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万炼成仙 >

第101部分

万炼成仙-第101部分

小说: 万炼成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忍心他的这些鸡就这么喂了狐狸,你偷个一只半只的吃了也就算了,我也就不追究了,谁能有不犯错误的时候,可是你这三天两头的来偷我的鸡,你这不是欺负人吗?
    为此李友发他常常生闷气,一生就生上大半天。他决心要给狐狸点教训了,这次他费了好长的时间观察了狐狸的行踪,发现有一只大狐狸每天下午老是像狗一样坐在山上的一块大石头上观察动静,伺机行事,时间长了那块大石头都磨得光滑光滑的了。
    好了,我有办法治你了。摸着规律后,这天下午,李友发早早的就在那块大石头上刷上了树脂胶,在上面伪装上了点树叶,就等着看热闹了。没想到大狐狸这家伙竟大意失荆州,真上当了,这不人模狗样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坐上去了。
    不用问,一会儿的功夫它就感觉到了,可是感觉到了有啥用呢?在那里早已黏住屁股动弹不得了。你看急得它是东摇西晃,四蹄乱刨,这不屁股上的肉都快粘下来了,可是能有什么用呢?
    就这样这次这只大狐狸算是倒了大霉了,动弹不得了。动弹不得了那还了得?这不李友发带着家狗就往山上跑。还没跑到哪里呢,就眼看着这只大狐狸被一只闻讯赶来的老狼给下了死口了,待李友发赶到的时候,那只老狼早已逃之夭夭了,这只可怜的大狐狸也早已开膛破肚上了西天了。其实这只大狐狸就是那可怜的令狐,他这一辈子也不知是怎么脱胎换骨变成了一只狐狸,那只凶狠歹毒对他开膛破肚的就是他通天寺的二师哥天狼,凶狠着呢。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嘛!令狐他就这么着死在了一只鸡的手里,实在令人惋惜。
    本书幻侠小说网首发
正文 第三百零八章 走访
    天海社区居委会管辖的人口可是不算少,有好几万人呢,虽说是这几年社区的失业工人不少,老弱病残更多,可这不是有社会救助嘛!
    所谓的社会救助,就是让那些老弱病残、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能够有饭吃有衣穿。按理说这个工作它并不难,挨门逐户统计起来就是了,矬子里边拔将军,拔着谁算谁!
    可是真正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指标是有数的指标,可是按照条条对照符合条件的人可就多了,那到底是把这社会低保的指标给谁呢,这里边可就有道道了,再说了这个低保指标它也不是固定的,今年给你,说不定明年你就不符合这个条件了呢,那就得给别人。县官不如现管,这个权利它可就在居委会了。
    你别说这居委会主任的权利还挺大呢,这不刘良两口子就是这种情况,刘良从小得过小儿麻痹症,虽说以后治好了,腿这不还是落下了点残疾,靠在社区摆个小摊卖点青菜维持生活,妻子汪华呢常年还有哮喘病,也干不了重活,只能在家里静养着。
    其实像刘良这种情况的还有好多呢!这不居委会照顾他,把上级低保的指标给了他的妻子汪华一个,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月月国家都会给她开钱的,生活算是有了保障了。其实不光开钱,逢年过节的国家还会送给你过年的物资呢。
    这不就要快过年了,居委会令狐主任就给刘良家打电话来了,让刘良的妻子汪华到居委会签字去领东西。这是好事,那就赶快去签吧,这不在汪华的名下,那可是列着一袋五十斤的面粉,一袋五十斤的大米,还有十斤花生油呢。看到这些,着实让汪华高兴了一阵子,这下可就要过个好年了。不过现在不能领,令狐主任说过几天要亲自给他们送呢。
    盼星星盼月亮,这天总算是把令狐主任给盼来了,他们这是访贫问苦嘘寒问暖呢,其实暖不暖的俺不说,俺关心的可是俺那些物资呢。待汪华看到令狐主任他们给她提来的物资时,她可就愣住了,你看看这些物资吧,面粉一袋,10斤;大米一袋,10斤;花生油2斤。白纸黑字板上钉钉的事,它怎么说变小就变小了呢?
    本指望能够用这些东西过个年的,这怎么够?不够不要紧,你自己再买去,人家给你就不错了,你可不能有什么怨言,那就更不能有疑问了,不但不能有疑问,还要感恩戴德呢,要不然的话明年的低保户还不一定有你的份呢。
    令狐他们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把上级对低保户的慰问物资给截留下了,据说居委会的人员每人还分了不少呢,够他们过一个好年的,当然作为主任的令狐多分上几分那也是名正言顺的事情了。
    按理说这份慰问低保户的物资你居委会是无权截留的,也不能分的,你作为居委会主任的令狐那就更不能中饱私囊了,这样克扣人家弱势群体的利益那是要遭受报应的。
    果不其然这不连续这么干了几年以后,令狐就无缘无故的得了胃癌了,治疗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不就撒手人寰了。
    其实仔细想想你令狐能不得胃癌吗?贪污的这些东西它吃下去能好受吗?国家是让你来为居民服务的,哪里是让你来扒皮消费的?
    本书幻侠小说网首发
正文 第三百零九章 善举  第一节 拜师
    紫川,座落在美丽的天峰脚下。这里丘陵起伏,群山环抱,雨量充足,气候宜人,很适宜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在紫川的东南部,有一个村叫令家村,这里山清水秀,不但村名好听,而且人长得也漂亮。
    话说新荣二十年,这村里有一户令姓人家,主人叫令狐,三十多岁,高挑个儿,四方大脸,浓眉大眼,是典型的善良人家之后,妻子张氏更是娇媚俊俏,善良能干,他们可算是郎才女貌。同乡亲们一样,他们也是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生活。膝下有一子一女,儿子已九岁了,小女刚满两岁,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
    天有不测风云,这年春天,其子小杏林腿上起了一个狼癍疮,有点化脓了,疼得直哭。令狐就带着小杏林,到离村有十几里路外的一个村庄去看。据说那里有一个老中医,专门看这种病。在那里,老中医抬眼看了看放在桌子上的礼物,略微问了一下病情,就叫手下把浓给挤了出来,随后把药给上上了,说是过几天再来。
    回来后小杏林一点好转也没有,反而疼得越狠了,肿得也越厉害了。无奈,过几天带着礼物再去,老中医同样先看看礼物,再给下药,回来同样不管事。就这样来回折腾了五、六趟,直到老中医认为礼物够多了,他才真正给你下药治病呢。其实,这种病下一次药就够了,他非得让你跑上五、六趟,把钱全部花上,你说可恶不可恶。
    这件事后,令狐越想越觉得老中医也太缺德了,他这是认为老百姓缺少医药知识,在有意识的糊弄老百姓,赚昧心钱。山区里一直缺医少药的,现在这十里八村的只有这么一个医生,得坑害多少老百姓啊。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外出学医,将来好给乡亲们解除痛苦。妻子张氏坚决支持丈夫想学医的想法,没过几天就送丈夫远去了。
    令狐不知经过了多少曲折,最后在离家几百里外的一个小山村安顿下来了。这里有一户行医人家,一家人心地善良,令狐在那里除了帮着干些杂活以外,就是勤勤恳恳,夜以继日的跟着老师学习些中医知识。经过近两年的时间,他就基本上能够独立看病了。思乡心切,老先生又把家传的几个中医秘方传授给了他,把一些治疗疑难杂症的办法一一教给了他,他就告别了老先生,又回到了他的故乡。
    回来后他没有急着给人看病,他到山上采集了各种各样的中草药,按照老先生教的,进行比对、熬制,熬好的中药自己先喝,有时妻子主动替他试喝,制出来的膏药自己先贴,或先在自己孩子身上试帖,直到自己认为很放心了,才渐渐得给周围的乡亲们看病。
    乡亲们有点头疼脑热的,从他这里包上点药,回去熬熬喝了就好了。身上长个疖子疮啊什么的,来他这里,他把浓给挤出来,用纸把药卷好捻起来,慢慢的续到疖子里边,把早已熬制好的膏药用火烤一烤,慢慢的揭开,趁热贴到疮口上,很快疖子就会慢慢的消肿。过几天,再把膏药揭下,把纸捻子抽出来,在疮口处再敷上点药,再重新贴上一贴膏药,疮口很快就会痊愈的。
    本书幻侠小说网首发
正文 第二节 搅局
    这样一来,李皓的名声越来越大,十里八村的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喜欢到他这里来看看。他看病从来不收钱的,药是从山上采来的,膏药是自己熬制的,就是为给乡亲们图个方便。自己有地,种的粮食尽够吃的,根本不用再收钱。可是这样病人来的多了,地里的活也就真有点顾不大上了,乡亲们就偷偷的帮着他干,宁愿自己的晚种晚收几天,也先给他种上,先给他收了。为此,他甚是过意不去,他就更加钻研到他的中医研究中去了,就是为了更好的报答乡亲们。
    有一天,从外边来了两个年轻人,怪里怪气的,声称自己有腿伤,说是自己在上山砍柴的时候砍的,令狐打开一看,已经有点腐烂了,就赶紧把他们的烂肉清除掉,里边用上药,外边再把膏药贴上,然后给他抓了点消肿的草药,两个人千恩万谢的走了。过了几天,这两个人又一瘸一拐的来了,腿上的疮口不但没好,而且肿得越来越厉害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正常的下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李皓把他老师教给他的一个秘方给用上了。没过几天,这两个人又来了,而且疼得更加厉害。就这样一次次用药,一次比一次疼得更厉害,令狐把老师教的所有秘方以及处理疑难杂症的方法都用上了,就是不管事。
    本来是一点小伤口,现在治成了这个样,这可怎么办?这两个人成天在这里不走,坐在院子里,妻子张氏还得好好伺候他们吃饭。一有来找令狐看病的,他俩就抹起大腿来让人家看,说是令狐是怎样把他俩的腿治成这个样子的,要是再治不好啊,就要到县里去告他什么的。
    看到他们两个人的样子,乡亲们也不太敢再找令狐来看病了。令狐自己也犯难了,看了这么长时间的病,这还是头一次,做医生的,没有比治不好病人的病没有脸面的,他心想看来自己的医术还没学透。趁着这几天家里来的病人很少,他就让妻子把这两个病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他心急如焚的去找他的老师去了。
    听令狐这么一说,老师明白了。老师说当年他拜师学艺时,曾经有那么一位师弟,为人聪明,但心术不正,曾一时骗过了他心地善良的师父,差点把他招为上门女婿,幸亏师傅发现及时,才没有酿成大错。那时候师父常常给他开小灶,讲一些药理知识,他以为在这里已没啥可学了,就在一天晚上偷拿了师父的许多秘方跑了,到处坑骗钱财。后来听说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又回了他的老家,就在你们紫川县一带。没想到这小子又在你们那一带祸害开了。
    原来老师的这个小师弟偷了师父的一些秘方,其中有一种方法叫“欲擒故纵”法,就是在治好某种病之前,使上药,使其它细菌与这种病菌完全的隔绝,只让这种病菌快速的繁殖,到一定程度后,迅速用上师父研制的一种特殊的药面,这种病菌的营养源即可就会被中断,这种病菌就会迅速死去,病情马上就会得到好转。
    本书幻侠小说网首发
正文 第三节 邪不压正
    没想到这小子把这种秘方用到了歪门邪道上,这一定是他听说你抢了他的买卖,找上人用这种方法来为难你的。老师说,会这种方法的,现在世上就只有老师和他师弟两人了,这种方法危害太大,他用上这种方法,病菌周围就像围上了铜墙铁壁一样,再好的药也渗透不进去,自然也就治不好了,看来这种方法不能再向下传了。说完,老师给了他几包药面,如此这般的嘱咐了一番,令狐就迅速的带着药面回来了。
    回到家,这两个病人还在,疼得呲牙咧嘴的,令狐迅速地把两人的脓水挤了出来,把这种白药面敷了上去,当天这两人的疼痛就减轻了,红肿消了一圈,第二天疼痛全无,已看不出肿大来了,令狐又给他俩敷上了些药,贴上了膏药,包上了点消肿的中药,并给了些银两,作为对他们的补偿,准备送他们上路。他告诉他们,如果感觉疼痛的话,可以随时再来找他。
    这两个人不顾腿上有伤,扑通一声给他跪了下去。两个人说,这都是他们那缺德的师傅让他们来的,师傅那边这段时间病人越来越少,一打听才知道都到你这边来了,师傅才用了这个狠招,把我们俩的大腿割开,撒上药,让我们两个来找你治,师傅说我们两个这腿,只要撒上了他这药,就算封闭起来了,别的药甭想进入,只能是越治越厉害,是不会治好的,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他才能治好我们俩的腿。他让我们俩长期在您这里住着吃喝,再闹腾闹腾,目的就是搅你的生意。现在看来,你开药铺也不是为了挣钱,不像我们的师傅那样坑人钱财。您不但把我们俩的腿治好了,而且人品又好,师傅,您就收下我们吧,我们俩愿跟着您,给您做牛做马,好好学艺,好好学习做人的道理。说完后两个人长跪不起。令狐说,各人自走各人的路,你们的师傅做得太过分了,希望他以后还得把握好分寸,干我们这一行,治病救人才是根本。我自己还没学好,怎还敢收徒弟?还是快快请起吧,两个人只好又回到了他那个师傅那里。
    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上门难为过令狐。以后他又八方求艺,遍访名医,刻苦钻研,先后研制了治疗各种疮疖,腰腿疼痛,关节炎,坐骨神经疼痛的膏药,为乡亲们解除了许多痛苦,渐渐地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一代名中医。时光飞逝,日月如梭。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天人们忽然发现令狐他们一家人却突然不见了,这可真是奇了怪了,任凭乡亲们怎么找却就是不见踪影。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村里给他修上了祠堂,以示纪念。
    令狐就是这样好善乐施,乐于助人,孜孜以求,他用自己毕生的奉献演绎了人生的真善美,美与善,诠释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他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大善的表现,这就是积德,这就是行善,他的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