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字里藏医 >

第15部分

字里藏医-第15部分

小说: 字里藏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韧飧胁。鸩⊥蝗唬呱仗逋矗呛钩鲆院笞匀蝗吹每欤サ眉保食莆凹病薄H说男∶ ⑷钡悖脖怀莆玻赌印す洹匪怠氨匚约病保馑季褪怯行⊥敌∶拿 !睹献印ち夯萃跸隆芳窃仄胄踉担骸肮讶擞屑玻讶撕蒙!逼胄跛邓约河幸桓雒。蔷褪前门C献踊卮鹚担门⒎鞘裁垂恚灰习傩斩寄芄险5姆蚱奚睿谖拊古馕蘅醴颍钟兴嶂冈鹉隳兀

在《韩非子·十过》中记载了一个喝酒误事的故事:“子反之为人也,嗜酒而甘之,弗能绝于口,而醉。战既罢,共王欲复战,令人召司马子反,司马子反辞以心疾。共王驾而自往,入其幄中,闻酒臭而还。”大意是说子反这个人嗜酒如命,喝酒和喝水一样,一喝就停不下来,直到喝醉了倒下。一次打完了仗,共王又要出兵再战,结果子反不能应召出战,以“心疾”的名义推辞。公王亲自来探望他,结果一进帐篷就闻到了呕吐秽物和酒臭,只好回去了。这里的“心疾”,后人都翻译成“心病”,这是错误的。疾病发展到了心,那就不叫疾了,一个有心脏病的将军,估计也难打仗。之所以叫做心疾,是因为酒后心跳加速,也就是心动过速、心慌、心跳、心悸。想必喝高过的人们都知道这种感受。

“疾”也作为形容词使用,同“急”,比如“疾风知劲草”,“春风得意马蹄疾”,等等。有时“疾”也作动词用,同“嫉”,有痛恨、讨厌的意思,比如成语“疾恶如仇”、“愤世嫉俗”。《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其中的“疾”就当痛恨、难以忍受讲。因为当时晋景公已经是病入膏肓,不是浅表的问题。

“病”是形声字,含义是加重的疾,或者是合并的疾,也就是说,病是急性转为慢性的疾病,或者是深部的、不容易治疗的疾病。《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病”也有词性变化,作为动词用,有痛苦、难以忍受的意思。比如“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意思就是说,患者最痛苦的是身上的疾病种类太多,医生最痛苦的是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太少。《水浒传》中英雄薛永、孙立的绰号分别叫做“病大虫”和“病尉迟”,当初看到,我还以为是病了的老虎和尉迟恭,后来才知道这是使动用法,是使大虫、尉迟病的意思,就是让老虎、尉迟恭都头疼、难以对付的人。

仔细研读古文的时候,就会发现古人很注意“疾”和“病”使用的分寸。比如在《韩非子·喻老》中描写扁鹊初见蔡桓公,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

扁鹊说君有疾,而不是说君有病,含义就在于疾的程度较浅、危害不大。如果不治疗,进一步深入发展的话,疾就成病了。桓侯连自己有小毛病都不承认。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后来人翻译这句话不清楚疾和病的区别,把不病翻译成没有病,桓侯的话就成了“医生就喜欢给健康的人治疗,然后邀功”,显然不合逻辑。其实“不病”是病得不深的意思,也就是小毛病。桓侯大概也感觉到了自己有些不舒服,但是他认为那根本算不上疾或者是病,所以不大愿意让扁鹊诊治、邀功。


疾 病(2)



等过了十天,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第二阶段,疾的发展就严重了,扁鹊就用“病”来替代“疾”了,层次也逐步深入到肌肤、肠胃、骨髓。在分析疾病的治疗机理的时候,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小毛病用热水洗浴就能好。“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疾发展成了病,深入到了肌肤、肠胃,分别用针刺砭割、口服汤药能够治好。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但是病入骨髓,如同病入膏肓,就无药可救了。短短的一篇故事,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由疾而病,由病而死的过程。

中医治病仰仗患者天赋的自愈能力,就是所谓的正气。所以,中医治病不怕外感、外伤,就怕内伤、内乱。正气浩然、精充血足的人,即便受到感染伤害,也很快就能恢复。就像二战中的美国,在珍珠港受点儿小创伤,但是很快全国动员,投入战争,很快解决问题。这就像中医治疾,因势利导。

但是如果七情内伤,精血耗损,即便没有外患,也会生出内乱,这就是病了,调理起来费时费力,还经常被患者不良的饮食、性爱、思维、情绪、习惯干扰。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感叹道:“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现代的“疾”、“病”趋于同义,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可以通称为illness或disease。但把“疾”翻译成suffering,把“病”翻译成sickness,似乎更合古义。


创 伤(1)


“创伤”一词现在被广泛应用,泛指对人体,甚至情感、精神的一切损害。在古代则不然,“创伤”是狭义的,有其精确的定位和含义。我们有必要去认真辨析,以利于临床准确地辨证治疗。

创伤是由外因导致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损害程度的深浅。伤是在皮肤表层,程度较浅。影视剧中的战斗英雄,在负伤以后经常满不在乎地说“没事,就擦破点儿皮”,指的就是这种情况。现在人们经常使用的创可贴,其实应写做“伤可贴”,“创可贴”属于典型的用字不当。

创,金字旁,指金属利刃导致的损害,程度深达肌肉。所谓皮开肉绽,就是不仅伤了皮,而且创了肉。如果严重到导致骨折但是筋也就是肌腱尚未断裂的,叫做折,俗话说:“姑表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导致筋骨都断裂的,叫做断。皮肉筋骨血脉都断裂了,那就叫绝了。

为什么要做这么细致的区别呢?这和古代刑名制度有关。法家治理天下,兴诉讼,治牢狱。精确的定义有利于制定量刑标准,以理服天下。中国目前已知的成文刑法产生于公元前536年,即郑国子产铸的刑书;公元前513年晋国铸刑鼎;公元前407年,魏文侯颁布李悝《法经》;商鞅变法(前359—前350),制定刑法《秦律》。以后的《礼记·月令》与《吕氏春秋·孟秋纪》保存了相关的内容:“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博执。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东汉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在注释《礼记·月令》时说:“皮曰伤,肉曰创,骨曰折,骨肉皆绝曰断。”意思是说,立秋以后,金气肃杀,有关部门应修订法律条文,维修监狱牢舍,打造锁链镣铐。处理各种犯罪案件,一定要重证据,看看是伤在表皮,还是肌肉,仅仅是骨折还是筋骨俱断?据此判决案件,一定要秉公执法。

古代衙役为了索取贿赂,练就了一套行刑杖责的本事,下手轻重、深浅力度都有讲究。如果犯人给了钱,他会显得很卖力,一棒下去声音很大很脆,犯人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看起来行刑效果不错,犯人受到了惩罚,但是这只是伤,伤的是皮肤,外敷些金疮药膏,过几天伤口就慢慢愈合了。

而对没交钱的人,他会打得很闷,但是很沉,这种势大力沉的打法,加上施暴者的恶念,以意领气,穿透力和渗透性都很强。虽然打完了可能连皮肤都不破,但是皮下肌肤全烂了,成了死肉。这种犯人不是死于杖下,就是死于刑后的溃烂感染,瘀毒无法外散,内窜攻心。这就是深达肌肉、血脉的创。有经验的犯人,如果能当即索要几碗童便服下,使淤血热毒从小便排出,后用鲜豆腐外敷,引邪外出,尚有一线生机。当然最好是马上服用活血化瘀解毒的金疮药。但是事前没有使银子,哪里来的方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精确定义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治疗。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肝主筋,肾主骨。因此不同程度的损害,就要治疗不同的脏腑,使用相应归经的药物,以利于创伤尽快痊愈,这是中医外科学的基本原理。

伤在表皮,伴随毛细血管或小血管的破裂,一般可以不用治疗,别沾水,可以用唾液舔舔,等血液凝固,伤口结痂,自然脱落就好了。谁小时候都免不了磕磕碰碰,膝盖、胳膊肘经常见红,当时也就是红药水、紫药水一抹就没事了。

伤势深入到了肤,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真皮层的话,出血就更多一些,需要用止血药,包扎、压迫止血,伤口愈合以后还有可能留下疤痕。中药对于促进伤口愈合,避免和消除疤痕有特殊的功效。比如对于烫伤,涂抹鸡蛋黄油就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如果创伤深达肌肉,除了止血,还需要缝合。不然的话不仅影响愈合,而且还会影响肌肉的功能、活动。创在肌肉,伤口和创面久久不能愈合的,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在确认没有外邪、热毒、淤血的情况下,可以用甘温补脾的中药比如黄芪、党参、当归、甘草等,加上托里透脓的桔梗、皂刺、穿山甲等。


创 伤(2) 



无论何种外伤,都会伤及血络、脉管,出现出血、淤血或血肿,因此止血、消肿、活血就是治疗外伤必不可少的步骤。轻度的出血渗出,可以外敷、内服药物,比如乌贼骨粉、三七粉、草木灰(也就是炭类的中药,像棕榈炭、血余炭、荆芥炭)等,中医有血见黑则止一说,其理论源于五行——黑肾水克红心火。电影《追捕》中杜丘用烧焦的木棒为被熊咬伤的警察消毒止血的情节实在令人难忘,这也是创伤自救的有效方法。著名的云南白药在止血疗伤方面有独到之处,特别是里面的保险子可以治疗大面积出血和血崩。当然严重的出血可以同时采取按压、捆扎止血。出血不好止,皮下的淤血、肌肉的血肿也不好散。时间久了,又会出现溃烂,形成疮疡。

有的金属利器会在体内残留铁屑、铁锈,有的利器上面还有毒液,这样的创伤就更危险更难救治,会引发类似破伤风的症状以及各种中毒反应。抢救这样的病人,需要首先清创,排除异物,挤出毒血。药物治疗还要以毒攻毒,使用全蝎、蜈蚣、蟾酥等毒药,抢救的过程更为复杂。

由于伤口或创面暴露,极易引起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创伤感染化脓以后就被称为疮疡。

患者还会出现高烧、惊厥,甚至昏迷、死亡。中医治疗一般使用大剂量清热解毒的新鲜中药外敷、内服,比如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败酱草、七叶一枝花,等等。一般情况,应及时清创、排脓,没有医疗条件的,用盐水外洗也不失为有效的方法。当年红军长征之前,陈毅负伤,大腿被子弹穿透,虽然经过手术治疗,因为留在苏区打游击,缺医少药,伤口化脓感染生蛆。后来陈毅把自己绑在树上,让警卫员用擦枪布贯穿伤口抽拉,排出脓液,挤出蛆虫,疼得陈毅昏死过去,后来伤口才慢慢愈合。能做到这个地步,陈毅可比刮骨疗毒的关公。

疮 疡(1) 



前面解释了创伤,本篇说说疮疡。如果写成繁体字,就不难看出“瘡”与“創”、“瘍”与“傷”的相似之处。其实二者之间词义相近,互相关联。

在肉眼无法看到寄生虫、细菌、病毒的时代,古人已经察觉了微生物的存在,中医把这种会导致、加重人体疾病的邪气,称为“虚邪”,眼见为实嘛,看不见为虚!繁体字的“风”写做“風”,就是携带小虫子的能量的意思。风邪为百病之长,最易洞穿人体皮肤腠理,或通过破损创伤,深入肌肉血脉甚至骨髓,感染蔓延,与人体正气交争,导致高热、化脓、溃烂、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素问·风论篇》指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意思是说,携带着微生物的风邪从足太阳膀胱经侵入人体,窜行在各个腧穴、皮肤肌肉之间,与护卫人体的正气斗争,造成了局部阻塞,出现了溃疡。由于卫气消耗加上经络不通,人会有局部肌肉麻痹的感觉。所谓疠是邪气攻入了血脉和六腑,浊气充斥血脉,导致鼻根塌陷,脸色难看,皮肤出现大面积溃疡,这其实就是麻风病。

所以中医做手术时,以防风、洁净为要务,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尽量创造无菌环境。比如为太监做阉割去势手术时,一般事先用酒和火为人体和手术器械消毒,烘烤并密闭的房间,作为手术室,古称蚕室。现代医院的手术室采用给氧增压的方法,使室内压力总是高于外面。术后一般用热草木灰外敷止血,并预防感染。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术的死亡率。

创伤出现感染以后,就形成了疮疡。一般伤在皮肤,出现感染后,伤口比较浅,感染也就比较薄,故称为“疡”。创在肌肉深处,感染以后脓血郁积较深,同时伴有红肿热痛,故称为“疮”。

因为疮疡一般都由外来创伤所致,所以在古代“疡医”也被用来泛指从事外科、皮肤科的中医。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的官医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科,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肿疡是指红肿畜脓没有破溃的疮疡,溃疡是创面暴露或出脓破溃形成的感染,金疡是被金属利器伤害以后出现的感染,折疡是骨折以后出现的感染,祝指精神、心理治疗,药指麻醉、止血、促进愈合的药物,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