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穿越未来电子书 > 清穿物语 >

第42部分

清穿物语-第42部分

小说: 清穿物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兰妮的缂丝完成下机了。三胞胎在经丝上画新的图稿;新的图稿是‘倚榻观鹊‘:
  这次的美人头梳分霄髻。发髻上插着一圈彩色小菊;显得很俏丽。身着宝蓝地淡青莲花纹的立领衬衫。藕青色的拖地长裙。外面罩了件朱红地金黄团花织锦缎的夹衫;用的是豆青夹里。织了这么多的美人图;加上生活中的观察;梅兰妮知道;这种装束是清早;中期的汉家女子的典型装束。只不过;图中的服装为了美观;或许皇家的妇女是这样的穿法?
  她们都是长裙拖地。一般的人家;裙子最多到脚背;而江南的劳动妇女;还有裙子到小腿的;露出里面一段裤腿。也有的不穿裙。也有不穿裙的;直接穿宽脚裤;在脚口处绣上一圈花。穿裤的妇女大都是社会下层的妇女。上层的妇女在家可以不穿裙;可是出门是一定要系上裙子的。
  穿在外面的衣服;叫作褙子;两边开叉;宽袖;窄袖;长的;短的梅兰妮都见过。一般都是袖口和领口装饰花边;但领口的花边到都胸口结束。
  梅兰妮自己是从没有穿过这样的衣服。她所谓的古典装;是带晚清的风味的。她做了一件夹衣;蓝色的;直开襟;窄袖;领围和两边门襟用蓝花布作饰边;饰边一直到下摆;门襟上缝了八对蓝色的葡萄纽。衣服并不长;到膝盖。这件衣服穿出去后;也有人模仿。当然面料用的比她的要好。
  再看图稿;画中的美人坐在紫檀木嵌大理石的的弥勒榻上。左手按在榻上的青底淡花缎面的垫褥上;右手持着合璧连环玉佩。后面是一幅青绿山水画紫檀插屏。画上当然不会少了两枚章印。重要的装饰物是插屏前的花形紫砂盆五针松盆景。榻上的仿宋汝窑天青双耳大瓶。画的重点是美人注视的长方窗外;绿竹上的两只喜鹊。
  梅兰妮对三胞胎说;‘这些美人图;美人们穿的漂亮;带着珠宝;住在华丽的环境中;但我怎么觉得她们精神很空虚?‘
  楚濂说;‘娘;你真相了;这就是宫中的女子的真实写照。吃得好;穿得好;镇日无所事事。‘
  齐逸道;‘能把着这种精神表达出来;就是上品了。‘
  娘几个在说笑的时候;梅朵和边峰组织人在打黄豆。
  在西排房的前面;有一个小场地;他们把收下来的豆秸运到了常地上摊晒;让后把豆打出来;豆秸另外堆好。豆子在太阳底下晒了几天;干透了;老乐帮着记数收成;三担六斗。这个数到底是多少斤;梅朵也不知道。梅兰妮经常买米面;所以她知道;一担米相当于一百十五斤米。
  梅朵到底还是称了一下;共收到了四百斤。
  一亩半的收成;实在是不能说好。但是;梅朵从不去照料它们;有收成就很好了。
  秋天照例是腌菜的季节。
  今年的冬天;吃饭的人多。所以;梅兰妮从金家买了一担青菜;一担萝卜;一担芥菜;一担雪里蕻。她和鲁妈;梅香忙了两个晚上;腌完了三缸菜。又忙一天;才腌了一缸萝卜。腌萝卜较复杂。过些日子还要把它们翻出来晒干;然后再加调味品腌制;密封保存。
  吃饭的人多了;梅兰妮向金家定了冬天的储存:三担大白菜。一担萝卜。
  因为要秋腌;冬腌;所用的盐也就要多了。对于这个时代盐的质量;梅兰妮实在不敢恭为。盐看上去很脏;他们曾重新提纯过盐;剩下的杂质;让人头皮发麻;沙;泥都有;数量还多。这让来自讲究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时代的人;真不敢用盐。
  这时代的官盐是十文一斤;有时也涨价;今年的盐价就是十二文一斤。华家买了盐来;还要提纯;所以盐的成本对他们来讲是相当高的。
  这天;金姆来串门;两人讲起了盐。金姆说;何不买私盐?
  ‘私盐怎样买?你有门路?价钱便宜?‘来到大清后;梅兰妮可不想做一个守法公民。
  ‘私盐比官盐还便宜些;如今私盐是十文钱一斤。比那官盐还好;雪白的。‘
  有这么好的事情!梅兰妮踊跃了;‘怎么个买法?‘
  ‘这看你要多少。有小包十斤装的;也有大包五十斤装的。‘
  和金姆说定了时间;决定一齐去买私盐。
  梅兰妮把这事和大家一说;遭到一致的反对。
  秦炼说;‘我不是反对买私盐;我的意思是;娘最好不要在这种地方抛头露面。三教九流出入的地方;总不安全。‘
  边峰也说;‘私盐我和大哥;老乐跟去买;那贩私盐的哥们都不是什么善茬。‘
  秦炼又道;‘那金家阿姆找你说这事;无非是想搭伴;我门去就行了;你就在家里绣花缂丝。‘
  梅兰妮听他们说的有理;便依了他们。
  那日;老乐雇了小船;载着金姆和秦炼;朝金姆说的方向去了。
  说不担心;那是假的。梅兰妮的心一直悬到他们归来;方才回到肚子里。见他们脸上带笑容;知道事情很顺利。
  他们到了盘门外的一家客栈里。买了盐;华家买两袋五十斤包的盐;每斤九文钱。金姆买了两袋十斤装的盐;每斤十文钱。梅兰妮查看那私盐;果然比官盐质量要好许多;就象后世的粗盐;但是不脏。真比官盐要好许多。
  梅兰妮说;‘这才是盐;原来那盐怎能叫盐;中国怎么讲也是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了。晒盐的技术也太差了。看到这盐;那还相匹配。清朝也真是个落后的朝代;连个盐都晒不好。满人这种低文明的种族;到哪哪都得历史倒退。‘
  齐逸忍着笑说;‘盐晒的质量是差不多的。无论私盐;还是官盐。只不过;官盐在运输的过程中;层层盘剥;使得盐的成本很高;所以人为的掺了沙土进去;增加分量;所以成了这样。‘
  梅朵说;‘盐商是这天下最富的了。原来他们的钱是这样黑心赚来的。‘
  楚濂说;‘无商不奸嘛。‘
  齐逸说;‘这也是私盐禁不了的原因。即使私盐和官盐价钱一样;别人也会买私盐。它的质量也比官盐好。‘
  到十月里;厅堂要造好了。南排房的家具也要准备妥当了。边峰的小弟要搬过来了。
  梅兰妮问边峰;‘我们怎么称呼他们?‘
  边峰拿出了一个本子;‘这是他们的花名册。来我们家住;是自愿的;我已宣布过纪律了。谁要是不服从;赶出去就是。收容他们是想培养骨干力量;也不是做慈善事业。‘
  梅兰妮等人看那名册上写道:
  王小甲(王狗儿);康熙六十一年六月生。
  张小乙(张狗蛋);雍正元年二月。
  王阿毛;雍正元年十月。
  李根发;雍正元年腊月。
  于阿根;雍正二年二月。
  申大斤;雍正二年四月。
  洪其根;雍正三年三月。
  贺阿宝;雍正三年五月。
  。。。。。。
  梅兰妮数了数;十四人。
  边峰说;‘其实;还有几个也想加入;我没有答应;那几个太会为自己打算了。例如;去年。修孝子庙的时候;不愿出力;还讲风凉话;等修好了;又仗着人大;来抢地盘。虽然给了他们点教训。另外也靠了老乐。才能住到今天。‘
  梅兰妮担心的问;‘不会有什么麻烦吧?‘
  边峰说;‘他们敢!‘
  楚源问;‘他们怎么称呼我们?‘
  边峰说;‘我当队长;大哥是队副;你们哥几个弄个参谋?‘
  梅朵问;‘什么队?保安队?‘
  秦炼说;‘名副其实保安。‘
  楚濂说;‘如果是十三人;就能说是十三太保;这十四还真没名号。‘
  边峰笑道;‘加我和大哥;这就成了十六罗汉。‘
  梅香和她母亲的关系有所改善。她终于开口叫姆妈。只是;看的出她心中还有些疙瘩。鲁妈这人;平日里安安静静的;不多话。人也文气。干活也算利落。
  梅兰妮让梅香教她使用蜂窝煤炉;和火柴。自然也还有保密守则。大厨房和小厨房的格式基本上是一样的。用耐火砖砌了方形灶;四眼炉;中间是个贮水锅;烧饭菜时;靠炉热能使锅中的水加热。灶面;灶壁铺了瓷砖;很是干净。因为;煤气有毒;所以灶头设在南窗下;窗外种着夹竹桃。厨房设计象后世的厨房;壁上挂吊橱;吊橱下是矮橱;矮橱面铺瓷砖;吊橱和矮橱之间的墙面也铺了瓷砖。自然也砌了两个水池;里外也铺上了瓷砖。这么干净;方便的厨房;是清人第一次看见;鲁妈在那里东摸西摸了好几天;都不忍使用。还是梅香演示了各种设施的功能和使用。及清洁方法。
  为了让她有日子实习;所以;每日梅香拿了米面和菜蔬过去;让她试烧。有两次;梅兰妮把自家的午饭给她烧;尝着她的厨艺如何。毕竟;他们很少有机会吃清朝菜的。
  鲁妈每日晚上做针线到三更。是个勤劳的女人。
  梅兰妮让梅香去说;不用这么辛苦。如果来不及做;可以发出去请人做。
  梅香扭捏了一会儿;才说;她做的是弟弟和大伯的衣服。
  

066 保安队
更新时间2013…12…15 1:00:57  字数:3322

 十月小阳春。这年的十月从初一到初五;都是风和日丽。初五这天恰是立冬。按照苏州人的说法;今年是暖冬。
  园子里种的植物;都活了过来。蔬菜已经长了两;三寸。小甲帮着梅朵给菜地施肥。人小;挑不了担子;可华家的人会想主意。做了一个小车;上放着粪桶;把污水池里的肥料;舀到粪桶里;拉到菜地。只是忙活了两只驴。
  厅堂的建筑在收尾了。
  梅兰妮抓紧时间;把完成的缂丝作品换了下来;在经丝上画下一幅的图稿。这次是〃桐荫品茶〃:
  画上的美人身穿暗团花绛红杭缎宽袖褙子;姜黄立领衬衣。淡雪青拖地长裙。一手端着豇豆红釉小茶盅。一手拿着蓝色梅花冰裂薄纱宫扇。坐在桐树下。身后的月亮门里立着黑漆描金竹叶书格。在书格中放着一部部的书;书的夹纸上印着两方印。美人身下是黑漆描金竹叶画坐墩。身旁是黑漆描金竹叶画方几;上放着茶具。此女的头饰很繁。向后梳了个回心髻;前额饰以团寿嵌珠头箍。鬓边带这点翠嵌珠花簪。头中还戴着累丝衔珠金凤。
  照样是有所期待;照样是无所事事。可是为了她们;梅兰妮忙得热火朝天。常常心里在想;这些美人们;如今在干什么?虽然;如今的画上;已经换了美人的形象。原来的她们如今怎样?她们就是这个时代的人;象金丝鸟一样圈养在精致的笼里;再也出不来。
  边峰看着老乐;鲁妈和小甲;小乙几个人;照着图纸安放床和床头柜;其实没什么难度;清一色的床头在西墙。东墙是一墙的壁橱。房门在北面靠东;进门右手处是一个矮的抽屉柜;一共四层抽屉。住房的人一人一层。这样的房间从西排起;一共四间;只是到了最后的一间;只有两张床;两个柜。边峰把他安排给小甲;小乙住。
  梅香天天在排房和主屋之间来回走;有什么动静她会告诉梅兰妮。所以;梅兰妮就算是宅在了主屋里;很少出去。园子里的消息也是蛮灵通的。
  厅堂的屋外也要求抹上一寸厚的草筋黄泥;梅朵还拿出了一把一寸半的竹钉;让糊墙的时候插上。而且还是没有规律的。这插两根;那插两根的。
  小林心里很是纳闷。问了;回说是要吊花篮。他想不出是怎样的情形;只好继续郁闷了。
  那厅堂照传统的设计;一明两暗。其实;华家的房间没什么明暗;厅堂的北墙是一溜的玻璃大窗;在对门的处的北窗前立了木制壁墙。东西两侧用多宝格分出次间。南正面是门;两旁是玻璃窗;门前的抄手游廊和大门相连接。屋后有两间小小退步;是洗手间。屋顶是卷棚顶;这年头没有仿真茅草瓦;只好;在瓦上铺层茅草。
  梁柱并不上漆;刷过桐油本色的木头。窗门也是原木色;并无雕花。看上去朴素大方;也不奢华。但其造价已超过了雕梁画栋的房屋。木头倒不是用什么名贵木料。只不过是榆木而已。地上是砖红色的地砖。里墙用松木的护墙板。自有一股清香。
  原来的那口井还在;围着井修了一围矮矮的井栏。井台不远处种了几株香椿树苗。屋前做出一小块场地;在井的南面放置了一套石碾子。看上去象是个农家的庭院。它的设施也都的确是派用场的;并不是仅仅为了看的。
  一般人家;在堂屋的中堂之上;挂上一匾;上书写着厅堂的名号。华家几个人商量后;决定也风雅一次;取个堂名。叫它〃宜稼草庐〃。
  房子造好了;老乐带着秦炼几个验收;要说小林的工作态度是没啥可挑剔的。干的活也很仔细。秦炼几人很满意。
  造好房子;要请暖房酒。但一般都可以延上几个月才请;因为;房间里的家具;设施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整齐的。
  十月中;保安队正式搬入华家;那天老乐特地带着保安队的孩子去混堂里洗了个澡;剃了头;干干净净的来到华家。
  边峰自有一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华家的前院里;热闹起来了。
  床上铺着白色的单子;包着软和的褥子;一样的蓝布被面;白色被里缝制的棉被。一人一人羽毛枕头。边峰要求被子叠的四方;当然这要练上一段时间。
  那些孩子们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的生活设施;不免多玩了一会;一天到晚装着洗手;去开那水龙头。没事也上厕所去冲水。弄得水塔里的水消耗很快。
  鲁妈向梅香投诉。梅香原话转告梅兰妮。梅兰妮知道这是小孩心性;并不十分生气。将此事交边峰;秦炼处理。
  梅兰妮说;〃别说这些乡下的孩子了。四九年大军进上海;听老一辈的人说;还有人用抽水马桶洗头。〃
  梅朵忍着笑;〃昨儿;可不是;有个小孩在马桶里洗头;让小甲给拽了出来。〃
  梅兰妮问;〃谁这么有创意?〃
  边峰回答;〃金四郎;这家伙就是有点二百五。但人还忠诚老实。〃
  边峰和秦炼训导了他们几次;这些孩子才慢慢地老实了。
  以后;每天边峰对他们进行军事化训练。当然先从队列操开始。
  梅兰妮每天买菜成了负担;拎的菜篮子很重;有时还要跑两次。边峰安排人每日帮忙。秦炼建议把驴牵去驮菜。大户人家;买菜也都有牵驴去的。小甲每日亲自牵驴;跟着梅兰妮;他不放心把驴交给其他人。
  鲁妈也并不象想象中的那样忙;反而还轻松了些;每天都有值日生来帮忙。吃饭前帮着分饭菜;饭后;帮着洗碗筷。还帮着捡菜;洗菜。扫地抹桌。鲁妈知道梅兰妮要请人替保安队的人做单;棉鞋。自愿包下了全部鞋面。并帮助贴好鞋底;发出去请人纳。她的儿子天香;有了玩伴;镇日里跟在保安队的后面。有样学样的。
  梅兰妮知道;按照这个时代;米面油盐都要管理。所以;她派梅香每日去管理这些琐事。梅香请教了师姐;每日记了帐。十天和梅兰妮对一次帐;也是井井有条的。
  后来老乐去了乡间收购粮食。等他回来后;发现保安队的精神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