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千年祝祭 >

第70部分

千年祝祭-第70部分

小说: 千年祝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不退。
    在海洋上同样要防日晒,尤其是赤道地区。身上一定要穿衣,头部要有东西遮阳,否则会灼伤皮肤。
    海上遇险者还要学会对付鲨鱼的进攻,首先需要克服惧怕心理。大多数的鲨鱼是无害的,最危险的鲨鱼往往在近海。经验证明,鲨鱼首先攻击身上的暴露部位。专家们认为鲨鱼讨厌橙黄色,因此遇险者在海上要清除橙黄色的东西,千万不要向鲨鱼示弱,可以大胆地向它们挑衅,如高声呼喊,用手脚击水。有一个飞行员就是用这种方法与鲨鱼相持42个小时。
    另一个问题是掌握发出求救信号的方法。有效的方法很多,例如用反射镜、向海水中投放染料等。
    许多海上遇险者在海上漂泊数十天而活了下来。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最重的是要有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无穷的智慧、战胜重重困难。
    在丛林地区遇险
    这里所说的是指完全失去一般生活条件的原始森林。在森林生存下来的首要问题是防止疾病,人们应该对野生草药具备起码的了解,以防不测。另外就是要学会对付各种昆虫的有效办法,因为森林有为数不少的昆虫传播疾病,其中最可怕的是蚊子。一般应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一、宿营地不应设在沼泽旁;二、一定要使用蚊帐;三、尽可能少脱衣服;四、搭起的床至少离地1米,鞋子不可放在地上。必要时森林土著人的一些驱蚊方法也可采用:如用牛粪和泥浆混合起来涂在身上可以避蚊;用椰子油或烟草汁涂在身上可以防止虱子;面包树叶可以驱赶苍蝇及臭虫;将柠檬放在潮湿的地方可以避免蚂蚁的袭击;点燃的香烟往往可以使许多死死咬住皮肉的虫松口。被毒蛇咬伤后的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当身边没有解毒剂时,一旦被毒蛇咬伤,应立即在伤口的向心一侧绑一条止血带,但务必注意20分钟放松一次,然后用消毒的刀切开伤口,挤出含毒液的血,但千万不要在伤口处涂酒精。
    在森林里吃喝均不成问题,椰子及其它果树可以提供大量的水分及营养。
    在森林发出求救信号的办法与在沙漠中大致相同。
    在冰天雪地中遇险
    被困在冰天雪地中该如何办?首先要学会建造防风御寒的雪屋。最简单可行的办法是在地上摊上大片的树枝,然后往上铺雪并压实,最好在树枝外层放上一层兽皮或帆布,雪铺好压实后1小时撤去树枝,雪屋即告落成。一般来说,一旦遇上了风暴而暂时又得不到营救,就应立即搭成这种简单的避险所。在雪屋内适当烤火取暖是可以的,但必须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严寒地带还要特别注意防止冻伤,要保持四肢的干燥,涂上油脂,比如动物的脂肪,是最有效的办法。千万不可用雪、酒精、煤油或汽油擦冻伤了的肢体,按摩同样有害,另外切记,雪吃得越多越渴,由于雪水中缺少矿物质,因而即使是烧开了来喝,也会引起腹胀或腹泻。但用雪水做菜汤则另当别论。还有一个解决饥饿可行的办法就是捕捉动物,尤其是冬眠的动物,捕捉较为容易。
    飞机遇险后
    飞机在空中发生故障时不得不采取迫降的办法,迫降一般尽可能在海上进行(这就是为什么飞机尽可能沿海岸线飞行的原因,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飞机也只得在撒满消防剂的跑道上进行迫降。客机不采用跳伞的办法,因为那是极不安全的,而且要求对跳伞者进行严格的训练,这是一般的乘客不能做到的,迫降时最为重要的是保持头脑的冷静,坚决服从机组人员的命令,飞机着陆前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格按照规定竖直坐椅靠背,尽可能束紧安全带,屈身向前,脸趴在枕头或毛毯上,双臂抱住大腿;二、熄灭香烟;三、脱下鞋袜,摘下眼镜和假牙,身上不能带有任何尖利、坚硬的东西;四、千万不要在走出机舱前吹起救生衣,以免造成出舱门的困难;五、在机组人员的指挥下,尽可能坐在前舱,因为机尾跌毁的可能性较大。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2。/13/200606/survival/page3。htm
    本文转自山友经验
    正文 生存指南。野外运动的毒蛇及蛇伤防治
     更新时间:2008…7…28 0:46:47 本章字数:3760
 生存指南。野外运动的毒蛇及蛇伤防治     *******以前的资料终于快全发完了^0^***********
    只要我们了解和掌握蛇类特性和活动规律,积极预防和治疗蛇伤,毒蛇和蛇伤并不不可怕。如今喜欢野外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了,但对野外危险,特别是动植物造成的危险往往估计不足,这些危险,尤以毒蛇最具代表性。无论“生存手册”还是“野外旅行手册”之类的手册里,对毒蛇伤害的介绍不是不适合中国国情,就是说得过于笼统,难以在关键时候发挥应有的作用。网络上许多“野外教室”中都有提到蛇伤防治,但由于种种原因,含糊谬误之处似乎更多。每个野外活动的人正确且全面地认识毒蛇和了解蛇伤防治非常必要。另外本文的急救常识部分也适用于被其它危险动物引起伤害时作急救参考。
    先从认识的误区谈起
    误区一:小蛇不毒
    虽然一般情况下被大蛇咬伤症状更严重,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刚孵化出不久的小蛇完全有可能比它那茶杯粗的蛇妈妈毒性大。比如大蛇捕食频繁,咬人时注毒量较少。反之,小蛇尤其是刚刚孵化的小蛇较少捕食,因此咬人时注毒量相对较多,而且小蛇大多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人凶狠。许多养蛇专业户甚至蛇类专家都吃过这个教训。
    另外蛇的种类不同,毒性强弱也不同,如银环蛇的个头通常很小,但是它的蛇毒的毒性却极强。所以,哪怕遇到小蛇,也不能掉以轻心。相信每个人都看到过这样的场面:几个男生拿着大棒石头追打一只拚命逃窜的小蛇。现在应该知道,这也不仅仅是好玩。况且,蛇类本身是对人类极其有益的一种动物,我们应该尽量保护野外的每一种生物。
    误区二:被蛇咬过,但是几十分钟内没有不适感,那一定是无毒蛇了
    这是极其常见的认识谬误,甚至在许多网页的“野外教室”栏中也有类似误人子弟的地方。实际上,有些毒蛇咬伤后的症状要经过1到4小时才能显现出来。比如97年福建附一医院就收治了一个8岁大的小孩,他被银环蛇咬伤后4小时才出现症状,耽误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后来经各方全力抢救,仍然昏迷了一个多星期才苏醒。医院收治的这类蛇伤病人不在少数!
    误区三:被蛇咬了,吾命休矣
    首先必须清楚的是,野外无毒蛇占多数,被无毒蛇咬伤的人,因为精神过度紧张,也可能因惊恐而出现伤口剧痛红肿甚至昏倒的现象。这是心理暗示的结果。即便是有毒蛇咬伤,大多数也因为多种因素的关系,毒蛇咬人时不一定放出毒液或把足够量的毒液注入人体,被毒蛇咬伤的人只有小部分中毒症状比较严重,个别人有生命危险。
    掌握毒蛇的活动规律,蛇伤的预防
    蛇是变温动物,它的活动与外界气温有密切联系,气温达到18度以上才出来活动。在南方通常5-10月分是蛇伤发病最高时期。特别是在闷热欲雨或雨后初晴时蛇经常出洞活动。另外这几年春夏之交洪水偏多,洪水将大范围的蛇洞淹没,也会造成陆地上无家可归的蛇增多。所以夏天雨前、雨后、洪水过后的时间内要特别注意防蛇。
    蛇类的昼夜活动有一定规律,蛇种不同,活动规律也不同,眼镜蛇,眼镜王蛇白天活动,银环蛇晚上活动,蝮蛇白天晚上都有活动。蛇伤也主要集中在白天9-15时,晚上18-22时。
    此外蝮蛇对热源很敏感,有扑火习惯,所以夜间行路要穿长裤,用明火照亮时,要防避毒蛇咬伤。露营时应将帐篷拉链完全合上。毒蛇怕人,受惊后会迅速逃跑,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大多由于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蛇体,或无意踩到毒蛇身体时,它才咬人。因此,在适于毒蛇活动的环境中行走时,提高警惕,并做适当的防护,许多蛇伤是可以避免的。
    识别毒蛇
    对不同的毒蛇,防治的方法也有所区别。只有正确识别毒蛇,才能进行对症防治。
    毒蛇的标志器官是毒牙,按其形态,可以分为沟牙和管牙,按其在上额骨着生的位置,可分为前毒牙和后毒牙。但是这种鉴别在应用上很不方便。另一种方法是从蛇的外形和色斑上来鉴别。
    1.通身绿色为主:竹叶青。分布我国南部,长江流域,受惊时逃跑。咬伤症状相对较轻。
    2.通身黑色为主,竖起,扁颈:眼镜蛇。分布我国长江以南,性情凶猛,能长时间对峙,喷射毒液,但不主动袭击人。咬伤症状为伤口组织坏死,胸闷,高热,呼吸困难。
    3.通身黑褐色为主,竖起,扁颈:眼镜王蛇。分布我国南方。性情凶猛,为毒蛇中体型最大的。主动袭击,紧咬不放。症状为发病特急,很快死亡,碰到这类蛇咬伤,除积极抢救外,还要祈祷好的运气。
    4.背面黑色,有许多白横纹:银环蛇。分布长江以南,受惊时逃跑,但太近时会张口咬人。咬伤多见。伤口不肿、不痛,数小时后全身瘫痪,呼吸停止。
    5.背面黑色,有许多黄横纹:金环蛇。分布长江以南。其余类似银环蛇。
    6.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角形:蝮蛇。分布全国各地甚至生活于海拔4000米的丽江雪山上。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袭击。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
    7.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角形,鼻子上翘(看上去象叼个烟头):尖吻蝮(五步蛇)凶狠,主动袭击,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口剧痛、组织坏死。
    8.通身棕褐色为主,头三角形略长:蝰蛇。受惊时,能长时间对峙。症状类似五步蛇。
    被咬伤后没有把握识别毒蛇时,应尽量把毒蛇打死带回。我不赞成打蛇,也没有打蛇的实践经验,但是对一些蛇,如眼镜蛇等,用衣服盖住蛇身应是有效的。
    各类型毒蛇咬伤的中毒特征
    神经毒类:银环蛇、金环蛇的蛇毒属于此类。中毒表现主要为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局部可无什么特殊表现。中毒过程特点是,通常要经过一段潜伏期,一般约在咬伤后1-4小时左右才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但一旦发作,就急剧发展,并难以控制。严重者昏迷,呼吸停止,但此时心跳及血压尚好,若坚持人工呼吸,便有抢救希望。
    血循环毒类:五步蛇、竹叶青、蝰蛇蛇毒属于此类。中毒表现复杂,主要是血液循环系统的损害。中毒特点是潜伏期短,病势发展快,局部坏死溃烂,伤口大量出血,甚至七窍流血。固有“五步致死”的说法,但实际上只要及时抢救,数小时之内送往就近医院,仍可以治愈。
    混合毒类:蝮蛇、眼镜蛇、眼镜王蛇等属于此类。中毒表现既有神经毒,又有血循环毒。中毒特点主要是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所以即使进行人工呼吸也难以抢救。其中以眼镜王蛇咬伤引起死亡的危险性比较大,死亡大多发生在咬伤后几分钟到2小时内。闽北有一个村,因为知道抓眼镜蛇能致富,全村男女都上山抓蛇,因此每年都有被眼镜王蛇咬死的人。被眼镜蛇咬伤若处理及时、救治得当,度过48小时危险期,一般均能治愈。
    毒蛇咬伤的治疗(被其它危险动物如狗、毒蜂、蜈蚣咬伤的治疗可以此作参考)
    1、先分清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毒蛇咬伤通常见两个或一个或三个比较大而深的牙痕。无毒蛇咬伤常见四排细小牙痕。但一些情况下伤口可能模糊不清。
    2、处理原则:若不知是有毒蛇还是无毒蛇咬伤应按毒蛇咬伤处理。如受伤者单独在野外时,不要惊惶失措地奔跑,而应使伤口部位尽可能放低,并保持局部的相对固定,以减慢蛇毒的吸收。同时立即去附近医院治疗。
    3、早期结扎:用绳子、布带、稻草等,在伤口上方几厘米处结扎,不要太紧也不要太松。结扎要迅速,在咬伤后2-5分钟内完成。此后每隔15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肢体因血循环受阻而坏死。注射抗毒血清后,可去掉结扎。
    4、冲洗伤口:清水、冷开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
    5、排毒:经过冲洗处理后,用消毒过的小刀划破两个牙痕间的皮肤,同时在伤口附近的皮肤上,用小刀挑破米粒大小数处,这样可使毒液外流。不断挤压伤口20分钟。被蝰蛇,五步蛇咬伤,一般不作刀刺排毒,因为它们含有出血毒,会造成出血不止。直接用口吸时,必须保证没有口腔粘膜溃疡、龋齿等情况。
    6、局部用药:例如依地酸钠注射液可以敖合金属蛋白酶,抑制一些水解酶的活性。对蝮蛇、五步蛇、蝰蛇咬伤的局部组织坏死有效。各地药品供应站有不同的蛇伤药,参照说明书使用。(大规模长时间野外活动时领队应考虑带上蛇伤药)
    7、人工呼吸:银环蛇、金环蛇咬伤后昏迷的重病人可采取人工呼吸维持。
    8、抗蛇毒血清治疗:抗蛇毒血清应用越早,疗效越好。但遗憾的是因为保存困难,只有极少数医院储备有抗毒血清。所以伤者被送往医院后,救护者还应打听最近的抗毒血清储备地。如几个月前好象有则新闻就是说一武汉老板租飞机抢救打工仔,将打工仔送到广州去注射抗毒血清的——
    源自福建登山协会或者celli
    正文 【转】徘徊的歌者与玫瑰的尖刺——吟游诗人
     更新时间:2008…7…28 0:46:47 本章字数:13602
 【转】徘徊的歌者与玫瑰的尖刺——吟游诗人     对吟游诗人一职业的印象,多半来自动漫游戏,罗德岛中有一首歌《吟游诗人的回忆》感觉也是很美的,不过本人其实对这个职业并不了解,特意去查了一下,发现跟自己所想的大有谬误。
    最后喊一下,本书没有TJ没有不更新,VIP里周周都更新的啊~~~TAT
    本文转自互联网,如损害到原作者利益,敬请告之。
    章节1。
    序曲
    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