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夺嫡-第6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两大主力舰队动辄近百艘战舰的强悍实力差得远,就算天津港的守备分舰队所拥有的大小二十余艘战舰也足以吃掉这么支小舰队,可这支小舰队打着的旗号却是令人诧异不已——拢共就五艘战舰而已,却有着六个国家的旗号——英、法、俄、西、葡、荷!
面对着大清北海舰队驻天津分舰队的严阵以待,那支奇怪的小舰队并未强闯,而是派出了艘交通艇,送了两名使者到了天津分舰队的旗舰上,表明了来意,赫然竟是六国联合前来拜谒大清皇帝的,自言有通商事宜要与大清朝廷磋商。
得知了这支小小的舰队上居然有着西方六国使节团,天津分舰队司令何麟大吃一惊之余,也自不敢擅做主张,除了严令这支小舰队停泊外海之外,紧急派出报马,将消息送到了军机处,请求圣裁。
六国使节团的到访实在是太过突然了些,要知道“八旗商号”的大型船队方才在六月中旬回到胶澳港(今之青岛),是时,并无六国使节团要来之消息,这才时隔两个月不到,居然就自己跑上门来了,这里头要说没蹊跷,显然不太可能,正因为此,六国使节团来访的消息一传开,便即引起了朝野间的好一通子乱议,没旁的,这些年来,随着“八旗商号”的海外贸易额逐年高涨,朝野间对海外贸易的重要性也已是有了个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八旗子弟们更是对与海外贸易有关之事津津乐道不已,平日里就算没个由头,都要唠嗑几句海外贸易之事,而今六国使节团联袂前来,又是打着磋商贸易之幌子,自是更挑动起了八旗子弟们的敏感之神经,所引发的乱议之声当真可谓是甚嚣尘上。
“陛下口谕,宣仁亲王弘晴乾清宫觐见。”
何麟的奏本抵京已有两日,外头早已是哄传得闹翻了天,可弘晴却始终不曾有甚举措出台,卜一接到奏本,也不曾签署意见,便即转呈到了御前,浑然一副打算置身事外的做派,只是他身为监国,又怎可能有逍遥事外之机会,这不,中秋刚过的头一日,一大早地,弘晴都还没开始办公,李德全便已赶了来,宣了诚德帝的口谕。
“儿臣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诚德帝有召,不去显然是不行的,尽管弘晴其实真心不想去走上这么一趟,只因他很清楚诚德帝相唤的用意何在,无非是要将六国使节团来访的事儿压到他弘晴的肩头上罢了,对此,弘晴虽早就知道难有避免之可能,可心底里却还是存着一丝的侥幸心理,然则诚德帝的口谕一来,这么一丝丝的侥幸也就此幻灭了去。
弘晴之所以不怎么愿意接手此事,概因他很清楚这六国使节团联袂而来的目的何在,哪怕六国使节团的国书都尚不曾递上来,可弘晴却是早算到了其中的内涵之所在,无外乎是六国抱成了团,打算强势压迫大清打开国门罢了,原因很简单,经过这几近二十年的掠夺式贸易,欧洲诸国的血都已被大清抽得差不多了——早年间,大清还从西方诸国进口些钟表等奢侈品,可架不住国人山寨之能耐强悍无匹,经大清科学院诸多小组的“研发”,大清制造出来的那些钟表等西洋玩意儿比之正宗的还要强上一大截,结果么,不单没再从西方各国进口这么些东西,反倒是将这么些山寨玩意儿返销回了西方,如此一来,原本就巨额无比的逆差进一步加剧,西方诸国虽远不到山穷水尽之际,可绝大多数精明的政客却已是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再不设法遏制住大清的贸易攻势,整个欧洲必将就此沦落下去,此番的六国使节团绝对是为此事而来的,很显然,要将来势汹汹的六国使节团打发回去,断然不是件轻松的活计。
大清与西方老牌列强之间是断然有和平共处之可能性的,前些年的贸易不过是短暂的蜜月期罢了,早晚必将一战,这一点,早在定策海外贸易之时,弘晴便已有了清醒的认识,也早已做好了相关之规划,从这么个意义来说,应付六国使节团的压力原本并不算甚难事儿,只是时机有些不对——诚德帝这些天的身子骨虽已是见好,可天晓得他还能支撑多久,在这等敏感时分,弘晴实在是不愿分出心思去应对六国使节团的,再者,大清眼下也尚未做好开战之准备,原本按弘晴之计划,真正与西方列强开战应是在其稳固好国内政局之后的事儿。
毫无疑问,六国使节团此时到来,对弘晴来说,绝对算不得甚好事来着,更为麻烦的是此事一旦处置不当,原本平和的朝局立马便要掀起惊天之波澜,正因为此,弘晴自是不愿去接手这么个烫手的山芋,在他看来,左右所谓的协议写就出来就是为了被撕毁的,甭管旁人与六国使节团达成了何等之条约,那都一样是废纸一张,由着他人去折腾也就是了,正是出自此等想法,弘晴才会对六国使节团到访一事不予置评,这等想法无疑是美好的,可惜现实却是骨感无比,随着诚德帝的口谕之到来,弘晴的避战想头怕是要落到空处了的。
“晴儿啊,欧罗巴洲六国使节团到天津港已有三日了罢?”
果然不出弘晴之所料,见礼方才一毕,斜靠在锦垫上的诚德帝一开口便问起了六国使节团的事儿。
“回皇阿玛的话,按何麟所奏的日期来算,应是如此。”
诚德帝既是有问,弘晴自不能不答,纵使心中不甚情愿,却也不好表现出来,也就只能是恭恭敬敬地应了一句道。
“嗯,远来终归是客,总让人呆在外海也不是个事儿,朕看就先让他们进京好了。”
诚德帝大病虽是初愈,可精气神却是有些不济了,三日前确是接到弘晴转呈上来的何麟之折子,不过么,却压根儿就没放在心上,本以为此等事情自有弘晴会去处置,看过了奏本也就忘到了脑后,却不曾想今儿个四爷进宫问安时提了一嘴,诚德帝这才惊觉此事居然还高悬着,心下里自不免有些不快,尤其是听说朝野间乱议不断,这等不快也就更浓了几分,这才会着李德全去将弘晴唤了来。
“皇阿玛圣明,儿臣这就着人去通知何麟安排相关之事宜。”
诚德帝这么句话听着看似平和,可实际上已是有着嗔怪之意味了的,对此,弘晴自是心知肚明得很,却也不出言辩解,仅仅只是恭谨地应诺了事。
“如此最好,唔,此番六国使节团联袂前来,想必是有事求于我大清,朕遍观朝中衮衮诸公,善于此道者鲜少,倒是晴儿你对西夷颇是熟稔,你四叔向朕举荐于尔,朕看亦是不错,此事便交由尔处置好了,有甚结果且报与朕知便好。”
这一见弘晴态度恭谦,诚德帝心中的不快也就减轻了不老少,略一沉吟,便即顺势将与六国使节团打交道的事儿交到了弘晴手中。
嘿,又是四爷这老小子,还真是个不省心的主儿!
一听此事是出自四爷的建议,弘晴的脸色虽平静依旧,可双眼却是不自觉地眯缝了一下——四爷眼下并不在御前,可其这两个月来每日都往乾清宫跑的事儿,弘晴却是清楚得很,也知晓其如此卖力地讨好诚德帝必是别有用心,只不过懒得去理会罢了,却不曾想这厮居然又在挖坑要埋人,弘晴的牙根可就有些发痒了。
“皇阿玛圣明,儿臣自当竭力而为之,断不敢有负皇阿玛之重托。”
好不容易才与诚德帝缓和了关系,弘晴自是不愿因小而失大,这一听诚德帝的旨意下得如此之干脆,纵使心中再不情愿,也自不好在此际提出甚异议的,当真只能是恭谨地表了态,不过么,心下里可是又记下了四爷的一笔账,就等着不久的将来跟四爷好生算个清楚了的
第1051章 沸反盈天(一)
弘晴办事效率素来极高,先前之所以不动,那只不过是不想沾手罢了,真待得诚德帝发了话,弘晴三下五除二便安排好了诸般事宜,先是一道命令下去,天津港外严密监视来访舰队的何麟立马便行动了起来,很快便将六国使节团诸般人等接到了岸上,并派出海军陆战队一路护送,紧急赶赴京师,紧接着,又在一天的时间里敲定了参与此番谈判的诸般官员,不消说,弘晴自是亲自出任了谈判正使,荣柱以及郎尔衡为副,另有礼部以及理藩院十数名侍郎、郎中一级的官员为辅,并亲自草拟了些原则性的应对纲要,以为谈判之基本框架。
成都六年八月十八日,六国使节团三百余号人马在大清海军陆战队的护送下抵达京师,大清方面由理藩院出面接待,统一安排入住理藩院外馆,次日一早,六国使节团同时递交了国书,理藩院尚书郎尔衡组织人手将六份国书翻译了出来之后,发现事态严峻,不敢自专,赶忙便报到了弘晴处。
“郎大人对此有甚看法么?”
六份国书的译本篇幅都不算长,然则弘晴却看得很慢,足足花了两刻钟的时间,方才放下了最后一本译文,面无表情地抬起了头来,不动声色地看着局促不安的郎尔衡一眼,声线淡然地发问了一句道。
“王爷明鉴,下官以为这帮西蛮来意显然不善,应是串谋而来的,若非如此,六份国书也不致于浑然如一,事涉‘八旗商号’,下官以为当慎之再慎,若不然,恐有变生掣肘之危矣。”
郎尔衡乃是诚德帝门下奴才,早在康熙年间便没少与弘晴合作,后头虽也曾有段时间因着诚德帝的指示之故,与弘晴闹出过一点小矛盾,只是冲突并不算大,待得弘晴彻底掌握了军权之后,郎尔衡就再也不曾给弘晴使过绊子,每逢诸般势力针对弘晴之际,郎尔衡虽不曾帮着弘晴说话,可也不曾落井下石,大体上是保持沉默居多,也正是因为此,他渐失诚德帝之宠信,原本的军机大臣之位也被孟光祖取代了去,纵使如此,郎尔衡也不曾改变中立之态度,说起来算是朝中难得的一个谨慎之人,此际回答起弘晴的问话来,谨小慎微的态度当真体现得个十足十。
“嗯,郎大人能看清此点,必是用了心的,然,却也无须担忧过甚,该如何应对,照旧如何应对便好,通知下去,后日一早举行第一轮谈判,着所有参与谈判人等务必做好相关之准备。”
论及国际关系学,有着前世的见识在身,弘晴绝对算得上当今最出色的外交家之一,又怎可能会看不出六国使节团的来意不善,实际上,早在得知六国使节团联袂而来之际,弘晴便已猜到了六国此来的根本目的之所在,而在看过了六国使节团的国书之后,更是笃定了六国的来意之不善,不过么,却也并不怎么放在心上,之所以要问一下郎尔衡的意见,用心只有一个,那便是要确定一下郎尔衡会不会在此事上使绊子,没旁的,尽管眼下与诚德帝之间的关系还处在蜜月期,可弘晴却不敢保证诚德帝会不会又哪根筋搭错了线,而今么,郎尔衡的作答显然不像是要玩手腕的样子,弘晴也自安心了许多,但却并未带到脸上来,仅仅只是面色平淡地吩咐了一番。
“是,下官遵命。”
弘晴既是这么说了,郎尔衡自是不敢再多耽搁,哪怕其心中其实还有着不少的话要说,可也只能是躬身应了诺,就此退了出去,自去安排相关事宜不提。
“嗯”
尽管在郎尔衡面前表现得一派风轻云淡之状,可那不过是城府所致罢了,实际上么,弘晴心中并非一潭止水,恰恰相反,弘晴早就知晓此事断不似表面上那般简单,这等棘手之复杂不在于六国使节团来访本身,而是出在大清内部,处置上稍有点闪失,十有**会演化成一场惊天之波澜,纵使早已有了相关之对策,弘晴也不敢担保诸事便能尽在掌握之中,偏生此事还不好找人商榷,哪怕是智算过人的陈老夫子也帮不上太多的忙,奈何事已至此,也就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的,默坐了良久之后,弘晴心中的万般思绪也就只能是化成了一声的长叹
“大不列颠王国正使布鲁克斯·威尔逊谨代表我国国王乔治二世陛下向大清帝国仁亲王殿下致意。”
“法兰西正使格伦·弗朗索瓦谨代表我国国王路易十五陛下向大清帝国仁亲王殿下致意。”
“大俄罗斯帝国俄枢密院大臣阿列克谢·彼得·彼得罗维奇谨代表我国皇帝彼得二世陛下向大清帝国仁亲王殿下致意。”
“西班牙王国正使卡洛斯·皮莱斯·冈萨雷斯谨代表我国国王路易斯一世陛下向大清帝国仁亲王殿下致意。”
“葡萄牙王国正使迭戈·罗德里格斯谨代表我国国王若昂五世陛下向大清帝国仁亲王殿下致意。”
“荷兰王国正使范德萨谨代表我国国王威廉四世陛下向大清帝国仁亲王殿下致意!”
诚德六年八月二十一日辰时四刻,大清帝国与六国使节团的第一次会晤被安排在了颐和园举行,因此次会晤只属于礼节性的见面,并不算是正式的谈判,六国使节团都只派出了正副使节出席,而大清方面则由弘晴以及荣柱、郎尔衡出面负责接待,双方在园门处正式会面,各国正使按着各国实力排出了秩序,依次向弘晴表达了礼节性的问候。
“诸位远道而来,都辛苦了,本王谨代表我大清帝国皇帝陛下向各位表示最诚挚的欢迎,此处不便,还请都内里叙话好了。”
弘晴的记忆力素来过人,只一眼便已从各国使节团中认出了两位老熟人——大不列颠王国正使布鲁克斯·威尔逊伯爵与俄罗斯帝国俄枢密院大臣阿列克谢·彼得·彼得罗维奇大公,不过么,却并未对二人有甚特别的表示,仅仅只是一视同仁地点头致意而已,待得六国正使都已见了礼之后,这才声线平和地客套了几句,而后便即一摆手,将众人都让进了园中,各自分宾主落了座,自有王府下人们紧赶着奉上了茶水糕点之物,又鱼贯着退到了一旁。
“尊敬的亲王殿下,此番我六国使节团前来代表着的是我欧洲诸国,希望能与贵国达成一致性的意见,为此,我六国使节团可是带着十分的诚意而来,还请亲王殿下能理解我等的苦心,为世界和平携手共进,这也是身为大国应有之表率,亲王殿下,您说呢?”
大不列颠这半个世纪以来,在欧洲连战连捷,已然成了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身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