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仙侠武侠电子书 > 灵山 >

第196部分

灵山-第196部分

小说: 灵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振衣在灵台中推演,同席的月明、风清却很意外的问道:“道友欲炼制九转紫金丹,竟然不是为自身修行所用,而是为了救人。这与我太乙门的祖师爷当年之举差不多,不知你要救的是何人?”
    “洛阳牡丹花神,她叫白牡丹。”梅振衣答话地同时还在灵台中推演。说出“白牡丹”三个字,忽然神识一动,灵台推演定境全部散灭。没来由的有了一种非常不妙的感觉,有一个念头似是凭空钻入脑海…………白牡丹出事了。
    说话地好端端的,梅振衣脸色突然就变了,一手抚额一手扶着桌子站了起来。众人都注意到梅振衣的变化,知焰扶着他问道:“振衣,你到底怎么了?”
    “灵觉有感,白牡丹情况不妙!”梅振衣喘了一口气答道。修为有了推演之能。往往遇事之时灵台中有自然地感应。称为仙家灵觉。
    这种仙家灵觉不是无所不能,受到很多限制,同时还要机缘巧合。比如对其他人的莫名感应,必须是你很熟悉,并且是能够牵扯心念的人。梅振衣对白牡丹不能算很熟悉,但对付小青却是再熟悉不过了,白牡丹绝对能牵扯他的心念。
    他来昆仑仙境采药就是因为白牡丹落难,此时提起白牡丹。机缘巧合以致灵觉忽动,觉得白牡丹出事了。这种感觉很难形容,也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是一种朦胧的感应。
    知焰:“既然如此,我们速回人世间,到洛阳一看究竟。”
    白牡丹假如真的出事了,还真不是时候,波若罗摩花要在两年后才能开放。梅振衣尚未炼成九转紫金丹啊!
    上次他见过白牡丹。虽然衰弱已极,自身修行无回天之力。但是在清静小园中尚可藏身。有玉骨扇与紫石芝,五年之内应该没什么大凶险,所以梅振衣才会想到炼制九转紫金丹相救,移换炉鼎让她从花丛中脱身。
    本来一切都很顺利,梅振衣历苦海初成地仙,采到了千年夜明砂收服十大妖王,接着找了波若罗摩,又巧遇九灵元圣讲解丹方,运气简直好到了极点。但白牡丹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事,真有些乐极生悲之感,具体是怎么回事还不清楚,要赶去洛阳了解究竟。
    梅振衣与知焰说走就走并未耽误,临行前给龙空山十大妖王写了一份请帖,邀请他们速来乾元山听闻九灵元圣金仙法会,并叮嘱若干行止注意事项,莫与其他昆仑修士起不必要的冲突。
    他们将阿斑暂且留下,吩咐道:“阿斑,你要听元圣大老爷与风清、月明两位仙长地话,不要调皮闯祸,守好波若罗摩花,我们办完事就回来接你。”然后就匆匆离开了乾元山赶往瑶池,穿越昆仑仙境结界门户回到人世间,飞天往洛阳而去。
    这一路行游历练,来时是那么悠闲从容,去时又是如此匆忙急切。
    人世间已是大唐载初二年(公元690年),梅振衣离家行游之后,洛阳发生了很多事。
    去年地时候,有一位僧人法明杜撰《大云经》四卷,经中称武后为弥勒出世,当为阎浮提主。所谓“阎浮提”是梵语,含义很广,可引申为“美好人间”之意,所谓“阎浮提主”,就是指代人间帝王之意。武后非常高兴,下令颁行天下,长安与洛阳皆建寺珍藏。
    接着侍御史傅游艺又邀集关中百姓近千人,搞出一份联名上书,呼吁武后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周。武后驳回上书,却升了傅游艺的官。
    这样一来朝野内外就热闹了,百官宗亲、四方属国、各大士族,还有僧人、道士,总计六万余人再次上书,“强烈要求”武后从傅游艺所请,竟呈逼宫之势,武后既不恼怒也不恩准。
    武后崇佛天下皆知,僧人上书也就罢了,道士们凑什么热闹?这叫识时务见风使舵。和尚道士未必就是守望、钟离这种修行高人,混个身份享受供奉待遇的俗人有的是,远比真正的修士多得多。唐代有冯小宝这等淫僧,现代也有梅正乾这种只会骗钱花的江湖道人。
    其实大家看得都很清楚,朝野内外虽热闹,独缺一个人的上表,那就是当今皇帝李旦。自古虽有退位与禅让之说,但都是父让位于子、君禅位于臣,可是儿子将皇位让给母亲。千古以来闻所未闻,既不是退位也不是禅让,除非是造反。否则无先例礼法可参照。
    转过年来,皇上李旦过二十九岁生辰,于离宫设宴。群臣按礼到贺,这才有机会见到幽居的皇帝。席间就有人直言不讳,提醒皇上也去劝武后从傅游艺所请,以顺应天意民情云云。
    李旦满面愁容,退席之后寻了个机会找来南鲁公梅孝朗,私下问道:“南鲁公为三朝宰辅,忠心耿耿有大功于唐。必不会害我。请问如今之计,我当如何自取?”
    梅孝朗拜倒于地,小心翼翼地答道:“帝王家事,臣不敢言,只说臣之家事,当年高祖起事立唐,各路烟尘酋首投奔长安异姓封王者不少,而如今继位子侄何在?臣之父南鲁王。临终自请削子嗣王爵,臣幸有寸功得沐隆恩,仍为三朝首辅。窃以为,陛下应思春秋长远之计。”
    李旦叹息一声,亲手将梅孝朗扶起来道:“梅公地意思我明白,但我怎么做才能春秋长远?且此事千古未闻,无礼法可循,公有何可教我?”
    梅孝朗:“自古改朝。天子易姓。言尽于此,陛下莫要再逼问于臣。”
    李旦默然良久。终于挥手道:“知道了,你去吧。”
    梅孝朗躬身告退,第二天李旦于宫中上表,要注意,他的身份是皇帝,写的这个东西却是“上表”而不是“下旨”,因为内容很特殊…………祈请武后赐姓为武,愿儿从母性。
    武后不是喜欢改别人地姓吗?那就连儿子的姓一起改了吧。民间也有儿从母姓的事例,勉强说地过去。武后下懿旨恩准,紧接着李旦发了一道圣旨,言自古帝王改姓则江山改号,请天后登基,改国号为周。
    虽然也是退位,李旦这种做法却要巧妙地多,不是简单地原意退位就行了,还要想自己的下场,这么做,是能想到地、最好的保身之计了。
    为什么要改国号为周呢?因为“武”这个姓氏起源于周朝王室,与李唐追封老子为先祖一般手法,武后也追封周文王为先祖,立国号为大周看上去名正言顺。
    事情至此皆大欢喜,武后下旨改唐为周,亲自登基为帝,武旦也没废,就是降了一格,立为大周皇太子。自古以来从皇帝“降级”为太子的,武旦是头一个。
    武皇不仅改国号,还给自己起名,自创一字上“明”下“空”,名称“武”。当年改元为大周天授元年,下旨大赦天下。大赦之旨由文昌台发出,梅孝朗接旨之后问了一句:“大赦天下,赦不赦被陛下贬出洛阳地牡丹?”
    武皇与牡丹花没什么仇,说实话,她原先最喜欢地就是牡丹花,西苑所植也最多。当初下旨开花,偏偏是牡丹未开,当着群臣之面武后格外生气,百花宴就是给群臣看的,贬牡丹也是给群臣看的。
    如今已经登上皇位,也没什么好计较的,武皇心情正好,当即答道:“普天同庆,大赦天下,当然也赦牡丹花。”
    洛阳城中已无牡丹,但就在第二天出现了一件奇事,城外山野中有不少牡丹花开放,也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有好事者如傅游艺之流,甚至还上表祥瑞,说什么牡丹花自知悔过,于城外山野中迎春绽放,庆贺大周立国武皇登基。武后一高兴,又命人从城外山野移植牡丹入西苑,还下旨封为百花之首。
    还有人纷纷猜测各种可能,最流行性的一种说法,当初连根抛出城外的牡丹残株,生机顽强扎根山野,终于又开花了。至于内情究竟如何,只有花神白牡丹自己知道了。这件事,恰好发生在梅振衣到达昆仑仙境乾元山之时。
    梅振衣与知焰飞天而来,眼看离洛阳城不远,正要落下云端,知焰忽然一指下方的山野道:“振衣,你快看,这里开地是什么花?”
    梅振衣落下云头,来到一丛花树前,所见赫然就是早已绝迹的洛阳牡丹。他是再熟悉不过了,当初梅振衣曾将各色牡丹都亲手移植到南鲁公府后院。此花怎会出现在这里?刚才从天空往下看,遍野中散落分布的还有不少。
    第六卷:子非鱼 186回、相对已到无言处,花雨纷纷送叮咛
     更新时间:2009…5…4 22:07:56 本章字数:5516
    南鲁公府后院,清静小园之中,牡丹花丛新叶已发,枝头有花朵吐蕊,但一眼看去,却有萧索衰残之象,与城外山野中的牡丹花生机盎然的感觉截然不同。白牡丹站在最高的一丛花树阴影下,仍然以玉骨扇为簪,手中的紫石芝已呈灰白之色。
    “白牡丹,你怎会衰弱如斯?”梅振衣一见到白牡丹,就上前扣住了她的手腕,脸色剧变问道。
    白牡丹的笑容很淡,淡的就像快要消失的云烟:“我留住最后一口元气,就是想见你一面,你终于回来了。”
    梅振衣抓住她的肩膀:“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我在城外见到满山牡丹花开,入城时听说洛阳牡丹被赦,究竟发生了什么?”
    白牡丹被他摇晃肩膀有些站不稳,轻轻的靠在了梅振衣胸前,指着牡丹花丛道:“洛阳城外山野牡丹花开,我也听说了外界的消息,此事其实与牡丹被赦无关,而是我用尽全部的法力与此生残存的元气,将牡丹花移出洛阳城于山野中破土而出,别忘了我是花神,还能做到这些的。”
    梅振衣的声音已有些哽咽:“白牡丹,你为什么这么傻?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我明明可以救你的,只要再等两年时间!”
    知焰在一旁说不出话来,她也看清楚状况了,如今别说没有九转紫金丹,就算有九转紫金丹也救不了此时的白牡丹。白牡丹一世修为已经散尽,如今留在小院中的这位花神,只是一个虚弱的、形将消亡的残留形神。
    白牡丹在梅振衣怀中仰望着他的脸,柔声问道:“梅振衣,你救我,又是为了什么?”
    梅振衣:“不为什么,就是不想你死。”
    白牡丹:“我也不为什么,就是不想洛阳牡丹绝迹。”
    梅振衣:“洛阳牡丹绝痕迹,世间还有牡丹,可是你自己呢?”
    白牡丹:“我就是洛阳牡丹。你能救我,但是能救得了洛阳牡丹吗?上次西苑牡丹未开,我告诉你花神有花神的尊严。而你也应该明白。花神还有花神的心愿,我不会独存的。如今我将去,但洛阳牡丹仍在,这便是我的心愿。”
    梅振衣:“你为什么不等我?”
    白牡丹:“其实这怪不得别人。甚至也怪不得武后,清风仙童与随先生上次就看出来了,我天年已尽大限将至。……我问你,一世修行定能成仙道吗?”
    梅振衣:“修行者众,成仙者寡。但总有希望。”
    白牡丹:“若不成仙道。去向如何?”
    “重入轮回。”梅振衣眼前已经有点模糊了,却尽量忍住没有流下泪来。
    白牡丹:“就算你炼成了九转紫金丹,让我从花丛中脱身,能跳出生死轮回吗?紫石芝有续命之功,无非让我如凡人般多活几年,而洛阳牡丹将绝迹,你若是我,该如何决择?”
    梅振衣抱住了她:“你不要再说了。”
    白牡丹:“不,我一定要把最后地话说清楚。你之所以伤心。是不愿看见我离去,但人间这一幕你终究要看到。你毕竟也未成仙。还没有超脱心境,修行随缘,结缘也随缘,众生之生死轮回,是不能勉强的。你只看见面前的我,难道忘了这小园外地轮回众生吗?”
    梅振衣:“你也未成仙。”
    白牡丹:“是地,我也未成仙,这只是我临终之前的一点感悟。……梅振衣,我在风尘中数百年,还从未见过你这样的人,你为我做的这些事,不是因为牡丹国色,我不知道该失望还是该高兴?失望也罢高兴也好,梅公子这番恩情,只有等到来生有缘再报了。”
    白牡丹究竟出了什么事,说起来就话长了。修行有成有不成,成者寡不成者众,强如昆仑仙境地离离,出神入化修至世间法尽头,仍然在天劫中陨落,世间其它修士就更别提了。白牡丹虽有脱胎换骨修为,已在人间数百年,但寿数也有尽头。
    上次在花魁宴上,清风与随先生看出来了,直截了当的告诉她寿数将尽,白牡丹自己也心里有数。后来在与梅振衣独酌之时,讲了洛阳街头算命人的故事,算是一种暗示吧。
    偏偏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武后将牡丹贬出洛阳,这等于削去了花神的修行根基与大半法力。幸好梅振衣有准备,在南鲁公府后院弄了这么个清静小园,让白牡丹有藏身之处,因为他地关系,随先生、清风、观自在菩萨都插了一手,为白牡丹续命。
    白牡丹大限将至不是意外,洛阳牡丹绝迹是个意外。花神有花神地尊严,武后在西苑下法旨时,牡丹花就是不开,但花神也有花神的心愿,她不愿意看到自己离去之后,洛阳牡丹从此绝迹。
    所以白牡丹做了个决定,将残存的法力与元气全部散尽,同时将紫石芝中的生发之气也用尽,在洛阳城外的山野中破土而出为牡丹花,这是花神的特异神通,是她一生最后一次使用。
    当然了,她还有另一个选择,就是躲在清静小园等梅振衣来救,九转紫金丹移换炉鼎成功,白牡丹虽然失去了大半的修为法力,却可以离开此地,像个凡人那样安安稳稳再活几十年。但是白牡丹没这么选,她选择了人去花留。
    至于洛阳城外山野中牡丹花开,恰好是武皇大赦天下之时,仅仅是个巧合,因为白牡丹不能再等了,她的法力正在不断消退中,再等下去就无力让牡丹花在洛阳城外破土,于是做了不久前决定。
    当年西苑中的牡丹花不因武后地法旨而提前开放,如今洛阳城外地牡丹花开放,也与武皇登基无关。这就是她这样一位花神所追求的心境。
    白牡丹提醒梅振衣地那番话说的也很透彻…………你也不是神仙,就算你是神仙,也不能让你身边所有亲近之人都成仙,连佛陀太上都勉强不得,你必须要面对人世间的生离死别。
    梅振衣已经说不出话,抱着白牡丹。想流泪却强忍着,身体在微微发颤。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