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二流 >

第43部分

二流-第43部分

小说: 二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海则负责市场行情调研这一块,这与他的销售网络密切相关。
    其次,是理事会利益分配问题。
    协会实行公司制管理,二流是主要发起人,对协会具有绝对控股权。其余四位理事,除刘海不参与协会经营、不要工资以外,每位理事工资600元一月,并享有10%的收益权,即10%的协会收益不足600元的,按600元计算工资,超出600元的,按实结算工资,超出的部分算作是分红。
    如果协会一个月收益上万,那三位理事工资就可能上千!如果收益上十万,那工资又该是多少?三位编内理事想都不敢想。
    二流这是为了笼络人心,用利益把众人的心凝聚起来,让大家看到盼头。从短期来看,二流是亏了,要从手中干拿出一部分钱给其他人。但从长期来看,二流可以从杂事中腾出手来,专心开拓市场,把市场进一步做大,可以干更多的事情,赚更多的钱,到最后来肯定是赚。
    要得马儿跑,就要让马儿吃草,这个道理二流很清楚。
    二流没有规定,一旦协会亏本怎么办?三位编内理事心里也明白,二流相当对得起大家了,只要尽心尽力地为协会办事,这收入肯定是少不了。
    当然,二流没有说,从他那里出产的果蔬是绝对亏不了本的。
    二流还规定,五分之三的理事联名提出,或由二流提出,便可罢免理事。这样规定的目的,一方面,二流有较大的人事权,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几人的团结。试想,一个理事把其它三个理事都得罪了,一个耗子屎,搅乱一锅浆,还怎么开展工作?有了这条规定,在工作中,几人都会客客气气的,相互尊重,这有利于团结。
    第三,是协会收益问题。
    从村民那儿主动交来的果蔬价格按照卖给刘海的价格的70%计算,这样算下来,差不多与阿南镇市场上的零售价持平。当然,到外村上门收购的价格就要低一些,但不能低于出售价的50%。剩余30%的利润除去每月的日常开支以后,作为协会收益。
    支出很简单,主要用于发工资。剩余的部分便是二流赚来的,二流决定,属于他的那部分,其中一半作为扩大投资的资本,稳打稳扎不冒进。而另一半用于家庭开支,用不了的则储备起来,防范风险。
    班子搭了起来,运作模式也敲定了,接下来就要干事了。
    “刘越深。”二流手一指。
    “到。”当了理事的刘越深兴奋地站了起来,高声说:“请会长指示。”
    其余几个理事偷偷笑了,二流听了刘越深的回答,也跟着笑了。这笑容之中,还杂志着一丝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告诉二流,男人是需要事业的,事业是有责任的,责任就是要造福群众的。
    二流拿出早也拟好的宣传单和入会合同,递给刘越深,说:“先预支给你一千百块钱,你明天到镇上去印三百份宣传单,再印五百份合同。宣传单印好以后,你们三个理事一人负责一个村,在三天之内把宣传单发到高原村以及相邻的红岩村、大石村每家每户手里。传单发出以后,刘越能负责布置会场,给堂河叔说说,借村部一用,那地方宽敞,容得下人。我负责联系韩专家和镇上的领导。五天后,我们正式召开高原红果蔬协会成立大会。”
    当了会长的二流吩咐下去,三个理事便按照会长的指示下去办了,再也不用二流亲自跑腿办事。这种指挥的感觉很好,怪不得人人都想当领导,连农村的愣头青年刘越深也是这么想的。
    正文 第072章 高原红(3)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5:46 本章字数:2808
    第二日,二流和刘越深一道上街办事。刘越深去印宣传单和合同,顺便帮刘越能到中心校找罗玲借彩旗。二流则去请镇上的领导。
    到镇上的文具店买了请柬,二流来到了镇政府。
    吴倩在,二流在她那里找了支笔,认真地把请柬写好,问吴倩:“镇长在办公室吗?我们高原村在9月20日要举行高原红果蔬协会的成立大会,希望镇领导能参加一下,给我们鼓鼓士气。”
    吴倩看了看时间,说:“镇上来了一个老板,计划在阿南镇开一个胶合板厂,投资五百万以上。你是知道的,五百万的投资对于阿南镇来说,意义很重大啊。镇长正在会议室跟这个老板谈着呢?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我去跟你问问。”
    在办公室等了一阵,吴倩又回来了,对二流说:“镇长让你把请柬留下,可以先走。如果实在有事情要汇报,可以先等等,他谈完了就马上过来。”
    协会的成立,在二流的心中,是头等大事。他想亲自给镇长汇报,便留了下来。
    吴倩还有事,把今天的报纸翻出来让二流看,打发时间,说镇长要找他的时候她会通知他,便离开了。
    时间一小时一小时的过去,吴倩给二流看的报纸都被翻完了,可是镇长还没有找二流。眼看着马上就要十二点了,二流等得实在有点不耐烦了,但是仍然耐住性子等着。
    这时,吴倩回来了,苦着脸对二流说:“镇长刚和老板谈完,安排了饭局,陪着老板去外面的饭店吃饭了,一会儿我也要过去陪酒。要不,我安排你到镇上的职工食堂对付一顿。镇长回来了,我马上给你安排时间找机会给他汇报。”
    “行。”二流答应着,如今只能这样办了。
    吴倩把二流带到食堂,给二流安排了伙食,对二流说:“我已经给食堂的老板说了,不用交费的,到时候我签个字就行。吃过饭后,你就到我办公室门口等着,差不多一个小时我就回来了。”说完,吴倩急匆匆地走了。
    二流吃过饭。又到吴倩办公室地门口等着。眼看着下午两点过了。已经有人来上班了。可是。镇长和吴倩还是没回来。此时。二流已经在吴倩办公室地门口足足站了两个小时。
    “嗞。”二流靠着阳台地护栏。昏昏欲睡。刹车声把他惊得清醒过来。二流睁开眼一看。一台小车停在了镇政府地小院里。镇长和吴倩从车里走了下来。
    二流心头一喜。镇长终于回来了。
    吴倩看到还在等着地二流。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指着二流对镇长说:“董哥。高原村地二流已经等了一个上午了。”
    “喔。”中午喝了很多酒。董镇长有点晕乎乎地。看见二流。才想起协会成立地事。招呼一声二流。让他跟着自己进了他地办公室。
    办公室里。二流恭敬地把请柬递给他。说:“董镇长。高原村是有名地贫困村。现在第一次开办果蔬协会。意义挺重大地。村民们都希望董镇长能够亲自参加。”
    董镇长接过请柬,想道,高原村山高路远,自己还从来没去过,听驻村干部说过,那条路走起来极其的危险,又累人得不得了,谁愿意去啊?
    想到此处,董镇长把请柬丢在桌子上,对二流说:“刘国庆是吧,协会的成立对高原村来说是大事,但对于阿南镇来说就不是大事。阿南镇的大事是招商引资,是税收的增长。这个道理,你是个大学生,应该能懂。9月20日那天,我的时间安排不过来,到时候我让驻村干部去一趟,表达一下镇上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二流辛辛苦苦跑到镇上来,为的是什么?就是希望协会的成立能够引起镇政府的重视,能够得到镇上的支持,以后在工作开展上更得劲一些。
    可是,现在?二流很失望,黑着个脸不想说话。
    董镇长看二流脸色不对,想到刚才说的话,是觉得有点过份,连忙改口说:“这样吧,我让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代表镇政府亲自跑一趟。你看怎么样?”
    驻村干部怎么能够代表镇政府,副镇长还差不多。虽然董镇长不能亲自去,但是副镇长去一趟,也还是可以的。
    二流赶紧点头,说:“行,到时候就欢迎镇上的领导大驾光临。”
    离开镇政府,二流回到了高原村。
    刘越深早就回来了,刘越能和吴刚各领了一百份宣传单,到附近的红岩村和大石村发去了。二流和刘越深一道,带了一百份宣传单去发给高原村的村民。
    宣传单上写着加入协会有哪些优惠,哪些条件,享受哪些权利,要尽那些义务,还写着成立大会开会的时间等等内容。
    拿到宣传单,识字的村民看了一遍大致内容,问二流和刘越深二人:“这宣传单写的优惠,是不是真的?”二人便回答:“当然是真的,办协会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得到更多的实惠,赚更多的钱。”
    有不识字的,二流便念给他们听,又给他们讲解其中的关键之处。
    花了半天时间,宣传单终于发完。
    通过了解,高原村大部分人听说这么好的优惠条件,都愿意参加协会,有少部分人存在观望态度,害怕加入协会以后,自己的利益被协会吃了,但又有些心不甘,说到时候去看看,没有明确的说要参加。
    但是,能取得这个效果,二流和刘越深都觉得很满意了。
    五天时间,在紧张的筹备之中,一晃就过去了。
    开会那天,村部的院坝边上插满了借来的彩旗,随着秋风飘扬,好不壮观。刘越能把村部的小喇叭也给弄响了,马上国庆要到了,不停地播放着红色歌唱。村部楼下的肩坎上,并排摆着一排桌子,当作开会时的主席台。主席台还放着两个麦克风,刘越深正在“哇哇”地试着声音。整个会场布置庄重喜庆,还像会事。
    会议是在十点钟开始召开,这主要是照顾附近几个村的村民,让他们有时间赶过来。中午还安排了四十桌的大伙食,按60元一桌的标准备菜。二流害怕不够,备了五十桌的菜。同时,还专门把三个村有名的厨师请来了,把附近的村民的饭桌都借来了。
    光这一顿饭,协会就要支出近四千元的费用。但是,几个理事都觉得这钱花得值,该花!
    这时,高原村陆陆续续来了一些村民。二流让几个理事在院坝的一角再摆了几张桌子,有愿意参加的开始签合同,让刘越深和吴刚在那儿负责着。一时之间,咨询的,签合同的,在那儿围了一大堆。
    刘越深和吴刚口都说干了,喝口水又继续说,嗓子干得难受,但仍然很高兴。特别是刘越深,初次找到了当官的感觉,忙得正欢呢。
    二流看着热闹的场面,舒心的不得了,他的事业有了依托,终于走上了正常向前发展的轨道!
    正文 第073章 高原红(4)
     更新时间:2009…10…15 14:55:47 本章字数:3020
    9月20日上午八点半,县长李流(自己也来秀一个)正在专心地批阅着一个关于国庆期间维护社会稳定的文件。这时,秘书施波送过来一叠文件,说:“李县长,今天收到一封很怪的贺信,是从省城方向来的,祝贺阿南镇高原村高原红果蔬协会成立的,信封上却是送给你的。”
    李流一听,抬起头,问:“小施,是谁寄来的贺信?”
    “送贺信的人叫魏浮光。”施波一边说,一边将贺信递给李流。
    李流将贺信接到手里,翻开一看,这字迹大气磅礴,有大家风彩,看来不是什么人开玩笑?魏浮光是谁?这名字好熟?李流陷入了沉思。
    难道是他?李流赶紧放下手中的文件,给他在省发改委的一个朋友打了电话,打听魏浮光的消息。那人一听,说:“魏浮光就是魏老,这个魏老虽然退下了政界,却在政界的影响力不小。对了,前一阵魏老组织了一次兰花展,就是你们县有个什么高原村叫刘国庆的,把一盆价值五十万的兰花送给了他,当时我也在场。你查一查,这个果蔬协会的理事长是不是刘国庆。如果是,你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最好亲自去一趟。回头我带着你亲自给魏老汇报去。”
    “五十万,好大的手笔。”放下电话,李流在心中叹了一声,对施波说:“你赶紧打电话到阿南镇核实一下,高原红果蔬协会的理事长是不是叫刘国庆,如果是,你就通知小董,我和县报的记者一个小时内到阿南镇,并且亲自参加果蔬协会的成立仪式。”
    施波快速地将李流的话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记完了,他小心提醒道:“李县长,十点钟与珠三角来的大客商还有一个座谈会,准备投资20亿修建长江大桥,你不参加吗?”
    李流在心里快速地作了权衡,说:“不参加了。你顺便打电话给分管招商引资的副县长,就说会议我就不参加了,晚上我再回来陪他吃晚饭,有什么决定不了的事情我们晚上再谈。”
    施波走出去后,李流赶紧将手里这份维护稳定的文件签发,稳定是头等大事,一刻也耽误不得。
    不一会儿,施波走了进来,说:“已经核实,高原红果蔬协会的理事长就叫刘国庆。”
    “车子准备好没有?记者通知没有?”李流站了起来,快速地收拾着东西。
    施波点点头。说:“已经准备好了。”
    一会儿功夫。李流收拾完毕。率先冲出了办公室。说:“我们快走。争取在成立大会结束之前赶到高原村。顺便通知小董。让他给我准备一份高原红果蔬协会地情况汇报。让小董通知高原村地刘国庆。说我要来参加他们协会地成立大会。”
    董镇长接到秘书施波地电话。神经一下蒙了!好几分钟。才回过神来。想道:“这刘国庆到底有什么背景啊。居然县长地大驾都劳动了?”想到前几天刘国庆来给他汇报时。自己地态度。董镇长感到心惊肉跳。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这帽子可就算完了。
    “快。给我叫陈雨峰过来。让他五分钟内赶到我地办公室。”董镇长赶紧通知吴倩。陈雨峰人年轻。脑子转得快。又熟悉农村情况。让他来准备这个汇报材料。董镇长觉得放心一点。
    吴倩一看董镇长着急通知陈雨峰。顿时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赶紧给陈雨峰打电话。一边打一边想:“真不知道陈雨峰犯了什么大事。董镇长这么着急找他。回头再找他算帐。”
    陈雨峰焦急得像一阵夏风一样冲进了镇长地办公室。不一会儿。高兴得又像一阵春风一样冲进了吴倩地办公室。对吴倩说:“好事。是二流地好事。县长要去参加高原红果蔬协会地成立大会。让我准备汇报材料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