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穿越之田园好女 >

第116部分

穿越之田园好女-第116部分

小说: 穿越之田园好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眼前总是闪现着梦里,穆佑轩一身单衣,浑身都是血,站在雪地里的情景。桔子觉得也许自己该想办法帮帮他。桔子正在胡思乱想的时候,丁彩过来通报,说:“秦王来了,要见小姐。”
    桔子匆匆忙忙地到前厅来给秦王见礼。这还是桔子第一次见到秦王,他年约二十五、六岁,身材修长清瘦,穿着一袭淡蓝色锦袍,长长黑发以一根蓝色缎带束于脑后,容貌虽然不是特别出色,却有一双的深褐色眼瞳,闪着寒光,就那么随意的站着,却自带一种尊贵的神态。
    桔子也算是见过市面的,在秦王面前心里却仍然有几分忐忑不安。她小心地给秦王见过礼,就说:“不知秦王殿下要来,失礼这处,还望秦王见谅。”秦王知道桔子出身不高,见她见礼应对都很从容,就对江浩说:“江大人,你这个妹妹胆色不错。”然后,他又转过头对桔子说:“听说,给商人名号,让他们捐献的主意是你出的?”
    桔子有点想打江浩一顿,当着秦王的面却不敢,只是狠狠地瞪了江浩一眼。秦王正专注地看着桔子,见她瞪江浩,说:“江姑娘不要怪罪江大人。我们这些人商议了几天,都没有想出办法。江大人就回家几个时辰,就有了主意。虽然这个办法不太合常理,但出主意的人也是有大材的,孤自然要把他找出来。何况,江大人的这个办法还有不完善处,孤就硬逼着江大人把姑娘说出来了。江姑娘要怪就怪孤王吧。”
    “怪你。我不要命了。”桔子在心里吐槽完了,才对秦王说:“民女不敢怪罪殿下。只是女子不该干涉军务,民女不让哥哥说出主意是民女出的,是怕殿下怪罪哥哥。”秦王静静地看了桔子一会儿,才说:“你是有皇上封号的,在孤面前不必自称民女。你可以称臣女。你能想出办法解决冬衣问题,孤自然不会怪罪江大人泄露军机了。只是江姑娘的办法还不太完善。你说的封号给的人不能太多了。那些拿不到封号的捐献人怎么处理?孤虽然急着解决军费问题,可也不能做了二桃杀三士的行为。”
    秦王听到江浩的主意,就知道这个办法不仅能解决冬衣问题,其它的军需用品,也可以让商户们捐献一部分。为了一个“员外”的封号,为了儿孙的前程,这些商户绝不会吝啬钱财的。只是就靠有数的几个封号,能解决冬衣问题就不错了,封号名额用完了,那些商人肯定又变成了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了。
    刚一同秦王接触,桔子就知道自己不是个。秦王不仅立刻发现,桔子的主意解决的不仅仅是冬衣问题。他还敏感地点出,自己不愿意参与朝庭大事的心思。秦王并不是对桔子客气。他提出了桔子并不是普通的民女,她对朝庭也负有义务。后来更是点出江浩在家里对桔子说了,军前粮草军衣短缺,是犯了军法的。
    桔子满头黑线。她没想到一个堂堂王爷,还拿自己的哥哥来威胁自己。虽然秦王有可以中是说说而矣,但也未勉太不讲究了。但是桔子刚刚想着要帮穆佑轩,秦王就送上了门。桔子虽然对秦王算计自己不太高兴,但也不想再藏拙了。
    她对秦王说:“殿下,商人们被人看不起,地位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大家都认为,商人们唯利是图,都是些德行有亏的人。对商人们来说,子孙的前程固然重要,家中在家乡族中的声誉也是很重要的。”L

☆、第二百一十一章 捐献(下)

秦王沉吟了一会儿,就说:“江姑娘是说给商人们一个忠义的名份。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该怎么操作呢?”桔子刚刚也在心中盘算,她一边想,一边说:“可以立碑、赐扁、表彰。对,就这样,可以按捐献的数额,时间分成几等。分别是立碑表彰,赐忠义扁额等。”
    秦王听了桔子话,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叫到:“好主意。”他站了起来,走了几步,又有些为难地说:“立碑、赐扁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只是按捐献数额划分等级的话,会被人说成朝庭与商人做买卖。给商人赐封号本身就违背了祖宗成法,再加上与商人交易,与民夺利的话,父皇那里不会同意的。”
    桔子很是鄙视秦王这种,即想做婊m子又想立牌坊的想法。江浩见桔子不肯接话,他知道桔子原本就对社会上对商人的歧视很反感。他对桔子说:“妹妹,秦王也是为了朝庭的脸面。皇上如果同意与商人交易的话,御史的折子能堆成山。到最后,就连皇上可能都保不住秦王的。”
    桔子也知道,秦王的想法才是,附合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她想了一想,就说:“还是可以定一个等级。比如,捐献了五十万两银子和物品的人,就有赐封号的资格,二十万两银子以上,就有得到赐扁的资格等等……有了资格之后,能不能有封赐,还要看这个人平日里的德行,德行无亏者才能得到封赐。也免得有人拿着朝庭的封赐胡作非为。”
    秦王眼睛一亮,笑道:“江姑娘果然大才。要是捐献的事情能落实,不仅这次冬衣的事情能解决。军中医药缺少的问题,也能缓解。”桔子眼前又闪过穆佑轩全身是血的样子。忙问:“殿下,军中的医药也供不上吗?”秦王苦笑着说:“不是供不上,而且基本没有供应。现在只要一说军费,户部就叫穷。我这里只能维持军中基本的粮草供应,药品只有一些最常见便宜的送上去。将士受了伤只能苦埃,军中减员十分严重。要不是穆大将军身先士卒,军心早就散了。”
    桔子见秦王对她说得没有顾忌。就知道秦王希望她能再出出主意。桔子原本就想帮到穆佑轩。也不推辞,就说:“我听说,在军中受了伤。再上战场的老兵,是军中是宝贵的财富。让他们受到不必要的伤亡,实在是最大的浪费。我再想想办法。”秦王见桔子应下,也不再多说。匆匆地回去写折子。让商人捐献的事情是要马上办的。
    秦王的折子在朝庭引起极大的反响,支持的人和反对的人在朝会上整整吵了一天。反对者更是把祖宗规矩一条条地拎出来。向秦王发难,更是把一些商人的恶行拿出来做例子。支持的人则以商人弦高救国为例,说明商人并不是不可救药的坏人。同时,他们也强调大楚开国时。因连年战乱,土地荒芜,为了鼓励农耕。限制商业发展事在必行。现在大楚国家昌盛,土地兼并严重。特别是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提高商人地位,给那些失地农民一条出路,也是事在必行的。
    两派人吵了一天,都没吵出结果。最后,皇上对反对的人说:“现在两边人都有道理。你们反对秦王的办法,那么你们就拿出解决军费的办法来。如果拿不出办法来,等前线军将因军需供应不上而溃败的话,那么所有反对的人,就都有通敌的嫌疑。你们就不要怪朕无情了,全都是满门抄斩的罪过。”
    两边的人都被皇上的狠辣和不讲理给惊住了,一时安静了下来。皇上迅速批准了穆佑轩的折子,立刻宣布退朝。秦王的折子在朝堂上引起的反映虽然大,但还是比不上在京城百姓中引起的哄动。秦王和幕僚们商量以后,提高了捐献等级的数量,只有捐献超过一百万两财物的商人,才有可能得到皇上赐封号的资格。有此封号,家族中的子孙可以同平民一样科号,不必要作商户说明。
    这个封号全国只有五个,在捐献超过一百万两的所有商人中选。就算的没有明确地说明,谁捐得多,封号就给谁。但是大家心知肚明,捐款数量肯定是最重要的一个考核指标。
    其他的依次向下,捐款八十万两以上的十人,会由皇上亲书忠义传家的扁额,赐给其家族。捐款五十万两以上的二十人,由翰林院书忠义两字扁额,可悬于其主要店铺之中。捐款二十万两以上,可由各地将其此次善行记入县志。另外,所有的捐款者,各地都要立碑为记,刻下他们的名字和捐款数额,立于各地县衙前。捐款十万两以上的,在京城也要立碑刻字,石碑立在户部门前,以表彰这些商人的善行。
    有奖励,自然也有处罚。这次捐献的物品,全都按照市价七折计算。如有以次充好的情况,全部按贻误军机处置。物品按市价七折,只比批发价略低。捐献的商人还是有些赢利的。这是鼓励商人们以捐物为主。当然所捐的物品必需是朝庭需要的。捐献之前的物品清单必须提供兵部筛选。为了鼓励冬衣捐献,这次从募捐布告发出五天内,所有的冬衣捐献,都按市场九折计算。
    这次的募捐告示不像是以前朝庭的告示,写的极详细,各项奖励惩罚措施也很完善,并且都在告示上详细列明。每个告示前都配有一个小书吏,小书吏手里有一本小册子。他负责详细解释告示的内容。小册子上还有兵部所需的物品清单,和各个物品的计价范围。
    为了让告示尽早贴出去,这几天兵部和户部所有的官吏,全体加班,就是晚上都不准回家,都是两天两夜没睡觉。这让那些平日悠闲惯了的官吏们,就象是脱了一层皮。好在,秦王答应他们,只要不犯大的错误,今年的考绩全部给他们算是优秀,才让这些官老爷们安下心来,辛苦了这几天。
    只是这些官吏们没想到,告示贴出去以后,他们更是没有休息的时候。告示贴出去还不到半天,第一批捐献的人已经来了。些人其实在皇上批了穆佑轩的折子后,就开始准备了,就等着兵部的告示出来,告示上可是说了。告示帖出后,来捐献的前三名,所捐财物按价值加一成计算。
    为了这即得名声,又得实惠的前三名,兵部门口差点没打起来。最后,还是秦王出来,承诺当时已经到兵部门口的人,无论捐献多少,京城勒石为记的时候,都会把他们记在前面,并且单独记录。商人们这次来捐献的人,都是更重视名声的,这才选出了三个捐献最多的,平息了这场风波。
    从此以后,兵部门前变成了京城最热闹的所在。为了不影响办公,秦王又把捐献地移到了兵部库房前。告示前的书吏也从一个人增加到了三个人。他们手中的小册子每天都更换,收到足够的物品的项目,就从小册子上拿掉,再加上新的物品。兵部人员不够,只能临时从各衙门抽调。好在,秦王只需要办事的小吏,又给了这些小吏足够的薪俸,才维持住了捐献的秩序。
    在告示贴出去的第三天,冬衣和第一批粮草就发了出去。这离皇上批准秦的折子,只有五天。因为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冬衣发出去之前,皇上特意微服到兵部亲自验看。结果这批冬衣的质量出乎意外地好,无论面料还是棉花份量,都远远超过兵部的要求。
    皇上放下心来之后,更是力挺秦王。他压下所有反对的折子,并对大臣们说:“我虽有诸位皇子,但论实心任事,不避毁誉,就非琳儿莫属了。”皇上盛赞秦王,鲁王和宁王又都落马。立秦王为储的呼声就高了起来。秦王做起事来就更得心应手。一个月不到,秦王就募捐到数百万的粮草钱财。
    粮草足够了,前线的局势又稳定下来。北方的气温已经极低。蛮族军队的出动也开始少了起来。看起来,蛮族打算利用冬天,稳定住兰沙口外的局势。这也正合穆佑轩的意,穆佑轩也打算利用冬天整合军队,为明年春天打出兰沙口做准备。现在兰沙口内的军队编制很乱。有些穆佑轩带去各地的护卫和现招的勇武之士。还有一些是各地的勤王军队。
    穆佑轩修整部队。由于兰沙口前一开始打得非常苦,各部队减员都很厉害。他把护卫队和现招的勇士,要各地勤王军队重新组建新军,以增加军队的战斗力。整编下来,他才发现军中的医疗是最差的。本身勤王军队赶得急,带的军医就少。穆佑轩带的护卫队根本就没有军医编制。现招的勇武士更是极少有人会医院。军中大多数是在当地征调一些郎中,药材差不多就是没有。L

☆、第二百一十二章 军中救护(上)

穆佑轩虽然知道军中医生短缺,但这在大楚的军队里是常态。毕竟能当上郎中的人都是识几个字的,不到万不得已,没几个人愿意上前线。但不管怎么样,他在边军的几年里,军中受伤了士卒,还是有人给看伤包扎的。也能用到一些简单的伤药。
    可是这次,穆佑轩一到兰沙口,战事就很紧张。现在战事稍微有些松驰下来,他才发现,军中很多士卒受了伤都是自己找个布带一扎,要么接着上战场拼命,要么就躺在伤病营等死。有限的几个郎中,连军中有点职级的小官都看不完。穆佑轩在自责的同时,上了加急的折子,要求紧急抽调郎中和药材。
    穆佑轩的折子到了京城,秦王的募捐手册上立刻就增加了大量的药材。药材好解决,郎中一时却招募不到那么多。秦王想起桔子答应过,军中医药的事,她会想办法,就把忙得几天不着家的江浩打发了回来。江浩回到家里也顾不上休息,立刻找到桔子说:“妹妹,这次又要麻烦你帮忙了。”
    桔子看着一脸疲惫的江浩,不由得有些心疼。江浩还不满十七岁,桔子一边腹诽秦王压榨童工,一边拉着江浩说:“哥,你什么都别说了,先好好吃一顿,再睡一觉再说。”江浩着急地说:“哪有功夫睡觉。为了军中医药的事情,秦王急得嘴上都起泡了。妹妹,你不知道,穆大将军的折子里说得有多惨。现在军中稍微受了重一点的伤势,就跟死没什么区别了。可是好一点的郎中根本没人肯去前线,我们招人,只要有点医药知识的都要。可是人数还是凑不够。”
    桔子安慰江浩说:“哥,你别急,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你先吃饭休息,总有办法的。”她刚说完,饭菜就端了上来。这是桔子见江浩回来,立刻吩咐丁彩做的。现在家里人口不多,都是桔子和丁彩自己烧饭。江浩一回来就拉着桔子说话。桔子就吩咐丁彩做几个简单的菜上来。
    最近几天。江浩吃住都在兵部。秦王为了维持秩序,也怕泄露军机,吩咐所有的人都吃兵部统一准备的饭食。一律不准家里送饭。秦王在伙食上并不克扣大家。兵部为大家准备的饭菜荤素都有,并不算差,可是味道上就不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