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随身带着古代田庄 >

第22部分

随身带着古代田庄-第22部分

小说: 随身带着古代田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星期天上午,夏桑子整理自己挎包的时候,无意中从夹层里翻出王紫怡妈妈强行塞给自己的那个红包。

将装在里面的五百块钱拿出来,马部长的那句话又回荡在耳畔,个个字都像钉子一样击打着夏桑子那颗有些脆弱的心。

“总的来说,我们绝大多数老师都做得不错,认真负责,成效显著,但是不排除有个别老师不负责任,甚至出现了收家长红包的事情!”

夏桑子将自己的心情调整了一下,想,是到了解决这五百块钱的时候了。

怎么将这五百块钱花出去呢?

原来想过,等王紫怡学习上或者其他方面有进步的时候,买些学习用具或者书籍送给她,说是老师奖励她的。但是夏桑子暗地里一细想,觉得这样做还是有些问题:一来这五百块钱毕竟也不是太小的数目,一下子奖励王紫怡五百块钱的学习用品,动静太大,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二来小孩子心里都装不住事情,还或多或少地有攀比心理,如果自己一下子奖励王紫怡那么多东西,她一定会很兴奋,一定会抑制不住地到处去炫耀。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世人不怕你分得少,就怕你分得不公平;小孩子也是一样,得到的少无所谓,但是如果你老师分配不均,他们也会本能地有意见的,那时候,好事就变成了坏事,夏桑子你怎么去收场啊。

怎么办呢?夏桑子努力地想,想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来,既将钱花掉,而且花得漂亮,花得领导、家长、学生都没有意见。但是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出来。看来,这还真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呢。但是夏桑子深信“办法总比困难多”,现在自己没有想出来,不代表没有办法,只是自己还没有想出来罢了。

慢慢想吧,反正时间还有的是。

夏桑子上午没事,决定去逛逛书店。

下了楼,扬手招了一辆出租车,问师傅城里哪里有大的书店。师傅说北城那儿就有一个书店,是全市最大的书店,里面什么书都有。夏桑子说那就去北城的书店吧。

下了车,到了书店门口,一看,果然气势不小,门前人来人往,男女老少不停地进进出出。

夏桑子进去,(炫)恍(书)然(网)到了书的海洋,一时不知道看什么书才好。wωw炫③üw w書còm网

干脆慢慢走着,碰到感兴趣的类型就停下来,翻看翻看,如果有中意的书就买上一本。

在女性类的书籍前停留了一会儿,翻了几本,看中了一本书,便记下书名,心想等会儿再来买。

最后走到了教育教学类书籍前。那里全是教案、教参,习题、试卷类的。夏桑子选了一本教案,心想自己初次教小学二年级,经验不足,学习学习别人的也好。

夏桑子希望看到一些名家的教育教学专著,转了几圈,在一架书前找到了,便站在那狭窄的走道里看了起来。

“请让一下好吗?”一个男人有礼貌的声音小声地传来。夏桑子知道自己挡了别人的道,忙将身子往前移了一点,同时,拨过头去随意看了那人一眼。

“夏老师,是你啊?你也在这儿看书啊?”男人也看了一眼夏桑子,并认出了她就是夏老师。

“你?”,半秒不到,夏桑子就反应过来了,前面的这位男士就是班上学生张小双的父亲,忙答道:“是呢。今天没事,来书店看看,你也买书啊?张小双呢?”

“他在前边看他喜欢的书,我到这边来看看。张小双平常喜欢看书,星期天我没事的时候就带他过来看看,有时候也买上几本书回去。”张小双的爸爸和夏桑子自然地聊了起来。

“小孩子多看看课外书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对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有好处。”夏桑子一提到看书,不由自主地说出了老师们常挂在嘴边的那套理论。

“是啊,我也希望他多看些课外书,光是课本上那一点知识是不能提高自己的。我在家里专门为他布置了一个书房,做了一个很大的书架,让他将他看过的没看过的书都放在书架上,给他营造一个读书的氛围。”张小双的父亲给夏桑子介绍自己的做法,看得出来他是一个对教育孩子很有心得的人。夏桑子听了他的话有些佩服,也感到欣慰。有这样的家长配合自己的工作,教好孩子是一件容易且愉快的事情。

夏桑子对张小双的爸爸有些佩服了。

正准备再进一步交流的时候,张小双爸爸的手机响了,他说了声对不起啊夏老师,我接个电话,便站到一旁去接听手机了。

夏桑子接着看书。

一会儿,张小双爸爸接完电话过来了,脸上有些着急,对夏桑子说:“夏老师,对不起,想麻烦一下你呢。”

“什么事?哪里谈得上麻烦呢,说吧,看我能不能帮助你。”夏桑子也很爽快。

“刚才接到朋友的一个电话,说有点急事必须马上去处理一下,你能不能帮我照看一下张小双?我办完事一会儿就过来接他。”

“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这算什么,你去办你的事吧,我在这儿看书,照看张小双不过是一件再轻松的事情。你去吧。”

看夏桑子答应了,张小双爸爸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夏老师能不能帮着张小双选一两本书,你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帮他挑两本适合他这个年龄段孩子看的书。”

夏桑子自谦说我哪里是什么专家啊,心想这有什么难的,便一口答应了。

张小双的父亲马上过去将坐在地上看书的张小双叫到夏桑子面前来,让他跟着夏老师看书,他一会儿就过来。

张小双胖乎乎的,长得憨厚纯朴,平常本来就喜欢夏桑子,见是夏老师陪着他看书,高兴地答应了。

张小双父亲匆匆离去。

夏桑子信守诺言,丢下自己想看的书,拉着张小双胖胖的小手,到儿童类书籍前去帮他选课外书去了。

夏桑子让张小双自己选,选好后拿给自己看,自己再根据他的年龄特征提出建议,两人边看边商量。半个小时过去了,张小双选了三本书:一本是《窗边的小豆豆》,一本是《舒克和贝塔历险记》,还有一本是《三毛流浪记》。

张小双还喜欢好多书,夏桑子说书要一本一本地看,一次买多了,哪一本都没有认真看,将这三本看完后再来买就行了。

张小双抱着自己和夏老师共同选的那三本书,对夏桑子说:“夏老师,我家里的书好多,但是我们教室里却没有书架,有时候好想看看书啊。”

“是吗?夏老师还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呢。”夏桑子转念一想,是啊,为什么不能在教室里面放上一个书架呢?孩子们一周有五天都在学校里,每天有那么多的课余时间,不拿来读读课外书,真是浪费了呢。

想到这里,脑袋灵光一闪:我不是正愁那五百块钱不知道怎么花吗?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吗?将那五百块钱全部拿来买成课外书,放在教室后面的书架上,让学生看。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告诉这钱是谁出的,既不会得罪家长,又让她觉得脸上有光,对其他家长还是一个好的影响和启发,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对,就这样,全部买成适合孩子们看的课外书!

主意打定,夏桑子忙叫张小双帮着自己挑书。张小双很开心,觉得自己好能干哟,居然可以当夏老师的参谋了,兴致勃勃地和夏桑子一起挑。

最后,选了二十几本或厚或薄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的课外书。

拿到收银台前一算价钱,518元钱,一个很吉利的数字。

夏桑子让收银员将书装好,继续和张小双一边看书,一边等张小双的爸爸来接张小双。

快到中午的时候,张小双的爸爸匆忙赶来了,见到夏桑子,一个劲地道歉,说是耽误久了,让夏老师久等了,并一定要请夏桑子中午一起吃饭。

夏桑子死活不肯。

夏桑子觉得自己一个女孩子和一个大男人带着一个小孩子一起去吃饭,别人看见了会误会的;最重要的是,夏桑子不想轻易去吃哪个家长的饭。夏桑子知道,那些饭也不是那么好吃的,吃人家的嘴软,吃了饭如果照顾不好人家的孩子,别人就会有意见,即便别人没有意见,自己也会感到愧疚的,一顿饭本值不了多少钱,结果却将自己弄得被动,所以死活不答应,只说是回家后还有事,下午很早就要到学校去了,要回去准备准备。

张小双的爸爸看出夏桑子不是装的,也不好再劝,便依了夏桑子。见夏桑子拖着一大堆的书出了书店门口,便提出要帮助夏桑子将书带回去,说自己有车,夏桑子出去打车很不方便,上楼下楼的,一个女孩子家的搬起来太吃力。

夏桑子见张小双爸爸也是真心,知道今天不让他将自己送回去他必不过意,于是答应了。

张小双爸爸帮着将书放在车的后背厢里,三人上了车,开到了夏桑子租住的房子下面。下了车,张小双爸爸又热情地帮着夏桑子将书搬到了楼上。

张小双的爸爸累得满头大汗。夏桑子想给张小双的爸爸倒杯水喝了再走,张小双的爸爸却说没事的,不用喝了,说完就和夏桑子告别,下了楼。

夏桑子从窗户看下去,张小双的爸爸上了车,将车发动,然后走了。

第二卷 第四十二章 突遇哭神之无计可施

星期天下午两点正,夏桑子和其他班主任老师一道,准时到了学校,站在校门口,迎接本班的学生和家长。

夏桑子很不习惯这样做。思想里还是觉得,老师就是老师嘛,本应该高高在上的,咋到了这儿一下子就变成迎宾小姐了呢?毕恭毕敬地站在那里,见到一个家长领着学生来了,就满脸带笑地走上前去,拉着小孩子的手,亲热地和小孩子说话,然后又和家长交流,问孩子星期天在家里怎么样?听话吗?作业完成的怎么样?有没有不懂的题?

累啊!

真是累!

但是马部长早讲了,班主任老师必须这样做,这是一个难得的和家长交流的时候,更是展示学校老师态度和风采的时候,让家长们一看,就会说这学校真是不错,老师太负责任了,那些公办学校的老师这会儿还坐在麻将馆里打牌,人家这所学校的老师就早早地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了,多好啊,多贴心啊,我们喜欢这样的学校!

马部长说,绝对不能以任何理由不到门口迎接学生和家长。声音不高,但是不容置疑。

还能说什么呢?她老人家板着脸说的话夏桑子现在还没有那个脾气去反驳的。

“生活就像是qb,你不能反抗就在下面好好地享受吧。”夏桑子站在学校门口,脸上露出职业化的笑意的时候,脑海里闪过不知哪里看过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有些糙,但是理正,属于那种话糙理不糙的真言。

“不是忍受,是享受!做了就不要抱怨,抱怨就不要去做,不然两头不讨好,自己吃了亏倒了霉还不知道为什么。领导的话好好听,不听就离开他;制度好好地执行,不执行就辞职。”夏桑子不动声色地站在那里看着来来往往的家长和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

夏桑子知道自己现在不可能辞职,于是说服自己将这个过程当作一种享受。心态调整了,人的状态就不一样了,就由被动接受转为了主动进攻,享受到了工作的乐趣。

大多数家长都很知趣,知道老师忙,不可能一直和他一个人交流,走到夏桑子面前象【炫|书|网】征性地交流了几句就送孩子到宿舍去了。但也有特能说的主儿,放下东西站在夏桑子旁边就说开了。从孩子回家的点点滴滴说起,做的好的,做的不好的,进步的,退步的,事无巨细,说个没完。夏桑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告诫自己一定要一直保持一种好的心情听家长的叨叨,并答应家长一定严格管教,随时与家长主动保持联系。

夏桑子觉得在以前的学校一学期与家长说的话都没有有在这里一下午说得多。

等到了四点过,学生基本上都进校了,老师们也陆续回到了自己的教室,照看学生,检查学生的作业,对学生进行个别的辅导。

以前星期天都是正大光明地用来休息的,到了这所私立学校,一周的工作从星期天下午两点钟就正式开始了。不,不是下午两点,准备地说应该是从星期天早上眼睛一睁开就开始了。一想到下午就要开始上班,心里就不由得紧张、焦虑,一上午休闲的心情自然也毁了。其他老师和夏桑子交流的时候常这样说,夏桑子现在总算感受到了。

上晚自习的时间到了。教务处的陈主任来统计各班到班的人数。夏桑子一数,发现少了一个,而且是一个新生,一个有些腼腆的小男孩,住在城边上,胆子有些小,一看就是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

开始上晚自习。夏桑子开始讲事情。讲着讲着忽然听到操场上好像有小男孩哭的声音。往窗外一看,操场上一个母亲模样的女人正将一个小孩子往教学楼这边拖,边拖嘴里边说着什么。看得出来母亲很生气,又有些无奈的感觉。小男孩死活不往前走,被母亲拖着,趁着母亲不注意挣脱了就往校门口跑。母亲返身回去又追,如此往复,夏桑子心想这小男孩是谁啊?这么混!

学生大约也听见了。欧阳龙坐在窗边,往外看了看,大声说:“夏老师,下面那个哭的男生就是我们班的没到的新生,叫王可。”

看来自己的视力是没有欧阳龙的好啊,他一眼就看出来是自己的同学了。

听到欧阳龙这样说,夏桑子心里“咯噔”一下,心想麻烦事又来了!

心里忐忑着,等着王可的母亲将王可拖到班上来。

几分钟后,哭声来到了教室门外。

夏桑子叫学生看书,自己赶紧跑到教室门外一看,王可脸胀得通红,满眼是泪,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要往外挣。边挣嘴里边歇斯底里地哭着说:“我不到这里上学嘛,我要回去嘛!妈妈,求你了,让我回去好不好嘛!呜呜……”

那哭声撕的夏桑子的心都快碎了。

好可怜的孩子!

夏桑子几步上前,蹲下身子,帮着王可的妈妈将他拉住,并不断地用温柔的声音哄他:“王可是个好孩子,不哭了好不好,跟夏老师到教室里去啊。妈妈还有事要做呢,不要怕,有夏老师呢,夏老师会好好照顾你的……”

王可不知道为什么,铁了心的就不进教室,对夏桑子的苦口婆心视若无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