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盛唐风月 >

第201部分

盛唐风月-第201部分

小说: 盛唐风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长安的路上遇到饿殍;他不但让人掩埋了尸体;还收容了一个六七岁的遗孤;据说那饿殍是孩子唯一的亲人舅舅阿兄;人人都说眼下是盛世;为何即便是洛阳到长安这样的官道;也不免有冻饿而死的人?我那一次看了觉得心里很难受;竟是堵得慌。”
    杜十三娘起初仿佛有些不自然;可等到那话题从崔俭玄身上转到了路遇饿殍之事上;她却流露出了深深的惘然和痛惜。而杜士仪也没了打趣妹妹的兴致;不知不觉沉默了下来。良久;他方才轻声说道:“兴;百姓苦;亡;百姓更苦。即便天下四处仓廪足;却仍旧不免要有人挨饿受冻;这是哪一朝哪一代最繁荣的盛世都没法避免的。为官一方者;能够做到四境之内无饥馁;就已经很难;更何况是主政天下者?”
    对于这一番话;跟着殷夫人读书许久;已经懂得这些兴亡盛衰道理的杜十三娘顿时轻轻咬住了嘴唇;片刻之后却突然问道:“那阿兄你呢?你如今已经做官;莫非也没有把握能改变如此情形?”
    “你以为你阿兄是神仙?”杜士仪哑然失笑;一如从前揉了揉小丫头的脑袋;这才淡淡地说道;“我没有那么大的志向;入仕为官本不过是想保护自己;也保护自己的亲朋;不让别人随意拿捏。但倘若能够;我也会尽力为黎民百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多大的官;拿多高的俸禄;就得对得起这份责任和报酬;否则岂不是尸位素餐?只不过;尽管经史上头处处说什么教化百姓肃风气之类;但在朝廷看来;一地官员最要紧的却是赋税。否则;眼下整个天下最要紧的事;也不会是宇文融的检括逃户和籍外田。”
    盛世藏忧;又何止今时?
    这个沉重的话题让杜士仪今ri给崔俭玄和杜十三娘接风的喜悦无影无踪;而杜十三娘也同样没了兴致。等到杜士仪送了妹妹回房;自己又回到书斋;看着四周架子上积攒得越来越多的书;他想起如今ri趋瓦解的府兵制、均田制和租庸调法;想起自己近ri来写的那些东西;眼神不禁好一阵闪烁;随即突然对外喝了一声:“来人”
    “郎君有何吩咐?”
    “备马;我要去拜会宋开府”
    腊月末各官署即将放假的时节;这近两年来冷冷清清的宋宅门前;本当更是门庭冷落车马稀;可不想当杜士仪在乌头门前下马请人通报之后进了前院;却发现外头竟有十余匹坐骑;显见是一家所拥有。尽管随从都早已被人带到前院廊房休息;但只这些坐骑就足以⊥他察觉到;今ri来拜访宋憬的客人非富即贵。果然;当他进了正门之后;引路的家仆便笑着说道:“杜郎君来得巧;今ri张相国正好刚来不久。听说杜郎君来了;张相国还笑说这是意外的惊喜。”
    如今政事堂中有两位张相国;但杜士仪笃定今天来人若是张嘉贞;绝不会说话这般亲近;因而断言是张说无疑。想到张说回朝之后;自己还不曾去拜访过;今ri相见实在是无巧不成书;他不禁在肚子里哀叹了一声。
    张说这个人尽管他打交道的次数不多;却能察觉到城府非同小可;可不比宋憬光风霁月崖岸高峻;他本打算惹不起躲得起;这下可好;硬生生撞上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表字君礼,忘年知己
    张说和宋憬是多年老相识了;尽管明面上宋憬是得了姚崇的举荐方才继任为相;但如张说这般真正心里明白的人都清楚;那不过是一个幌子;早在当初;宋憬便是简在帝心的人。两人都是当初还是太子的李隆基心腹;又一样是先后被贬出京;一个在广东;一个在岭南;因而张说即便知道宋憬和姚崇旧ri私交不错;却一直把对方当成友人;此刻自是谈笑风生。待到书斋外头伺候的书童报说杜郎君已经到了的时候;他便笑着说道:“杜十九郎可是来了”
    正好进屋的杜士仪听到张说提到自己时这般热络的口气;不禁心里一突。好在他的心理素质向来不错;在张说那笑吟吟的眼神之下;他连忙行礼;随即又向宋憬躬身见礼;却是客气而不失恭敬地称了一声宋开府。
    “说之本来是要走了;结果你正好登门求见;他便又不肯走了。”宋憬直截了当地说出此节缘由;这才颔首说道;“你在万年县尉任上转眼间便经历了好几件事;着实处理得不错。尤其是蓝田县主一案;占住理又能深究到底;终究给了百姓一个交待;亦是让那些皇亲国戚不敢胡作非为。据我所知;年关将近;那些大安村的村民甚至有人打算供你的牌位。”
    这前头的夸奖也就罢了;这最后一句险些让杜士仪满头大汗——人死了才供牌位;他眼下可还活得好好的再者;如此一来要是被御史台那些御史抓了由头弹劾一本;那就是无妄之灾了。因而;他几乎想都不想便立刻说道:“我是一片公心审案;他们这般大张旗鼓;那就把公义变成私德了。所幸宋开府告诉我一声;明ri我就派人去大安村晓谕;若有人私设这等东西;立时让他们烧了”
    张说不禁哑然失笑:“各地州县父母官;若是能得百姓这般敬爱都甚为难得;更何况万年县这样的天子脚下?杜十九郎;你去年刚到并州时;我还觉得你只不过是书生意气;可你从并州而幽州;最终不但慑服铁勒;更是让奚族内乱得以平定扬名而归;我方才知道还是看轻了你。你这万年尉任上才只半年;却是经历颇丰啊;也难怪政事堂中其他两位相国提到你时;亦是啧啧称赞。”
    源乾曜和自己颇有些渊源;因而善意居多;可张嘉贞会称赞他;那就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腹诽归腹诽;杜士仪在明面上还只能连番谦逊;自己来找宋憬本来想提的事立时抛在了脑后。等到依宋憬之言入坐;又打叠jing神应付了张说东一个西一个让人时时刻刻不得不绷紧神经的问题;他正寻思自己是不是找个借口告辞算了;突然就听得张说开口说道:“杜十九郎;如果我没记错;等过了年;你便是十九了吧?想当初广平兄虽和你相同的年纪进士及第;可释褐之时;也不过上党尉;再转王屋主簿;相形之下;你却比广平兄当年更胜一筹。”
    这样的比较;要是在那些心眼不大的高官听在耳中;必然极其不顺耳;但宋憬却欣然点头道:“荀子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足可见后辈更胜前辈;本就不足为奇。遥想我当年弱冠之时;尚只有一肚子耿介;杜十九郎除却耿介之外却还有满腹沟壑;却是不易。”
    如此盛赞;倘若宋憬只是对自己说;而没有外人在场;杜士仪必然在谦逊的同时还会小小自鸣得意;可眼下旁边还杵着一个张说;他哪里敢自认满腹沟壑。可还不等他赶紧辞谢这样的高评价;张说突然开口问道:“对了;杜十九郎你如今固然赫赫有名;却不闻表字传世;莫非你还不曾起表字么?”
    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杜士仪为之一愣。男子冠而加字;在杜思温的授意下;他的冠礼在释褐正式任万年尉之前;并没有惊动很多人;杜思温只是请了杜氏族老若于;低调而不失隆重地办完了。至于表字;更因为人人都称他一声杜郎君或是杜十九郎;倒是少有机会别人称呼表字;因而除却寥寥数人;竟是几乎没机会传开来;却不想此刻竟会被张说这个没打过几次交道的新晋宰相问起。
    “张相国”
    “若真的没有;何妨让我和广平兄给你参详一个?”
    见张说兴致盎然;仿佛立时就要拉上宋憬给自己起一个表字;杜士仪连忙起身长揖谢道:“多谢张相国美意;然则我的表字少有流传;是因为之前冠礼办得并不铺张;再加上少有人称。当初冠礼只是杜氏族人与会;表字亦是朱坡京兆公亲赐;名曰君礼。君子之君;礼节之礼。”
    “士者;君子之意。仪者;度也;礼也。杜君礼不愧是朱坡京兆公;这表字起得果然隽永。”宋憬却丝毫不以为意;轻轻捋着胡须连连点头;又满脸期许地说道;“杜十九郎;如此美字;你千万不可辜负了。”
    张说本是心底有些思量;此刻听杜士仪提到冠礼;他方才醒悟到杜士仪既然已经入仕;自然不可能拖着冠礼到二十岁再行;已有表字并不奇怪。事既不成;他也不至于强求;当即亦是含笑说道:“广平兄说得没错;杜十九郎无论名字还是表字;全都是美字嘉字;足可见长辈期望。只不过如今以他的名声经历;也不负这般期望。我今ri虽ri间休沐;晚间却还要政事堂轮值;这就先告辞了。广平兄还请千万保重这有用之身;须知圣人见我等时;言谈之间常有问起你;异ri必然还有用你之时。”
    “那是自然;这两年;我也没有真的闲着。”
    宋憬淡然一笑;等到和杜士仪一同送了张说出去;返回书斋的路上;他便若有所思地问道:“你今ri来;可本来是有事对我说?”
    “宋开府慧眼如炬。”知道宋憬就是这般直截了当的xing子;杜士仪也不卖关子;沉吟片刻就低声问道;“敢问宋开府当年挑了肆虐天下的恶钱下手;那时候可曾想到若有差池的后果?”
    “想过。然则恶钱泛滥百姓苦之;身为宰相;既然明知;则不可不为。”宋憬连眉头都没动一下;就仿佛说着一件极其稀松平常的事;“那些王侯公卿已经富甲天下;却还不知满足与民争利;倘若不加以遏制;即便天下升平;久而久之根基就会烂了。而大唐至开国至今;已经时ri太久了;烂了的根子不止这一处;若不能一处一处小心挖除;只会殃及更多好的地方。只不过;我那时候行事确实太cāo之过急了些;以至于险些酿成大变。所以归根究底;还是我用人不得法;不能洞察所用官员的能力和品行。”
    面对宋憬这种客观的态度;杜士仪不禁肃然起敬。后世人提到大唐名相;前必称房杜;后必称姚宋;只因房杜联手;故而有贞观之治;姚宋接力;故而有开元盛世。然则房玄龄和姚崇都是八面玲珑的圆滑之人;相形之下;杜如晦更善于断;而宋憬则在于直。
    “你难不成又在想什么得罪人的事?你前次在吏部关试时言道书判只重文采不重时务;此事我已建言;朝中有不少官员附议;虽未见能立时有所改善;却对后辈不无裨益。如今你若有什么想法;尽管提出来便是。若是值得做的;我便与你再参详参详;若是错的;那你也可以知道错在何处。”
    这等实事求是的态度让杜士仪忍不住笑了起来。等到重新进了书斋入座;他就对宋憬肃手一揖道:“正如宋开府之前所言;如今去大唐开国已经时ri久远;当年合适的制度;如今却已经不再合适。就比如国初地广人稀;因而永业田和口分田总计百亩;可以惠及每一个百姓;而府兵备兵械随时应征战;以战功奖田土和勋级;更可惠及子孙出仕;可现如今;一丁成年非但分不到百亩田土;却要承担和百亩地相同的租庸调;再加上摊逃之故;因而逃户越来越多;兵役乏人;附庸王侯公卿之下的不计其数;宋开府以为然否?”
    如此境况;宋憬身为昔ri的宰相;怎会不知情?沉默片刻;他便点了点头道:“然。”
    “之所以均田制如今已经几近瓦解;便是因为田土实则不禁买卖。而租庸调是以丁口计;然则如今既然没有那么多田地;以丁口计租税劳役;不如以田亩计赋税;而以财帛募兵守疆土。”
    宋憬不禁有些惊异地看着面前的弱冠少年;目光炯炯地问道:“你虽署理过万年县廨户曹;然则时间不长;缘何会想起此节?”
    “从前在嵩山遭遇蝗灾时;我就想过此事;后来观风北地;在云州见逃户竟蜗居于云州废城;就更是心有戚戚然。今天来见宋开府的;起因只在于舍妹从东都来;谈及路遇饿殍事;一时心有所感。”
    “此法你并不是第一个提出的;然而却决计是所有建言者中最年轻的那个。”
    宋憬轻轻摇了摇头;随即沉声说道;“兹事体大;你如今官职太过卑微。且把此事再行梳理;等轮廓齐全了;再做打算。此事若真的要做;远比宇文融眼下的括田括户更得罪人;也远比我当年禁恶钱更难推行先把该想的细节想完全;然后再暗自留意能用的人;断然再不能犯当年我犯的错今ri这番话;只在你我;切不可对其他人提起。如今政事堂的三人之中;源乾曜虽则推荐了宇文融;但骨子里却不喜太大的变革;张说之这个人;喜好之士;你固然可以轻松投他所好;但要涉足实务却难;至于张嘉贞他太刚愎了;否则也不会因为爱重苗氏子就看轻于你。”


第二百九十七章 投胎是个技术活
    宋憬是值得钦敬的宰相;亦是值得信赖的长者。尽管总共也只见过数次;但杜士仪心中对宋憬的敬服;便犹如根深蒂固一般不可动摇。
    宋宅之行后;他就把宋憬的话牢牢记在了心里;每有闲暇时分;便思量此事如何筹划如何执行。然而;如今崔俭玄既然到了长安;他的这种悠闲时光自然而然就变得极少了。与其登门平康坊崔宅再次拜访了崔泰之一次后;他便敏锐地感觉到;从前崔泰之和崔谔之不同;对他是客气多于亲近;如今却是更多长辈的慈和;还对万年尉任上需得留心的几处要点指点了几句;甚至盛情相邀他和杜十三娘除夕到崔宅中来共度佳节。
    推却再三没法辞谢;他也就只好答应了届时午饭时分过。至于他和崔俭玄趁着裴宁休沐的时候拜会;那就是另一番不同光景了。
    “十一郎;你在家守制这三年;课业卷子虽都送到卢师那儿;但毕竟人却不在。今ri你既是来了;机会难得;我考你几条律条和经史。”
    崔俭玄本就对裴宁这位冷面三师兄最为发怵;此时此刻听到这话简直惊到头皮发麻;待要拒绝的时候;裴宁却已经信拈来出题了。眼见得杜士仪抱分明打算作壁上观;他虽哭丧着脸;可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聚jing会神准备作答。三四轮下来;他就已经觉得这大冷天后背心凝出了一层薄汗;五六轮下来;他的脑门就已经油光可鉴;等到撑完了整整十条;他就觉得整个人仿佛洗完了澡似的;身上竟是湿漉漉的。
    “三师兄”
    “不错;比你从前每次都只知道临阵磨枪好多了。”裴宁见崔俭玄可怜巴巴的样子;脸上露出了一丝罕有的笑容;继而便正sè道;“你既是这几年牢牢打好了底子;那我不妨给你一个最好的建议。明年争取一个乡贡明经;然后由明经出身。有了如此出身;再加上清河崔氏乃是一等一的名门;你第一步的根基就能打稳。”
    一听到还要考明经;崔俭玄顿时脸sè发苦;一时低声嘟囔道:“我又不像三师兄你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