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金血 >

第3部分

金血-第3部分

小说: 金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细节都只能靠铭文来获知。 
  关于青铜器的历史作用还有许多。上述仅举其几例,以“管中窥豹”。至于青铜器的具体价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尤其是上好的青铜器,乃国之瑰宝,价值连城。容庚所著《商周彝器通考》第八章名为“价值”,摘录了宋代以来有关青铜器的价格。严格他说这只是一时的价格,而不是价值。摘取几段如下: 
  大观初,徽宗效李公麟之《考古图》作《宣和殿博古图》,凡所藏者为大小札器则已五百有几。世既知其所以贵爱,故有得一器其直为钱数十万,后动至百万不翅者。 
  嘉庆七年三月廿九日,张廷济由虎坊桥馆寓车至顺城门内崇福寺街褐陈伯恭太史。归于护国寺之东宁远斋,见仲凫父彝,碧如翠羽、赤如丹砂、白如水银,文字刻露精锐,洵商周彝器中之无上神品。问其价,曰二十四金。许以八两,不果。四月九日,邀同赵秉淳孝廉再过其斋,益以二金,仍不谐。十七日,邀同宋葆淳学博又过其斋,以文银十两零四钱,又元银六钱,作大钱十千文得之。翁树培秋部是科分校礼闱。廿一日翁来见此,拊掌曰:“胜得进士第矣。”张曰:“诚如君言。” 
  者媤方爵,嘉庆二十四年二月十八日,张廷济同梅里李遇孙明经过苏州,泊舟太子马头,由卧龙街至元庙观,遍观骨董肆数一,铜器绝无佳者。至申衙前,于钟表铺内见阁上庋此爵,尘灰委积。张索视之,心怦怦动。问其价,曰番银三饼,许至二饼有半。肆中入诡言寄售,遣人走问,云须十三,顷言误也。张笑谢之。廿日,自常熟回舟至苏,访石友孙均于申衙前,遣仆往瞻,爵则犹是也。乃托孙遣人转购。翌日,孙招饮百一山房,云托王振初去买,彼须十饼,已许至六饼,急不可图也。三月十六日,张治书于孙,促其速买,毋为捷足所得。廿八日,孙遣书椟至,偿以十饼,坚不肯受,唯留汉将兵都尉字中错金丝者之印一,后知得此用银九饼云。 
  虢叔三钟,以阮无所藏为最大,张廷济所藏次之,伊秉绶所藏最小。其大者宋葆淳曾见于天津卫,后归杭州某姓。其人远出,闺中匮乏,觅售于潘某。为何某携入节署,售于阮元,得银二百两。其次者初为孙星衍所藏。嘉庆末年,归于吴鼒。吴掌权扬州梅华书院,常陈设院中。斌良观察思得之未果。后归两淮鹾使阿克登布,得白金一千二百两。阿既受替,复送归吴志别,吴殁后,偿归张广德银号,值如归阿之数。张又归润州某,道光十一年春初,苏州郑竹坡以银二百饼得之。二日,转售于张廷济,值银二百七十饼。张别酬居间徐蓉林以八十四饼。是时每饼易大钱九百三十文。其小者陈均在马履泰陕西学使幕所,以银八两买于西安肆中。伊秉绶官扬州太守时,贻以百金得之。 
  民国以来,以外国购求,花纹佳者,辄价至钜万,于是国内菁华,悉输海外。如端方所藏古酒器,于民国十三年,归之美国纽约中央博物院,闻价至二十余万。 
  以上所摘段落,除青铜器价格外,购求者爱器如宝的心情,敏锐的鉴别眼光,都写得栩栩如生,真正体现出青铜器的价值来。 
  中篇:例说中国青铜艺术 
  中国人的骄傲 
  青铜,是指红铜与锡、铅等其他化学元素的合金,因颜色呈青灰色而得名。青铜器在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已经被制造出来,之后中国经历了长达十六个世纪的青铜时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 
  目前已知最早的青铜制品是在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一件单范铸造的青铜刀,装饰较少,反映出远古先民纯朴的审美意识。 
  夏代(21世纪B。C-16世纪B。C)的青铜器中已经有了象征身份等级的礼器,与礼制的政治制度相呼应。 
  商代(16世纪B。C-11世纪B。C)青铜器发展到鼎盛,大型器物迭见,花纹繁缛精致,并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 
  西周时期(11世纪B。C-776B。C)青铜器与礼制的结合更加紧密,冶铸技术日趋成熟,出现了长篇铭文,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 
  春秋战国(776B。C-221B。C)时青铜器一改过去的设计,风格纤巧、清新,普遍采用更高水平的制作工艺,极富地方性和生活色彩。 
  秦代以后(221B。C-1840A。D),礼器比重大减,钱币、度量衡和铜镜经过更新、创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青铜器的主流,在漫长的时间里,中国的青铜器铸造技艺一直保持着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水平。 
  青铜器,集造型、雕塑、绘画等多种艺术之成,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中国文物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世界美术史上的精华。 
  展翅欲飞的爵 
  精巧的酒杯 
  “爵”,听来十分雅致的名字,令人顿生精巧而高贵的感觉,它是奴隶主贵族宴饮时使用的酒具,如同现代的酒杯一样。爵的名称是宋代人定的,取雀的形状和雀的鸣叫之义。 
  欲飞的麻雀 
  爵的常见形制为深腹、圜底、三尖足、前有流、后有尾,侧面有把手,口沿上有的分立两柱。至于长流和尾的造型,主要在使其平衡,又对称美观。爵的整体造型舒展空灵,如同凌空飞翔的麻雀,反映了匠师的巧思。 
  武王禁酒 
  爵盛行于商代,并与觚等其他酒器配合使用,西周早期以后走向绝迹,这大概与周武王吸取商人酗酒亡国的教训有关。 
  久远的回忆 
  本品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期的青铜酒器之一,从它身上,我们仿佛能感觉到先人饮酒时的酣畅,确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国之像征 
  礼乐重器 
  提起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政权和社稷,鼎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 
  鼎盛行于商周时期,延续到汉代。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载“铸九鼎,像九州”。)(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 
  相当于锅 
  鼎的常见器形为圆腹、两耳、三足、呈盆、盂状,也有少量呈斗状的四足方鼎。一般都较厚重。 
  人们在尊崇鼎的价值的时候,常常忘记了它本来的用途,其实它是一件炊器,多用于祭祀或典礼时盛煮鱼猪牛羊肉等食物,相当于现在的锅。 
  祭祀母亲 
  司母戊鼎因其腹内壁上有铭文“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王祭祀其母(名戊)的纪念器物。 
  传奇经历 
  司母戊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蒋介石指示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值1948年夏,该鼎首次公开展出,蒋介石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可见受重视程度之高。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精妙绝伦的四羊方尊 
  动静结合 
  在中国古代青铜器中,有不少器物以其独特的造型而引人注目,四羊方尊便是其中一例。它的造型动静结合,寓雄奇于秀美之间,可谓巧夺天工。 
  浑然一体 
  尊的四肩、腹部及圈足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增加了变化,在宁静中突出威严的感觉。方尊的边角及每一面的中心线的合范处都是长棱脊,其作用是以此来掩盖合范时可能产生的对合不正的纹饰。同时也用以改善器物边角的单调感,增强了造型的气势。 
  羊角是事先铸成后配置在羊头的陶范内,再合范浇铸的,因为技艺高明,才使全器有浑然一体的感觉。 
  商代方尊的代表 
  铜尊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是一种饮酒用具。这件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重达34公斤,加上它独一无二的造型,理当进入文物精品之宝库。 
  豪饮善战的女将 
  声名显赫的王妃 
  妇好,是商朝第二十三代王武丁的王妃,她生前曾是一名能征善战,参与国家大事,主持祭礼,为商王朝开疆辟土,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地位显赫一时。 
  唯一未被盗掘的大墓 
  妇好墓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商王室成员墓葬,墓中出土了铜器、玉石器、象牙器等近两千件随葬品。其中铜器468件,更有105件铜礼器上铭刻“妇好”或“好”字,是目前唯一能与甲骨文相印证而确定其年代与身份的商王室墓葬。所出铜器大多可作为断代标准器物,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礼器组合 
  觚,是一种饮酒器,盛行于商代,其基本形制为长筒状身,大喇叭形口,斜坡状高圈足。据专家考证,饮酒时如需温酒而饮则用爵,不需温酒而饮则用觚,所以觚、爵常配对而出,成为当时礼器组合形式的核心。 
  妇好墓出土如此众多的酒器,足见商代饮酒之风的盛行。 
  三千年陈酿 
  香酒祭天 
  卣,是一种酒器,专用以盛放祭祀时使用的一种香酒,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 
  群龙盘绕 
  卣的形状通常是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部或圆或椭圆或方形,也有做成怪兽食人状的。这件卣系子母口,竖颈,圆腹,下部微鼓,圈足。器侧面附有提梁,有盖,盖顶有一菌状纽。盖、腹和圈足均饰一首双身的龙。提梁饰龙纹,两侧穿系处各饰卷角羊首,形制复杂,可见铸造技术的高超。 
  透明液体 
  此器出土时内盛透明液体,有可能是当时所贮的酒。 
  鼎中精华 
  圆腹、立耳、夔龙形足 
  龙眼突出活灵活现独具匠心
中国青铜艺术(凑字数三)
         神灵的召唤   蜀国面具 
  这是一件古代蜀国的青铜面具,它表现神话的、半人半兽的形像。 
  供奉的神像 
  它的额际低而扁宽,眉阔目凸,鼻形圆硕,大口紧闭,两只尖状兽耳高翘外张,额中又饰以巨大的卷云纹扉棱(现仅有一长方形孔)。 
  整个面具表情威严肃穆,表现手法夸张,朴拙,奇诡,尤其是两眼作圆柱状外凸,高达16。5厘米,最为神异。结合有关“蚕丛纵目”的记载推断,此当是第一代蜀王蚕丛的神像,又据其两颊上下各有一长方形穿孔推测,此像可能是蜀民嵌于宗庙内木柱之上作供奉用的。 
  栩栩如生的人神世界 
  在商代青铜器中,以往我们见到的只有容器,这件面具的出世,为我们展现了古蜀先民栩栩如生的人神世界,而商代铜器与古蜀国铜器在纹饰题材和装饰风格上的许多相通之处,无疑表明中国古老的民族文化自其诞生之日便相融在一起。 
  蟠龙出水 
  古人洗手 
  盘,是一种水器。形制较小的盘也用于盛水洗手,大型的盘则可用来洗浴。一般是浅腹,圆形,有足,流行于商代至战国时期。 
  盘之王者 
  这只蟠龙盘为侈口,方唇,高圈足。腹部外以六道棱脊间隔成六组纹饰,每组以同向双鸟纹为主纹,衬以雷纹为地,鸟身上饰云纹。 
  盘内铸出一条蟠龙,龙首昂起,挺出盘心10厘米,龙身两边鳞纹,中间夹以重斜方格纹,圈足纹饰由六道棱脊间隔分组。每组饰一虎耳龙纹,雷纹为地。盘口径61。5厘米,在现存圆盘中有“盘王”之誉。 
  此盘造型生动,工艺独特,实属罕见,真乃“盘不在深,有龙则灵”。 
  动人心魄的虎食人卣 
  流失的国宝 
  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共有两件。后来都流入国外,一件藏于日本泉屋博物馆,一件藏于法国巴黎市立东方美术馆,此件为日本所藏。 
  老虎吃人 
  这件虎食人卣的造型取踞虎与人相抱的姿态,立意奇特。虎以后足及尾支撑身体,同时构成卣的三足,虎前爪抱持一人,人朝虎胸蹲坐,一双赤足踏于虎爪之上,双手伸向虎肩,虎欲张口啖食人首。 
  虎肩端附提梁,梁两端有兽首,梁上饰长形宿纹,以雷纹衬地。虎背上部为椭圆形器口,有盖,盖上立一鹿,盖面饰卷尾夔纹,也以雷纹衬地,与器体一致。虎两耳竖起,牙齿甚为锋利。 
  人对自然的恐惧 
  该器表面大部分呈黑色,局部留有很薄的绿锈,它和许多出土于湖南的商代后期的青铜器一样,纹饰繁缛,以人兽为主题,表现怪异的理想。关于虎食人卣的装饰功能,目前主要有以下五种看法: 
  一、表现统治者的专横残暴,以此造型威吓奴隶。虎是奴隶主阶级的象征,人是奴隶的代表。 
  二、将人兽关系看作人借助动物的力量沟通天地。 
  三、象征人的自我与具有神性的动物的统一,以便获得动物的保护。 
  四、虎食人实际反映了“虎食鬼”的神话,即以威猛的虎驱逐恶鬼,取避邪之用。 
  五、虎代表自然界,象征人对自然的恐惧,但又必须附着自然,表现人性的软弱。 
  古人造器究竟是什么意图呢? 
  武王伐纣的见证物 
  历史的纪念 
  在中国古代,国之大事有二:一为战争,二为祭祀。商周时期,凡有大事之前都要进行占卜以预知吉凶。 
  这件利簋的内底就镌刻着周武王在讨伐商纣之前占卦问神的铭文,共32字。铭文的大意是:武王伐纣,在甲子日黎明,对伐商能否取得胜利进行了卜问,兆象很好。就在当天,周师一举打败了商军。到辛未这天(七天以后),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