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盛世收藏 >

第4部分

盛世收藏-第4部分

小说: 盛世收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钆洳欢匝剑腋评贤非橥肿悖乃镒右彩俏业乃镒樱悴灰推!苯幼牛贸鲆徽判庞每ǖ莞栖岸档溃骸败岸愀绺绲缴坛∽咭惶耍衷诘哪昵崛耸屎洗┦裁蠢贤纷右膊惶愀锩μ艏讣皇俏侍狻!�
        唐风的衣服可是在县城买的,做工不错质量也不差,但四川一个小县城的款式怎么可能跟上北京的潮流。再说,一个乡下孩子初来北京,总免不了土气,这不是服饰能解决的问题。
        唐风说道:“黄老爷子,这。。。。。。”
        “这什么呀。”黄韬略说道:“我们两家那是过命的交情,当年要没你爷爷,就没如今的我了,我还能亏待你,年轻人别婆婆妈妈的,快点去吧。”
        黄馨儿接过信用卡,对唐风说道:“唐风哥哥,我们走吧。”唐家和黄家是几代的世交,唐风拗不过,只好答应。
        北京的大商场随处可见,黄馨儿带着唐风走进一家商厦,两个人逛了一会儿,黄馨儿不停的拿衣服在唐风身上比划。最后,黄馨儿给唐风挑了一套休闲西装和一件衬衣,让他进试衣间试穿。
        唐风才进更衣间不久,另一边过来三个跟黄馨儿差不多大,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孩。
        一个女孩在黄馨儿背上拍了一下,说道:“喂,馨儿,刚才跟谁在一起呢?”
        “媛媛,你要吓死人啊。”黄馨儿拍了拍心口,说道:“我没跟谁在一起啊。”
        “还不承认,我们都看见了,你刚才还在跟他说话呢?”另一个女孩说道。
        “刚才那个?嗯。。。”黄馨儿回头看了看,离试衣间还有段距离,她说道:“刚才那个人我不认识,人问我试衣间怎么走,我当然要指给他看了。嘿,把我当服务员呢。”
        媛媛说道:“哦,我还以为我们班的馨儿找了男朋友呢,原来是学雷锋给农民大哥指路。”她们都是黄馨儿的同学。
        “怎么可能?你们也把我的眼光形容得太那个了吧?”黄馨儿希望唐风衣服不要换太快,要不他该生气了。
        “就是!”另一个女孩说道:“那么老土,怎么配得上我们馨儿呢?”
        “嗯,对!一看就是乡下来的土包子!”不能怪这几个女孩以貌取人,毕竟,现实生活中的人没有传说中的气质,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儿都能征服她人。社会风气就是如此,农民工走进大酒店一样有人高呼欢迎光临,但,其中的味道是不一样的。
        黄馨儿好不容易将这三位叽叽喳喳的家雀糊弄走,但唐风还没有出来,她来到试衣间门口,叫道:“唐风哥哥,你好了没有啊。”
        “小姐,你要试衣服吗?里面没人。”一名服务员过来说道。
        “怎么可能?”黄馨儿冲进试衣间,衣服叠得好好的放在凳子上,唐风已经不在了。
        “唐风哥哥。”黄馨儿从店里一直找到门口,哪里还有唐风的影子。
        “小姐,这是一位先生叫我们留给你的。”黄馨儿路过收银台,收银小姐递给他一张纸条,黄馨儿展开纸条,上面留下几排字。
        黄爷爷,黄叔叔,郑阿姨,馨儿妹妹:
        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谢谢你们这些天的照顾,我不想生活在大人的羽翼之下,我要追寻自己的理想,再见。
        “唐风哥哥!”黄馨儿跑出店门,车水马龙的街头人头攒动,哪里还有唐风的影子,黄馨儿知道唐风一定听到她刚才和同学的对话了,她的心痛痛的,身体缓缓的蹲了下去,唐风哥哥,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
        所有的这些,能怪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吗?她只是不想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而已。
        阴霾的天空是灰茫茫的一片
        国际化的都市在飞快的旋转
        这是一个以光速往前发展的繁华都市,慌乱向前保持奔跑节奏的人群不会停留下来,没人在意那些怀着心事的落寞身影,不是成功便是失败,没有任何余地转圜,这,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人群中的唐风仰望天空,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他挥动着拳头,北京,你将以我为荣……#¥%&;*妈的,谁扔的香蕉皮!
        提到古玩,北京人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琉璃厂,而是潘家园。潘家园古玩市场是北京最大的古玩市场,占地四万八千五百平方米,市场分为工艺品大棚区、古旧家俱区、古旧字画书刊区、古玩区等四个经营区,共有三千多个摊位。
        下午,怀揣八百多块家当、背着新买的包的唐风出现在了潘家园古玩市场,半个小时,他已经将地摊兜一大半了,没有任何发现。至于里面的店铺,先不说有没有检漏的机会,就算有,也不是他兜里的钱所能企及的。
        一个小青年靠向唐风,低声说道:“哥们,想淘好东西吗?我们那边儿有,就在京津交界的地方,高速个把小时就到了,有专车接送,保证不会使绊儿。”这家伙盯唐风好久了,一开始唐风还以为他是小偷,结果是地下黑市的形象代言人,嗯,很符合他那猥亵的气质。
        唐风摇着头说了声没兴趣,马上走开了,出门在外可要提防着一点儿,北京可乱着呢。地摊上货色多,只要你想得到的古玩就没有落空的,唐风还看到有人在公开叫卖《清明上河图》。
        唐风不禁大大的摇头,这不光是在侮辱智商了,简直在侮辱人格。价值连城的一级文物称之为国宝,我们国家的国宝只有六十四件,《清明上河图》就是其中的一件,除非国务院特批,否则国宝是不能公开展出的。所以,这些《清明上河图》无一例外都是假的。
        前边儿出现一个足有三、四个平方的大地摊,唐风跑过去凑热闹,摊贩卖的是古币,摊子都摆满了,从战国到民国都有。
        “哟,您这还有大顺钱?”一个戴着老花眼镜的老者指着中间的一排古币问道。
        摊贩点头说道:“呀,您老岁数上去了眼力可不差呀,这都能看见,这可是正宗唐朝的大顺通宝。”
        老者摇着头说道:“我瞅着不像,怎么看都像明末李自成、张献忠那会儿的大顺通宝。”
    第一卷 初来乍到 第七章 奸中有奸
     更新时间:2009…12…10 12:08:32 本章字数:3752
        唐风明白,古币的价值首先跟材质有关,铁钱、铜钱、银币、玉币、金币,价钱一路上走,贵金属铸造的钱币价值肯定高,卖废铁的价钱还不一样呢。
        其次就跟发行量有关,越不值钱的金属所铸造出来的钱币面值就越小,面值小,为了保证流通,发行量就跟着增大,发行量大,存世量肯定就多,物以稀为贵,那就不值钱。
        第三跟发行的国家和年代有关,国土面积小,流通范围肯定就小,发行时间越短,发行基数也小,其价值就会高。这三者相互佐证,再参考一下存世量,基本可以确定一枚古币的价值。
        如今每枚价值接近二十万的大泉五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三国时期吴国发行的,有五六枚就是百万富翁了。
        唐风拿起一枚铜钱放在手里看了看,这枚铜钱正面印着繁体的大顺通宝四个字,反面什么都没写,巧也是巧了,以上两个时期的大顺通宝都有正字光背款的,不能从反面印证年代。
        摊贩一听张献忠这三个字,立马说道:“这怎么可能是张献忠发行的大顺通宝呢?绝对是唐朝李晔发行的大顺通宝。”
        古代人起年号不注意,弄得现代人扯皮,张献忠的大顺通宝发行在明末农民起义时期,存世量不多,也能值个几十块的。但公元890年,唐昭宗李晔改年号为大顺,那时候发行的大顺通宝却更值钱,这不光因为那时候诸侯割据,中央政府发行的铜钱在地方没办法流通,导致发行量减少。还因为唐朝的大顺年号只维持了两年,发行量极少,所以价值达到六七百。
        都是方孔钱,也都是大顺通宝,但其中价值的差距可不小,难怪摊贩较真儿这年代问题。
        唐风一连换了几枚大顺通宝在手里掂了掂,最后选中了一枚,他说道:“确实是唐朝的大顺通宝。”他指着上面的方孔说道:“这个洞,张献忠的小一点,李晔的大一点。”
        “哈哈!”唐风身后传来一阵哄笑,这话说的,在比什么东西大小呢。
        唐风没工夫说笑,他问道:“老板,这多少钱?”
        看唐风那身穿着,摊贩根本没把他当成目标客户,随口说道:“800一枚,不还价。”
        “成交,这枚我要了。”唐风没有讲价,直接将那枚铜钱揣进兜里,然后拿出那一摞钱数了二十多张给摊贩,不是给小费,而是钱太碎。
        摊贩这价钱开得有些离谱了,没想到这土老帽连价都不回,他马上满脸堆笑的问道:“我这儿总共有十枚呢,您就要一枚?”只要有钱,土老帽就是爷!
        唐风点头说道:“嗯,就要这一枚。”
        “小伙子。”老者语重心长的说道:“你那枚字迹已经模糊了,品相是十枚里面最差的,我看你还是看仔细一点,换一枚吧?”
        “谢谢您老提醒。”唐风报以一个微笑,说道:“要的就是这古朴。”
        唐风不多话,很快离开了,老者对摊贩说道:“还有九枚,你开个价吧?”
        摊贩说道:“您老也看到了,800块一枚,总共7200块。”
        老者低声对摊贩说道:“大家都是行里人,明人不说暗话,剩余九枚1000一起走,怎么样?”
        “你开什么玩笑,那不行!”摊贩马上摇头。
        老者在摊贩耳边说道:“你以为把方孔做大,再浸入加入硫酸铜的醋中,最后入土埋藏能骗得了人吗?我是看在你以古改古的份上开的价钱,一百块一枚,你已经够赚了。”
        摊贩看了看老者的神情,低声说道:“5000怎么样?”
        老者也压低了声音,说道:“最后一个价,1500,不行就只有不行了。”老者说完之后,起身就走。
        他才走出几步,摊贩就叫道,哎哟,亏本给您了,就按你说的价!
        众人一看这情形,明白了,那乡下人上大当了。
        但凡卖古玩的店铺同样也会收购古玩,低买高卖,奇货可居是古今通用的商道,唐风走进街拐角另一头的一间小铺子,老板抬眼瞧了他一眼,没搭理他。
        唐风说道:“老板,您收古币吗?”
        “你有?”老板来了精神,这种外地人一看就没什么钱,您别指望他能买东西,但他是来卖东西的话,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种人不懂行而且缺钱,往往有机可趁,低价买好货。
        唐风拿出那枚铜钱说道:“天顺通宝您要吗?”
        “天顺通宝?真的?”老板马上站了起来。
        老板接过铜钱,拿着放大镜看了又看,之后,他坐到电脑前,移动鼠标调出图片,仔细的与实物做对比。最后,他将那枚铜钱还给唐风,说道:“这是唐末的大顺通宝,不是天顺通宝。”
        唐风轻轻松松的说道:“你如果真的不识货,我可以到别家,但要欺负我不懂行就大错特错了,不懂行我敢入这一门吗?虽然这天字的一横已经跟钱沿腐蚀在一起,模糊得快看不清了,但那一撇笔锋略钝,绝非自然腐蚀的效果。”
        行家一出口,便知有没有,老板听完唐风的话,脸上闪过一丝犹豫,唐风说道:“都是行里人,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
        老板微微一笑,点头说道:“高手,果然是高手,你是从一堆大顺通宝里面拣出来的吧?”商人的脑子活,虚的蒙不了人,那就来实的。
        唐风耸耸肩,说道:“这个就无可奉告了,您要吗?”
        “你开个价吧。”老板说道。
        “这个数。”唐风伸出了两根手指,然后他说道:“老板不会不知道近期的行情吧,转个手就赚两千,已经不少了。”
        唐风并没有直接说出数字,但这位老板却没有细问他,他摇了摇头,说道:“这枚天顺通宝腐蚀严重,两万块贵了点吧,最多一万五。”
        靠文物吃饭的都是行家,如果不是腐蚀严重,这枚天顺通宝怎么可能落在唐风手里。好在那位打眼的摊贩看到这枚“大顺通宝”的方孔已经自然腐蚀扩大,没有画蛇添足再进行“加工”,要不这枚天顺通宝就废了。
        唐风想了想,说道:“虽然有所腐蚀,但主体还是完整的,只要稍作做一下修补,品相绝对差不到哪里去,一万九。”
        老板说道:“修补费时费力,也不是一件轻松活,一万六。”
        唐风说道:“讨个彩头,一万八,少了我就换别家!”
        “成交!”双方心理价位不断接近,老板总算爽快了一回,他直接从下面的保险柜里拿出两摞还有封条的红色人民币,在抽出20张之后,他将钱递给唐风,说道:“以后有东西尽管拿过来,一回生二回熟,只要大家有的赚,保证货款两讫。”
        “没问题。”唐风接过钱仔细数了数,确定够数无假币之后放进了背包。
        凡事都有例外的,明朝的正统、景泰、天顺出现了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三朝两帝现象。明朝正统年的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在正统十四年的时候御驾亲征北蒙,结果惨败被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之后,明代宗朱祁钰即位,改年号为景泰,本来这事就算完了,但蒙古人却将朱祁镇放了回来。而朱祁钰也没有处理好“善后”,结果养虎为患,景泰七年,朱祁镇用被子捂死重病中的朱祁钰,自己又做了皇帝,改年号为天顺。
        诡异的人造就诡异的年代,诡异的年代出诡异的事。所以,正统、景泰、天顺这三朝也诡异的没有一件官款瓷器传世。同样,天顺时期的天顺通宝的存世量也很少,每枚天顺通宝的价值高达22000元也就不足为奇了。
        无商不奸,摊贩将价值几十块的明末大顺通宝以古改古弄成了价值几百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