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战风云录(上)-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打算任命何东为市政卫生局议员,其时何东正准备 前往欧美,只得婉谢。卜力聘请何东担任太平绅士,太平绅士均由有地位 的香港居民担任,不需像议员那样每周出席例会。 这以后,何东因身体虚弱,没有再接受担任港府公职的邀请,只任港 府顾问一职。 1915年,英皇乔治五世授予何东爵士勋章。何东成为英国爵士,其地 位在一般的英人中间,也显得高人一等。 大解悭囊 何东虽然热衷进入洋人上流社会,但他时时牢记他是炎黄子孙。他对 中国的政治风三,莫不表现出极大的热忱。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携家眷逃到香港。清廷 出重金悬赏杀康有力的头,并宣告匿藏者同罪。康有为最初躲在驻港英军
… 页面 79…
兵营,因多感不便,何东冒着生命危险,接康有为一家到他家来往。事后, 中报记者采访何东,何东说:“我赞同康先生的改良。”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何东捐钱成立中国救援基金,为革命党人提供 资助,并在香港开办发屋,为华人剪辫理发。 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要求改善待遇,增加工薪。香港海运停顿, 货物堆积在码头,进港船只又滞港压舱。何东担心香港经济停滞,积极从 中调和。港英当局被迫答应适当提高工人工薪,但仍有少数海员及港务工 人阻挠复工。何东答应私人支付工人罢工期间的一半工薪,将罢工浪潮平 息下去。 1925年夏天,为抗议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暴行,省港工人举行大罢工。 罢工后,香港垃圾如山,污水遍地,行无车乘,食无饭庄。罢工封锁了交 通,香港的粮食肉菜来源被切断,市面供应紧张,抢购之风席卷香港。香 港成为“死港”、“臭港”。 何东站在买办资产阶级立场上,对大罢工持反对态度,他说:“这样罢 工,香港几十万居民要不要过日子?港无宁日,经济就不可能像西方那样 发达,富人先倒霉,接着穷人会更穷。” 何东想像上次那样从中调解,工人领袖对他不予理睬。何东虽不赞成 罢工,但他却去港府施加压力,要求港督改善华工待遇。罢工结束后,何 东发动华商捐资,恢复香港供水供电、清扫垃圾。 何东热衷政治,但他的政治头脑远不及他的经商头脑。军阀混战,内 地民不聊生,何东优国忧民,奔走大江南北,竟游说成各派军阀坐到一起 举行圆桌会议。何东被推举为12人委员会主席。何东要求各派军阀化干戈 力玉帛,像西方那样,通过议会选举参政,共同治理中国。何东的奢望, 显然是一厢情愿。 那时,军阀为了让南中国首富何东资助军费,派员来游说何东,说一 番将在中国实行西方民主的谎言,以博何东所好。何东听得高兴,便慷慨 解囊。何东北上时,受到直系军阀吴佩革国宾规格的接待,何东途经各站, 都有仪仗队迎送。人们分析,吴佩享一定得何东不少好处。 军阀的作为总令何东失望。不过,何东并没泯灭爱国政治热情,抗日 战争爆发前夕,何东捐资10万港元,买了一架英制战斗机赠给中国空军。 其后,何东多次捐资给香港的慈善组织,以解决逃港难民的衣食与医疗。 何东一生悭吝,但他对慈善事业从不惜悭囊。他设立皇仁书院奖学金; 资助港府创办香港大学;开办跑马地宝觉义学;设立贫民医院;他出任东 华医院首席总理期间,解囊建新院,添置设备;香港米荒,何东运来白米, 救济饥民;东江大水,华北旱灾,何东发起港埠华人捐款赈济灾民,捐款 最多者,当属何东。 何东是战前香港最大的华人慈善家。何东亦是香港公认的华商领袖, 他对华商在香港的崛起,起了很好的表率及促进作用。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何东在港的影响与声望,无任何华人可与 他论伯仲。
… 页面 80…
第十二章 冯氏简氏银号世家创东亚 冯平山、简东浦是香港第一代华人银行家。他们掘得的第一桶金都是 来自银号,冯平山的银号叫维吉,简东浦开办德信银号。古老的银号为何 能在洋人银行的挤迫下生存,其中大有奥秘,冯氏简氏则是深谙其奥秘的 人。1919年,他们合伙创办东亚银行,经数十年发展,东亚是今日香港华 资银行的名号。 罗文锦家族 在本世纪初,香港有四大家族之称,他们分别是何东家族、罗文锦家 族、利希慎家族和高可宁家族。 罗文锦家族是靠做买办起家的。家族先祖罗富华是混血儿,娶曾氏为 妻后生罗长肇、罗长业。罗长肇在19世纪后叶任始和洋行买办,是何东胞 弟何福的同事兼好友。何福将侄女施氏许配给罗长肇,施氏生有罗文锦等 四男。 罗长肇曾被港府委任为太平绅士,光宗耀祖,显赫一时。但是,港人 称罗氏家族,不叫罗富华家族,亦不叫罗长肇家族,而以罗氏在港年三代 罗文锦之名代表其家族”原因安在? 这是因为罗氏家族多出状师 (律师),是香港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 状师世家,其中以罗文锦最著名。 罗文锦于1893年生于老家番禺,13岁赴英留学,1915年参加律师考试, 获全英第一名。罗文锦回港后开始律师生涯,深得同业的好评。 何东夫人张静蓉见罗文锦学识渊博,将长女锦姿许配罗文锦为妻。因 是香港两大华人世家结亲,婚礼隆重之极,港督梅含理前来祝贺。 罗文锦在政界青云直上,28岁,被册封太平绅士。39岁,任国防绅士 及卫生局议员。42岁,任立法局议员。48岁,英皇授其勋衔。53岁,任行 政局议员。55岁,英皇封其为爵士。 罗文锦以敢言而著称,为谋取港人利益尽心竭力,是华人公益事业的 热心人与牵头人。 罗文锦胞弟罗文惠、幼子罗德工等数位家族成员,亦是香港法律界, 政界风云人物。 在香港,世家特指受过英皇恩泽,授衔封爵,有钱有势,发迹达三代 以上的家族。自香港开埠至今,真正称得上世家的仅 十几个家族。其中冯平山家族、简东浦家族是因创办了东亚银行而著 名港埠的,冯、简两家族又谓之银行世家,或银号世家。 银号是中国旧式的金融机构。北方多叫钱庄,南粤则普称银号。金融 史家称,银号是规模大的钱庄。其实不尽然,就像今日,一家小小的商店 常冠以商场之名,能说商场就比商店大? 在香港,财力雄厚的外国银行林立,小小的钱庄简直就无人侧目。钱 庄改银号成为时髦,规模虽不可与银行同日而语,总还有一个“银”字吧。 不过,银号的经营方式,仍是旧时代的沿袭,融资放贷,担保立据,究其 本质,又跟现代银行无异。 早期港埠银号老板,梦寐以求的事,莫过于创立一家现代方式的银行。
… 页面 81…
冯氏简氏创办东亚银行,有一段漫长过程。 平山爱银 冯平山是广东新会人,1860年生于小康农家。冯平山读过两年私塾, 因家境式微,15岁便孤身乘船前往泰国。叔父在曼谷开了一家唐货店,经 营中国的杂货,冯平山做学徒坐店。 冯平山勤奋好学,一年后即能独挡一面。叔父渐让平山做掌管店面、 算帐清盘等更重要的活。冯平山深感学识浅薄,发誓有机会要重续学业。 1879年,19岁的冯平山回省港办货,以后频频往返中泰之间。回国期 间,冯平山抽空向老先生学习古文。半年之后,竟能在帐簿写下流利准确 的文字。叔父颇为惊讶,认为冯平山日后必成大器。 冯平山正是19岁那年回家成亲的,其妻李氏,仅与冯平山匆匆见一面, 便草草结婚——冯平山要赶回曼谷鼎助叔父生意。 两年后,一位龚姓华商见冯家生意蒸蒸日上,对冯平山大力赏识;认 为他前程无量,便要将女儿许配给平山为妾。冯平山担心乐不思蜀,忘掉 家中的发妻,便谢绝龚老大一番好意,高泰回到新会乡下。 冯平山岳丈见婿回乡,分外高兴,与平山道:“在家千样好,出门万般 难。世上72种行业,数耕种最为牢靠,无优无险,平平安安。”冯平山遂与 岳丈合种甘蔗园,对岳丈安贫乐道的思想颇不以为然。碍于长辈尊严,冯 平山不与他争执,心里却常常思念着经商发财。 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将他们含辛茹苦种植的甘蔗摧毁。冯平山提出 外出经商,岳丈知其在外闯荡,跑野了心,不再阻拦。冯平山携带现洋, 辗转入川。 冯平山千里迢迢,往返于川粤之间,生意愈做愈大,自置了运货的船 只,在重庆设立了安记商行。 1906年,46岁的冯平山在广州开设了安隆银铺,这是冯平山第一次涉 足民间金融业。冯平山涉足金融,是他经商时饱尝借钱之苦。于是起念, 待我发达之日,一定要做钱老板。 冯平山做上银铺老板,常常为资金短缺捉襟见肘,他始知,小小的银 铺老板,谈何发达。 冯平山是贫寒出身,经历过数十年磨难,他笃信一个道理,生意不伯 小,就怕人懒。好吃懒做,金山银山都会吃空。冯平山惨淡经营,勤俭持 家,家底日益殷实。 辛亥革命成功,可眨眼间又是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冯平山举家 迁往香港,开设维吉银号。 其时香港的金融业,是洋人银行的一统天下,冯平山在开设银号前, 作过一番调查。原以为十里洋场的香港,老式银号无立锥地。可香港的银 号,虽铺小财薄,照样开得红红火火。究其原因,是洋人银行歧视华商造 成的。除了何东等少数华商巨头,一般的华裔商贩,休想到洋人银行借到 一文钱。老式银号仍有广阔的市场,能够在大银行的石屎森林的夹缝里求 生。 银号遍地开花,也就意味着竞争异常激烈。船多塞港,同行是冤家。 冯平山奉行以和为贵,从不与同业产生龊龋。冯平山有不少同业朋友,其
… 页面 82…
中与德信银号老板简东浦交往最密。 东浦含银 与冯平山相比,简东浦家族算地道的银行世家。简东浦父亲简老大原 在广州经商,广州是中国开放最早的商埠,有很多洋人开的商行。简老大 是个乐意接受新事物的人,他知道跟外国做贸易是未来商界的潮流,地位 高,收益丰,就跟一位传教士学英语。简老大聪颖敏悟,很快就能与英人 简单会话。 太平天国时期,起义军数次迫近广州城。简老大随着难民流亡逃往香 港。最初在亲戚家的金山行帮忙,简老大利用与洋商打交道的机会,加紧 学习英语。总行设在印度的正金银行来港开设分行,需要聘用华人买办。 简老大力挫群英,端上外国银行的金饭碗。 这一年,简东浦出世,都说他是含着银匙来到人间的。 简老大成为高等华人,有意让简东浦继承父业——将来做一名捧金饭 碗的银行买办。简老大深知自己的英语不地道,送儿子进洋人办的小学读 书。 简东浦中学未毕业,就去了正金银行设在日本横滨的分行。他没有做 买办,买办雇的是日本人,简东浦做见习帐簿员。后又做过汇兑、贷款等 部门的职员。 本世纪初,简东浦回到香港,他没有依循父亲的心愿去做一名买办, 而是自立门户,开办德信银号。 那时买办是非常时髦的职业,实惠与名声远非一般的华商所能比拟。 简东浦其志不在银行买办,而是银行家。 德信银号未成为简氏家族的银窖。简东浦负担很重,既要积蓄钱谋求 未来的发展,又要养活一大家人。沉重的家庭负担,到他创办东亚银行时 仍未减轻半分。据简东浦儿子简悦强回忆:那时,除了我们14个兄弟姐妹 之外,还有伯父留下的8个子女、祖母姑母等20多人,全靠我父亲一人的收 入。生活之艰辛,可想而知,有入不相信,说开银行的还没有钱吗?我只 能这样回答,银行里的钱是自己的吗? 简东浦没有接受太多的教育,所以很重视对子女的培养,只要子女有 读书的潜质,就让他们一直读下去,直到大学毕业再去留洋。简东浦舍得 出学费,但对子女的生活费却很抠。上学的地方离家宅所在的育贤坊很远, 需在外面吃饭。简东浦给孩子每天3仙钱,只够在西营盘三多里跟卖苦力的 华工一样吃素面。如孩子考了好成绩回来,简东浦才会破费一番,带孩子 到数里之外的连卡佛吃大众西餐。 简悦强回忆道:吃这种西餐,对我们来说已是非常高级的享受了。别 人说我是含银匙出身的,你说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家说是世家,但实际生 活,与世家相比甚远。 简东浦常常向孩子灌输勤俭的美德。他常常流露出商场失意的心态, 跟妻子孩子倾诉生意赔本的事。一家人时时笼罩在危机感中,把金钱看得 比什么都珍贵。 当有一天,简东浦与友人合伙的东亚银行在极繁华的皇后大道中开张 时,一家入这才如梦初醒:原来我们家这么叠水(有钱)!
… 页面 83…
共创东亚 简东浦的德信银号确实赚了不少钱。但简东浦不能拿这些钱垫作家用, 他必须作为实现银行家抱负的资本。 冯平山的维吉银号也是华人银号中的佼佼者,到1918年,他业务扩大, 还另设分号——亦安银号。 简东浦出身银行世家,从小又到日本的银行做见习生,精通银行业务。 冯平山觉得,银号迟早会遭淘汰,未来的世界将是现代模式的银行。未雨 绸缨,冯平山认为,从现在起,就应在银号推行银行的经营方式,等资本 雄厚了,再改为银行。 于是,冯平山就去德信银号,向简东浦请教。 因是同业,彼此都认识,但没有深交。简东浦了解冯平山的为人,做 人厚道,虚心好学。他对冯平山不存戒心,把自己的学识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