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二流 >

第23部分

二流-第23部分

小说: 二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你看。你越清叔这么大年纪了。还在干团工作。有点不像话啊。正好你不出去。给你干怎么样?”
    “好。”二流还没答话。刘越深便帮他答应了。说:“叔。你看二流来你那里干团支书。搭上我行不。我就去村支部扫扫地也行啊。工资啊补助啊。啥都不要。我就给二流当团支书助理。怎样?”
    在刘越深心中,天大地大没有当村干部大。以二流这个大学生的能力,当这团支书还不是小菜一碟,当不了两年,老支书刘堂河退下来了,刘越清当了支书,这村主任还不是二流的。二流升了,自己在村支部打杂,奠定了基础,到时候谋个一官半职,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你不要工资,就给你个支部办公室主任当当?”老支书刘堂河难得开回玩笑。
    镇上认可的村支部成员,就五个,一个村支书,一个村主任,一个妇女主任,还有两个村委员,哪有什么村支部办公室主任?刘越深信以为真,说:“支部办公室主任是多大的官啊?”
    “不大。”刘堂河笑着说:“就专门管理支部办公室的清洁卫生。呵呵。”
    “行。”刘越深一拍大腿,说:“再小的官也是官,这官我当了。”
    有明堂在一旁听说刘越深要去村支部当官,也没听明白这是刘堂河在开玩笑,害怕刘越深这小子上位,处处针对自己,赶紧说:“堂河哥,这刘越深不是党员,不能进村支部工作啊。”
    “哈哈。”刘堂河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拧成了一朵花,说:“这算啥事啊?早听说你们俩人不对路,原来是真的哟。”
    刘越清见于秀花把热菜端上来了,陪着笑举起酒杯,说:“我说堂明叔啊,你都一把年纪了,火气减减吧。今天请大家来,一是缓缓的病好了,感谢众位有心人,二是高原村这么多年来都很和美,吵架打架的事少有发生。我们老支书也来了,就是来给你们调解调解。一笔写不起两个刘,都是本家人,有什么恩恩怨怨非要红脖子红脸呢?”
    “越清,说得对啊。”刘堂河也端起了酒杯。接着,二流、刘越深都端起了酒杯,有明堂却极不情愿。刘堂河看着他,说:“怎么?堂明,你信不过老哥?当年……”
    “不,不,刘支书。”有明堂连忙笑着打断刘堂河的话,端起酒杯,说:“当年的事就不提了,提起来伤感,喝酒喝酒。既然老支书发话了,前段时间的事就一笔勾销。”
    敢情,有明堂还有什么把柄抓在刘堂河的手里。
    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把柄。
    二流也听长辈们提过,有明堂年青的时候,能说会算,敢于担当,也算是阿南镇十里八乡出了名的能人。可是,在十年浩劫中,有明堂站队的时候出了问题,媳妇被人奸了跳鬼门坡自杀。他哭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在自杀的时候,刘堂河救了他一命。从此以后,有明堂就变成这样,慷懒懦弱,靠装神弄鬼、骗吃骗喝过日子。
    一桌人碰了杯,除了刘缓缓以外,都一饮而尽。
    刘越清拿出来吃的酒,是土酒厂酿出来的高梁酒,度数极高,喝一口下去,喉咙和肚子就好像着了火似的,虽然难喝,但喝了过后,整个人都变得轻爽解瘾,喝醉了第二天头也不会痛。这就是粮食酒的好处。
    二流端起酒杯,与刘堂河碰了,说:“堂河叔,这杯我敬你,这些年我在外读书,没少麻烦你对我们家帮衬着。”刘堂河赶紧说:“客气,客气了。二流,既然不出去了,就留在家乡创业,不错,不错,好好地把家乡的发展带起来。”说完,一饮而尽。
    这第一杯酒,喝的是期望!
    二流又端起酒杯敬有明堂,恭恭敬敬地说:“堂明叔,虽然我不大看得来迷信那一套,但我知道,其实,叔在家里也没少帮助大家拿主意,我理解。”
    虽然有明堂到处骗吃骗喝,但总的来说,并没有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相反农村有啥纠纷之类的请他去迷信一下,他都站在公证人的角度把事情用迷信的方式处理的稳稳当当的。
    有明堂端起酒杯,看着二流真诚的眼神,手有点微微颤抖,抿了抿嘴,简简单单地说:“这杯,喝完。”说完,仰起头把一大杯酒倒入嘴中。
    这第二杯酒,喝的是感动!
    二流端起第三杯酒敬刘越清和于秀花两口子,说:“越清哥,秀花嫂子,其他感谢的话我也不想多说,总之,你当村主任,高原村人人都是心服口服,二流心里也服,你有啥事就叫二流一声,二流保证冲到最前面。”
    刘越清和于秀花赶紧端起酒杯,刘越清摸着胳腮胡子说:“废话少说,喝个满杯。”于是,三人碰了杯,又是一饮而尽。
    这第三杯酒,喝的是豪气!
    二流第四次端起酒杯,与刘越深碰了,笑了笑,说:“其他话不说了,祝刘越深早点找个媳妇来管着。”刘越深憨厚地笑笑,红着脸端着酒杯。于秀花在一旁说:“庆嫂子已经托人给刘越深在物色对象了,听说是红岩村的,叫吴什么名字来着,瞧我这记性。”
    刘越深的脸更红了,说:“秀花嫂子,你可别乱讲。”说完,重新与二流碰了杯,借喝酒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和幸福。难得看到刘越深这个浑人的扭捏神态,二流笑了笑,也随之一饮而尽。
    这第四杯酒,喝的是友情!
    “缓缓。”刘越深看着坐在二流怀里吃着东西的女儿,说:“你的病是二流叔治好的,你倒杯酒谢谢二流叔啊。想一想,要怎么说感谢的话?”
    刘缓缓便争过拿在二流手里的酒瓶,辛辛苦苦才把二流的酒杯满上,端起酒杯,递给二流,说:“祝二流叔早点给缓缓找个大娘(婶),生个小弟弟陪缓缓玩。”
    刘缓缓说完,一桌人都笑了起来。
    二流接过酒杯,摸着刘缓缓的头,把杯中酒喝了个一滴不剩。
    这第五杯酒,喝的是爱怜!
    几杯酒下肚,桌子上的气氛也热闹了起来,喝酒的喝酒,吃菜的吃菜,聊天的聊天,好像一家人一样,过去的各种恩恩怨怨都在这一刻消融了。
    有明堂端起酒杯,看着刘越深和二流喝酒,说:“哎,年青人啊,龙精虎猛,就是好啊,好啊。”有明堂连说两个好,不知透着多少辛酸。
    二流端起酒杯,与有明堂碰了,说:“心不老,人不老。堂明叔,我敬你。”
    “心不老,人不老。”有明堂下意识地重复念了这句话,把杯中酒一仰而尽,说:“心也老了,人也老了。用《渊海子平》上面的意思就是说,就是运数走到了墓库之地,该是收藏保养的时候了。用《易经》的意思就是潜龙勿用,亢龙有悔啊。”
    刘越深接过话题,说:“什么潜龙亢龙的,我们老百姓不懂。我只知道龙就是龙,龙游潜底还是龙。”
    有明堂手一抖,眼睛里面闪现出一丝**,又迅速地被掩没,端起酒杯,一杯一杯与刘越深碰起来。仔细算来,有明堂和刘越深两人喝的酒还是最多的,碰杯也是最多的。
    酒喝多了,话也就没遮拦起来。刘越深顶着个大红脸,说:“堂明叔,你可别怪我多嘴。有好几次,我都看到你好几次跪在鬼门坡上抹眼泪。这么多年了,没血性的人哪做得到?”刘堂明当着众人的面,醉得流起了眼泪,说:“刘越深,还是你小子了解我啊。”说完,扑到桌子上呼呼大睡。
    刘越清赶紧把有明堂拉到屋子里睡了。
    有人喝趴下,酒就不会再劝。吃着饭,刘堂河又问二流:“你愿不愿到村支部来?”
    “行。”二流经过充分考虑,答应道:“还希望堂河叔和越清哥多栽培。”
    在刘越清家吃过饭,二流也有些醉了,走路都有点打偏偏,土酒厂酿的酒不是一般的醉人。回到家中,顾不上洗脚脱鞋,二流倒床就睡,直到半夜被渴醒了。
    二流翻身起床,拉亮灯,才发现自己居然稀里糊涂地睡在自家阁楼的床上。看看时间,深夜两点多,离天亮还早。二流找了点水喝,回到床上可怎么也睡不着,便重新坐了起来,翻开纸,开始计划起新的生活。
    很快,一张张白纸便被写满,然后二流又进行了浓缩和整理,一份完整的计划书就新鲜出炉,看着这份计划书,二流满意地点点头,伸了伸懒腰,关了灯,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明天,迎接二流的将是全新的开始,全新的生活,全新的挑战。
    正文 第036章 种植思路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3:52 本章字数:4647
    “早晨5点半起床,气息锻炼一小时(各半小时)。”这是二流计划书上所写的一段作息时间表。5点半,二流准时起床,站在西红柿和辣椒地里锻炼了二十分钟气息,又跑到自留地去锻炼了四十分钟,这块自留地太大,二流所能影响的范围达不到这么宽的距离,因此练了两圈。
    从自留地回来,他爷已经起床了,正站在院坝边的两块地里发呆,摸摸这个番茄,摸摸那个辣椒,看见二流过来,兴奋地说:“国庆,你说的没错,这两块地都成熟了,该采摘了。不知道自留地那边成熟没。”
    “我刚刚过去看了,已经成熟了。”二流走到屋里,拿出两个箩筐,说:“爷,我们今天就把它们摘下来吧,待会儿我挑一些到镇上去卖了,顺便看看有什么好种子卖?”
    “行。”二流他爷笑道,挑了一个箩筐就走进番茄地,一个一个采摘起来。又红又大的番茄透着水灵,好像大姑娘害羞的脸蛋,恨不得帖上脸去啃一口,轻轻一捏,冰凉冰凉的,对着晨光看,可以看见里面油油的物质在缓缓移动。
    二流也拿了一个箩筐走进辣椒地,采摘起朝天椒,经过二流气息的洗礼,这些朝天椒刚好成熟,对着天空表达着自己火红的愿望。二流采了一棵朝天椒,放在嘴里生的咬了,“辣”得够味,二流吐了吐舌头,口内的腺体分快速地分泌出唾液把味蕾包裹出来,“辣”得爽快。
    不一会儿,两块地便被采完了,番茄已经装了满满一箩筐,朝天椒却只装也小半箩筐。
    二流和他爷又抬着这小半箩筐朝天椒,到自留地去摘丝瓜。
    丝瓜摸起来硬胴胴的,上面还有一层淡淡的白色粉末,丝瓜底部的黄色并没有枯萎,把采下来的丝瓜倒起来看,有点像一个顶着花穿着绿裙子的村姑。丝瓜采下来,装了冒梢(装得太满,成金字塔型)一箩筐。地瓜也成熟了,但是实在装不下,只能让它们多在地里趴一天。
    抬起丝瓜回到家中,他爷选了几个老点的丝瓜放到屋檐下吊起,风干了留来做种。他母也挑了一些样式不好看的果实,留起来自己吃,剩下的都挑下山去卖掉。
    吃过早饭,二流便挑起满满一担果实下山去了。果实很沉,一百多斤,不常挑担的二流肩膀被挑得生痛。二流知道,这种果实一担才百多斤,并不是很重,如果挑刚打出来的湿谷子,一担两三百斤,挑起来那才叫重。虽然肩膀生痛,但二流的心里却乐开了花。
    八点不到,二流便到了镇上,一些菜贩子便围过来,要低价收购二流的菜,二流没答应。“卖菜啊。”二流的背上被人一拍,转过头一看,这不是刘海吗?刘海看了看二流挑的菜,说:“就你这菜品,如果拉到城里,保证能比其他菜价格多卖出一半。这样,看在好朋友的份上,我按阿南镇菜市上的同类蔬菜零售价收你的,怎么样?”
    按零售价收。二流并不吃亏。再说。这是王与秋地同学。二流便答应了。算了帐。这一担果实。二流一共收入将近两百元。
    刘海从鼓鼓地钱包里抽出两张百元大钞递给二流。同时递给二流一张名片。说:“以后你地菜都能保证这个菜品。我都按零售价来收。这名片上有我地电话。不过。最好早点担下来。时间不要超过七点半。不然。拉到城里不好卖。”
    二流接过名片。放入包中。说了一通感激地话。便去办正事了。
    看着这么好地菜品。刘海心里也乐开了花。赶紧把菜装进专用地方方正正地菜筐里。在上面特别进行了标注说明。连同其他收地菜一起装上车。放在车地最上面一层。避免菜被压熟。装好车。刘海便风驰电掣地向城里赶去。他要赶到八点半前冲到县城。不耽误卖菜地时间。
    阿南镇地蔬菜零售价本来就比城里要便宜三分之一左右。这些菜拉到城里。绝对是抢手货。价格又要多卖出一半。这样里外里就能赚到三分之二地价。付出去地是两百元。回来地却是三百多元。
    而其他菜贩子遇到好菜品。压低价格收。基本上能赚对半。
    即使压低价格,很多农民都愿意卖给菜贩子,为什么?主要是卖得轻松,还不会因为零售时顾客的挑挑拣拣导致一些菜损坏报废卖不了钱,一番算下来,跟卖给菜贩子相比多赚不了几个钱。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的苦处,辛苦做出来的好东西差不多只能得到一半的钱。
    很多年以后,刘海都非常感激二流,因为他与二流之间建立起了稳定的生产销售链条,以后二流的好菜都通过刘海转卖,让刘海赚到了不少钱。这生意,做得值。
    二流来到了种子市场。瓜类蔬菜、豆类蔬菜、芹菜、茄子、辣椒、土豆、番茄、大葱、韭菜等等都是春天种植的;白菜、萝卜、秋豆角、秋芹菜、晚茴香等等都是夏天种植的;小葱、菠菜、大蒜等冬天不怕冻而且第二年春天吃的菜一般秋天种植的。
    现在是夏天,二流家里已经并了白菜和萝卜的秧苗。而二流却买了春天种的黄豆、茄子种子和秋季种的菠菜、小葱种子,二流算了算时间,有他的异能滋养,大概一个来月就可以收获,到时候,新鲜豆荚、茄子已经没有了(茄子大棚种植的还有,但新鲜的和大棚种的颜色完全不一样、味道也不一样),菠菜、小葱才刚刚开始种植。
    打一个时间差,一方面看看用异能滋养的作物会不会受温度的影响、影响程度有多大,另一方面种植反季节蔬菜可以多赚几个钱。
    同时,二流还准备没事的时候,多到山里去转转,把一些野生的药材搬到自己的小菜地里种植,看看效果。
    买好种子,二流便向农技站走去,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