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风月天唐 >

第111部分

风月天唐-第111部分

小说: 风月天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付鹏飞何尝不是玲珑之心,瞬间便明白了陈浩为难之处。于是向台下拱了拱手,眼中甚是诚恳。台下的众多学子自然深明其意,继而台下百余人同时请愿:“请大人教授学生”
    这一举动犹如一阵狂风而过卷起千堆雪,继而其余人皆跟随声浪齐呼,请愿陈浩能够教授他们音律。这一下整个会场千余人集体拜师,可谓场面蔚为壮观。
    陈浩算是被眼前的情景彻底惊讶的无语了,他没有想到这付鹏飞在学子中的声望竟然是如此的高。只是他不知的是,纵使付鹏飞声望再高,也不会有此等壮观景象。主要还是因为他这三场对决的惊才绝艳,已然深深的根深在众人的心中。
    许多年后,当后来人参加牡丹花会之时,都会对曾经那‘三千学子请以为师’的盛况而津津乐道。纵使其后不少惊才绝艳的才子如雨后春笋一般,但是却无人敢妄言与当年的陈翰林比肩。
    而台上众人也是尽皆愕然,其中最为惊愕的当属祭酒关创奇。对于他而言,他料到开端,却没有料到结局,而且是这种让他意想不到的结局。在此之前他何曾会想到集结国子监众人之力,竟然仍旧败得毫无还手之力。
    陈浩此刻很是为难,如此多的人向他拜师,授与不授都不是轻易之事。最后只能无助的看向首席位上的雍王李渼,希望他能够出面解决这个难题。李渼自然乐于此事,于是便提议陈浩教授付鹏飞音律,至于台下的众位学子,因陈浩公务繁忙为由,则由付鹏飞代为教授。此刻有了雍王的出面,对于陈浩与国子监双方都是很体面的台阶。
    此次洛阳牡丹花会终于在这一刻结束,而洛阳本届的桂冠得主自然归陈浩所有。然因陈浩乃是牡丹花会的主审官,故而本届洛阳花会,成了有史以来无桂冠得主的一届。
    然而这些并没有减消众人的热情,更有甚者将此次洛阳花会称之为旷古绝今的盛会。当众人目送陈浩牵着岳梦琪离开时,眼神中的崇敬之情更是无以加复。此次盛会,使得陈浩坐实了大唐第一才子位子。
    人群中李泷看着陈浩与岳梦琪上了马车渐渐的消失于视野,眼神中多了一些异样的神采,似乎感觉心情轻松了许多,继而轻轻一笑便转身离去。
    当陈浩领着众人回府的途中,李商隐与方枫在一旁可谓喋喋不休,均对陈浩今日的惊才绝艳敬佩有加。而陈浩坐在马车中,与岳梦琪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陈浩的画作之所以能够引来蝴蝶效应,除了他画工精湛已臻化境之外,还有些许的外界原因。因为即便陈浩丹青再如何逼真,也不会引来如此多的蝴蝶,即使画圣在此也做不到。
    而陈浩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今日乃是牡丹花会,满城的牡丹自然引来不少蝴蝶。至于为何陈浩的丹青能够吸引蝴蝶,实则是因为绘画的墨水之中加入了蜂蜜
    至于之后的竹笛崩裂,实则是陈浩有意为之。竹笛所用竹材须得选取上等成熟直竹,而陈浩选用的却是时日未到的竹子所造,当吹至高音之时必会吹破。
    又因陈浩本是练武之人手劲之大可想而知,当初在少林寺禅院能够拔出三尖金蛇枪,对于这小小的竹笛自然不在话下,只是众人不知陈浩会武罢了
    洛阳花会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关于陈浩的传说却一直未有停止。然而这些却不是陈浩所要关注的,此刻留守府中陈浩正与李商隐、方枫二人商讨政事。
    “大人,若要在河南府将土地兼并这一难题解决,须得应对河南府的三大士族。若这三大士族不给于妥善决绝,就不可上行下效,实施起来定会百般阻碍”李商隐面露难色的说道。
    方枫却是不以为然的说:“李裴薛,屯万田。这等士族豪门私自侵吞百姓良田,不顾百姓死活,实在是罪大恶极。如今大人身为东都留守又是圣上默许,岂容他们嚣张”
    对于方枫这般年轻气盛,陈浩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心道终究是才华再高也不抵家中一老。二人相较之下,就足以看出李商隐的成熟稳重。
    方枫见陈浩摇头不语,心中有些惴惴不安问:“大人,有何不妥?”
    “你可知本官为何委任你为洛阳司法一职?”陈浩你没有正面回答方枫的问题,而是突然有了这么一问。
    陈浩这么一问倒还真是将方枫问住了,见方枫似有疑虑之色,陈浩便直言道:“本官对你的学识从未有过质疑,然你却不够稳重,何为年轻气盛?如你这般尔刚正有余而智谋不足,故此才让你当人司法一职,是想让你多加磨练!
    李、裴、薛三家之所以屹立河南府经久不衰,历任东都留守均忌惮三分。莫非方大人要告诉本官,是历任留守均是无能之辈乎?”
    这一问将方枫刚要出口的话有生生的堵了回去,脸色微红的站立一旁不再言语。一旁的李商隐见陈浩能够静心思量,不似方枫这般莽撞,不禁欣慰的点了点头,心道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
    起初李商隐还在为陈浩年轻便手握重权,在实施过程中过于激进而倍感担忧。此刻看来,他之前的忧虑是多余的。陈浩所表现的稳重已经完全超乎了如今的年龄,有时候李商隐在想,莫非这陈大人天生就是这般心境?
    陈浩微微一叹接着说:“此三家之所以势大,近年来历任留守实权旁落有心无力尚在其次,如今大唐各州兼并土地已然成风才是重因。枝繁叶茂同气连枝,若要根除谈何容易?故而对于此事不可操之过急。一府尚且如此不知根底妄动而为,以后谈何整治各道各州?”
    “下官受教了!”方枫一脸愧疚之色的低头恭谦道。
    方枫的谦逊让陈浩很是欣慰,接下来众人便对这三家做了详细的研究。李家有了李忱的示意,作为李氏的分支自然不会有太大阻力。至于薛家,作为安史之乱的功臣之后,自然有着祖荫庇佑。不过既然薛家嫡孙薛泰曾在牡丹花会上夸下海口,想必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最后只剩下裴家了,对于裴家陈浩经过了解才知道,这裴家也就是当年宰辅裴度留下的一脉。三十年裴度被解除兵权,改任位高职闲的东都留守,其后几十年裴家便在这东都生了根。时至今日虽然裴度早已死去,但是这支裴氏家族却是发展壮大,以至于如今成为河南府三大家族之一,
    裴度一生有子六人,长子裴撰裴撰,字宜业,曾任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如今年近七旬适闲在洛阳。嫡子裴识以荫授上柱国,袭晋国公,如今在朝官至检校户部尚书。其他四子也都声名显赫,多有作为,有“兄弟并列方镇,时人荣之”之称。众人思来想去别无他法,最后只得陈浩亲自登门拜访。俗话说先礼后兵,若是这裴家不识时务,那陈浩只能说不好意思,他陈浩可不是前几任留守任人摆弄。莫说他陈浩身兼巡察使,即便只是一个虚职留守,也要让他裴家伤筋动骨。一更。by:89|10054185》

第三十八章 两位翰林

    第三十八章两位翰林
    陈浩虽然在洛阳花会之后,得以薛泰就是薛家的嫡孙,但是对于说服薛家还是做了很多准备的。然而却不想这薛家家主竟然如此爽快,这让陈浩心情大好之余,也在寻思着这薛家不会有什么要求吧。
    最后果不其然,薛崇如此爽快的答应是有条件的,而这个条件却是让他陈浩哭笑不得,心道这洛阳花会还真是让他赚够名声。
    薛家家主的条件有两个,其一便是陈浩的一副字,只因薛崇对于书法有种独到的爱好。此前一直喜爱柳公权的楷书,然而自从陈浩横空出世后,薛崇便喜爱上了陈浩这种狂而不羁的书体。只是陈浩很少有作品传出,故而薛崇常常以此为憾!
    这第二个条件就是让薛泰拜陈浩为师,这可让陈浩有些为难。心道刚收了一个怎么又要收徒,四书五经自己可不擅长。但是见薛崇那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样子,陈浩最后只得妥协。
    陈浩对于薛崇的这点心思他又岂能不知,反正自己不吃亏又何乐而不为,能够收徒、写字换得千亩良田,陈浩觉得土地收得知,字写得更值。
    当此事传扬出去后,使得河南府上下一时间纷纷议论着,陈翰林的一幅字到底价值几何。一幅字抵得上千亩良田,这着实有些匪夷所思。此后河南府一直流传着一句谚语:良田千亩,不抵陈浩一书
    自然也有不少人觉得薛崇此举过于失策,一幅字而已又岂值得如此。然而薛崇对此却只是哂然一笑自语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待薛家的事情解决之后,接下来陈浩面临的就是裴家。对于这个裴家陈浩心中没有什么底气,心中有种预感此次裴家之行定然不顺。
    当陈浩一身官服来到裴府门外,俯首颔首观赏着裴府周围环境,裴府的府邸占地极广,高耸的门楼更彰显的威望。经过通传片刻后,裴府中门大开,一鹤发老人领着众人迎面向陈浩走来。
    陈浩见迎面走来神采奕奕的老者,便知此人定是裴撰无疑了,于是率先开口道:“晚辈见过裴老,多有叨扰还望勿怪!”
    “陈大人此言让老夫惶恐不安,大人光临寒舍已是荣幸,老夫有失远迎才是罪过!”裴撰面和慈笑的向陈浩施礼,继而请陈浩入得裴府。
    陈浩裴撰的引领下来到府内,一路走来让陈浩眼花缭乱。府内筑山凿池,竹茂树幽,有风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蹊径盘曲,可为都城的胜景。
    府内建筑格局显然经过精心布置,虽谈不上富丽堂皇气势宏伟,但却无时无刻不感觉到府邸主人的极尽奢华,而又恰到好处,丝毫不引人反感。
    带来到客厅二人分宾主落座,两位翰林学士可谓是无话不谈,谈到兴头之时二人也是爽朗大笑。在外人看来二人一老一少相谈甚欢,实则却是暗含金戈。
    陈浩几次欲要将来意说明,却被玩于世故的裴撰巧妙地转移。这让陈浩心中颇感失望之余,也对这位老人家刮目相看。今日他可是遇到劲敌了,圆滑如斯不由得不让陈浩佩服。
    茶水上了几次,依旧没有谈到正事上面。最后陈浩见天色不早,便不再转弯抹角直言道“裴老,今日晚辈前来是有一事相商,还请您给予指点!”
    “哦?大人言重了,请!”裴撰见陈浩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也不在兜圈子的轻声道。
    陈浩拱手沉声说:“想必晚生今日前来,裴老心中也已然有了计较。晚辈之所以前来,实则是想让裴家能够如薛家一般,支持晚辈改善民生”
    话音刚落陈浩想听听裴撰有何高见,却不曾想裴撰自顾饮茶品茗,方才还十分健谈此刻却沉默不语。这让陈浩尴尬之余心生一丝微怒,于是激将道:“裴老莫非空有翰林之学,未有指点晚辈的地方?”
    陈浩的这句话刚落音,裴撰双目陡然睁开,继而目视陈浩冷笑道:“陈大人可知此举是在自掘坟墓?”
    “哦?愿闻其详!”陈浩扬声道。
    裴撰抿了抿嘴,继而一改此前慈善的脸色道:“历任东都留守中欲要行此策的,陈大人绝非第一人,然却未有成功者。莫非是他们不如大人您?非也!陈浩是聪慧之人,应当知晓牵一发动其全身的道理”
    “晚辈自然明了,如今大唐各州道,尚且不论藩镇林立,如裴家这般家族多如牛毫,若是动了河南府,即是动了都畿道,乃至大唐诸道”
    见陈浩能够如此明视大局,心中也是颇为欣赏,于是反问:“既知如此,那又何必自讨没趣,引得天下动乱?安稳的做好你的东都留守。届时有了为官资历便可登阁拜相,何必因为此事而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大人你要知晓,这场赌博可是无任何胜算,到那时四面楚歌,可没有人替你出这份赌资”
    裴撰的话再清楚不过,陈浩也明白裴撰最后一句的深意。若是此事处理不当的话,定会遭致各州道的弹劾,毕竟这是关系到各州道士族门阀的利益,又岂能让此风渐长乃至吹遍各州?
    那是他可谓是四面楚歌,即使是默许他的李忱,面对各州道的压力,也会舍弃他这个棋子。正如汉朝武帝时期的主父偃一般,为刘彻忠心效力,然而最后在诸王的逼迫之下,汉武帝不得不将其处死。
    然而这些陈浩早就了然于胸,今日之所以站在裴府就已经做好应有的准备,于是长吐了一口气继而沉声道:“裴老之言,晚辈此前早已想过”
    “此乃大善矣!大人当知,天下士族门阀无数,又岂能均如薛家慷慨?舍弃食禄之地形同切肉,岂可愿哉?”裴撰见陈浩不似顽固不化之人,于是便劝慰道。就在裴撰认为陈浩会因此打消执念之时,却见陈浩目露厉色的冷声道:“那又如何?即使诸位如铁公鸡一般,本官也要拔下几戳毛来!”一更。by:89|10054186》

第三十九章 怎么,你想谋反

    第三十九章怎么,你想谋反
    说完之后再也不作言语,将陈浩视若无物。见裴撰如此不可一世,陈浩心中十分不满这种倚老卖老之人。俗话说泥菩萨还有三分火气,何况此刻被孤立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聪明人之间无需太多语言,此刻裴撰的态度已然表明了立场。陈浩知道自己再也没有待下去的必要了,于是冲裴撰冷笑道:“既然裴老已无谈趣,晚辈便就此告辞”说完一甩衣袖转身离去。
    待陈浩转身向外走之时,裴撰抬眼看了一眼陈浩的背影,眼中尽是不屑与戏谑,口中不由的暗自嘀咕陈浩不自量力。他倒要看看没有他裴家的支持,陈浩如何在河南府实施均田制
    待陈浩回到留守府已是傍晚时分,这时书房内除了李商隐与方枫之外,少尹(副留守)秦大人也在其内。见陈浩脸色不善的进得书房,李商隐就知此次不顺,于是试探性的问:“大人,那裴家”
    陈浩未曾理会李商隐的话,而是直接回到席座独自斟饮了一杯酒,这才问:“李家那里情况如何?”
    “回大人,今日由雍王殿下亲自前往,在恩威并施之下已然承诺配合大人推行均田制!”一旁的秦大人施身回禀道。
    听了秦少尹的回禀陈浩的脸色好了许多,随后把玩着手中的酒杯自语道:“既然你裴家自恃势大,那好,本官就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