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第7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犯上作乱?逼死淑妃;谋害于你?杨国忠;你以为这天下还是你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天下”
在四周围无数又惊又怒的目光;以及陡然大起的谩骂声中;杜士仪猛地一声暴喝;竟是就这么抽出了随身宝剑。然而;他并没有就此动手杀人;而是环顾四周道:“叛军兵临长安;你身为宰相;本该奉陛下在城中坚守;以保社稷国民;可你于了什么?撺掇陛下抛弃长安城几十万人;就这样仓皇西逃你自诩精通财计;却连路上军粮都不曾备办齐整;让这数万健儿忍饥挨饿你杨家人倒是一个个全都带了出来;可你问过这些禁卒没有;问过他们的妻儿家眷还在何处?陈大将军;我倒是问你;此行有多少将校兵卒来得及带上了家眷?”
杜士仪这一声声质问振聋发聩;就连陈玄礼也想到了自己没来得及带上的儿孙辈。面色黯然的他竟是没心思回答这个问题;而更多的将卒因而更加义愤填膺;若不是郭子仪见机得快;早早便命亲兵手拉手维持秩序;只怕早有人冲将上来对杨国忠拳打脚踢。
“你之罪过;构陷忠良;任用酷吏;此其一也。”
“贻误战机;以致河洛战局糜烂;长安岌岌可危;将卒枉死者不计其数;此其二也。”
“唆使陛下弃长安臣民于不顾;此其三也。”
“苛待士卒;作威作福;此其四也”
杜士仪先把这和在场将校士卒息息相关的四条罪名放在最前头;而后又将杨家仗势欺凌;豪奴伤人;欺占民田等等一系列罪名搬了出来;直叫四周将卒群情激愤;骂声不断;就连早先因为杨玉瑶之死;隐隐有几分感触的陈玄礼;也因为杨国忠的不知好歹;而决定彻底袖手旁观。
眼见得四面楚歌;杨国忠方才意识到杜士仪竟然非但不顾忌天子在此;竟然也想趁机取自己的性命仓皇无措的他努力地东张西望;希望能够看到李隆基出来发一句话救自己;可无论他如何寻找;结果都是徒劳。终于;他的目光落到了韦见素身上;顿时如同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似的大叫了起来。
“韦相公;韦相公;你忘了我当初提携你入政事堂的旧情吗?今日救我一命;他日我必定十倍报答”
韦见素见齐刷刷一堆脑袋全都转向了自己;如果可以;他恨不得冲上去踹杨国忠一脚表示愤怒。他这个左相是自己想当的吗?分明是杨国忠看他好糊弄;这才提携他一把;他是没有拒绝;这就是最大的错处在杨国忠期冀的目光之下;被欺负得狠了的老实人韦相公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招架;最后只能怒气冲冲地迸出了一句话:“有劳杨相国费心提携了;只可惜我一事无成;对不住陛下任命;我这就去向陛下辞相我本就力有不及;这个宰相我不当了”
杨国忠眼见得韦见素扭头就走;这才意识到唯一可能帮助自己的人也已经选择了一刀两断。一想到自己清算李林甫子婿时的踌躇满志;在相位上的得意洋洋;布置陷害杜士仪;铲除安禄山时的大权在握;他只觉得一切都仿佛一场骤然之间被人吵醒的美梦。直到有人把他从旗杆上接下来;而后架到了地上摁下跪着;他也仍然浑浑噩噩;又或者说根本就不想清醒过来。
郭子仪见杜士仪竟然放任那些被愤怒冲昏了头的北门禁军如此施为;顿时有些担心;当下便走到杜士仪身边低声说道:“大帅;陛下毕竟还在这里;不如进去请一道圣命”
然而;他这话还没说完;就只见杨国忠身后一个禁军军官信手抽出了雪亮的腰刀;随即高举过头;倏然重重砍了下去。仿佛是此人从前千百次练过这一招砍头**一般;随着那一道雪亮的刀光;就只见一颗六阳魁首骤然随着一股血箭高高飞起;继而掉落在地;滚了几下之后;停在了杜士仪脚边。
面对杨国忠那死不瞑目的眼睛;杜士仪没有丝毫动容;也没有飞起一脚糟践他人遗体的打算;就这么转身打算离去。可就在这时候;他突然听到有人大喝一声住手;扭头一看;却发现是陈玄礼正怒气冲冲地阻止几个拉扯一少妇的军士。仿佛是发现了他的注视目光;那少妇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一手暴起一个襁褓;另一只手则是拉起了一个男孩;就这么跌跌撞撞冲到了他的面前;随即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杜大帅;杜大帅看在死去太真姨母的份上;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奇冤未雪,怎伤遗孤?
太真姨母?
能够喊出这样称呼的人;杜士仪想也知道;总不脱是玉奴几个姊妹的女儿。见这求救的少妇尘土满面;衣衫凌乱;却还顾着自己的孩子;他不禁微微生出了几分怜悯;当下看向了陈玄礼。这时候;陈玄礼已经呵斥过那几个犹自不解恨的禁军士卒;匆匆走了过来;心里还在恨铁不成钢地骂了几声;随即无奈解释道:“杜大帅;这是广平王妃崔氏;韩国夫人的女儿。”
杜士仪怎么都没有想到;面前的少妇竟然是广平王妃在既定的历史中;崔氏倚靠母亲出自杨家而得宠;安史之乱中虽说因为身为广平王妃而得到保全;但杨家败落;她也为之失势;最后郁郁而终。身为广平王嫡妃;她在广平王登基后却没有得到皇后追赠;其子亦无缘帝位;倒是其女升平公主尚郭子仪之子郭嗳;两人之女再度嫁入帝王家;死后追赠皇后;为郭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想到这里;他不禁侧头看了一眼郭子仪。
郭子仪被杜士仪那古怪的眼神看得莫名其妙。他和这崔氏八竿子打不着;甚至从来都没见过;杜士仪看自己于什
杜士仪的感慨也就是一刹那的事情。毕竟;广平王已经死了;崔氏现如今只有两个儿子;根本没有女儿;郭子仪的那个儿子郭嗳还在满地乱走;抢着想结亲的人多了去;一切的一切早已不再是那条既定的轨迹。因此;片刻之后;他竟是弯下腰去;摩挲了一下崔氏身边那个年长儿子的面颊。这样善意的表示显然抚平了孩子的惊惧不安。他竟是怯生生地张口问道:“你就是安北杜大帅吗?”
“哦;郎君也听说过我?”
李傀乃是广平王嫡长子;因为是韩国夫人之女崔氏所生;他刚生下来就很得太子李亨喜爱;甚至李亨还流露出想要把他这个长孙抱过去当成儿子养的想法来;常常把他抱养在跟前;闲来无事教些有的没的;至于是不是为了对杨家表示亲善;那就不得而知了。然而;李亨这一遭到鸩杀;慌了神的崔氏就立刻把他又抢了回来带在身前。尽管连日以来受惊过度;可在温和的杜士仪面前;他的胆子不由大了些。
“我听大父和阿爷提过杜大帅;说你是很厉害的名将。”
“名将不敢当;都是麾下的将士们尽心竭力;我只是用对了人而已。”
说到这里;杜士仪见崔氏已经放开了最初紧紧攥着李傀的手;他却伸手把李傀一把抱了起来。面对这样出人意料的一幕;崔氏大吃一惊;慌忙伸出手来想要夺回长子;却不想杜士仪身侧亲卫早已抢上前拦住了她。而这时候;杜士仪抱着年方四五岁的李傀向四面八方转了一圈;这才高声说道:“淑妃已死;杨国忠也已死;我知道北门四军将卒对杨家怨怒已级;但现在罪魁祸已经死了;你们却还迁怒妇孺;又岂是男子汉大丈夫所为”
崔氏徒劳地挣扎了片刻;等听清楚了杜士仪的话;她立刻醒悟到;这是在为自己母子开脱;一时抱着襁褓中的幼子喜极而泣。
如果刚刚那句话是陈玄礼说的;即便他是顶头大上司;禁军士卒仍然会不满喧哗;可杜士仪挟着朔方和安北大都护府援军刚刚开到的威势;又有多年鼎鼎盛名作为依托;此话一出;竟是四下无声;甚至还有些将卒不敢和他对视;有些惭愧地低下头去。
杜士仪要的并不仅仅是这样人人无言以对的结果;他用了点力气;就让李傀这样稳稳当当坐在自己的肩头;随即提高了声音说道:“而且;太子殿下因安禄山一句拥戴太子而枉死;广平王和建宁王更是因为替父亲奔走而枉死;此乃天下奇冤;当时长安官民将卒措手不及;无人鸣不平也就罢了;又怎么忍心加害于孤儿寡母?各位都是忠义之士;难不成就忘了;这两个无辜的孩子乃是广平王遗孤?”
直到这时候;人群中方才有了一阵骚动。太子李亨固然这些年没有什么存在感;甚至羽翼都被砍于净了;可终究是天子祭天地告宗庙册立的储君;而广平王乃是李亨长子;眼前的这个孩子并不仅仅是杨家人生的孽种;竟还是太子的嫡长孙就连此前一力阻止将卒施暴的陈玄礼;也不由得暗自责备自己之前昏了头;竟是连这样最明显的一茬也忘记了。
郭子仪旁观者清;杜士仪第一时间抱起李傀时;他就醒悟到了这其中的关键。此时此刻;见围观的将卒果然因此而羞惭交加;不知道是谁带头;倏忽间竟是呼啦啦全都跪了下来请罪;他一面暗赞杜士仪手段绝妙;一面又扫了那尘土满面却依旧难掩绝丽姿容的崔氏一眼;暗道其真是好运气;不过是提了已经去世的姨母一句;就能够让杜士仪伸出援手;救下了何止一条命。
这样一段波折被杜士仪三两下连消带打地平息了之后;陈玄礼少不得立刻遣散了围观的禁卫们;又命人去收殓了杨国忠的尸。毕竟;在如今援军已至的情况下;已经用不着再靠辕门悬来安抚军心了。
而杜士仪放下了李傀后;崔氏感激之余;猛地想起秦国夫人尚在病中;慌忙开口恳求;却不想杜士仪淡淡地说道:“此前你母亲韩国夫人和杨国忠妻小被我军在半道上截了下来;业已在军中;我一会儿会派人送了她们过来;至于秦国夫人也会请大夫调治。”
“多谢杜大帅;多谢杜大帅”
崔氏只觉得这是数日惊恐之后听到的最好消息;所以;当杜士仪将李傀稳稳当当放在了地上;她上前一把搂住了这个长子;继而就抬头看着杜士仪;双膝一软又要跪下。这一次;杜士仪哪里会给她这样的机会;伸出手来阻拦了;摇摇头道:“王妃不可多礼;我只是说了一句公道话然则杨家人多年来仗着宫中淑妃之势横行;人人恨之入骨;却也不能怪禁军将卒我且问你;杨蛞和杨椅何在?”
相比杨国忠;杨蛞和杨椅方才是杨玉瑶的两个从兄。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问题;崔氏却有些答不上来;冥思苦想了好一会儿;她才用十分不确定的语气说道:“两位舅舅似乎一开始就不是和阿娘她们一块走的。”
杨蛞和杨椅没有和韩国夫人这些人一块走?
杜士仪心中狐疑。然而;他当初任成都令时;和杨蛞杨椅兄弟二人都打过不少交道;知道他们不是那种喜好学问又或者是深通经济的人;感兴趣的是那些吃喝玩乐的勾当。而在这种长安岌岌可危的时刻;两个人却没有跟着大队人马;这又是去了哪?和杨玉瑶以及杨国忠这两个上蹿下跳的野心家相比;那兄弟俩并没有太多的恶评;若是因此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只怕玉奴回头还会更伤心。
什么广平王遗孤只不过是一个由头;留下崔氏和秦国夫人一命;不过是因为看在玉奴的脸面上当然;借此宣扬太子李亨的冤屈就是另一大缘故了
既然解决了杨家人的事情;杜士仪看着崔氏带着两个儿子随陈玄礼亲兵去安顿秦国夫人;正要收回目光时;却只见李傀突然挣脱了母亲的手;随即回过身来对他深深一揖。面对这一幕;郭子仪瞥见杜士仪微微一笑;接下来一路往里走前去面见天子的时候;他忍不住低声问道:“如今东宫虚悬;大帅刚刚对广平王嫡长子那么特别;是不是觉得他名正言顺?”
“子仪你不要瞎猜就单单凭他的母亲和杨氏有关联;而如今无论长安军民;还是这北门四军;全都恨杨家入骨;我说一句公道话就够了;再做别的岂不是自讨没趣?”
尽管论起来;身为朔方节度使的郭子仪已经可以和杜士仪平起平坐;但这次杜士仪回到灵州;一来二去;他还是觉得去掉那个杜字叫起来更亲切;又再三要求杜士仪对自己的一切称呼照旧。郭子仪难得用这样开玩笑的语气谈论着国本问题;杜士仪却不免要正经一些。他可不希望因为自己和杨家某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人误解了某些问题。
当两人在亲兵的簇拥下来到一处看似还轩敞的主屋时;陈玄礼派来引路的那个亲兵便停了下来。
杜士仪和郭子仪立刻现;门前竟是没有卫士。而屋子里头分明还正传来了韦见素带着哭腔请求辞官的声音。然而;相比韦见素那痛哭陈情;李隆基却显得很沉默;足足好一会儿都没有任何表态。因此;杜士仪便招手将陈玄礼派来引路的那个亲兵招手叫了过来。
“为何无人守护?”
这个十分简短的问题;那亲兵却有些犯难。足足思量了好一会儿;他方才小心翼翼地答道:“陛下身边原本是宦官服侍起居;同时守卫门禁;但这几日人逃亡殆尽;昨夜又闹出了淑妃之事;今晨又险些因为延王擅自举火进食而使得驿馆走水;门前守卫去救火了;陛下还是韦相公背出来的。此后陛下重重惩处了延王;又责备禁卫不尽心;于是这里就没人肯来了。”
堂堂天子竟突然沦落到这样的地步;郭子仪瞠目结舌;杜士仪却暗骂了一声咎由自取。正值这时候;韦见素突然从里头掩面出来;一见他和郭子仪;这位老实相公就忍不住开口问道:“杨国忠如何了?”
天子尚未免去杨国忠的官职;韦见素竟直呼其名;这自然是一种表态。杜士仪知道韦见素不是什么能臣;此刻却还是客气地颔道:“军中群情激愤;杨国忠已然授。”
话音刚落;他就只听的屋子中传来了咣当一声。很显然;正是李隆基这位天子失手砸了什么瓶瓶罐罐。
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孤家寡人
昏暗的房间里;值钱而又容易带走的陈设全都被驿馆中从驿长到驿兵卷了个精光;所以杜士仪踏入屋子中的第一印象;就是从坐榻到几案之类的家具;全都是用上好的木头上好的工艺打造的;可除却这些笨重的木头家伙;其余就是一片空空荡荡;和遭过贼没什么两样。而那个坐在正中的老人;鬓发灰白;容颜苍老;眼神浑浊而无神;双手枯瘦;甚至连身体都在微微颤抖;哪里还有昔日垂拱九宸威风凛凛的天子模样?
杜士仪在审视李隆基;李隆基又何尝不是在审视年少出名后;就从来不曾淡出过天下人视线的杜士仪?他本以为漠北那场大乱;杜士仪至少要花费很多时间;竭尽全力用上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