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小亨传说 >

第61部分

小亨传说-第61部分

小说: 小亨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现在透过车窗望去,这城市很有规律,就好像编了程序一样,各做各的,各走各的。井然有序中折射出某种规范与自律,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气质:“日本就是这样的吗?果然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他是对着另一个人说话,这人是他花了几个月时间特地甄选出来的证券高手路仁学。当《青涩年华》成功之后,他就一直在筹备着东京之旅,路仁学就是他特地请来负责此事的专业人士。
    路仁学笑了:“要不是你要我来,我恐怕亦不知东京原来就是这样。不过,来得早是好事,起码现在我们对东京证券市场有了一定的熟悉与了解。”
    路仁学算是操盘高手,但没有什么名气,叶秋是看中他的年纪与经验。这一次的操作实际上亦不需要路仁学付出太大的心力,只要他懂得怎样实现最大利润化就够了,他的经验可以使这次的操作万无一失。
    “来到东京,亦算是为日本创收,这次,我们要不拿点什么回去,岂不是对不起自己!”叶秋笑了,筹备了那么久,又是十拿九稳的事,这次要是还失败,那就太蠢了。
    当然,他不是打算在日本呆着等地震来——他不以为自己是内裤外穿的超人,能在地震里毫发无伤。现在之所以提前一个月来,就是为了提前入市,从而打消大家的疑心,不然就在那几天入市,地震就来了,那大家还以为他是地震探测仪呢!
    来到酒店,见到了俞聿徽派来协助的江海涛——与其说协助,倒不如说盯着那五千万资金的人。来到东京的人不多,只有几个人而已,不过,这就够了。他们的资金本来就不是太多,完全不需要太多人手,恰当最好。
    寒暄了一下,三人的话题很快就进入正题,确认了一下大家的资金。这一次,除俞聿徽私下出的个人资金五千万,风紫的资金还不算多,《破晓》及《婆媳之间》和白晓乐的唱片,再加上铧仔与俞聿徽入股的资金,再留了一些给风紫作为流动资金,现在只带来了四千万。这其中,还有两千万是俞聿徽借的。
    不过,从杂志里那一句关于东京地震的话,叶秋只分析出几个讯息:东京这一次死的人很多,地震波及范围颇广,损失大。至于时间,如果地震爆发时间不长,那可能是在七月中旬,若是长,那很可能是上旬。从语调来推断,他认为很可能是七月中旬发生。
    那就意味着还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里的时间里,《天下第一》的分红可以拿到了。这部依然是风紫独资的影片,如果杂志讯息没错,那么全国票房(含港台)达到两千四百万,可以为公司带来七八百万的利润。加上五百万的投资,地震之前,风紫的资金也可以达到五千万。
    “下个月还可以再拿到一千万,到时,总数将达到一亿!”叶秋口风中丝毫不漏自己的目标是七月的意思。
    “一亿不算一个小数字了,可在期市还是小打小闹,我们只能借力而为。”路仁学毫不隐瞒自己的激动:“我以前没有操作过那么大笔数目,所以必须要小心做好计划,我不想收获失败!”
    江海涛的话更简单:“俞总派我来不是要遥控大局,只是想看清楚每一笔钱的去处。俞总说了,这次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我都不可以插手,总之,你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
    俞聿徽了不起呀!叶秋忍不住想道,能够把手下教得那么好,这是俞聿徽的本事。能够放心大胆的交五千万给他们操作,这一样表示了俞聿徽的眼力与魄力。
    一亿,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虽然相对期指来说的确很小。可,这是叶秋可以筹集到的最大一笔钱,也是他经手过的最大一笔钱了。
    成功还是失败,就在此一举,他现在前所未有的期盼着东京大地震早点到来。只要地震到来,他就赢,不来,他就输,就是这样简单,就像赌大小一样简单!
第一第四十八章 被强奸的叶子
    “不好意思,颜青萱最近工作很忙,没有档期拍《青涩年华III》,能不能暂时延迟一下!”罗致轩满脸堆笑望着华易公司的人,像这样的活还真的只有他才干得了。
    “《裙下之臣》和《冲冠》都开拍了,她的档期都填满了。如果可能,我猜大概要八月以后,才会有档期!”罗致轩不住的搪塞对方。
    “不是吧,她这几天拍广告的时间都有,拍我们的戏的时候都没有?”华易的人大为恼火,虽然他不明白公司为什么要那么急着拍《青涩年华III》。
    “广告又能花得了多少时间,一两天就完成了,与华易的大制作不一样呀!”罗致轩半拍马,半唏嘘道,总算将这时间给推迟了。
    可他直到现在都还不明白,为什么叶秋一定要他想方设法使颜青萱以各种理由暂时不去《青涩年华III》剧组,最起码要拖延到八月。
    颜青萱现在正在拍广告,为俞聿徽集团旗下电子公司的产品拍电视广告。冷常如在一旁不住惊叹青萱的表演,以他的专业眼力来看,青萱显然在表演上有着很高的天分。
    在广告拍摄地点周围,还有着一些从各学校赶来的学生,他们在这里为了见到自己喜欢的明星而在烈日下等候着。冷常如的目光不住在这些FANS中间扫来扫去,脑海里浮现那次秘密会议中叶秋的话:“你们觉得公司有对头吗?”
    “当然有,华易就是!”两人都异口同声给了答案。
    “既然是对头,华易怎会什么都不做,他们处心积虑想要得到青萱,又怎可能什么都不做!”他记得叶秋当时笑中带怒:“要想搞一间经纪公司,手段多的是,我们要小心再小心,《青涩年华III》就是一个陷阱。”
    “可以从艺人下手,可以从各方面下手,办法太多了!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想,现在青萱是我们的台柱,绝对不能出事!”
    那次秘密会议之后,冷常如亲自担起代替叶秋暂时做青萱经纪人的职责,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跟青萱在一起。现在,他又想到了叶秋在秘密会议上对他说的一句话:“要是FANS在等候青萱的过程中出了什么事,媒体会怎样看待她?不要忘了,这几天北京太阳很炽烈!”
    他猛的一个激灵,望着在烈日下苦苦被晒的那二三十位FANS,向助理招了招手:“你过来,去买几箱水来!要最快的速度。”
    不久,助理带着水来了,就在这时,其中一人身子晃了晃,突然一头栽倒地上,现场大乱。冷常如脸色大变,望向那些骚动的记者,迅速招呼助理带水过来,飞奔上前去检查了一下晕倒那人,掐了掐人中,再淋了一些水,这人终于悠悠醒过来。
    而这时,记者都在纷纷拍照,冷常如默默无言,脑海里却不止一次盘旋过叶秋那句交代。迅速安排助理把矿泉水给那些FANS,不得不中断广告拍摄,按照青萱过来与大家合影签名。
    今天的事只是小波折,记者倒没有太为难颜青萱,因为小日如送水的事只轻描淡写就写过去了。可,冷常如却在心中提起了一个心思,要不是今天他应对得当,再加上善后处理得好,只怕今天的事就得大肆渲染了。
    当事情结束了,颜青萱与冷常如都是心有余悸。回想起来,冷常如更是发现了若干疑点,首先他记得这些FANS前前后后到来的时间还不超过一小时,怎会那么快就晕。其次,别人都知道找荫凉的地方等待,为什么那晕倒的学生在烈日下等待?
    到底是不是华易安排的?
    “你的办法好像没有奏效呀!”第二天,白奇峰拿起报纸一看,娱乐版面只把FANS等待颜青萱到晕倒的事当做一个花絮提到,顿时勃然大怒。
    “这只是一个开始,昨天只是她运气好罢了!”何丽珠也颇为吃惊,本来她以为是可以成功,没想到……
    “下一步什么时候开始?”虽然没有成功,但白奇峰还是获得了变态快感,迫不及待的希望见到下一幕。
    “很快了,我会尽快物色到合适的人选,到时,一定能把她和叶秋折腾死!”何丽珠平淡一笑,只要有钱,就算引爆地球都没问题。
    “现在只是玩玩她,有趣的还在后面!”何丽珠的笑就像用指甲刮黑板一样,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按照她的行程,四天之后她会在西单,到那时,她会遇到一个疯狂的FANS!新闻媒体一定很乐意见到这样的新闻。”
    “那些人有没有问题?”白奇峰有些担忧。
    “请我帮你做事,你就要相信我!”
    “烈日下FANS晕倒?你办得很好,要继续提防,我怀疑那是华易干的!”不是叶秋非要怀疑华易,而是杂志上的未来,华易做了一件毁了颜青萱演艺生涯的事。烈日下FANS晕倒的事也是他在杂志里见到的,时间对得很好,所以,他不能不怀疑华易。
    不过,他不是没有考虑到其他,就像当初他莫名其妙被围殴一样,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幕后黑手。到底是什么人干的?他没有答案。按道理来说,他开罪的人不多,数数手指头都可以算过来,但他还是得不到正确的答案。
    正在思考中,路仁学打断了他的思路:“叶子,我还是不太明白,从走势图来看,实在看不出未来几个月日经指数有下跌的势头呀!我们为什么要做多?”
    叶秋苦笑,难道要跟路仁学说,他是内裤超人,说东京地震,就马上地震咩?
    路仁学显然不是在等他的答复,而是希望以更隐晦的方法劝退,指着走势图道:“最近三个月来,日经指数单日跌涨幅度都很低,没有出现过大的幅度。我觉得以现在的环境和走势,市场很好,日经指数在未来三个月起码还可以再涨一些,做多头才是最佳选择!”
    “你相信直觉吗?”叶秋凝视着路仁学,见他点了点头,心中一松:“论技术分析,你是专业的。但是,直觉告诉我,在未来三个月里,它一定跌。”
    路仁学无言,做操盘手一直都信赖直觉,毫不夸张的说,直觉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操盘手是否优秀的关键。走势图大家都会看,感觉和直觉却不是每个人都有的,他就是因为欠缺这种敏锐的直觉才只是一个普通的操盘手!如今叶秋搬出直觉,他就无话可说了。
    以前叶秋没有投资过期指,内地证券市场也没有指数投资,而且他以前的资金也很少,不够玩。不过,他倒也算是研究过,或多或少还是知道一些操作方法。
    正因为了解,所以才会选择期指,因为期货的按金制度可以使他们的一亿当做十亿来用,这是资金最大利益化的唯一选择。
    他不清楚东京大地震可以使日经指数跌落多少,不过,他查过资料,天灾对证券造成的影响通常都是极为巨大的。当然,天灾远不及人祸的损失惨重,但天灾的突然性是无法比拟的。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说东京大地震发生了,日经指数一天下跌两成都是可能的。
    但问题恰恰在于这里,东京大地震究竟是哪天爆发的?《浮华场》杂志的那篇文章里只有引言提到了这场灾难,只是提到而已。死多少人,损失多大?一无所知。
    不过,一直以来,叶秋不住在钻研这几个字眼。《浮华场》肯定是因为这场灾难做的专题,所以,这场灾难规模一定不小。文章中提到的影片都是造成了巨大的死伤人数和损失,在引言部分与这场灾难一起并列的还有唐山大地震等世界著名灾难。
    从此来推断,这一场地震未必及得上唐山大地震的死伤人数,毕竟时代不一样了。可损失惨重及规模等方面绝不会小,这就是结论之一。
    如果死伤人数很庞大,损失很庞大,那就说明一件事,日本很可能对此毫无防备。那就意味着,这次地震,日本方面没有获得预警。这是极为重要的论断,有预警与没有预警有着极大的差别。
    差别就在于准备,有预警,那就意味着日本方面很可能会有一揽子重建计划和稳定局面的计划。那就表示,地震后,东京局势可以迅速稳定下来,稳定就代表着证券市场的稳定,时间拖得越长,叶秋他们的收益就越差。
    反之,在没有丝毫预警的情况下,大地震的来临将死伤无数,将使日本政府措手不及,很难做出迅速而有效的手段。即使做到了,亦很难在短期之内就稳定下来,那就意味着庞大的收益。
    简单的说,叶秋将要做的空头指数合约的时间将由此来决定,他的推测是,日本没有预警。所以,他可以放手去做,唯一需要忧虑的是,到时会不会有人接单。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叶秋不得不改变原先的计划。最初他想的是做短线,可到时东京大地震之后,他的合约还会有人接吗?很难。
    所以,他犹豫了两天,终于还是决定做长线。其实都不能算是长线,因为他决定要做的是一个月到期的期指合约。这就是指,当一个月的合约期到了,就以当天的指数来交割,不论在这个月当中日经指数是涨了一倍之后再跌落回原来的位置,还是如何,都必须在那天交割。
    对叶秋来说,这种合约棘手的地方就在于,他必须精确的推断出地震爆发的日期。很简单的道理,若是在地震爆发前就到了交割日期,那他们亏定了。若是在地震之后很久,等到日本稳定了局势才到交割日期,那么他们的利润一定会少很多。
    最好就是地震爆发后的三天内,那时正好是人心惶惶流言蜚语不断的时候,日经指数一定跌到很恐怖的地步。若是过了这三天,日本就是再蠢,效率再慢,应对措施也应该实施下来了,到那时,本来跌到低谷的指数就会稳定下来。
    于是,他又开始重新分析地震时间。打了一通电话给罗致轩,罗致轩立刻飞一样去调查了一下《浮华场》一直以来印刷杂志和定稿的日子。
    《浮华场》是在每个月的第一天发行新的一期,定稿则是在每个月的到数第三天。所以,只要不是临时换稿这样的事,那地震一定是在7月27日之前的事。不过,杂志通常罕有遇到临时换稿的事,这个可能性极低,可以忽略。再加上定稿的时间等等,还可以推前一天。
    通过之前的分析,他肯定这是一场规模大伤亡重的地震,那就表示日本政府不太可能立刻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