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主宰江山 >

第330部分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330部分

小说: 重生之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顾同在一起这么久了,陈季常自然知道顾同不是一个无的放矢的人,也清楚顾同不会将他真的贬谪,但是顾同既然说出让他去军中,这就意味着顾同登基之后,怕是还有大的动作。
    “会是哪里呢?”
    看着墙壁上的大地图,陈季常心中恍惚觉察到什么一样,可是向顾同看去,只见顾同早已经转移话题到了。但是陈季常相信自己的直觉,尽管不知道会是什么,但他还是相当期待顾同登基之后的‘大动作’。
    
   

第522章 登基前的最后一场戏
    就在江南各地密谋反抗顾同之时,长安城中,经过了一系列的礼仪和排场,大宋宁宗皇帝赵扩的葬礼,也终于到了最后时刻。
    嘉定二年(,新帝未立,故未改元)正月二十七日,宁宗皇帝梓宫入葬,文武百官送行,从曲江池畔的帝宫到东城之外的陵园,一路之上,尽是素白。
    皇宫通往东门的御道两旁,商铺停业,行人止步,但凡观看葬礼之人,莫不披麻戴孝,不管宁宗生前如何,可是下葬的这一刻,百姓们还是自发的出来为其送最后一程。
    “一个时代终结了,新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送殡的人群之中,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家,深沉的望着百官包围之中的帝王棺椁,幽幽叹道。
    街道两旁的小孩子们,不知道如此大的阵势意味着什么,他们只觉得人多,看着热闹,唢呐婉转、鼓号哀鸣,成人们的生死离别,于小孩子来说,不过是一场热闹。
    顾同立于百官之前,作为当朝丞相,他自然也是皇帝出殡的主礼之人。不过对于顾同来说,他更加愿意将这场葬礼,看作是一个王朝的葬礼,是大宋王朝的覆灭。
    此时此刻,顾同的心间,要是没有一丁点儿的波动,那是不可能的。想宋太祖如何的意气奋发,一杆九龙杖生生的打造出来了一个大宋王朝,遥想那个时候,估计包括赵匡胤在内,谁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万古江山就会这样断送他人之手吧?
    顾同不想说大宋王朝如何如何的不好。毕竟这个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纷争,给了老百姓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毕竟这个王朝,苦苦抵御了北方蛮族的不断入侵,护佑了治下黎民的安康;毕竟这个王朝开创了一个文治的时代,将中国的文化推到了一个巅峰。这个王朝,积累了无数的财富,是中国历史从权贵阶层走向市民阶层的转机,也是一个资本积累和萌芽的历史时期。
    大宋王朝的贡献,不会随着赵扩的入土就会消散,顾同觉得自己有必要在接过王朝的无上大权的同时,也要肩负起继续强盛中华的使命。上天让他重新活了一次,也让他的这一生拥有了可以改变一切的权力,既然有了这份权力,顾同自然不能让中华文明在这里止步,更不会让后世子孙空叹‘宋亡之后无中国’的哀伤。
    “陛下,你就放心去吧,尽管你和你的祖先承载了太多的屈辱,可是从我顾同这里开始,中华民族,一定会开始一个新的纪元,你就在九泉之下,好生看着吧!”
    ‘‘‘‘‘‘
    一路的哀嚎,尽管这些哀嚎之中,没有几人是真心实意。一路的悲伤,尽管这些悲伤更多的是虚假。可是承载了许许多多,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赵扩,最终连带着他的棺椁,他的一生,走进了豪华的陵墓之中。
    窝囊了一辈子,或许,死亡是他最好的解脱。不过令人觉得凄凉的是,杨皇后和赵洵没有出现在葬礼之上。这两个人现在还下落不明,尽管抓到了夏震,可是此贼竟然丝毫不开口,这也让顾同觉得有些无奈。
    眼见着葬礼就要结束,陈季常、路伯达、真德秀、辛弃疾、赵枢、何方、张复亨几人彼此相望,互相点了点头,就在礼部尚书张行简将承载着赵扩一生以及百官对其评价的告书宣读完毕并且火化之时,早就联络好的文武大臣们,就像是训练过的一样,全部都跪了下来。
    陈季常代表百官,对着‘一脸惊愕’的顾同说道:“丞相,国不可一日无主,民不可一日无君,今天子驾崩,帝位空悬,为了早日稳定民心,震慑北蛮南夷,臣等叩请丞相继帝位,定社稷!”
    陈季常话音一落,文武百官纷纷说道:“叩请丞相继帝位、定社稷。”
    文武百官说罢,送殡的上万将士也立即喝道:“叩请丞相继帝位、定社稷。”
    一声高过一声,一浪高于一浪,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能相信,就在前一刻还未先帝‘哭泣哀嚎’的百官此时竟然在其陵墓之前,叩请另外一人登基称帝。
    不过,此时是最好的时机,正因为谁都想不到,才能出其不意,才能彻底的让那些憧憬皇位的赵家子孙失去机会。
    顾同佯装一脸的怒气,他颤抖着手指,指着陈季常和百官说道:“尔等岂不是陷我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地?”
    历史上但凡夺权的开国君主,那个不是经过了三五反的推辞之后才登上帝位的,经过知道这只不过是一种权力游戏,但是顾同此时此刻也不能例外,他可不想将来史书之中记载下他‘迫不及待’夺取赵家江山的模样。
    “丞相愚昧。”陈季常突然站起身,面对着文武百官乃至万千将士说道:“丞相请看,在场的大臣们,哪一个不是希望着能够有您这样的一位君主带领我们,励精图治,振兴社稷?在场的将士们,哪一个不是希望追随丞相征讨四方蛮夷,树我中华威名?百姓们、士子们也都希望能有一个秦皇汉武一样的千古一帝统治这片江山!丞相,您难道要弃置百官之心,万民之意于不顾?为了小仁小义而不顾天下的大仁德、大道义?”
    陈季常又跪在了地上,继续呼吁道:“臣陈季常,叩请丞相,登临帝位,一统天下,治理万民,开创帝国万世之业!”
    “臣等亦叩请丞相,登临帝位,一统天下,治理万民,开创帝国万世之业!”文武百官,再次相请。
    军中将士,则是用手中的木枪杆振动地面,用他们的特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想法。比之百官或多或少的作秀,上万将士却要诚挚许多。他们不管谁来做皇帝,可是却都知道,谁都不如顾同好。
    百官的第二次请求,顾同自然也不能答应,他摇了摇头,死活也不答应。
    陈季常心中暗笑着,可是脸上却不动丝毫,相反,还一脸焦虑的说道:“丞相要是不答应,臣今天就碰死在先帝的灵位之前,以告万民。”
    顾同自然不可能让陈季常去碰石头,他连忙指挥将士们把陈季常架住,然后一脸惶恐的说道:“诸位心意,顾某心领了,可是皇帝之位非同小可,百官可深思熟虑之后再行定夺!”
    说完,顾同就当先离去,这让许多不知道内情的官员摸不着头脑之际,却也让一些还对皇位心存幻想的人兴奋了起来。在这些赵家子孙看来,只要顾同不做皇帝,那么天下自然还是赵家的天下,还是大宋的天下,既然同为赵家子孙,那么他们就有希望登临帝位。
    ‘‘‘‘‘‘
    宁宗陵墓之前的一幕,很快在百官回到长安城之后,就沸沸扬扬的传了起来。当然,作为这场舆论风波之中的主角顾同,却紧闭府门,拒绝一切人来访,说是自己无才无德,不堪帝位,要等群臣商量出新皇人选之后,再去参拜。
    可是官场上的人谁都明白,要说顾同都是无才无德的话,那么天下还有谁有能力担负起帝王之位?
    顾同不出面,这场戏自然也不能停下,以陈季常为首的文武百官们,就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一样,长跪在顾府门前,并且放出话,言说顾同一日不登基,他们就一日不起。
    这一幕,让百姓们高兴之时,也让赵家的子孙们心灰意冷,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谁还看不出来,从赵扩下葬后的百官跪请到长安城中的继续请愿,这一幕幕完全都是顾同和陈季常等人为了堵住天下万民之口演出来的‘大戏’。
    不过谁都不能说顾同虚伪,因为当年赵匡胤陈桥驿兵变的时候,就是这么演的,只不过现在风水轮流转,到了顾同身上罢了。
    知道赵家人当皇帝没有戏了,一些聪明些的、识时务的赵家子孙们也都三三两两的跪在了顾府门前,表示要恭请圣帝继位,赵家子孙如此作为,也不过是想在顾同即位之后,能够手下留情,放过他们。
    一个新王朝的建立,自然不会将前朝的血脉留下,但是逃又逃不走,赵家人只能用这样近乎于屈辱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命祈求一丝生机。
    赵家子孙们的加入,让一些内心依旧忠于赵宋皇室的老人们十分愤懑,但是腿长在人家身上,谁都管不了,也阻止不了;不过赵家子孙们这样的作态,也让一些故老大臣们彻底的对赵宋失去了信念。
    一个人最怕的就是失去希望,在赵家子孙的身上,人们已经看不到宋王朝延续下去的希望了。
    前朝血脉的请愿,似乎也不能让顾同改变心意,顾家人每日将三餐奉上,并且不断规劝这些‘大人’们离去,可是就是没有一个人走,似乎满朝臣子就认定了要顾同做皇帝。
    臣子们请愿,顾同不答应;赵家子孙们请愿,顾同依旧摇头,可是等到城中百姓们也都自发的加入到这场请愿中来的时候,顾同当即就不能‘演’下去了。
    顾同可以让臣子们陪他来演登基前的这场大戏,可是不能让百姓们也来受这份苦,遭这份罪,况且他也从老百姓的脸上,真切的看到了百姓们的期盼和希望。
    那是对于一个美好的将来的期盼,也是对一个新的帝国、新的生活的希望。
    
   

第523章 称帝
    宋宁宗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二月初一,应文武百官之请,天下万民之愿,大宋丞相、秦王顾同于长安城大兴宫登帝位,改国号大元,年号建元,取代赵宋王朝,史称建元改制。
    是年,即为大元帝国建元元年。
    ‘‘‘‘‘‘
    “跪!”
    随着礼部尚书张行简一声清喝,芸娘、师师等顾家家眷,朝中五品以上官员,陕西、山西等九大行省总督,各国使节、商人,以及长安城中德高望重的儒士、百姓,纷纷向龙椅之上一身黑色龙袍的顾同跪了下去。
    不过几天的时间,朝中文武官员的官府颜色,也都变成了黑色;此举是因为大宋王朝乃是火德,水克火,承袭大宋的大元自然是水德,水德尚黑,故而大元帝国礼服旌旗皆为黑色。
    “拜!”
    一声拜之下,大兴宫前,所有人行叩拜之礼,一连三次,等到张行简说了一声:“起。”之后,百官众人这才站起身。
    但是这才是一叩三拜,距离最为隆重的三叩九拜之礼还差许多,是以众人又在张行简的号令声中,恭恭敬敬的向御座之上的顾同行完礼。
    “山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眼见着礼节终于结束,御座之上,顾同也是长长的出了口气,他一面平举上手示意百官起身,一面在心中回想着礼部制定的典礼仪式,一时之间,顿感头大不已。
    “没有想到啊,当个皇帝竟然还要这么麻烦。”
    顾同自嘲的笑了笑,实在不明白历史上那些挣破了头脑也要坐上帝位的人到底是为了什么。当然,张行简不会给他时间去思考这个大命题,等到百官起身,张行简就又说道:“恭请圣上祭告社稷祖宗,宣示天下。”
    顾同收起心思,就像是一个提线木偶一样,又将之前就准备好的一封言辞华丽的祭文宣读了一遍。祭文的大概意思就是,我现在秉承上天的意志,统治天下万民,希望祖宗、神灵庇佑大元兴盛昌隆,等等如何如何,反正就是要向所有的人宣示顾同这个皇帝的神圣性、正统性。
    读完祭文,一些登基的典礼就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是文武百官的目光却都不由自主的望向顾同身后的贴身太监怀中抱着的几道圣旨,无疑,那是顾同将要封赏功臣的圣旨,也是将来大元帝国的权力架构。
    百官的心思,顾同不用去看也都清楚。相反,他心中感慨的是自己毕竟还是不能改变一些事情,就像是延续了上千年的太监制度‘‘‘‘对于这种毫无人性的制度,顾同是打心眼里反感的,不过他不能改变世俗和习惯,是以只能将宋朝的一些宫中小太监留了下来,但是他也没有答应一些大臣请求招录新太监的请求,对于这些落后的东西,顾同只能慢慢改变。
    邓秉元就是从宋朝皇宫之中留下来并被选为顾同的贴身太监人选,作为一个自小入宫的小太监,邓秉元不到二十岁就能成为皇帝的贴身太监,不能不说是一种荣幸。
    眼见着顾同的目光扫向了自己,邓秉元连忙将怀中的第一道圣旨递了上去,看到一脸惶恐的小邓子,顾同笑了笑就直接接过圣旨,对百官说道:“朕起于微末,得百官、众将辅佐,才得以成大业,今日朕登基为帝,焉能忘却旧情?”
    “宣,柳氏芸娘,为大元皇后;西夏祁连公主李氏嵬儿,为皇贵妃;柳氏师师,为贤妃;安氏悦儿,为惠妃;沈氏默娘,为淑妃;楼氏念慈为庄妃;晴儿为荣华夫人;乌兰为婉容夫人;皇后、贵妃、众妃嫔、两位夫人,于朕起兵之时,为朕抚育儿女,安抚后方百姓,功劳甚高‘‘‘‘‘”
    “朕之长子,顾长生,是年七岁,修习经史,秉性聪慧,能持孝悌之道,可为储君‘‘‘‘次子文聘,为惠妃生养,当为晋王‘‘‘‘‘长女文婷,与晋王一母同胞,朕十分怜爱,当为长安大长公主‘‘‘‘‘‘朕之子嗣,当孝悌友爱,相互扶持,以延续大元社稷!”
    顾同宣读完后宫妃嫔以及储君亲王公主的诏书之后,百官又向芸娘、嵬儿、师师等后妃一一行拜见后妃之礼,向顾长生行拜见储君之礼,向顾文聘、顾文婷分别行拜见亲王、大长公主之礼。
    看着芸娘、嵬儿、师师、悦儿、默娘、念慈、晴儿、乌兰一个个感动的留下了泪水,顾同的内心也为之感慨了起来,不过他同时也在内心不断的告诫自己,绝对不能向宋宁宗赵扩一样,昏晕**,以致连累妻儿。
    等到大臣们向后妃、储君、亲王、公主一一行完大礼之后,顾同又展开一封诏书说道:“朝中百官,与朕同甘共苦,南征北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