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雨季的玫瑰 >

第17部分

雨季的玫瑰-第17部分

小说: 雨季的玫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起来。













第十四节 环保







    救救东北虎
    据统计,东北虎目前所剩无几,仅有不到二十只,如此小的数量还能否延续下去,已经可想而知了。前两年在辽宁桓仁的山上发现了一只被人为下套套死的东北虎,从这件事上面可以看出国家和老百姓重视的程度了,一是这只东北虎究竟是怎么死的没有结论,二是这只东北虎是从哪儿什么地方来到这个地方的不知道,三是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国家特别是媒体的关注。这真的另人困惑呀!难道东北虎真的另人胆战心惊不值得爱护吗,难道东北虎真的命该如此吗?
    巍巍大山本不该人类独有,茂密森林本不该人类独有,清澈河水本不该人类独有,东北虎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本不该人类独有。给东北虎留下一片生存的天地吧,人类是高智商的物种,离开那块地方仍有办法生存,而东北虎离开那块地方就得死;救救东北虎吧,人类正在控制人口,搞计划生育,而东北虎却人丁稀少呀!现在我们还能听到东北虎的哭声,未来恐怕连东北虎的哭声都听不到了。













第十五节 爱是为了让别人得到幸福







    相传在苗岭有一条很长很长的河叫清溪,在溪边有一座寨子叫清溪寨,住着十多户人家。寨上有一个年青的小伙子,名叫天荒,他靠打鱼来养活他和他的老母亲。因为清溪连着大河,大河连着大江,大江通向大海,再加上在寨子边的清溪中有一个深不见底的潭,清溪的水流到这里常常卷起一道道漩涡,所以,这一段水域中的鱼儿比别的地方要多一些。可天荒从来不要很多,只要够他和他母亲的生活就行了。后来,他的母亲死了,家里只剩下天荒一个人,他就只打捞够他一人生活的鱼,天天如此,年复一年。
    有一天,他打捞起一只金色的小鲤鱼,十分可爱。正当他要将小鲤鱼放进鱼篓里时,看见小鲤鱼在流泪,就又轻轻地将它放回水中了。小鲤鱼得救以后,飞快地游走了,可是过了一会儿,它又游了回来,它吻了吻天荒的手,久久地不愿意离去。天荒对它说:“小鲤鱼,我已经放了你,你快走吧。快快到你的爸爸妈妈身边去,别象我一样,孤苦伶仃的一个人。”这时小鲤鱼开口说活了。她说:“好人,我是龙王的女儿,谢谢你救了我。我能满足你的三个愿望,你快说吧。”“我希望我们寨子中最漂亮的娣佬姑娘能抚摸我一下。”天荒说道。小鲤鱼告诉他,只要今晚半夜里悄悄地站在娣佬姑娘家的门口,就能帮他实现这个愿望。天荒听了以后,有些半信半疑。可他还是照着小鲤鱼的话做了。可是,他等了好半天,一点动静也没有,也不见小鲤鱼来帮他。慢慢地他觉得有些困了,就蹲在地上睡着了。等他醒来时,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块石头。天亮了以后,娣佬姑娘发现自己家的门口多了一块大石头,觉得这石头十分地可爱,每次出门或者从外面回来,总要摸一摸它。后来,她还靠在石头上请人为她画了一张像。有一天晚上,也是半夜的时候,小鲤鱼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跑到岸上来了,她将石头轻轻地点了一下,天荒又变成人了。她对他说:“你的第一个愿望已经实现了。还有什么愿望?”他说:“我希望娣佬姑娘能够拥抱我一下。”她说:“那好,明天晚上你再来吧。”天荒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可不愿意再变成石头。”小鲤鱼点了点头,轻飘飘地走了。第二天吃过晚饭以后,天荒早早地就来到了娣佬家的门口。他偷偷地躲在草堆里,既怕被娣佬家里的人看见,也不愿意让小鲤鱼轻易地找着他。他担心她说话不算数,又将他变成了一块石头。他好不容易等到夜深人静了,寨子里的人都睡觉了,可他自己也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他再次醒来时,已经变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柳树。第二天一大早,娣佬发现自己家门口的大石头不见了,在不远处却长出了一颗绿叶浓荫的大柳树来了。她高兴得抱着树转了好几个圈。从山上回来,她总要靠着大树歇息一会儿,然后抱着树亲一下,再回到家里去。晚上,小鲤鱼又来了,她又将柳树点了一点,柳树又变成了天荒。她对他说道:“你的第二个愿望也实现了。你还有最后一个愿望。需要我帮你吗?”天荒说:“我最大的愿望是能每天都与娣佬接触。”小鲤鱼说:“我可以帮你实现这个愿望。可是从此以后,我再也无法帮助你了。”听了小鲤鱼的话,天荒非(…提供下载…)常激动。他说:“只要每天都能接触到娣佬姑娘,我再也不会给你添麻烦了。”“那好吧,你就在溪边一边钓鱼,一边等着吧。”说完,小鲤鱼又悄然地离去了。天荒一直钓到晚上,他一条鱼也没有钓上来。可他为了能实现每天都与娣佬接触的愿望,还是没有离开清溪,他一直守候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没有什么动静。这时,他的钓鱼杆突然伸长了,一直伸到了小溪的对岸。他赶紧用两只手握紧钓杆,可手也随着钓杆伸长了,紧接着他的头和整个身子也向对岸伸了过去,他变成了一座连接清溪两岸的桥。娣佬每天从桥上经过,她去山上砍柴,去采药,去与对面山寨里的情人约会,都要经过由天荒变成的桥。他终于实现了每天都与娣佬接触的愿望,可是他再也变不回来了。后来,娣佬嫁给了清溪对岸的小伙子阿黑哥,生了很多孩子。她自己也一天一天地变老了。她的老伴死了以后,她很伤心地坐在溪边哭。这时候,小鲤鱼游了过来,把天荒爱她的故事讲给她听了。她又坐到了桥上,哭得更加伤心了。她将这座曾经是那么执着地爱过她的桥摸了又哭,哭了又摸。最后,她就永远地伏在桥上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恋人,给这座桥起名为地老天荒桥。
    爱,是为了让别人得到幸福,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第十六节 中国家长应该向西方学什么







    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家长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孩子需要尊重和理解
    西方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选择
    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亲友,都没有特权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选择,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话,家长都要仔细考虑,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
    ●中国家长:支配欲强,要求孩子顺从自己的意愿而中国家长则大都要求孩子顺从、听话。
    (二)让孩子学会独立
    ●西方家长:让孩子自己动手学会独立
    西方家长一般都相信孩子具有自我反省和教育的能力,孩子要自己劳做,自己生活,从劳做中得到快乐,从动手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能做到的,就让他自己做,这是对孩子的尊重。
    比如在西方有很多这样的情形:父亲或母亲在前面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跟在后面走。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十分重要。
    ●中国家长:层层保护种种溺爱
    中国的家长生怕孩子磕着碰着,往往要抱着或拉着孩子走。
    (三)让孩子自然发展
    ●西方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
    西方人巴望孩子成名成家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
    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
    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家长:期望过高只重学习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
    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四)重视和孩子的心灵沟通
    ●西方家长:经常沟通重视心理健康
    西方的家长更加重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因而很注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关心孩子的心理需要。家长把快乐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实施。他们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也愿意跟家长商量。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对于孩子的成才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至关重要。
    ●中国家长:更关心生理需求而忽视心理需求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国不少家长的做法却正好相反,他们日常生活中对子女的关心基本上集中在孩子的生理需要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无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和性格、意志的磨炼。
    其结果是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过低,以至经不起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即使是一件小事也能使他沮丧、颓废、自暴自弃,动辄离家出走,甚至轻生厌世。此类事件近几年各媒体屡有报道,这些大部分都是家庭教育水平低下的结果,更确切地说是家长忽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而造成的悲剧。
    (五)看重日常生活行为和习惯
    ●西方家长:从小教起从日常教起
    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中国家长:忽视了“做人的教育。”
    而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
    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六)鼓励孩子创新和探索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鼓励探索
    西方家长“鼓励创新”,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
    西方家长相信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能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一个利于培养孩子创造力的环境和氛围。他们对孩子所做的种种探索行为往往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鼓励孩子在生活中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索。
    即使家长认为孩子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孩子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
    ●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往往把孩子自己进行的“探索活动”视作“胡闹”而加以制止。
    例如美国孩子拆了家里的闹钟,若能装回,多数家长会称赞孩子,若是装不回,许多家长会与孩子一道把闹钟装上,甚至鼓励孩子再拆、重装一次。但中国孩子若拆了家里的闹钟,就算自己能装回,恐怕也没几个敢告诉家长的。
    孩子往往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被熄灭了创造性火花。
    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的家庭教育从宏观到微观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西方家长在家庭道德伦理观念、家庭教育价值观以及能力培养、品德教育、创造性激发等方面都值得我国家长认真研究学习。













第十七节 培养孩子人际能力五种方法







    父母可以帮助他们的孩子发展人际智能,这里介绍一些方法和活动,这些建议是发展的,有些方法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是特别适合的,而有些方法对大一点的孩子来说会更有效。
    (一)和他人呆在一起是发展人际智能所必需的条件
    就像人们说的那样简单:孩子需要和他人在一起,需要知道人们能够理解他们。父母需要花些力气为孩子们找些玩伴。这也是千真万确的。但是有时这是很简单的事,一个日托中心或一个操场的角落就能给孩子提供一笔财富。
    ◎小贴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