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物语-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兰妮忙完了厨房工作;正要离开时;袁婆进来了;看了看梅兰妮准备的路菜;点头道;‘这天气还热得狠;今年只不定就是秋老虎。这种酱倒也能放些时日。‘
梅兰妮知道;古人吃菜根本不讲究什么营养;只要下饭就好。‘自然是时令菜蔬要好些;只不过;不知这船家的规矩。‘
袁婆说;‘这雇船也讲究个三;六;九等。那富豪的人家雇着几条大船;岸上还有人给拉钎;有那专门的厨娘管饭;那自然是要色色周到些。小门小户的雇这小船;那就说不得这些
个讲究了。‘
梅兰妮点点头。
袁婆又道;‘虽然;你在我这里才住了几天;我看你是个好的。你人年轻标致;孩儿们又小;这路上保不定会出什么事。这张二嫂人虽有些泼辣;但确可靠。和我这里来往也有几年了。你如一路上小心谨慎;她定能把你安全送到苏州的。‘
梅兰妮精乖;立刻道;‘说来我要好好谢谢好婆你呀。没你介绍船家;我自己是断不敢找的。保不齐;路上就会有些事故的。好婆;你老练;你的话句句是珠玑呢。这一路上我自然要隐藏首尾的。就是孩儿们我也要严加管束;不让生是非的。‘
袁婆颇赞成;‘我知道梅娘子你是个稳重的人。我老婆子也是依老卖老了两句;你是通透人;知道我是好意。那愚钝些的怕是要骂我老婆子多事;生生的把我一腔好意送入东海
里。‘
‘哪里会这样;‘梅兰妮谦虚道;‘任谁都听得出好坏呢。‘
袁婆心喜;推心置腹地;‘我也是年轻守寡;就以过来人的身份再说两句。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有些个是非;你躲都躲不掉。这井市里;哪里少了无赖。专欺负那些个孤寡人家。‘
梅兰妮一听;就知道袁婆说的是何事。想到那些猪小辫要来自己这里吃豆腐;脸上立刻露出了肃杀之气。心想;吃我豆腐!我不想办法整死他们。但心里所想的事;嘴上却不能说
出来。便道;‘好婆有何指教?‘
袁婆是见人颇多;见了梅兰妮的神情;知道是个不爱风流的;她怎知;梅兰妮是看不起那起猪小辫。心下称赞;‘自身要立的住;邻里关系要柔和。有事自然有人帮忙说话。老婆子
再多说两句;你儿子都如此优秀;你后半辈子肯定是有靠的。你好生将他们拉扯大;将来;他们光宗耀祖了;给你请一座牌坊;那才是流芳百世的事呢。‘
梅兰妮想牌坊什么的;暂不考虑。孤儿寡母的在城里立门户;倒是要好好筹划一番。便真心谢了袁婆的提醒。两人又白话了几句;梅兰妮方提着圆篮上楼去了。
房里只剩了楚源和楚濂兄弟俩;正玩着围棋子。
梅兰妮放下提篮;拿出一只鞋底;纳了起来。心下思忖;她和那三人这几天是熟了。这楚氏兄弟还有些生疏;正好利用这机会;好好描补描补。
梅兰妮便问了些他们的过往;也讲了自己和齐逸的事情。说到为了夜里缂丝;用松枝照明;熏肿了眼睛。
楚源说;‘日常照明;煮食等;都是能源消费。搞好了;日子方便很多。‘
梅兰妮说;‘可不就是这样?你这方面是强项;好好的要替我们出谋划策一番。‘
楚源说;‘这倒是也不难;但要经济基础。‘
‘我在乡下时;就和齐逸商定;到了苏州;我们以缂丝;绣花为生;技艺倒不是什么难事;好的画稿才是难得呢。听说楚濂是画中高手。有了他的帮忙;我们可不是如虎添翼。前日;
袁婆也和我说起;好的绣画;和缂画;一年的收入;上千银两都是有的。‘
楚濂来了劲;‘好啊!这两天我也想过了;就学那韩希孟专作画绣;画缂;我再替你刻方图章;作品上都印上它;既能防伪;还能成为品牌。‘
‘这个建议好;‘梅兰妮兴奋地;‘刻什么章呢?‘
楚濂想了想;‘也别太复杂;就学那韩希孟;刻方‘梅氏女红‘吧。以后;你所有的作品都印上此章。‘
梅兰妮说;‘就用这枚章印。趁现在空闲;你也筹划一下;看看下一步我们缂什么;绣什么?刚到苏州时;我们一时来不及制缂丝机子;所以要先做刺绣。画稿就很重要了。‘
楚濂道;‘我考虑了;苏州人喜欢唐伯虎;沈周;董其昌的作品;宋人小品;也是很受欢迎的;我们可以往这方面努力。‘
梅兰妮回忆道;‘我从前也做过董其昌的缂丝和刺绣作品。据说。他一直是很吃香的。‘
楚濂;‘这些日子我筹划一下;画些仿宋小品。你可以试试。‘
梅兰妮说;‘你要好好给我讲解讲解。我要理解了方才出好作品。‘
楚源插话道;‘要缂画;绣画;自身的素养也是很重的;你有空也和楚濂他们学学画;学学诗。先让齐逸把贺双卿的诗词跟你好好说说。再多背些唐诗宋词。‘
要绣好作品;都要经过绘画和色彩的学习训练;梅爸没少在这方面投资。
梅兰妮说;‘唐诗三百首;我也读过;就是没记住。宋词;我也知道一;二。‘她使劲想;想念出一;二句来。可是半点也想不起来。
楚源说;‘女子多读了诗书;气质都会好;‘腹有诗书气自华‘。‘
梅兰妮听了这个建议到很以为然。
这三人正谈的上劲;秦炼他们捧着书;拿着笔砚;回转来。
齐逸买的书真的只是&;amp;amp;lt;大学&;amp;amp;gt;;&;amp;amp;lt;中庸&;amp;amp;gt;;&;amp;amp;lt;论语&;amp;amp;gt;;&;amp;amp;lt;孟子&;amp;amp;gt;。
齐逸说;‘趁现在没事;把它们背熟。‘
梅朵手里的书;是&;amp;amp;lt;天工开物&;amp;amp;gt;;&;amp;amp;lt;齐民要术&;amp;amp;gt;;&;amp;amp;lt;梦溪笔谈&;amp;amp;gt;。梅兰妮知道;这是属于科技书。
秦炼手里是纸笔砚;秦炼说;‘没想到这书这么贵;这几本就花了一两银子。这笔砚纸也用了四百文呢。这个时代读书还真是大投资!‘
梅兰妮拿起本&;amp;amp;lt;论语&;amp;amp;gt;;想起梅爸也曾教她读过。可她打开这书;傻了眼;直排;繁体字;还没一个标点符号。
021 运河上 (1)
更新时间2013…10…31 0:59:04 字数:3173
天才蒙蒙亮;梅兰妮一家人跟着张二嫂来到了码头。袁婆见梅兰妮的行李多;让小二帮着拎了两个篮子;圆篮里装着水和食物;腰子篮里装着新打的工具;上面放着包着鞋底和鞋面。梅兰妮背着背篓;挎着一个旅行包。
眼见的张二嫂踩着跳板;上了船;大着嗓门和张二哥打招呼。张二哥并没理会她;而是送一个医生模样的人下船。那医生一边说了什么;一边摇头。经过梅兰妮他们;径自去了。张二哥方和张二嫂低声交谈;不时的看看梅兰妮他们。梅兰妮和几个孩子交换了眼色。不出声;等在岸上。
张二嫂过来;对梅兰妮说;〃大妹子;真是对不住;突然间来了个朋友;因为病重;当家的答应送他去苏州他大哥那里。这舱房给了他一间;你们只好挤一间了;要不这样;我少算你些船资;七两银子如何?〃
梅兰妮问;〃不知那一位是。。。?〃
张二嫂压低了声音;〃这人你放心;是我们家的挚交;且是;病的连医生都不肯开方了。〃
这话秦炼;梅朵他们都听到了。梅兰妮见秦炼轻轻点头;便同意了张二嫂的提议。一行人上了船。船头那间舱房;已占下了;梅兰妮他们就进了船尾的那间。放下东西;梅兰妮给了小二六个铜板。小二欢天喜地地走了。
这船立刻就启程了。
舱房中间用板隔开;成了前后两间;本来这船就不大;隔开后的舱房就是鸽子笼;最多也就四平方米左右。幸好多数是孩子身型;否则;都无法睡下。
把行李靠着板墙放好后;秦炼;和梅兰妮在门口坐下;左右的舱窗打开了;晨风还是有些凉快。隔壁传来了一声声呻吟。梅兰妮突然想到什么;赶紧把食品篮提到了门边。
船还没走出常州城;两岸还是人来人往;一大早;人声;驴声;马声;狗声;。。。嘈杂一片。
梅朵靠着梅兰妮;梅兰妮教她织袜子。然后;自己纳起了鞋底。齐逸他们仨在磨墨;找出了三枝鹅毛笔;准备给那些书点上句逗。
秦炼警觉的看着四周。注意船家的举动。
渐渐地;船离常州城越来越远了。两岸的嘈杂声也消失了;人烟也稀了;但运河热闹了。船来船往的;认识的船家大声打招呼。摇橹的声音;撑篙的声音;加上隔壁的呻吟。
运河的水有一种腥味;梅兰妮觉的比八十年代的苏州河的味道略好些罢了。运河上的旅行;也是不舒服的。怨不得这时代的人都不爱出门。幸好;没人晕船。
秦炼低声的问梅兰妮;〃这船家的出身你知道吗?〃
梅兰妮点点头;低声道;〃袁婆说了些。张家祖籍是苏北盐城那块的人;后来遭洪灾;张公带着全家逃到镇江;在江边‘芦花荡‘安了家。‘芦花荡‘这地呢;〃梅兰妮想着形容词;〃反
正有点象黑社会的私运码头吧。从芦花荡有一条河直通运河。这张公有三个儿子。当时;张大是娶了亲的;张家大嫂原是他家的童养媳。扎下根后;张公带着张大在江河里行船;
四年前;张公和张大郎在长江行船时遇上了台风;船翻人亡。张婆哭坏了身体。张大嫂撑起了家计。后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找回了船只;修好后;年轻的二郎带着三郎行船养家;长江里行船风险大;再后来搭上了漕帮什么人;他们有了在运河行船的权力了;他们就专走运河南段;三年了;倒也安稳。前年有一船家愿把女儿嫁给张二郎;成亲后;张二嫂从小在船上长大;行船经验丰富;自然帮着二郎行船;去年生了个儿子;几个月后;又上了船。儿子交于张婆;张大嫂带着。张大嫂自己有一女儿;名叫妹头;方才六岁。张大嫂每日照顾婆婆;抚养女儿;侄儿;经营小客栈;操持家务;还要打理小菜园。张家的日子渐渐好了起来。〃
〃那张三呢。〃
〃张三混入了漕帮。在漕帮里吃饭。〃按梅兰妮理解;〃这漕帮就是运河上的老大。〃
几个人头碰头说的正起劲;不防;张二嫂大着嗓门;〃梅娘子;跟几个小把戏(小孩子)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几个人抬头;见张二嫂站在舱门外。
梅兰妮吓了一跳;心中不乐;这年头一点隐私权都没有;但脸上还是露出了笑容;〃能做什么呢;正教孩子认字。〃
好在张二嫂也不识字;见着几本书;也不知是什么书。〃认字是好事;几个人神神迷迷的。〃
梅兰妮把食指放在嘴上;又指了指隔壁舱房。
张二嫂做了个‘哦‘的口型;然后;用口型比划;〃我忘掉了。〃
被张二嫂打断了谈话;没再继续。
到晚了;船停在了一个村落边;梅兰妮等轮流上岸梳洗了一番;又将那四耳罐洗了;盛了井水;秦炼在岸边生起了遘火;将那水煮开。
张二嫂见了;说;〃想不到;你这大儿做这事利落的很。〃
梅兰妮心烦---什么事都要解释。但面上还是微笑;用吴语软软地说;〃我们从北地出来;一路上就用这法子煮水喝;都告诉我们;这路上再也不能喝生水;喝生水;保不齐小孩要
生病。旅途上生病;真是件麻烦的事;荒郊野外的;煮点东西也不容易;好在这大儿;还能干;也是没办法;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张二嫂又赞了几句。
这晚在船舱里歇了;一夜无话;只是隔壁的呻吟;夜里格外响;直到五更才间断了。
由于;夜里没睡好;梅兰妮醒来时;天已大亮了。她慌忙将秦炼他们叫醒;几个人轮流上岸;到井边梳洗。回来的时候;梅朵上船时;没踩稳;惊叫了一声;人往下掉;幸好被秦炼拉住了。饶这样;还把梅兰妮吓的心卜卜跳。
这时;听的隔壁舱里一个男人发声了;〃操那;吵什么;一帮死棺材;还让不让人歇息了;一晚没睡;刚闭眼就让你们吵醒;哎哟;哎哟;等老子好了;把你们全扔下河去。〃
梅兰妮一听;火冒三丈;〃啥人吵了;〃这苏白一出口;软软的;用来吵架不得力;过去上海人曾说‘宁听苏州人相骂;不听宁波人白话‘。苏州话太软了;不利于吵架。
这难不倒梅兰妮;她改换了苏北方言;〃啥个人吵了?骂别人死棺材;也不看看你是个什么东西;说我们吵了你;你怎么不说你吵了我们一天一夜;想你生病;不和你计较;你倒好;顺竿子往上爬。这船是我们先包的;为了照顾你;让你来拼船;你倒成了烧香赶和尚了。不要面孔;想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告诉你门都没有!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垃圾瘪三一个。〃辣块妈妈的;还真当我们是软柿子了。讲到吵架;上海人老鬼了;过去居住条件差;邻里间哪天不相骂上几句;菜场里;公车上都是练架的好地方。
梅兰妮骂完;正等着对方发招;她好再接;对面反倒没了声息;梅兰妮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梅朵对她做了个威武的手式。
一时间;张家夫妇也听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张二嫂面带笑容的说;〃梅姐姐;想不到你说我们扬州话也是顶呱呱的。早饭煮好了;吃过后;我们就赶路了。〃苏北人都讲自己的方言是扬州话。
梅兰妮心里气还未消;一言不发;带着孩子坐在船尾;分了咸蛋;和着粥;吃了早饭。收拾了;进舱房。船也离了岸。
过了一阵子;梅兰妮低声说;〃今天我是否太冲动了?〃
齐逸仨比着V5的手式。
秦炼小声说;〃我觉得没什么。虽然;我们讲低调;也不是说;任谁都可以在我们头上拉屎拉尿。我觉的这里的人还都是欺软怕硬的;顶了他一下;定会老实些的。如果再敢嚣张;我们一起对付他。〃
梅朵说;〃格人有些流氓腔;张嘴就是粗话;是不是;这些个苦力都是这德性。〃
梅兰妮说;〃我还怕他流氓了;放眼中国;也就上海滩流氓最大;王金龙;杜月笙这些名号;七;八十年过去了;至今还家喻户晓呢。流氓不是没见识过。〃
秦炼说;〃这人哪里能算流氓;最多也就一小混混。〃
秦炼没说错;傍晚停船造饭时;张二嫂叫住了梅兰妮;亲热的说;〃梅娘子;你的扬州话说得比我都道地;你从哪块学的?〃
上海苏北人多;小时候的同窗;总会有几个苏北人;学江北话是件好玩的事。几乎班上同学人人会说。梅兰妮当然不能告诉张二嫂这些;只能说;〃我有一婶婶是扬州人;小时候常和她在一块;所以学会了几句。〃
〃你可知道;那舱房住的是常二爷;是漕帮海宁堂口的老七;和我家小叔交好。方才让我和你赔礼;早上的事;原是他孟浪了。让你大人大量;不用同他多计较呢。〃
梅兰妮讲;〃这事过去就过去了;邻里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