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当代丐帮-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熊婆婆讲,靠南边的一片空地,是一帮河南流浪汉的据点,住的二三十号人,几乎全部是河南人。
在“河南帮”的一家窝棚里,我们遇见一位40岁名叫梅旺兴的汉子,他说来汉有3个年头了,家里有老婆,有两个娃子,遇到农忙就回一趟家,没活的时候就出来挣钱,捡破烂。在这里的河南人绝大多数也都是他这种情况。至于这片“河南帮”窝棚部落的“发祥史”,他说他也不清楚,然后指着一位坐在窝棚前晒太阳的老汉说,那是“王瘸子”,脾气又坏又怪,算是这里的“长老”,可以去问他。
我们走过去,和“王瘸子”搭上话。他饶有兴趣地聊起我们提问的话题。他说这一片“河南帮”并不是有组织、有意识形成的,而是东南西北凑到一块的。最开始这里只有少数河南人搭棚子住,后来流浪到这里的河南人发现这是块“宝地”,于是越聚越多,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据说规模最大的时候曾有四五十个河南人住在这里。
“王瘸子”本名叫王本第,河南驻马店人,今年已经66岁了。因老伴死得早,在家跟儿子媳妇过得不顺心,自己便干脆出来流浪了。1990年,他来到武汉,此前已经转了6个省。因为腿脚不便,别人喊他“王瘸子”。
和其他老人一样,“王瘸子”也喜欢聊他的“光辉历史”。他说,说起来自己算是个文化人,解放前读过两年书,解放后又读了3年书。1957年,他曾在家乡做过通讯员,还担任过扫盲主任和教师。
在1958年的饥荒年代,他跑到青海逃荒。1959年到了甘肃兰州,在那里考上了甘肃师范学校。学习3个月后,被分配到甘肃大学附属班团结二校教书。两年后回到家乡,才知道父亲、哥哥已经死了。1964年,他媳妇也死了,留下两个儿子。这时,上面要他去当干部,他心里正伤心,加上儿子无人照料,便没有去做公差。
儿子结婚后,他从家乡出来帮人修补房子,还在药厂做过饭。1990年,他来到汉口,由于年龄大的缘故,找不到事做,便四处流浪,以捡破烂收破烂为生。他指着身后的窝棚说,“这就是我的高楼大厦!”
“王瘸子”很诡谲地对我们说,今年夏天很热的时候,有个四五十岁的女人也上门来找他,说5元可以和她做一次交易,被他赶走了。
“我不玩女人,对女人没兴趣!”“王瘸子”指着垃圾场靠近路口的一个窝棚说,那个四五十岁的女人就住在那个棚子里,是应城人,和一个快70岁的男人住在一起。女的专门勾引捡渣子的,做皮肉生意,男的则负责在外面望风。
“王瘸子”指着李宇新的相机,说:“你拿着相机,我一看就知道是记者。你要为民除害,把那对狗男女从这里赶走。他们男盗女娼,赚捡渣子人的钱,是败类!”“王瘸子”说得义愤填膺,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激动时,还摁着右腿努力从地上站起来。
7、“瞎子”王立南
按照“王瘸子”的指点,我们来到垃圾场西北角靠近出口的一个窝棚。跟其他的窝棚相比,靠出口的这排窝棚搭建得要牢固得多,空间也占得大些,而且还有木栅门。“王瘸子”所说“应城女人”的那间棚子,门上挂着一把锁。显然主人不在家。
我们刚要离去,一个眯眯眼的中年男人向我们走来,满脸绯红,口中冒着酒气。他穿着一件还算整齐的夹克衫,脚上踩着一双皮鞋,看打扮不太像捡渣子的。他像熟人一样和我们打招呼,说:“我看你们两个在这里呆了好几天,是不是记者?我有事想和你们商量一下。”
说着,他把我们拉到十几米外的另一个棚子门前,说:“我就住在这里。”然后打开门,请我们进去坐。
他说:“你们是不是想找那个棚子里住的人?”然后指向“应城女人”棚子的方位,“他们是拉皮条的,我最清楚。一到夜晚,女的在棚子里接客,男的到外面拉皮条,做的都是捡渣子的流浪汉的生意,便宜得很,几块钱一次。那男的还找过我,我没干。”
“他们现在人不在,是不是也出去捡渣子去了?”
“他们才不捡渣子呢!有好长时间都没看到他们了,偶尔回来一下,神出鬼没的,不知道在干什么。”
说了一下“应城女人”的情况,眯眯眼的男人开始讲他自己的事。
他说他叫王立南,43岁,武汉黄陂人,1990年患上白内障,眼睛只能看清1米内的范围,人们都喊他“王瞎子”。“你们要是记者,能不能帮我登登报。如果能帮我使眼睛恢复正常,我将感恩戴德一辈子!”
原来这就是他找我们的原因。我们说我们不是记者,只是到这里来拍照片。他连忙转口说:“那也行,你们帮我多拍两张,到外面宣传一下!”说着,他就摆起姿势让李宇新拍。
拍了几张,“王瞎子”就坐在床头讲他的流浪故事。18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他就独自一人四处漂泊。来到这个垃圾场已经4年了,其间到一家公司上过班,腿部因工负过伤,留下了一条永久的疤痕。说着,他扒开裤子给我们看腿上的伤疤。
“我是个造孽的人哪!”说着说着,“王瞎子”的眼泪就滚出来了。他指着床头一只盛着汤菜的小桶说:“这些都是我到餐馆里捡的别人吃剩的,我就是吃这样的饭菜!”
我说:“看你穿的也挺不错的嘛,哪像个讨饭的?”
“王瞎子”苦笑了一下,说:“说起来你不信,我有两套衣服,身上这套是出去教别人跳舞穿的。”他又从床头架上拿出一套脏兮兮的衣服,“这套,是专门用来捡渣子、讨饭穿的。”
原来,“王瞎子”有跳舞的爱好,每天早6点、晚7点,都会去附近滨江公园的露天舞场里跳舞。他说自己的舞跳得非常不错,会跳国标,在公园里还带了几个徒弟。说起跳舞,“王瞎子”的脸上绽放出笑容,还张开两臂,摆出跳舞的架势。
“每天早上起来,我穿上这件体面的服装,到公园里去跳舞,跳到9点多钟回来,马上就换上那套乞丐服,拿着袋子到外面去捡渣子。你要穿得好了别人不会施舍给你啊!下午捡完渣子回来,再换上这套干净的衣服,晚上7点钟又到公园里去跳舞。”
这真是一种荒诞、令人啼笑皆非的怪生活!一个“王瞎子”,在生活里不停地扮演着两种角色,一种是街头拾荒的乞丐,一种是公园里的舞蹈老师。两种角色的变换,依赖的是不同时间为配合不同身份而准备的两套不同类型的服装。
“教别人跳舞能赚到钱吗?”
“王瞎子”笑了笑,说:“我跳舞不是为了赚钱,而是用娱乐充实烦恼,在舞动中麻醉自己的神经,使自己不去想个人生活中的痛苦和忧愁。”“王瞎子”说话还颇有哲理意味,“如果别人说我教得好,象征性地给点报酬,我会接着;如果不给,我也不会找人要。”
话题转到跳舞上,“王瞎子”的话就越来越多,情绪也变得高涨。我们要走的时候,他还叮嘱我们一定抽空到滨江公园的露天舞场去看他跳舞。
离开“王瞎子”的棚子,已是下午5点钟。天灰蒙蒙的,整个垃圾场却变得热闹起来:外出的流浪汉们陆续回来了,他们三五成堆地扎在棚子前聊天,或打着扑克牌;熊婆婆和哑巴又开始清理一天的收购品,在那里手脚如飞地打扎包裹;南边矮墙旁一字排开的砖灶上空也升起袅袅青烟,乞丐们已在埋锅造饭了。
走出工地,碰到几个附近的小区居民,他们说,这帮乞丐和流浪汉在这里已经住了三四年了,每天经过这里都是恶臭扑鼻,影响市容不讲,还让他们觉得很不安全。但这些人看起来又非常可怜,把他们赶走又于心不忍,所以只有等待着工地施工的一天,让这个“垃圾王国”自然而然地自生自灭。
第十章 都市里的“磕头帮”
1、头不停地向下大幅度摆动
——他拼命磕头,几乎一秒钟一个,这种带自虐倾向的架势看起来让人觉得可怜,而且有些残忍。
——“别看他们可怜兮兮的样子,好的话,一天能讨三百块钱!”
——最开始,武汉市几乎所有的磕头乞丐都是一伙的,他们来自安徽、淮北。
——许多磕头者身边的孩子都不是自己的,而是向同村左邻右舍借的,每天租金10元钱。
头不停地向下大幅度摆动
2002年11月2日,晚上8时多。
我在武汉市最繁华的江汉路一带转悠。江汉路是一条百年老街,也是全国知名的步行街。武汉中心百货大楼、汉商汉口商场、佳丽广场都集中在这一片区域,这里融购物、观光、游乐于一炉,因此每天人潮如涌,自然也成为乞讨者的天堂。我站在江汉路与中山大道交叉的十字天桥上随便一望,就看到附近云集着十多位乞丐。
佳丽广场旁的一个高频率磕头的乞丐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是一个30多岁的男子,胖脸,穿的衣裳很旧,但比较干净。他双膝跪在一个垫子上,两手拄地,头不停地向下大幅度摆动磕头,频率很快,几乎一秒钟一个。由于头部甩动的频率太高,脖颈处可看到有青筋暴起,整个脸部也因充血而泛出红光。这种拼命磕头、带自虐倾向的架势看起来让人觉得可怜,而且有些残忍。
引人注目的还有躺在他身旁的一个约摸六七岁的男孩。孩子缩在一床铺开的被子上,穿着厚衣裳,一副睡着了的样子,看脸色并不是很好,几分钟便会发出一次咳嗽的声音。我仔细听了一下,孩子的咳嗽不像是一种病理性的,很像是故意装出来的。这让我产生了几分怀疑。
磕头男子的面前,放着一个瓷碗。看起来磕头乞讨的效果不错,过路的大人和小孩不停地丢钱到那个瓷碗里,有1元、2元的,甚至还有人丢5元、10元的。我站在那里半个多小时,那个瓷碗就快被纸币和硬币盛满了,少说也有四五十元的收入。
磕头男子停下节奏,欠身将钱装进胸前的荷包里,然后又继续开始了他的高频率磕头。他磕头非常专注,眼睛并不斜视,心无旁骛的样子。其高频率、大幅度的动作与躺着的小孩子一动一静形成辉映,一个是拼了命地折磨自己,一个是年幼有病在身,两人都颇令人生怜,也许正是这种双重效果换取了人们更多的同情。我这样揣摸着那些给钱人的心态。
这时,一个中年妇女停住脚步,从随身挎着的皮包里掏出两盒感冒胶囊,放进那个瓷碗里。那妇女对磕头男子说,孩子病了,快去给孩子吃药吧!说完就走了。磕头的男子看了似乎并没听见,继续上下甩动他的头。我觉得这是一个和他讲话的机会,走上前拉了一下那男子的衣袖,说:“你的孩子咳嗽,现在有人给他感冒药,你快去弄水让他喝药呀!”
磕头男子盯着我,目光有些呆滞,却只是点了点头,就准备又磕头。我俯下身,低头对他说:“孩子要是真生了病,赶快让他吃药。你们是哪里人啊?”
磕头男子的目光依然呆滞,一副游移不定的样子。在我连续追问了三次后,他的嘴唇才蠕动了一下,挤出了两个字:“河南!”然后就再也不理我了。
我想拍一张他们两人的照片。我掏出相机蹲在他们前方,刚要拍照,却被那男子瞥见了。他连忙停下来,推了一下身边的孩子,自己则背对着镜头,用一只手拦住自己的脸,另一只手赶忙开始收拾被子。
小男孩也站起来了。他长得很清秀,特活泼,一看就不像是生病了。我走过去,悄悄地问:“小朋友,告诉叔叔,他是不是你爸爸说了叔叔买东西给你吃。”
小男孩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收拾东西的胖中年男子,“吃吃”地笑着:“不是!”透出一副天真活泼的样子。
小男孩的话证实了我心中的猜测,因为从相貌看,他与那磕头男子差别很大。那么,那男子不是孩子的爸爸,两人又是什么关系呢?这疑团撞击着我,使我想弄个清楚。
我起身和那磕头男子搭话,可任凭我怎么问,他什么也不说,只是将被子卷起,塞进一个蛇皮袋子,然后牵着孩子朝一旁佳丽广场的方向走去。小男孩则不时调皮地回头冲我笑。
走了不远,两人在广场前的花坛边停住。这时,从另一个方向突然走过来一个同样背蛇皮袋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女孩的偏瘦的中年男子。他们互相打着招呼,看起来很熟。小男孩和那小女孩也认识,两人互相打逗起来。
从装束和搭配看,很显然,那瘦中年男子和小女孩也是磕头讨钱的一套班子。两队人马在这里不期而遇。瘦中年男子不时向我这边张望,也许是那胖男子提醒他,注意后面有人在跟踪。
我索性走上前去,跟他们搭讪。我问那胖中年男子住在什么地方,他说住在汉口火车站。我还准备问,他忙对我摆了摆手说:“我知道你是记者。你不要问了,问了我也不会说的。”
任我怎么给他解释我不是记者,他就是不相信,紧闭着嘴巴。看样子刚才不该拿相机拍照,让他们产生了警觉。我只好沮丧地离开了。我看见,两个中年男子一直目送着我离去,才放心地各自散开。
2、“磕头者”的收入:一天能讨300元?
虽然没从胖中年男子口中“挖”出什么,但这类磕头式的乞丐已经激发起我想要探求他们奥秘的兴趣。近1年来,在武汉三镇,磕头式的乞丐日渐增多,乞讨的模式大致相同:一个拼命磕头的成年男子,旁边躺着一个小孩。直觉告诉我,这类群体的背后一定藏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个星期后的一天下午,在汉阳钟家村,我又遇到一个磕头乞讨的矮个中年男子,旁边一样躺着一个缩在被子里的小男孩。他的“收入”看起来远比曾在佳丽广场遇到的那个胖男子要好。我在他身边观察了有半个小时,发现这个磕头男子不时把瓷碗里的钱装进裤兜,一会儿裤兜便被撑得满满的。
突然,磕头男子站起身来,朝附近的人行天桥上走去,和天桥上另一个中年男子嘀咕了几句后,就径直向天桥的另一端走去。而那个中年男子则来到刚才矮个男子磕头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