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拐婷婚衷诳吹交樵急徽馍倌晟盏簦汲に闪艘豢谄V挥猩偈瞬抛⒁獾绞崴淙荒暧祝祷俺廖龋始ぐ海峙路鞘浅刂兄铩�
“贤婿,你何须如此。”直到此时,见石坚烧掉婚约,李恒才改称他为贤婿。
李慧虽不懂事,这时也隐约明白过来,她走过来哭泣道:“坚哥哥,你不要我了。”
石坚知道原先那个少年对这位小姐极好,现在这个小姑娘对他留恋也很正常。他用手摸了小姑娘的头发,说道:“慧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固然美好,但也要两家般配,等到你长大了就明白了,不是我不要你,是我家现在太困窘了,我们之间就象是天鹅与蛤蟆,偶尔交织在一起,却不可能永远交织在一起。”
说着长叹一声,大厅里众人却觉得这声叹息都从他们自己内心发出。
石坚又打开一个包袱,说道:“伯父,这是小姐平日从伯父书房拿来给我看的书,现在归还。”
众人更是叹息,这个少年性子如此激烈,贫寒如此,不但不要李恒给的银两,连几本书也要归还。
这时一个少年站起来,耻笑道:“你这个穷小子,还会读懂什么书。”
大家一看,是城里江举人的二公子,他今年十三岁,已经隐约懂得一点事务,见到石坚言语似乎使李恒不舒服,出头打抱不平,想博取李恒的好感。
石坚冲他一笑,他来到这个少年身边看着他写的诗,说道:“这位公子,作的好诗。”
那位少年听了得意,挺了挺胸。
石坚又说:“伯父,今天是你华诞之喜,不知小侄可否讨一杯水酒?”
李恒虽然心中不乐,毕竟他和石坚先父关系很好,不管是真好还是假好,现在石坚主动烧了婚约,场面上他还要做足的,他命人拿了一碗酒给他。
石坚一仰脖喝干,然后说道:“众位,前几日我也作了几首词,现在众位少年才俊献艺,我也不怕耻笑,拿出来献丑。”
他就着这位江公子的纸笔墨在纸上挥毫写了起来。
正文 第七章 技惊
更新时间:2010…6…26 8:08:27 本章字数:4677
石坚前世最拿手的就是书法,特别是善长各大家书法。他用了苏东坡的书法写道:水调歌头。
苏东坡卧笔偏锋,字势偃仰倾仄,给人圆劲宽博工拙酣畅淋漓的感觉。这四个行书大字虽不能完全和苏东坡本人书法媲美,但也将苏东坡书法里纵逸豪放、平淡天真表达了十有**。不论他这首词写得如何,这四个字出,有许多人不顾东家的颜面,哄然叫好。
石坚继续写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乱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相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时候苏东坡还不知道在哪里,他们那里知道这是石坚来到这世界第一次抄袭,而且当着这么多人面抄袭。他们还以为石坚通过这首词感叹他和李家小姐因为门不当,户不对,没有结局才写的,故此才有但愿人长久之句。可是这首词清丽中带着奔放,已经远远地超过他所表达的意思,何况这字更是一绝。难怪他刚才要酒来助词兴和笔意。
一首词写完,满堂安静。他们都被这首词震呆了。
他们看到这个瘦弱而又清秀的少年自嘲地说道:“少年不识愁滋味,偏要说愁,这首词太疏狂了。”
众人听了心中郁闷,这首词固然疏狂,可想整个大宋也没有几个人能写出来。
少年还继续他华丽的表演,他又说道:“伯父,可否赏晚生一杯茶水。”
李恒还在揣摩这道词的意境和书法的意境,他听了怔忡地说道:“好,上茶。”
石坚饮了一口茶,又在桌子上写道:桂树香。金陵怀古。
石坚此时又转了一种书法,这是蔡襄体。蔡襄写字如行云流水,收放合度,得心应手,极尽自然。苏东坡曾叹他是大宋书法第一。石坚这七个字写出,众人立即感觉如春风拂面,让人充满温暖。
这时大厅里这些客人见到这七个字,再也顾不得自己身份尊贵,要讲究礼仪,全都挤成一团观看他往下写去。
只见这个神奇的少年继续写道:
余记幼时曾蒙先父携带去江宁登高,转眼已是人事物非,叹世事沧海桑田,变化莫测,有感。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首词乃是王安石代表作,和苏东坡大江东去,两道词被后人称为北宋最杰出的两首词,论词藻还在石坚刚才所写的水调歌头之上。当年苏东坡看到这道词,曾叹:“此老乃野狐精也。”
这首词配上石坚临摹的蔡襄字体,这小小和州这些个人哪里见到这等词字,一个个望着纸上几百个字全都怔住了。
石坚也没有再和李恒打招呼,搀扶着老妪走了出去。
老妪问他:“我的乖孙孙,你写的词怎样?我总听到他们夸你字写得好,可没有人说你词写得好。”
石坚笑笑不答,废话,这两首词再写得不好,整个大宋也没有好词了。
他们到了门口,俏丫环红鸢早备好了马车,在等着他们。
老妪年纪大了,还没有到了老眼昏花的程度,她看到这个俏生生的小姑娘,心中立即生起了欢喜。现在她也看透了,于其攀这些大户人家,还不如找一个安份的平民百姓,让孙儿成家立业实际。
她拉着小姑娘的手问长问短,红鸢那里不明白她的心意,她想想这个少年的种种神奇,虽没有看到他文章,可也知道他是一个天才,心地又好,那里不愿意,可看到这个少年只成望着窗外景色,对她都不打量一眼,原来怕再遇到色狼,可现在石坚对她这种情形,又让她失望。红鸢转念一想,现在他还小,也许过两年,他懂了人事,会对自己注目的。
可他真的不懂人事吗?她想起前天晚上他和自己说的那番话,心中又对这个想法产生了怀疑。
众人揣摩了良久,一个老者说道:“我明白了,他前者喝酒,是因为这首水调歌头和这字清丽中带着奔放。后来这字和词大气中又含着富贵端庄,自然要茶助兴。”
他这一声也将大家从如痴如醉中惊醒。李恒突然想起石坚送给他的卷轴,他连忙翻出来,打开一看,是一幅百寿图。上百整整写了一百个寿字。每一个寿字写法都不相同,单每种写法都可以自成一家,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少年体力不好,腕力不够,稍稍欠缺了火候,可就是这样,也叫这些来客再次看得如痴如醉。
要知道石坚为了凑足这一百个寿字,将宋代苏蔡米黄,元代赵鲜,明代邢张米董,唐文徐祝,清代的郑吴傅顾,甚至连现代的启功大师都搬了出来,可以说这一百个字代表着真宗以后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一百个大师的字迹。不要说这一百种楷、行、草、魏、隶、篆形态各异的书法,只要学会一种就可以名扬当代。
这些来客身份都是和州城里最杰出的人士,他们那里看不出其中的奥秘。这一幅百寿图摆在这里,对于他们就是一座巍峨不可高攀的大山,就是一座从未开启过的宝藏。况且摆在这幅百寿图前现面还有两首惊天之词,同样对于这些文人,也是永远不可攀越过去的大山。
刚才他们还赞扬李恒送给石家五十两银子,这件事做得大方,可现在就凭这幅百寿图要拿到市场上卖的话,价格就远不止五十两银子。
一个老秀才越是临摹越是觉得不可思议,他竟发起痴来,对着这幅字跪了下去,说道:“苍天有眼哪,这是天佑我大宋,才出了此等神童。”
他一声喊将刚陷入疯狂的众人从痴迷中惊醒。是啊,他们光顾着看这字词,都忘了这件事始作俑者了。
可他们回过头来,那里找到石坚。
这时候,李恒再不明白,他就是一头猪了。他连忙吩咐下人:“快,快,将我那贤婿找回来。”
众人听了好笑,心想你有眼不识金镶玉,别人呆在你家一年多时间,都不知道这少年的才华,反而嫌人家贫穷,把他们祖孙逼走了。现在才后悔。不过他们都忘记了,自己前来何尝不是乘火打劫的。
这些人现在都将此行目的给忘记了,他们都在想,石坚烧了婚约,和李家没有瓜葛,自家有没有合适的女儿,与这神奇的少年联姻。
他们不是傻子,单少年这笔好字或者说这一百种书法中一种也可以使少年名扬天下,更不要说这两首词。突然一个老者想起,说道:“他刚才还作了一首诗。”
大家又记起那首李清照的名诗。
现在李恒更是后悔得连肠子都青了。
注:苏蔡米黄,大家都知道,苏东坡、蔡襄、米芾、黄庭坚。赵鲜,就是赵孟睢⑾视谑唷P险琶锥隙薄⒄湃鹜肌⒚淄蛑印⒍洳莆男熳#撇ⅲㄌ埔⑽尼缑鳌⑿祆跚洹⒆T拭鳎N飧倒耍0迩拧⑽馑恫⒏瞪健⒐搜孜洹V泄飞嫌涤刑嗝榉ḿ遥侨缤焐戏毙巧了缸殴饷ⅰ3松鲜觯纬褂姓再ィ簿褪撬位兆冢蠹槌疾叹疵坊ㄊ雒牧皱停褡逵⑿畚奶煜椋硌Ъ抑祆洌忤ⅰ子耋傅取�
元朝还有杨维桢、倪瓒、邓文原、康里巎巎、冯子振等。明朝还有徐渭、王宠、黄道周、陈献章、陈洪绶、憨山、蔡羽、莫是龙、沈度、沈粲、宋克、解缙等,其中我们比较熟悉就是徐渭和解缙,他们两人在民间留下不少传说。至于清朝就更多了,我选几个有名气,八大山人、石涛、包世臣、铁保、汪士慎、刘墉、黄易(非彼黄易也)、翁同龢、吴大徵、曾国藩、姚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在这里着重说一下刘墉,就是罗锅宰相,他的字是独具一家。现代也有不少书法家,比如老毛,是非功过不题,他的书法是没话可说的。至于还有其他人,我就不一一多说的,毕竟这是YY小说,不是论文。另外主角穿过了,抄袭是免不了的,但本书中主角抄袭诗词只是立足,他更抄袭了现代科技意识,看在主角帮助下,将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大宋。至于有大大说选在宋朝穿越不好,人人都会写诗作词。我顺便也在这里解释一下,为了写这本书,资料是免不了,我看了全宋词,其实里面拉圾也挺多的(我说的是实话,不要扔砖头)。
正文 第八章 声起
更新时间:2010…6…26 8:08:28 本章字数:3509
石坚在马车上想着那些人惊讶的形象,差点忍不住想大笑。他这次显摆是故意气李家狗眼看人低的,至于抄袭,他可没有这么多顾虑,反正这些人还不知道在哪里,说不定自己这只小蝴蝶扇了一下翅膀,他们能不能出生都不好说。
他不知道这次显摆给这个和州造成了多大轰动。由于宋朝重文轻武,文风盛行,说不定在大街上一个樵夫也能唱出两首诗词。李府这次宴会,可以说集中了和州一半的精英人士。他们的眼光在近十万和州人中是最高的。
石坚对于这些字词只是一种欣赏的态度,在前世有电影、电视、戏曲、舞蹈、雕刻、小说、诗歌、演唱等等艺术形式,诗词字画只是其中的一种。可在这些宋朝的文人眼里,却已经把它摆在最高的位置。对于那些杰出的字词他们都可以用虔诚来形容。
李恒找不到石坚,这场宴会也就不欢而散,可这些人回去后,立即将石坚在这次宴会上种种神奇,甚至包括他说话的老练都绘声绘色地说给他们的夫人或者当作教育典型说给他们的子女听。这又被下人传到市井巷尾。几乎没有到天黑,和州城都知道了石家这个遗孤儿是一个天才,那幅百寿图普通人是进不了李府,无缘看到,可那两首词和一首五言绝句摆在这里,谁敢怀疑。于是经以讹传讹之下,石坚的字迹都可以和欧褚颜柳相比,和二王也就差那么一小点点。
到了天黑,和州城里几首所有青楼妓院的姑娘都在传唱石坚白天写的两首词。
王坤也听到了这件事,他是一个精明的人,立即发现了商机,把石坚起的蒸馏名字烧刀子改成了“神童烧”,公开宣布这个神童烧是石坚发明的。这天,有不少人知道太白酒楼新酿造了一种烈酒,引来了许多酒客。可对王老板这种说法,多数人不相信。石坚写出这两首妙词和一手好字,这些人都相信,前些年有小宴相公事迹在前,石家在落魄,可也是书香门第,石坚从小还接受了身为进士的父亲教导。可他才八岁,写得一手好字好词不算,还能发明新酒,这也太神奇了。
王坤见众人不相信,他把石坚写的那张契约书裱好,挂职在酒楼的正堂上。这次才消除了大家地怀疑。不过风闻小神童的字迹出现在太白酒楼,许多文人雅士都拥到太白酒楼看小神童的字是不是真的和传言中所说的,那样神奇。
瘦金体本来对腕力要求不严格,以石坚现在的腕力书写瘦金体刚刚好,而且当时交易成功,石坚心情愉快,越发将瘦金体中的瘦硬中带着一丝淡淡的清贵临摹得惟妙惟肖。这些读书人看过无数碑帖,可就没有看到这种字体。不要说石坚字写得多好看,就凭他以八岁的年龄独创一种字体,已经是惊天动地的事。
听到一个秀才打扮地人了出如此的感叹,他身旁的青年不屑地说道:“这只是一种字体,石小相公在李府写的那幅百寿图每一个寿字都是一种字体,这些字体前人根本没有出现过,全是石小相公独创的,听说不论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称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