己的安排了。总共一百名士兵,有五十名,向那十几个人冲了过去,保持着三打一的优势,但是却不打胜。另外有十个人,则悄悄摸到海边,往那艘来船游了过去。剩下的四十个人,原地不动,保护刘备和阎柔的安全。梁宽自己,在偷袭船只的那十人当中。

    那边开打了。来船上面留守的几个人听到了动静,就往岸上看。于是,他们看到自己的人被很多人攻击。但是,由于自己人很英勇,战斗处于胶作状态。一时之间,不分胜败。这样的结果,在留守的几个人看来,是很正常的。那是因为,这帮人,本来就是杰出的武士。只不过他们的真实本领,比刘备的士兵稍稍差一点而已。

第二卷 第280章 亲人不在

    第280章 亲人不在

    船上的人完全就没有怎么提防。梁宽等人就跃了上去。待得反抗,钢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之上。只得乖乖束手就擒了。然后,梁宽吼了一声,岸上众军突然发力,一下就取得了胜利。最后的结果是,船上,擒住两人。岸上,擒住三人,杀死十一人。这帮人总共十六人。

    战斗结束,梁宽命令士兵将船上的两名俘虏押到岸上。所有的俘虏由岛上押回去。梁宽这边,则负责将船驶回船队所在的海岛的另一边。十一具尸体,被绑上了石头,抬到了船上。待船只开出之后,再扔进大海。

    经过了这些事情之后,时间已经接近午时。关于事情的详细经过,阎柔是准备向三斗询问的。但是却被刘备阻止了。阎柔不明白刘备为什么阻止。不过,刘备既是州牧又是兄长,阻止一下的权力应该是有的。而三斗人就在这里,什么时间问都是可以的,也并不需要急在一时。因而阎柔就服从了。

    刘备既然阻止阎柔询问,刘备自己肯定也同样没问。其他人。梁宽驾船去了,士兵是没有权力询问三斗的。于是,就这么闷声发大财了。不久,将俘虏押到了船队所在的海岸。

    海岸这边,营地的东西已经收到船上了。但由于一时半会儿的,还不会出航,因此,又有一些士兵上到岸边来歇息了。刘备等人到了之后,也没有上船,就吩咐士兵们做饭。

    ……

    过了一会儿,饭做好了。当然,首先吃饭的人,还是刘备和阎柔。为此,士兵还特地抬了桌案上来。刘备和阎柔自然也不会客气,饭菜一来,举箸便吃。哪知,没吃两口,三斗就来了,而且还是哭着来的。

    刘备先前就是因为看见三斗的情绪不对,所以才阻止阎柔向三斗发问的。刘备猜想,三斗一定是得知了自己的亲人遭遇什么不幸的消息。刘备认为,反正又不急,暂时就不问了。

    士兵们给刘备、阎柔送上饭菜之后,下一步,就是给四名水军将领和三斗送上饭菜了。三斗的确是得到了亲人遭遇不幸的消息。心中悲愤,但一直稳着,没有流泪。直到饭菜送来。三斗还准备假装若无其事,但是,那饭是怎么都吃不下的。越是想张口扒饭,那口就越是张不开。最后,突然间,口张开了,却并不是扒饭的,而是嚎啕大哭起来。

    三斗找到刘备的时候,是哭第二场了。第一场,三斗是一个人哭的。旁边虽然有士兵,但那些士兵全都假装没有看见。有人,也就相当于没有人。三斗就相当于做了一回身居闹市的孤独者了。

    回完第一场之后,三斗觉得好受多了。这才想起,应该向刘备汇报一下向那些人询问的结果。只是,见到刘备之后,三斗突然之间就想起刘备平素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突然之间就把刘备当作自己的亲人了。于是乎,就又哭了起来。

    ……

    刘备当然是不能吃饭了。三斗脸埋在刘备的膝盖处,跪在地上哭。刘备就拍着三斗的肩膀,以期减轻其悲痛。旁边的阎柔见状,悄悄叫过士兵。让士兵把饭菜撤去了。

    撤去饭菜,当然等于不吃。但不吃又等于什么,就不是现代人所知道的了。对于现代的领导来说,不吃,就仅仅等于暂时不吃。待事情一过,还可以再吃。但是,在刘备这里却不是。不吃就是不吃。无论是什么级别的领导,都没有加餐、补餐这个说法。不吃,绝对不等于暂时不吃。一直要等到下一顿饭,才有机会再吃。当然,吃下一顿饭的时候,是可以多吃几碗的。

    好不容易,三斗止住了悲伤。从这一刻起,三斗对刘备的感情,就不完全是将领与主公的感情了。他们之间,已经有了类似于亲情一样的东西。那东西虽然是微弱的,但同时也是牢不可破的。

    随后,三斗才说了自己与那些人问话的事情。

    ……

    一开始,三斗是打招呼,说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讨好话。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如果要向别人打听事情,有求于人,因此就礼下于人。这两者是互为因果的。

    还没等到三斗向那些人问话,那些人就先盘问起三斗来了。三斗当然没有说自己这边是一支军队,而是说自己是打鱼的渔民,因为遭遇了风暴,迷失了方向,所以就漂到岛上来了。问到船,回答只有一艘;问到人。回答还有四个;问到在什么地方,回答都在海岛的另一边。

    那些人相信了三斗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前天晚上那一场风暴是客观存在的。那些人知道有那场风暴,因而觉得三斗没有说谎。接下来,三斗就有了问话的机会。

    三斗首先询问的自然是此时的位置。这是正常的。无论是出自真实的需要还是三斗自己编造的谎言,都需要知道这个问题。那些人就回答了,说海岛的名称叫做福江岛。说岛上那两股泉水形成的溪流,其中大的一条就叫做福江。另外小的一条溪水没有名字。两条溪流汇集之后,还是叫做福江。

    福江,这样的名字,三斗没有听过;也没有听说过福江岛。因此,三斗就问起,由福江岛往三个地方怎么走。三个地方,先问的是平州,然后问的是青州,最后问的是大岛。

    对于平州,那些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换成高句骊的名称、换成朝鲜的名称,同样没有听说过。再问青州,还是这样。三斗都有些失望了。而最后问的大岛,那些人终于知道了。

    那些人还特别反问了一下,大岛,是不是土疙瘩岛群的大岛。三斗说是。那些人就说,大岛在正南方。不过极其遥远。有五、六百里,船行十天左右。

    ……

    那些人问三斗是什么地方人,三斗就回答是大岛人。然后那些人当中,就有人说,大岛那么远,三斗怎么会漂到这儿来。其实,三斗自己也正在琢磨这个问题。前天下午,遭遇风暴之前,刘备的船队应该还在大岛的西南方向,并且距离大岛还有一百多里,还有两日航程。哪知。一日之后,居然到了大岛的北方五百里之外。

    发生这样的情况,唯一的解释就是洋流。也就是海水流动,把船只带到了别处。在四周都是茫茫大海的情况下,海水的流动,船上的人是很难发觉的。船上的人看出去,以为海水并没有流动。那知道海水正在流动,并且流速还相当惊人。海洋的这种洋流现象,有的是固定的,有的是季节性的,这两种洋流都能够被附近的渔民所掌握。另外一种,也就是发生机率最高的,却是不定期不定向的。这种洋流,对于没有卫星定位系统的船队来说,就不能掌握了。

    争论的开始,起源于那帮人当中,突然有个人提起,说是大岛上面根本就没有人了;随即说三斗极有可能是奸细。三斗一听就急了,大岛是土疙瘩岛群最大的岛,比现在所在的福江岛大多了。岛上居民众多,有好几百家呢。自己的父母还有妹妹都在岛上,怎么就没有人了呢?

    三斗一急,就说了一点实情。说自己的确是大岛人。但是却在多年以前,被风暴卷走了,到了一个地方,叫做平州。就是前面问过的那个平州。多年来,自己一直想要重返故乡,也曾经多次尝试,但却没有成功。这一次,也是想要寻找故乡的下落。

    那些人听了,才说,原来如此。多年离乡,难怪不知。那大岛,早就被冈崎家族征服了。上面的人,全部都杀死了。

    这样的消息对于三斗来说,犹如晴空霹雳。虽然没有具体到三斗的家人,然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所谓思乡。指的是思念故乡。但思念中的故乡,与词典中的故乡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词典里面的故乡,指的是自己的出生地,或者长期生活过的地方,纯粹就是一个地方。而人们对于一个纯粹的地方的思念,往往都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有亲人存在的故乡,才是真正的思念的故乡。思念故乡是幌子,思念亲人才是标的。

    如今,对于三斗来说,大岛那个地方还是存在的。但上面所有人都被杀死了,其中必然包括了三斗的父母和妹妹。三斗多年来对于家人的盼望在这一刻被击得粉碎。三斗不相信,强烈不相信,因而就以相对急迫的口吻,反复询问那些人。但可惜,那些人说的话,似乎是真的。

    ……

    其它就没什么了。也就是说,严格地说,三斗跟那些人还没有真正地吵起来。不过,既然已经按敌对处理了,是不能后悔的。更何况,那些人总共十六人,已经被杀了十一人。这个时候,如果再向剩下的五人说,我们是来传播知识的,我们是来宣传和平的,估计那五人也不会相信的了。

    阎柔在一旁想。想的当然是接下来怎么办的事情。知道了一个位置,但却是三斗故乡的。而那个故乡,尚在南方的五、六百里之外。那十日的航程,谁知道还会遇上几场风暴?而且就算是平安到达,岛上已经没有了人烟了。军队的补给也是维持不了多久的。

    平州、青州暂时就不能想了。目前,似乎就应该从那些人入手,问问这些人住在什么地方。那些地方又是什么样的情况。如果人数够多,统治者不够强大的话,那么,或许可以考虑把统治者取而代之。剩下的漫长的日子里,再慢慢打听平州和青州了。

    想来想去,的确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于是阎柔就进入了一种等待的状态。阎柔等待的是,三斗真正的平静下来。

    ……

    三斗平静得还真快。阎柔预计的是,要等到下午那顿饭吃过了,三斗才会彻底平静。结果,中午刚过,三斗就平静了。

    这既不是因为三斗很坚强或者心理素质过人,更不是因为三斗很薄情或者早就忘了家人,主要是因为三斗的亲情有了寄托。而寄托的对象,便是刘备。说起来,三斗比刘备小不了几岁,但二人相处的那个态度,明显刘备就是长辈。

    既然三斗平静了,那么阎柔就可以向三斗交待事情了。就是审问俘虏的事情。由于只有三斗一人能够说当地的土话,因而这事就只能让三斗来办。阎柔猜想,三斗一定是没有审问过俘虏的。为此,阎柔还交了很多审问方面的技巧。最后,阎柔还提出了分开审问、再加以核对的办法。

    分开审问、再加以核对,这是多名犯人情况下的惯用审问手段。口供是真是假,一核对就知道了。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审问者还会主动给被审问者说。撒谎是没有必要的了,因为我们会核对的。说假话的人下场会很惨,说真话的人会得到我们的奖励等等。

    当然,审问的人,那语气肯定是凌厉之极的。每一句话都像刀子一样的锋利。不可能像我们这个时候叙述的这样缓和。三斗实际上是做不到那种程度的。严格地说,三斗彻底算是军人的时间,应该从被委任为督邮的那一刻算起,到现在也才几天功夫。总的来说,三斗是一个温和的人。当然,温和的人照样吃肉,照样杀人。那就是另一码事情了。

    在阎柔等人的支持下,士兵们把五名俘虏带到了五个地方。五个地方均在岸上,而且相互之间还能够望到。但距离很远,说话不可能听到。这样,审问就开始了。

    三斗审问的时候,阎柔就在旁边。一开始,阎柔想的是,一直让三斗审问。自己在旁边,主要是给三斗壮胆,同时也对被审问者形成一种威慑。哪知,三斗一直胆量都不大。问了几话,三斗就把俘虏的话说给阎柔听。阎柔听了,就给三斗出主意,接下来又该怎样问。到后来,实际上就变成阎柔审问,三斗翻译了。

第二卷 第281章 基本军情

    第281章 基本军情

    首先问的是名字。这五个人的名字分别叫做荒熊、木西三、岛八头、分渡郎、通部。名字之后。就是住址,也就是家住哪里。五人分别说了,但那些地名都是从来都没有听说过的。接下来就是家中有些什么人。这个问题看上去无关紧要,好像可以不问。其实,正因为无关紧要,这才一定要问。

    审问的时候,也紧打仗差不多的。不可一直进攻,也要给被审问者一点缓冲余地。在现代审问中,第一问姓名,回答者是有可能造假的;第二问年龄、第三问性别,就没有必要造假了。因而,询问的问题,总是这样不均匀排列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中间突然夹一个重要一点的。警惕性稍一放松,就会坦白。

    职业当然也是要问的。在这个年代,也就是问,你是干什么的,或者叫做以何为营生,靠什么吃饭。这五个人的职业都是一样的。他们回答了。因为是分开审讯,不可能撒出一样的谎来。因而他们的回答是真实的。

    他们回答的职业,居然是冈崎家族的家臣。在翻译为家臣之后。三斗迟疑了一下,又补充为护院。补充之后,感觉还是没有能够准确地表达意思。又说,跟亲兵差不多。阎柔听明白了,实际上,应该表述为近身侍卫。

    接下来询问的,就是来意。也就是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