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清穿物语 >

第106部分

清穿物语-第106部分

小说: 清穿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曲中都要记载。<;桃花扇>;里就安排了他这个角色作为见证人收尾的。
  齐逸说;〃柳敬亭先生;天下义士也。他说书独步天下;而国家危难时;不辞辛劳挺身而出。此人;我所敬也。〃
  梅兰妮用眼角描着齐逸;心里不明白;这家伙别被谁穿了吧;怎么‘之乎者也‘起来。
  燕云山起身;要对齐逸行大礼;〃哥儿;乃知音人也。〃
  齐逸赶紧上前扶住;〃先生不必多礼。江湖浩荡;相识在心。〃
  燕云山坐下了;〃是燕某俗相了。〃
  齐逸说;〃恐怕先生的<;水浒>;;爱听的人不多吧?〃
  燕云山〃唉〃了一声;〃可我不爱讲风月故事。〃
  齐逸道;〃不讲风月;讲三国如何?〃
  燕云山说;〃三国虽然有本子;但是我;读书少;不会裁剪。〃
  齐逸便说了一段齐版的三国<;桃园三结义>;给他听。齐逸的故事说的也好;人家到底是当老师出身。燕云山和江雨楼全都听住了。
  〃哥儿到底是读书人;果然裁减得当。好;好!〃燕云山说。
  〃如果;先生觉的合适;我写本子与你如何?〃
  〃那是再好不过了。〃
  〃只是我平日里也忙;所以;写本子要简单些;用的字要简化;而且用硬笔横写来;这样一来;先生你读本子开始时会有些困难;但是;可以问我娘;她全能看懂。〃
  〃哦;原来;夫人也识字。〃燕云山说。
  齐逸心想;我娘她就识这些个缺胳膊断腿的字。
  江雨楼一旁描补;〃夫人不识字;如何能教出一门五进士来。〃
  梅兰妮赶紧谦虚;〃哪里;哪里;只是粗通文墨而已。〃
  几个人讲起收入问题。这时候的艺人们是没有固定收入的;全靠人打赏。
  梅兰妮说;〃这一开始;我给你们一人三两银一个月;等生意固定了;我再按上坐率给你们加如何?〃
  三两银子对他们来讲真还是不算少了。他们跑码头;一天才不过十几个铜板;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
  梅兰妮说;〃住呢;你们就住我这里;江先生夫妇可以住到茶楼后院的小楼上;吃饭也和茶楼;或这里的人一起吃。如果;你们以后不想在这里说唱了;也可以离开。我们不签卖身契。〃
  燕云山和江雨楼认真看那写好的合同书;还真没什么不妥。这些条件比起别处来;真是优惠了;而且还很尊重他们;没有买断他们几年几月。他们大有碰上了伯乐的感觉;自然不会有异议。
  梅兰妮说;〃如果;你们同意;就在合同书上签名;盖章;按手印都可以。〃
  听了梅兰妮这样说;那两人从怀里取出小章来;郑重的印上了。
  从此;江雨楼和燕云山就在华家茶观安顿了下来;江雨楼夫妇搬去了茶楼后面的小楼上住。燕云山就留在了华家宅院里。
  三月初;华家的停云阁开张了。于立清自然组织了华家的商业客户们过来捧场。
  停云阁上午有评弹;下午有说书;所以;客人虽然不是满座;但也能占上六成的坐。
  江雨楼夫妇空余时间都加紧排演新的评弹。
  燕云山住熟了;和老乐;林永青都能说到一块去;经常几个人弄了点豆腐干子;咸菜卤花生;茴香豆等小菜;一起喝个小酒;谈谈事体。日子过的颇舒心。
  燕云山一日有了些酒意;说道;〃我;燕云山驻在了停云阁;也算是停对了地方。〃
  老乐;和林永青都道;〃岂止是这点;日后;你就知道了了;夫人比一般的男人都要光棍。那胆气;就不是个女人。〃
  听得燕云山好奇的狠了;直催他们快快讲来。
  梅兰妮不知道背后被人说道着;她收到北京来的飞鸽;说是三月底;要下大定;希望梅兰妮能来北京一次。
  齐逸这时已经返回南方了。他讲好;写好了书搞就让人带回来。
  因为有自家的海船;来去方便;梅兰妮和于立清联系;说好了船期;带着礼品;就去了上海。从上海乘船北上。
  这是梅兰妮来到这里;第一次乘海船;那个摇晃;船一出吴淞口;她就大吐起来。
  华家的船仿照的是当时最先进的外国商船;帆位可以调节;船速比一般的船要快很多。所以;走了十来天也到了天津。一踏上岸;梅兰妮的脚象似踩在了棉花上;头重脚轻的。
  

167 成亲
更新时间2014…3…29 3:00:33  字数:3199

 早有边峰在海河岸上接着梅兰妮。
  带她住进了华记的天津客栈。说起来;这还是梅兰妮第一次见自家的北方产业。
  华记天津客栈并不在天津市里;而在天津市西北郊的。北塘镇上。那里河流湖泊很多;因为;天津还没有开埠;所以并不繁华。
  华记天津客栈修建的很好;有通铺;有小院;还有货仓;牲畜院棚。虽然才具规模;但是安排的也很合理。
  他们在周边还买了六百亩土地;从南方运来了大批的农具;买了驴马牛骡;雇了工人作为农场来经营。请了北地的老农;早和梅朵商定了;来年的种植。和各类的经营。
  梅兰妮视察了天津的华家农场;见那地的水源丰富;水利设施在梅朵的指引下也做的不错。她也提不出什么建设性的建议;只是建议早点把仓库建好。
  从天津到北京;这时有水路和陆路两种。乘船沿北运河到通州;再从通州到北京。
  陆路就是从天津到廊坊;再从廊坊到北京。
  梅兰妮乘船乘得心理障碍了;就说要走陆路。
  一早从天津出发;沿着大道乘车北上;大路倒也平坦;两边还种着小树;时间三月了;树都绿了;梅兰妮是树盲。
  边峰告诉她;那是杨树。
  这个时候的人还算朴实;并不会乱砍路旁的树;都知道那是给行人遮荫用的。有些人家;还会去种些树。一般来说;沿路种树都是善举。
  华家和晋商联合开发了这条路;路旁种上了树;华家北方生意的钱大都用在了这种地方。象这种修路种树的事情到是眼光长远的打算;梅兰妮当然是知道的。
  因为梅兰妮被海船晃怕了;所以骡车就以最低速度在跑。一般如果是轻便车驾的话;可以从天津到北京只用一天的时间。梅兰妮要视察自家的产业;所以沿途要停一下。
  到廊坊时;才只是中午时分。能海等在了那里。
  他还是和尚打扮。梅兰妮在三胞胎的教导下;知道从明亡之后;有些人对清政府采取不合作态度;就是用出家来表示。而且;在北京地区;很多皇族家里也供养出家人;所以;和尚打扮并不十分引人注目。能海已经是华家企业里的最高商业管理人之一了。可以说他是秦炼边峰的最强助手。他们一起策划了南方;北方;和江南的发展。
  能海也为秦炼兄弟的远大理想所折服。
  这时的廊坊只不过是个村子;华家在那里建了一个当时说来算大的客栈。周边还买下了二百亩土地。
  廊坊这时也有小河通过;但是;梅朵除了挖通了沟渠;还让人在地里打井。
  能海对于这点并不同意;觉得太多浪费了。
  但是;由于梅朵在农业方面;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也只能服从。梅朵还让人做水车能从井里汲水。
  梅兰妮当然知道水利对农业的重要性。齐逸告诉过梅兰妮乾隆八年时北京地区大旱;几乎颗粒无收。让华家人都早做准备。
  能海还是对梅兰妮说出了对梅朵的不满。
  他说;〃夫人我并不是反对挖井;可是在资金还紧张的时刻花了一百多两的银子打了这些井;是不是太奢侈了?虽然我知道梅姑娘很有才华;但这毕竟是华家的产业。〃
  梅兰妮从他这些话里听出了几层意思。她心中不满;但是;她口头上还是要解释的;〃谢谢大师父对我来说直言。但是;水利都是投资大;好处是长远的。梅朵打的几口井;如果正碰上天旱;好处就立刻能体现出来。不仅仅是利益上的;而且能救周边人的命。但是;我还是谢谢大师父你能说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来。我知道;你想说;要根据经济条件量力而为。只是这几口井也不算太超出预算吧?〃
  能海当然不能再多说什么。他也看的出梅朵在华家的地位不比秦炼他们低。不过看了梅兰妮这个态度;他想可能;梅兰妮早就安排梅朵做自己的儿媳妇了。
  他的这个想法;梅兰妮当然没有料到。在往京城的路上;梅兰妮和边峰谈起此事。
  〃能海是不是看梅朵不顺眼啊?〃梅兰妮问。
  〃那倒不是;我看他是看不惯女孩太大权利。〃边峰答道。
  〃你不在其中调和一下?〃
  〃要调和什么;让事实说话最响亮;梅朵总能让人折服的;申老农就是个例子。威信的建立最终是要靠自己而不是靠别人。〃
  因为从廊坊出发的时候已经是午后了;所以到朝阳门外时;天已经擦黑了。
  叶;屈二人都迎了出来。梅兰妮问了问他们的情况;都说很好。
  也是;才分别了几个月;能有什么大变化?
  常婶见到梅兰妮自然也有很多话说。华家在房子的周围也买下了两;三亩地围起了篱笆。也不造什么园子;只安排种菜;养鸡等;供应客栈。梅朵教种暖棚菜;卖的很好。
  〃朵姐儿说;去年准备的迟了;所以冬天没赶上;只赶上了个早春;那也行啊;你没见;一大早的;那大户人家的车就等在那里准备拉菜了。真是有钱人家;这菜都比当季贵上十倍了;还抢着要;我们都供不应求了。〃常婶喜兹兹的说。
  梅兰妮自然不会扫她的兴。〃朵姐儿不在?〃
  〃姐儿去了西面了;我就没见过这么能干的小姑娘。〃
  常婶知道梅兰妮和梅朵的关系;话全捡好听的说。
  梅兰妮当然不会忘记她来北京的正差。她问起给李家下大定的准备工作。
  常婶就更有话说了;〃我按照京城里的一般规矩;准备了十二抬。这是单子。〃一边还介绍礼品。
  梅兰妮接了过来。这大定就是古礼中的纳征了。一般男家都会借此表示对女方的尊重;多下几抬。但是;梅兰妮考虑李家是个清官;财力有限。所以就准备了十二台。
  梅兰妮又在首饰那抬里添上了一套红宝头面。和黄宝石首饰。看的常婶目瞪口呆地;〃这苏式的首饰头面做工就是比别处好。这一颗颗的宝石;怕是够得上皇家级别了。〃
  梅兰妮听的心虚;并不多接话。又在绸缎里加了几匹新的杭绸和苏锦。在器物里加进了倭国来的莳绘漆器。茶叶都是用华家自产的茶。在食品中;还添上苏州家里产的柑桔。柑桔收下来放进港里用稻草一层曾盖上;能保存大半年。
  才喊了屈仪奉来;重新写了礼品单子。
  过一日;正好是休沐日;全福人热热闹闹的组织人马送到了李府上。
  一般总要过六个月才去请期。所以;做完这件事后;梅兰妮准备出门去视察自家的产业。
  往北走;条件要艰苦些;所以;梅兰妮要做些准备工作。
  才定好日子;准备出发。
  李家打发人来报丧了;李太夫人去世了;李绂报了丁忧准备还乡了。要尽快替孙女完婚。
  梅兰妮只得更改行程。第二天就让叶惟世抱着一只雁鸭;带这几色点心;去李家请期。
  婚礼就定在了六天后。
  华家这里;赶紧布置新房。梅兰妮西面靠北的那个原来自己住的小院让出来做新房;她自己搬到了上房去住。其实她挺不愿意住上房的;但是这里她级别最高;她不住上房就没人住了。女方的家具是来不及打了;好在华家的房子里壁橱;角架都设计的很合理;并不需要太多家具。所以很快就布置好了。
  迎亲那天;金掌柜带人过来帮着张罗。叶惟世在翰林院的朋友也过来。沈德潜因为近来深得皇上恩宠;所以要爱惜身价;不随意赴宴;不过送了随礼过来。
  到了婚礼那天;梅兰妮忙忙碌碌了一天;接亲;新人拜堂。
  梅兰妮成了‘高堂‘。又帮着招待女眷。其实那些女眷是些什么人;她都没有彻底弄明白。
  好容易;到了人散后;她也累了一天;梳洗了一番;就抱着鸭毛的大靠枕睡了。这一觉睡到了天亮;才醒。
  梅兰妮习惯了早上早起的。醒来后;立刻起床穿衣。
  她家的习惯都是都洗手间去刷牙;洗脸;梳头的。
  等她再进睡房时;见有个丫头正在替她叠炕上的被褥。北方的炕白天是当作起坐的地方;所以;被褥都要放到旁边的橱上或橱里。晚上再铺出来。这倒有点象和式的睡觉方式了。
  平日里;这些事都是梅兰妮自己做;今天进来;看见已经有人在做了。
  梅兰妮先还以为是三妮;才要对她讲;放着她自己来;发现那人面生的很。梅兰妮警惕性一下子就高了。
  〃你是谁?怎么我从未见过你?〃
  那丫头一看教养就和别人不一样;听见梅兰妮问;不慌不忙的先福了一福;给梅兰妮请了个早安;然后才自我介绍说自己是;〃大少奶奶的丫头;昨儿才来的;奴婢叫文碧。是大少奶奶让来侍奉太太的。〃
  梅兰妮知道李和娘有丫头陪嫁过来;〃你们过来几个人?〃
  〃两个;还有一个叫书香。〃
  梅兰妮心想;这官僚阶层就是不一样;再穷的官;该有的身价是不能差的。陪嫁丫环也是不能少的。
  她这时才意识到;她和那些高门大户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出身在一个没有奴仆的时代;接受了几十年的平等教育;对于奴仆这样的事根本就是难以接受;虽然她家也请佣人;但是她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更象是劳资关系。
  常婶这时咋咋呼呼地进来了;〃夫人;赶紧去堂屋了;要接茶了;过了吉时就不好了。〃
  和文碧一比;高低自定。
  

168 车行
更新时间2014…3…30 3:00:33  字数:3080

 常婶见到文碧在梅兰妮屋里;也一怔。
  梅兰妮对文碧说;〃你回到你姑娘那里去吧;我这里不需要人了;常婶来了。〃
  文碧低头轻声说了声;〃是。〃退了两步;才转过身;出去了。
  常婶问梅兰妮说;〃她怎么会来的?〃
  梅兰妮摊了摊手;〃可能是新娘子为了孝顺长辈让她过来的吧。等会你去和她私下讲;让她以后不要过来了。〃
  常婶关照说;〃一会儿新娘子敬茶是;别忘了要端着点。〃
  来到南面堂屋里;边峰和屈仪奉都等在了那里。
  梅兰妮在上座坐好后;两个丫头拥着新人进来了。梅兰妮见那新娘子已经换成了较淡雅的衣服;知道这是因为热孝的缘故。
  常婶准备了垫子;两人跪下给梅兰妮行了磕头礼。常婶用黑漆茶托端了杯茶来;新娘子;双手接过;递给了梅兰妮。
  梅兰妮双手小心接过来。早忘了端不端着的事。
  梅兰妮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礼品;放进茶托给了新人;也说了两句祝福的话;希望他们〃相互扶持;岁月静好〃之类的。
  梅兰妮给新娘子的礼品是个西洋小化妆包。里面有带小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