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科幻世界电子书 > 女主三国 >

第343部分

女主三国-第343部分

小说: 女主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免有些草率。因此,在下同意闭合堂的猜测,积功而升,由温姑娘主持。”

    “洒家不同意尊重兄弟的说法。”鹤发童颜的太监王济恩起身说道:“兵者,诡道也。取胜之法,存乎于心。想当年峨嵋派渡元掌门,化名李舜,重新点燃王小菠之余烬,火烧天下;川军数番与之交战,屡战屡败;朝庭派兵增援,遍遣诸将,亦难挽颓势;最后,直到洒家出马,这才平定了四川。论治军,洒家或许不及温姑娘;论作战,温姑娘或许不及洒家。洒家素以为,用兵之道,天下无人能出洒家之右者,直到得知两位小姑娘的事迹之后,洒家才改变了看法,知道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对大理、西夏其中之一,若洒家带兵八万,在损兵三万之后,有胜利的成算。眼下突然之间要兵发吐蕃,纵使十五万军队齐带,洒家也无计可施。既然洒家不能胜,温姑娘必然更不能胜。因此,洒家认为,若要出兵,若要兵发吐蕃,必须将军队交给两位军师姑娘。”

    温玉华道:“这个问题就不用争了。军队由我主持,再由我向两位军师放权。若两位军师不堪大用,我负责取其性命。如何?”

    万临山道:“取性命,未免太严重了吧?”

    温玉华道:“若我军进攻吐蕃而不能获胜,我们全部都要死的。我只是让她们二人先行一步,算不得什么。”

    剑阁将军凌向山道:“温姑娘说得没错,反正我们都是要死的,不如放手一搏,将军队交给她们。说不定我们就能活命了。”

    温玉华不愿在统帅问题上多作纠缠,趁机说道:“好了。下面,让两位军师谈谈怎样贯彻闭合堂的猜测才是。”

    雷又招、雷绝招相互看了一眼,由雷绝招站起身来,说道:“承蒙各位信任,三姐和我皆不胜感激。

    “适才说了,要贯彻闭合堂的猜测,必然兵发吐蕃。然而吐蕃的山川河流、地形要隘,

第二卷 第440章 拂鞍沾袖

    第440章 拂鞍沾袖

    我们不知;其兵力防布、国计民生我们不晓;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我们不得。好在有江湖人士加盟,故集中全力,侦察吐蕃,乃当前的首要。

    “吐谷浑国行踪难定,我方仅能严阵以待,待机而动。

    “大理、西夏两国,以西夏为重。越西往南无人治理,以西的天竺地域遥远且普信佛教,灭大理对朝庭影响不大。西夏与龟兹、回纥两国相邻,这两个国家与高昌、铁勒、东突厥、契丹、奚国、高丽、日本等国素有通商,西夏若亡,诸国必然惊慌,极有可能结成联盟,一致抵抗。所以,军行最重要的目的是灭掉西夏。

    “那时,我们与吐蕃的战火可能正在燃烧,大理、吐谷浑也有可能依然与我们交战。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真正的威胁其实来自朝庭。只要我们灭了西夏,朝庭北部边境必然多处溃烂。按照朝庭一向软弱的作为,必然会主战主和。争执不休;纳贡称臣,忙于应付。若我们在灭西夏之后就迅速将软禁之人送回,朝庭一时之间就无暇顾及我们了。

    “因此,大体上我们将兵力分为三处。一处由王公公率领,控制大理兵进四川的日程,务必使大理军与即将入川的朝庭军队互相消耗。另一处由我率领,一是防备吐谷浑,二是回师成都解危,三是对西夏待机而动。主力则由我三姐率领,也许是迅速了断吐蕃,也许是迂回夹击西夏。

    “以上是第一个阶段:将四川的危机转嫁给朝庭。”

    雷绝招说完即坐下,旁边雷又招立即拍了一下她的肩膀。其余诸位都不发一言,各自思索。

    三日后,侦骑队遵照雷绝招的命令,自各方聚齐康定。

    长约两里的康定县城,依水建屋,傍山筑楼。周围“跑马山”、“折多山”、“打箭炉”三座嶙峋连绵的山脉将县城紧裹于一遛狭长的坝子里。折多河远远的来,唱着明快的歌,把县城冲刷为两半。河的东岸是街,河的西岸也是一条与东岸并行的街。如果登上对面“打箭炉”俯瞰康定,其实它就只有一条街。

    折多河是康定人的母亲河。据说发源于贡嘎山冰川的陈冰深处。

    在康定,最出名的便是“水井子”了。这里的小孩从记事起,就忘不了“水井子”对他们刻骨铭心的感觉。“水井子”的泉水经年喷涌,清纯剔透。用这泉水,或生饮或沏茶,清冽甘爽,透肺沁心。直入肝脾。每到年关临界,百姓为争得第一泉水,长龙相守,彻夜望候,乃至你争我抢,几出命案。

    侦骑队由温玉华、雷家四姐妹、万临山、巫苓燕七人,并三位将军、九名监军和三十多名江湖人士组成。

    五十余人的侦骑队,赶骡马三百匹,各驮有煤、铁、布匹、丝绸、药材、粮食等物品,每只口袋上还书有四个大字:龙虎镖局。

    就是这样一支侦骑队,要对吐蕃进行迅速的侦察。

    吐蕃高原,本来有十几个小国并存,比较强大的有三个:即西部的羊国,中部和北部的苏毗,南部的牦牛部。牦牛部又叫吐蕃部。三个部落中,以活动于跋布川、穷结的吐蕃部最为强大。三十多年前,吐蕃部兼并了苏毗,消灭了羊国及其它一些小国,逐步统一了高原,建立了吐蕃王国,定都逻些。改名拉萨。十多年前吐蕃又兼并了多弥、白兰等国,自称“大蕃”。中原天朝上国称其为吐蕃国。

    吐蕃称国王为赞普。其赞普谷卡巴乃极为精明的君主。他为了战火之后的吐蕃国能够休养生息,对天朝采取了友好亲善的态度。子虚八年,谷卡巴遗使来朝。天朝太后也派礼部尚书倪祯祥下书抚慰。随后谷卡巴数次派遗使臣讨封请婚,想进一步拉拢两国的关系。子虚十二年,太后册封谷卡巴为“西海郡王”,准备在皇帝亲政之后再加封他为“宾王”,但还没有将长公主许配给蛮夷之族的打算。

    吐蕃天朝虽联姻未成,两国使节互遣,却使人员往来日渐频繁。以“茶马互市”为先导的通商、农具等交流也随之广泛。一时之间,两国金玉绮绣,问遣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一条联结天朝吐蕃的“唐蕃道”就这样形成了。

    “唐蕃道”由中原京城开封起始,经河东的平陆,关内的潼关、长安西行,穿越西夏的陇西、临洮之后,在炳灵寺或大河家附近渡黄河转入昆仑山区的民和,再经湟源、海心山,翻过巴颜喀拉山口至清水河,渡过通天河至子曲,溯子曲河上至野云松多,过当曲,越过唐古拉山脉的查吾拉山口至吐蕃的聂荣,最后经黑河、当雄到达拉萨。

    四川自子虚八年张永施行新政之后,与周边国家通商日益频繁,为避开“唐蕃道”经西夏那一段,避免在昆仓山区与吐谷浑国遭遇,相应地也出现了一条“川蕃道”。“川蕃道”自灌县起始。翻越茶坪山,经卧龙,过墨多尔山、折多山至八美,然后顺大雪山与工卡拉山的夹谷北上,转过牟尼芒起山,在拖坝渡过雅砻江,越过沙鲁里山,再经吐蕃的昌都、通麦,西至拉萨。

    然而,侦骑队却不能这样走。侦骑队必须走别人从未走过的路线。

    雷绝招的意思是:从人迹罕至的地方进入吐蕃,主要想试验进军路线在雪域高原的随意选择性;侦察吐蕃对四川的兵力防布,预备在回川走“川蕃道”的时候进行。

    逆山泉而上,越过木杠岭山口二台子,下营官,渡雅砻江,侦骑队所行非止一日。

    翻过沙鲁里山之后,沿途几乎就看不到人家了。这日清晨,侦骑队溯无量河而上,远远地就望见了一个村落。

    这种穷乡僻壤的旮旯之地,平素根本就没有外人来过。侦骑队的到来,使整个村落像过节一样喧闹起来。

    经打听,村落里的人自称为羌族。自称其祖先为逃避战乱而迁移至此。从村落里的许多古老的岗楼建筑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一位年纪很大的,可能是族长之类的羌族老汉拿出上好的花生、核桃、鸡蛋加上酥油。放入一个竹筒,加入烫极的茶水,伸了细长木棍进去上上下下,几经捣塞提料,倒出来再放少许盐巴,然后将这褐红色的香茶捧过头顶,献了过来。

    侦骑队中,以泰山派掌门杨昌乐最有派头,举手抬足之间,无不透露出一股颐气指使的气概,很容易使人误以为首领。这时。见到老汉献出之茶,杨昌乐当即侧身道:“老人家此举,拆杀我也。待我唤总镖头前来,方可领受。”

    温玉华听见呼唤,与雷家四姐妹、巫、万等人一齐过来。

    温玉华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赞道:“酥香润肺,好极!”雷绝招浅尝之后,赞曰:“入脾沁心,极美。”雷又招喝过之后说:“似乎还能提神补脑。”雷招弟喝了却道:“最重要的是止渴生津。”巫苓燕喝了之后,道:“此茶最大的功效是抗寒祛冷。”雷再招品了品,道:“还能滋阴壮阳。”

    万临山接过茶碗,刚将末尾一点茶汲入口中,闻听雷再招之言,“噗”的一声,喷了出来,弄湿了羌族老汉的裤脚。万临山当即连声道歉:“失礼,失礼!”

    老汉笑道:“没有关系。我们羌族,就喜欢豪放。你就把这里当着自己的家好了。”

    温玉华道:“老人家,我们想问一下路,行吗?”

    老汉道:“我知道你们要问路。你们这么大的马帮,拉了这么多的东西,当然不会是冲我们来的。不过,我也只能告诉你们,前面没路了。”

    “没路?”温玉华道:“是否你们的族人没有往前面走过?”

    老汉道:“不是的。早先嘛,是有路的。你们瞧,这边是海子山,这边是无名山,无量河就打山谷中来。逆流而上,翻过山口,下山走上半日,可到金沙江。我的祖辈曾这样走过。但是,打我父亲那一辈开始,这山谷就开始闹鬼了。

    “这片山谷,原名依吉拉达。凡是进谷去的人,回来之后,必犯冷热怪病而死。后来,我们就叫它“斯合”。也就是‘打摆子而死’的意思。

    “谷内有上下两个洞。下洞,人称无底洞,深不可测;打我父辈开始,若对着洞口大吼一声,洞内便会有白气冒出。而上洞则是冒黑气,更是阴森可怕,无人敢进。

    “谷内的动物都修炼成精。那大蛇有碗口粗细,所过之处,草木变得漆黑,齐刷刷直朝两边倒。

    “在我父辈的时候,有三十个人成群结队进沟,准备翻越关门石,到山那边去换点东西。结果有去无回,音讯全无。

    “在那个叫做关门石的峡口,一声人语或者狗叫,都会惊动山神,会吐出阵阵毒雾,把闯入峡谷的人畜卷走;有时候山神还召来暴雨冰雹,造成人畜伤亡,庄稼颗粒无收。

    “老汉劝你们,不要往前走了。”

    不往前走是不可能的。侦骑队稍事歇息,随即出发。

    两边的山上,是一望无边的原始森林。从谷内望去,但见绝壁危峭,更觉沟壑深邃,使人忧虑重重,疑神疑鬼。沟内林海苍茫,岩壁陡峭,随时猿啼熊啸,到处陷坑暗河。

    猴、熊猫、岩牛、野猪、山鸡等,沿途所见,叫得出名字的鸟兽就有二十多种。阔叶林、针叶林、灌木林和高山草地四种不同的植被共生一沟之内,观赏片刻之间。

    进入沟内森林不久,路便完全消失。剩下的蚕丛鸟道,便是羌族老汉的祖辈们,用弯刀在莽莽林海中劈出来的道路。走近关门石,两条猎狗忽然不听使唤,自行脱队而去。更使人胆战心惊。

    至关门石,见两巨石似天外飞来,横亘在峡谷中。中间呈凹形。岩石上几条溪流汇合后喷涌而下,展开形成一道高达七丈,宽约两丈的瀑布。岩下有一深潭,潭中有急流漩涡,周围的水呈碧色,中心墨黑。雷绝招道:“水下疑有暗洞。”

    又行一阵,岩石上露出斑驳的文字,曰“狐狸山”。此处山势极陡。悬崖上有一径如水桶,呈乳黄色的圆形菌类。此菌在阳光的照耀下不断变幻着色彩,忽儿雪白,忽儿嫩黄,忽儿青绿。雷招弟道:“那一定是木菌修炼成精了。”巫苓燕道:“可否将它摘下来?”雷招弟道:“好。待我试它一试。”正欲起身,温玉华道:“凡事有当为不当为。师妹不可相试。”巫苓燕道:“我看它很像灵芝,就叫千年闪光灵芝吧。”万临山心中一品,这名字竟非常神似。

    午时,发现一只獐子。为了口福,雷再招、万临山二人奋起直追。看看即将追上,突然横刺里掠过一只两头兽。这只两头兽,头尾一样,两只扁嘴,花皮毛,长约三尺,估计有二十斤重。二人大吃一惊,让獐子跑了。回去一说,竟无一人相信。

    饭后前行不久,发现一只猎獐子的套子。套子上尚套着一只巨鸟。因时间久远,鸟身已经腐烂,但残骸尚存。其羽毛长达四尺,深褐色,羽柄就有拇指粗。温玉华等人这时才感觉此山确实有些古怪。

    上到冰雪覆盖的高处,随行三位将军和九名监军突然倒地,人人头痛欲裂。一把脉,均烧得不轻。也不知是否鬼神作怪。

    越过山口,遇见两头大熊猫。众人正自高兴,却发现它们放着旁边的竹子不吃,反而在撕扯山羊。雷招弟道:“这些熊猫如果没有逮着山羊,说不定就要吃人哩。”雷再招道:“这就要下山了,怎么没有看见那两个冒烟的无底洞?”雷又招道:“别管这些,快速离开这种危险之地为上策。”

    下得山来,三位将军和九名监军的病竟自行莫名其妙地好了,让人摸不着头绪。

第二卷 第441章 朱阙玉城

    第441章 朱阙玉城

    酉时,侦骑队赶到茶雪。来到金沙江岸,却因地势陡峭,水流湍急,马匹无法渡江。向村民打听之后才知,顺江而下,三十里之外的竹巴龙有桥能渡。

    随后几日,在渡过澜沧江、怒江之后,到达了吐蕃的然乌。

    这里的道路平坦多了。村落也渐渐密了起来。一经打听,原来侦骑队已经转到“川蕃道”上来了。

    雷绝招道:“绕道,避开‘川蕃道’。经古玉、萨地亚,走雅鲁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