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肃反秘史-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尔恰诺夫将与会者分为几个侦讯小组。向他们交待了即将开始的侦讯工作的技术性细节和协调整个工作的程序。最后,他宣读了由内务人民委员亚果达拟定的秘令,警告侦讯机关不得对被告施用任何非法的刑讯手段,如威胁、许诺、或者恫吓。
听了这一切,与会者们全都惊呆了,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疑问:如此庞大的阴谋组织居然在没有他们的直接参与下就被揭露出来了,这有可能吗?要知道,内务部的一切业务活动和整个监视反对派分子一切行动的秘密情报网,都是他们一手掌管的。他们放过了这样大一个阴谋组织。竟然没受到任何指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揭露阴谋不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更何况现在已经查明这个阴谋组织已经存在了好几年
面临的审判提纲及其准备程序,一都是由斯大林和叶吉夫仔细研究并亲自制定的。而这一行动的实际执行者,是内务人民委员亚果达。
按照斯大林的计划,应该先把在流放中和各地监狱里的近三百名众所周知的原反对派成员弄到莫斯科来进行“加工”。这样一来。就将有大约五分之一的囚犯会屈服,会承认自己参与了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托洛茨基的阴谋。然后,再以这五六十个人中选出几个来交给审判的组织人,让审判组织人利用这些人的供认,将审判矛头直指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用威胁、许诺或者其它刑讯手段。迫使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这两个活动家承认自己在领导阴谋集团反对斯大林和苏联政府。
为了尽快实现斯大林的计划,内务部决定把手下的几个内奸送进监狱去冒充被告人,这几个特务将在预审中和法庭上说自己是阴谋参与者,并供认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是他们的头目。
侦讯领导人手中早已有一个“人才储备库”。里面有瓦连京·奥利别尔格——内务部秘密特务;伊萨克·获因霍尔德——苏维埃高级官员,与加米涅夫有过私交;里哈德·康克尔——过去当过季诺维也失的秘书处负责人。这三人在第一次莫斯补审判的侦讯准备工作中,起了关键的作用。
奥利别尔格作为内务部外事局的特务,曾一度在柏林的德国托洛茨基分子中间进行间谍活动。当任秘密情报员。一九三O 年,他受国家政治保安总局驻德国情报站站长的派遣, 企图混入托洛茨基的秘书处去工作。 当时,托洛茨基住在土耳其(但这一企图未能得逞:他无法获得托洛茨基的信任。希特勒在德国执政后,国家政治保安总局将奥利别尔格召回苏联,暂派他到塔吉克斯坦去当教师。奥利别尔格在那里的斯大林纳巴德没混多久,很快就被外事局召去执行国外任务。他被派往布拉格,监视以捷克斯洛伐克为基地的德国左翼政党的活动。
一九三五年,奥利别尔格再次被召回苏联,很快就调到莫尔恰诺夫领导的内务部秘密政工局工作。那时,中央委员会和“机关”正在致力于处理最高党校内拥护托洛茨基情绪日益高涨的问题。党校的学员们学过马列的“原著”后,渐渐明白了被斯大林斥为异端耶说的托洛茨基主义,实际上是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高尔基师范学院出现的情况最为严重。学员们成立了研究列宁和托洛茨基著作的秘密小组。党内一些被查禁的文件,包括著名的“列宁遗嘱”,也在校内秘密传开。奥利别尔格被认为是最有经验的特务之一。因此,内务部特委派他到这所师范学院去工作。
在苏联,高级党校教员的挑选工作特别仔细。只有绝对可靠、从没参加过反对派而且受过党的高等教育和教育经验丰富的共产党员,才有资格到那里工作。每一个被指定担任这种教育工作的人、其历史和个人履历都要经过原属单位各级党组织和人事处的反复审查,然后将汇集起来的材料送到内务部和党中央派代表组成的专门委员会查证核实。
假如没有特别关照的话,奥利别尔格显然永远也达不到上面那些严格的要求一他不是俄共(布)党员,甚至连苏联公民也不是。从第一次莫斯科审判的官方速记稿中可以看到。他是一个立陶宛人,而且,他作为旅游者到苏联时所持的洪都拉斯共和国的身份证,也是在捷克斯洛伐克用钱买的。除此之外,奥利别尔格没受过高等教育。仅凭这一条,他就没有资格在社科教研室里当一名教员。但尽管如此,莫尔恰诺夫仍然强行要中央最高党校人事处接受他委派的人,指出他的特工人员能够而且必须在高尔基市工作。后来,中央补发了任命奥利别尔格为革命运动史教师的书面命令。
然而,任命奥利别尔格的事情仍相遇到了许多麻烦。他刚到高尔基市时。被介绍去见一个名叫叶林的人。此人是州党委委员,在党内的工作就是结识所有新上任的教师,指导他们如何处理政治问题。在与叶林的交谈中,奥利别尔格回答问题时头绪混乱。叙述自己的经历时又矛盾百出,最后只得承认自己根本不是学历史的,也不是联共(市)党员,而且还不是苏联公民。叶林怀疑奥利别尔格伪造证件,马上就把这个情况何高尔基市的内务分局和党中央作了汇报。莫尔恰诺夫知道此事后,手忙脚乱地直向中央挂电话。叶若夫召见了叶林。命令他别找奥利别尔格的麻烦。“就让他在学院里教课吧!”这个插曲,我们在后面还要看到,在第一次莫斯科审判时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并导致了叶林的被害。
一九三六年初,当第一次审判的准备工作全面展开时,莫尔恰诺夫就以奥利别尔格充当内应,要他在扮演被告的角色时,做出假口供,以陷害列夫·托洛茨基以及那些已经被捕,又为斯大林决定将其送上法庭的老布尔什维克。
要奥利别尔格充当这一角色无须施加什么压力。给他的解释十分简单。因为他在与托洛茨基分子的斗争中表现出色,所以才选他来完成这一光荣任务;他应该帮助党和内务部消灭托洛茨基主义,应该在即将开庭的审判中,揭露托洛茨基为反苏联政府的阴谋组织者。同时、奥利别尔格还被知会,无论法庭给他判什么刑。他都将被释放。然后到远东地区去担任一个重要职务。
奥利别尔格在内务部认为有用的全部“审讯笔录”上签了名。他甚至签字承认:(他)奥利别尔格,是由谢多夫根据托洛茨基的指示派到苏联来组织谋杀斯大林的恐怖活动的。到苏联后,他就开始在高尔基市当教师,在那里与其他托派分子建立了联系。他们共同制订了谋杀斯大林的计划。据奥利别尔格交待,这个计划的内容是:派一个由坚定的托派分子组成的学生代表团到莫斯科去参加“五·一”游行。借这些学生之手,趁斯大林象往常那样站在列宁墓上的时候,杀死斯大林。奥利别尔洛还供认自己是盖世太保的间谍,并且托洛茨基也知道这一情况。
为了彻底粉碎“托洛茨基的阴谋”,莫尔恰诺夫还命令奥利别尔格把自己的一些私人好友也说成是恐怖分子,而这些人大都是因受希特勒迫害干一九二三二年逃到苏联来遇难的立陶宛人和德国人。这些出卖朋友的要求,使奥利别尔格大出意外。他理解斯大林反对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和托洛茨基是出于什么动机,但他弄不懂神通广大的内务部为什么要收罗假证据来迫害那一小部份有幸在苏联避难的逃亡者。奥利别尔格恳求莫尔恰诺夫别强迫他污蔑自己的朋友,但莫尔恰诺夫却提醒他;必须执行命令。不得加以指责。
奥利别尔格本来既不勇敢,更无坚强的意志。尽管他知道自己仅仅是个假被告。今后也只是个假罪犯,但残酷的铁窗生活和此案其他被告的绝望。早呼破了他的胆。他担心,抗拒莫尔恰诺夫的命令会使他这个假被告马上变成“真正的”被告。所以,他最后还是在要求他作证的一切材料上签了字。
在官方关于第一次莫斯科审判总结报告中所提到的人中间,只有一个是奥利别尔格的朋友,即一个名叫佐罗赫·弗里德曼的年轻人(奥利别尔格说他是“盖世太保的特务”)。然而,在内务部那些未公布的,具有奥利别尔签字的审讯笔录中,我还看到了其他人的名字。那些人全是他奉命加以污蔑的老朋友。我记得很清楚,其中有贝霍夫斯基兄弟,两人都是化学家。莫尔恰诺夫之所以要利用这两人。是因为恐怖活动需要“制造炸弹”的罪犯。还有一个人名叫哈茨克·吉列维奇。他的罪名是企图杀害继基洛夫之后接任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的日丹诺夫。
伊萨克·赖因霍尔该是内务部手中的另一件很有威力的武器。我早在一九二六年就认识了此人。他三十八岁,身材魁梧,生动的脸膛颇有诱惑力。他衣著考究,从外表上看丝毫不象苏共党员,而象是革命前的贵族。
尽然不是老党员,赖因霍尔德却凭着自己那超群的能力和与财政人民委员格里哥里·索科里尼柯夫的亲戚关系,在政界里青云在上,身居要职。二十九岁时。他就成为了苏联经济代表团的成员,参加了与法国政府的谈判,并当上财政人民委员部的办事员。在索科里尼柯夫的别墅里。赖因霍尔德结识了许多杰出的布尔什维克。其中包括加米涅夫。与成千上万的年轻党员一样,赖因霍尔德起先倾向于反对派,但很快就离开了,再也不参加党内外争,而把全部精力用去搞行政工作。被捕前,他是棉纺工业总管理局局长。
一九三六年初。内务部领导们协同叶若夫为面临的审判挑选“被告”候选人时,赖因霍尔德也被选中了。原因很简单:他与加米涅夫和索科里尼柯夫有私交,正好可以被利用作证人来加害两人。另外,赖因霍尔德曾站在反对派一边。虽然时间很短,但仍可以利用这点来对他进行讹诈。
赖因霍尔德就这样被捕了。侦讯人员向他宣布:内务部掌握着加米涅夫拉他加入恐怖组织的材料,所以要他揭露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说他们是阴谋反对苏联政府的头领。莫尔恰诺夫千方百计地想让赖因霍尔德相信,只要揭露了这些人,他就可以保住性命。然而赖因霍尔德坚决否认参加过任何阴谋活动,并极力向莫尔恰诺夫证明。在一九二九年以前,他还从没见过加米涅夫。
莫尔恰诺夫一无所获,只得把赖因霍尔德交给由内务部行动局第二把手切尔托克负责的审讯小组。切尔托克是个臭名昭著的无赖和迫害狂。他和他的手下与赖因霍尔德苦战了将近三个星期。他们对他进行持续不断的审讯。有时,一次审讯就长达四十八小时,中间不准休息,不准吃饭,也不准睡觉。有时,他们利用他对家庭的眷恋之情。当着他的面,在逮捕他全家人的拘票上签字。然而,要摧残赖因霍尔德的意志和钢铁般的身体,三个星期的时间还不够。
在用尽所有常用的刑讯手段之后,莫尔恰诺夫按叶若夫的示意,设下了这样一个圈套。他们让赖因霍尔德安静了几天,然后,在一天半夜,突然将他从床上提起来送到审讯员面前,送给他一份内务部特别委员会的假判决书。在这张盖着官方大印的纸上写道,伊萨克·赖因霍尔德因参与托一季阴谋活动被判处枪决,其家人全部流放西伯利亚。
这时,莫尔恰诺夫就作为赖因霍尔德的老熟人,出面相劝,要他写一份请求宽怒的申请书,并直接交给党中央书记叶若夫。他说,这样一来叶若夫就将下令推迟死刑执行日期,并将案子复审一次。赖因霍尔德听从劝告、马上给叶吉夫写了一份很长的申请。
第二天夜里,莫尔恰诺夫又将赖因霍尔德叫去,说叶若夫已看过申请,并愿意下令撤销特别委员会的判决,但有一个条件,即赖因霍尔德必须答应对“揭露托一季匪帮的罪行”的侦讯工作提供帮助。这样一来,就等于让赖因霍尔德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他若拒绝招供,不想加害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自然就会导致死刑马上执行,相反,若同意按审讯要求供认一切,就意味着得救。莫尔恰诺夫深信,受到死亡威胁、命在旦夕的赖因霍尔德肯定会死死抓住叶若夫给的稻草不放,可实际上,赖因霍尔德比莫尔恰诺夫所预料的要勇敢得多。他也提出了一个条件:他同意在任何供认上签字,不管那些供认是污蔑他自己或是诽谤别人的,但有一条前提条件,即必须由党中央委员会主席叶若夫亲自向他宣布。党认为他是没有任何罪过的,是党的利益需要他在这些莫须有的罪名下签宇。莫尔恰诺夫警告他说,提出任何反要求的企图都可能被看作是拒绝接受叶若夫的条件,这样做不会有好下场。可是,赖因霍尔德坚持己见,不肯让步。
次日,莫尔恰诺夫将赖因霍尔德的情况向亚果达作了汇报。莫尔恰诺夫急于弄到一些有关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罪证,倾向于接受赖因霍尔德提出的条件。但亚果达却坚决反对。他禁止莫尔恰诺夫与赖因霍尔德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做交易”,深信如果再让赖因霍尔德在死亡线上挣扎一段时间,无须让步,他也会缴械投降。
然而时间不留人。斯大林迫不及待地等着侦讯结果.可内务部弄到手的只有一份可以作为证据来指控托派被告人的供诉,而且在上面签字的还是内务部的奸细奥利别尔格。更糟糕的是,这份供诉中没有任何可以危及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声誉的材料。因此,必须采取紧急措施,使侦讯工作摆脱窘境。
叶若夫终于亲自插手此事了。 他感到惊奇的是, 为什么内务部就只知一味地“走正门”。叶若夫将赖因霍尔德从牢中召去,以中央名义向他宣布,赖因霍尔德只要帮助内务部揭发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就能证明自己的无罪和对党的忠诚。这次谈话之后,赖因霍尔德的表现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他本是审讯员切尔托克的死对头,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了他最热心的助手。审讯机关要求他在什么供诉上面签字,他就在什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