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乱世小民 >

第235部分

乱世小民-第235部分

小说: 乱世小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施小规模的狙击战术。
没有专门的,进行特定任务的狙击手,只把他们当成是枪法很好的普通士兵,这疑是人才的浪费。不重视狙击这种作战形式,不重视低层士兵的价值,这也是很多军队常犯的错误。
训练一个民兵埋地雷,只需一天时间,要训练出一个神枪手,则要花费数十倍的工夫,还要消耗相当数量的子。而越是药匮乏,就更应该重视shè击技术的训练。不仅是这个区委任孟有田训练民兵,在各个根据地也都组建了教导队,进行专门训练神枪手的工作。
当然,训练虽然和实际情况有很大的距离,但经过训练的战士在实战中往往成长的很快。有统计资料显示,八路军、新四军毙伤一名rì军需要消耗子三十、手榴七颗,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而平均消耗两千子、炮十二、手榴三十枚才能毙伤一敌;苏军在卫国战争中需要零点八吨药毙伤一名德军;财大气粗的老美在太平洋战场上则需要三吨药毙伤一名rì军。
但孟有田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消耗药少,并不说明八路军、新四军盛产神枪手。这与八路军、新四军以近战居多的作战方式,以及装备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仗打多了,每支部队都有自己的神枪手,rì本军队有,中队也有。但由于兵员素质、训练状况、装备水平的差异,rì军里神枪手显然要更多一些。
神枪手敌我都有,但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手却凤毛麟脚,而象孟有田这样能够进行狙击手专业训练的更是没有。尽管按他的标准,这些人被称为狙击手还远不够格,但依靠他的言传身教,依靠熟悉地形地貌的特点,依然给了孟有田敢于采用狙击战术的信心。
“你们的狙击目标尽量选择伪军,要狙击鬼子也行,但要坚守一个原则。”孟有田郑重地向这些得之不易的好枪手jǐng告道:“那就是一枪之战,打完就撤,打完就藏,绝不要与鬼子纠缠对shè。”
对鬼子的shè击水平,孟有田从来不敢轻视。狙击鬼子的时候,他都要做好万全准备,或者是距离优势,或者是隐蔽有利,基本上未与鬼子对shè过。
“如果——”孟有田的脸突然黑了下来,凌厉的眼神从众人脸上扫过,“如果谁不能遵守我的要求,那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把枪缴上来,滚回家去。”
小嫚感觉到孟有田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下,似乎这话就是对她说的,不由得心中一凛,赶紧把不以为然的念头甩掉。缴枪,这正击中了小嫚的要害,她不由得咬住了嘴唇。
没错,孟有田就是在jǐng告她,平常和和气气的,又碍着两人的亲戚关系,难免给小嫚形成了比较随便的毛病。如果不是看中她的枪法,没法赶倔强的她进山,又有对阿秀的承诺,孟有田早就想将她赶出狙击队伍。这只是一次小jǐng告,等到没人的时候,他还要狠狠训她一顿,让这丫头知道厉害。
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牵就她,纵容她,宠溺她,不是为她好,却是把她推向死亡。倚仗有杆好枪,倚仗与自己的关系,小嫚已经显露出了骄傲和散漫的苗头,必须提早预防。
……………
孟有田在加紧训练民兵,加紧准备迎战,而根据地紧张的空气却似乎松懈下来。rì军的频繁调动似乎只是假象,并没有真正进行扫荡的意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rì军在进行了一系列战术欺骗,并扫清了外围障碍之后,终于显露出了真正的目的,即“固华北、抑洛阳、窥西安”,向占据的中条山脉展开了猛攻。
以十万打十八万,考虑到rì军单位战力远,再加上优势火力,可以说rì军在此次作战中是“占据压倒优势”。而且战前rì军的准备认真充分,而则仓促应战。以至出现了远途来袭的rì军兵jīng粮足,而守在自己阵地上的被围后出现“断粮三rì”绝境的咄咄怪事!
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因拒绝摩擦,受胡宗南等人排挤,不见谅于蒋介石,到chóngqìng述职后,被软禁在峨嵋山未归;战前按蒋介石要求,第一战区抽调号称“中条山铁柱子”的第四集团军进行,以致兵力不足;驻防纪律松驰,贩卖粮食、烟土,使rì本jiān细乘机混入,开战不久即瘫痪了很多中队的指挥系统;上层思想准备不足,下层部队没有任何应战准备,遭到突然进攻后进退失据,指挥混乱,部队互不协调……
中条山战役惨败的原因可以被后世史学家有条有理地列出很多,这很多的原因形成了巨大的合力,绝不是孟有田所想象的那样天真,弄出个坑道作战的想法便能改变的。
第一百五十七章压抑沉闷中的大爆发
血总是白流。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失败当然令人惋惜慨叹,但顽强不屈依然令人振奋。一九四一年上半年,在法西斯凶焰正炙的时候,只有东方的中国,西方的英国还在抵抗。尤其是中国,已经坚持了四年艰苦卓绝的dúlì抗战,付出巨大的牺牲,但向世界展现出了一个民族的骨气。
rì军在中条山战役中势如破竹,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便将**在华北的最后一个根据地拔除。但就在战役后期,华北八路军突然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了交通破击战,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二十余天的战斗,出动兵力达到了四十二个团,使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八路军选择此时发动大规模破袭战是极为聪明巧妙的,时间掌握得恰到好处。对于rì军在华北推行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rì益感到压力,破袭的计划早已有之,只是一直在等待最有利的时机。
rì军的囚笼政策不断分割、压缩着抗rì根据地,限制着八路军的活动空间。但同时也因为分布点不断增加,使得rì军的力量rì益分散,而中条山作战又使rì军大部集中于此,这就为八路军集中优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冀中根据地——华北粮仓、八路军的兵站,在rì军的不断重点进攻扫荡下,形势越来越不利,正在苦苦支持。
而中条山战役爆发后,在rì军的强大压力下。chóngqìng方面采取多种方式要求八路军出兵配合作战。战役之初,蒋介石要八路军出兵的真实意图是配合作战,以利zhōngyāng军守住中条山;在战役后期,zhōngyāng军已经开始转移、撤退,却仍然命令八路军出兵,则很可能是想借机消耗八路军实力或“从政治上打击中*共”。
中*共确实是出兵了。只是,基本上可以说,特意为配合中条山战役而出兵的力度不那么大,时间也有些迟,因此并没有达到明显牵制敌军的效果。国共合作抗rì。但凡事互信不足,则共事难成,双方都不可避免地过多考虑己方的因素,力争使本方利益最大化。
因此,中*共出兵配合作战并没有得到国民党方面的认可,加之战报迟缓,使得chóngqìng高层一度很“愤慨”并就此展开了一场舆论战。而此时,发动一场规模较大的作战行动不仅可以打破rì军囚笼,支援冀中作战。还可以澄清“十八集团军不配合对敌作战’的谣言,争得政治上的支持。正如毛zd的电文中所说:“华北作战应抓住要害。给敌严重打击,并将战报电文送zhōngyāng社发表,用以向海外广作宣传,同时发社论,以影响国内外……”
此次交通大破袭有军事、政治方面的多重考虑,可以说是抓住时机,一举数得。中*共宣传文稿是这样描述此次大破袭的:“……动员了我整个华北所有的力量,给rì寇以沉重地打击,它将给那些认为八路军‘游而不击’的人一个响亮的嘴巴。它将对全国的抗rì形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rì军方面对此次大破袭确实是措手不及的,高度分散部署的兵力,使他们四处闻jǐng,却捉襟见肘,难以应付。
以太原的rì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来说,当他通过参谋的空中侦察得知情况后,马上召开紧急幕僚会议。决定迅速派出增援部队。而此时,他作为一个军司令官,却感到自己非常可怜,因为军直属部队当时无可用之兵力。最后由司令部临时抽出包括卫生兵在内的共约四十人,组成混成小队前往增援。
还有rì军第四dúlì混成旅团旅团长片山,由于兵力不足,难以完成护卫正太路西段的任务,不得不将阳泉城内的rì侨集合起来。大部分rì侨是来发战争财的,有些人刚刚发了些财,准备返回rì本,一听到要被集合起来准备打仗,心想这回恐怕要“无言的凯旋”了。于是,他们拿出最好的衣服穿上,有的甚至写好了遗书,满脸的庄严肃穆,纷乱中透出“准备就难的景象”。
rì军从zhōngyāng统帅部到侵华rì军上上下下,对八路军发动的这场突然袭击,尽皆大惊失sè。rì军zhōngyāng陆军部竟怪异地惊呼:“……**军在华北断然发动了大反攻,给予华北方面军以极大打击……”
破袭交通线,使rì军四处闻jǐng,疲于应付并不是八路军的最终目的。第二期作战随之开始,摧毁交通线两侧和深入各抗rì根据地的敌伪据点。而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破rì本人的囚笼计划,将分割得七零八落的地盘重新汇成一片,使敌后的抗rì根据地在rì军不断的“蚕食”和“扫荡”下,所面临越来越困难的局面得以改善。
毕竟截断交通线只能是一时的,不能取得战局根本之改变。但前期的破袭战可能逼使rì军改变其某些部份的兵力部署,从其他点线上抽调兵力增援交通线。正象八路军总部的电报中所说:“这给我寻求新的机动的方便。或逼使敌人放弃正太线南北某些据点,回救正太线,这对整个太行山根据地之巩固更是有利。能达到此目的便使我军队作战容易取得主动权与cāo纵战争。”
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作战,改变目前rì益困难的形势,这是八路军不得不展开的的行动,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偷袭的机会。如果继续等待,毫无作为,中条山战役之后,rì军至少将有三个师团的兵力会腾出手来。到那个时候,形势只能更恶劣,更被动。
尽管由于远离铁路线使得孟有田并没有参加此次大破袭的机会,但他也在随后的宣传上得知了事情的大概。尽管时间不同,规模不同,名称也不同,但xìng质却是一样的,是八路军被逼迫压抑后的一次大释放,早早晚晚都会发生。
第一百五十八章能人?
chóngqìng黄山,通过了戒备森严的jǐng卫,灰心丧气的陈诚在一位身穿灰sè长衫的人的引领下,走进了蒋委员长的官邸,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应该算是古时候的皇宫。
可是这里的布置竟一点也不象皇宫,甚至连一般富足人家的布置也够不上。这座楼里的房间都是空空荡荡的,没有鲜花,没有图画,没有挂轴,墙上也没有装饰布,更见不到名贵的摆设和古玩之类的东西。
来到了最后的一个大房间后,蒋委员长,中国大元帅,蒋介石一身黄叽军装站在办公桌前,没扎武装带,也没佩戴徽章、勋章和绶带之类的饰物,甚至他脚上还穿着一双中国的传统老式黑布便鞋。据说这种黑布鞋虽然看上去不太考究,但穿上后脚却十分舒服。
“辞修,进来。”蒋介石轻轻对陈诚点了点头,并用右手指了指房间里的一张长沙发。
陈诚轻轻地走过去,又轻轻地坐下来,房间里过于安静的气氛令他有些不太舒服。好半天他才低沉的说道:“委员长,我有负您的重托,丢失宜昌,罪责匪浅。”
宜昌要地的失守,是八年抗战中,蒋介石感到危机最大的一次chóngqìng朝野上下,舆论一致谴责宜昌保卫战的指挥官陈诚,使这位蒋介石的重臣的赫赫威名一落千丈。他不仅受到国民党内、军内和zhèngfǔ内一些要人的围攻,民众对此也非常气愤。在当时的国民参政会上,有人公开散布“不杀陈诚不足以谢国人”的言论。
但陈诚认为宜昌失守的原因。与李宗仁在关键时刻判断失误,抽调江防军主力北上有直接关系。他陈某只是在战役中途临危上阵,当时败局已定,决非他陈某过错。宜昌失守,他陈某实为代人受过,招来耻辱。但他觉得自己有口难辩,负辱回到chóngqìng,自知丢失国府都门罪责匪浅,便哭丧着脸前去见蒋介石,请求处分。
蒋介石好言相慰道:“宜昌守不住。早已在我意料之中。当时五战区的情况就那样儿,我是因为没办法了才叫你去抵挡一阵子的,对此,你不必过疚。”
蒋介石有一句口头禅叫“中正不可一rì无辞修”。中正说的是他自己,而这个辞修,指的是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一般来说,蒋介石提拔人的时候有三条不成文的规定:一是重用黄埔系出身的军人,因为蒋是靠黄埔系起家的;二是重用同乡;三是重用对蒋介石个人十分忠诚的人。陈诚是三者兼备。此外,他还是蒋介石的干女婿。所以深得恩宠。
陈诚对蒋介石的明断感到敬服。对李宗仁不主动承认自己责任,一直闷着不吭声。听凭舆论对他陈某的攻击,而对李心怀不满,但他没有说出来。而是从兜里拿出一份报告,双手递给蒋介石,说道:“职部请求戴罪立功,请委员长批准。”
蒋介石拿过报告看了一遍,眼前一亮,点头道:“成立第六战区,扼守宜昌以上的长江三峡段。使之成为拱卫陪都的天然屏障。很好,这个建议很好。”
“卑职不敢居功,这是从其他渠道看到的一些材料后,方有所启发。”陈诚谦虚道:“委员长对之前报端刊载的有关对rì作战的战略战术文章应该有所耳闻,就是那个署名‘愚见’的记者,其实那些东西连他也不知道是何人所写,何处而来?也为此十分困惑。校长。您看,这是卑职和军委会参谋们参考其建议,研究整理后得出的全部结论。”
………反攻宜昌,至少在目前状况下是无能为力的。第五战区部队。被rì军紧紧挤压在鄂西北偏僻山区,已不便于顾及和指挥宜昌这个缺口了;南岸,第九战区主力被远远甩到了侧后,因而对江南鄂西地区和湘西地区的防务,亦是鞭长莫及。以宜昌为中心,北起钟祥,西迤常德,形成了一个数百里的空间,一个混乱复杂而薄弱的结合部。
宜昌以上的长江三峡段,成为拱卫chóngqìng的天然屏障。若宜昌之敌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