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完本]作者:闪烁-第3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支持,杜兴华也有绝对的把握在3钟内干掉3艘日本潜艇。
让杜兴华有点不敢相信地是,日本潜艇似乎没有发现附近的3个“同类”。
枯燥的“追踪任务”持续到2025年1月下午。
收到超长波电台发来地“战略电报”后,杜兴华立即命令潜艇上升到潜望镜深度,将卫星通信天线伸出海面,接收了新命令。
潜艇下潜的时候,杜兴华才松了口气。
命令不是让“刺豚”号击沉“东瀛菊花”号,而是在2天之内赶往济州岛附近海域。
虽然命令中没有提到与潜艇作战无关的事情,但是杜兴华已经猜到,陆战队即将攻打济州岛,航母战斗群为陆战队提供支援。为了确保航母战斗群的安全,需要更多地潜艇执行“护航反潜”任务。命令中明确提到,“刺豚”号执行的是“自由猎杀”任务,从7日凌晨开始,可以在不经请示的情况下,击沉所有进入战区、对航母战斗群或者共和国海军舰艇构成威胁的“敌舰艇”。
准时赶往战区成了杜兴华最头痛的问题。
共和国海军的潜艇进入西太平洋,主要有3条“水下走廊”,从北到南,依次是宫古列岛与冲绳诸岛之间地“水下栈道”(位于冲绳海岭中的一条狭窄航道)、与那国岛与台湾岛之间地“中央回廊”(台湾海沟北面的一条水下航道)、以及“海底快车道”(巴士海峡中地一条水下航道)。一般情况下,排水量较小、更加安静的电动潜艇喜欢走“水下栈道”,而排水量较大、噪音比较明显地核潜艇喜欢走
车道”。
毋庸置,这3条“水下走廊”都受人制肘。
收复钓鱼岛之后,共和国海军一直在寻找新的水下通道。
电动潜艇大规模服役,成为“主战”潜艇,海军进出西太平洋变得更加方便。主要是电动潜艇更加灵活、安静,更适合在浅水水域航行。
2023年,杜兴华指挥“刺豚”号进行第三次巡逻,从吐喇海峡进出西太平洋。
与“水下栈道”相比,吐噶喇海峡的平均水深接近200,更适合潜艇通行。最大的问题是,受黑潮(又被称为日本暖流,发源于菲律宾海盆,沿菲律宾群岛东部海域北上,途径琉球群岛东部海域,沿日本本土东部北上,最终汇入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吐噶喇海峡内的水文情况非常复杂。除了靠近海面的暖流之外,在350米以下深度还一股流向与速度随季节与温度变化的逆向寒流。
对生活在吐喇群岛的渔民来说,会聚的洋流是丰收的基础。
对试图通过吐噶喇海峡的潜艇来说,会聚的洋流则是灾难的征兆。
日本摆脱美国的“控制”之后,不但加强了冷战时期美国在大隅海峡建立的“海底声纳网”,还在吐喇海峡建立新的“海底声纳网”,加强对共和国海军的封锁力度。按照日本海军制订的计划,203年之前,将在琉球群岛的所有可以供潜艇通航的海峡建立“海底声纳网”。
虽然“刺豚”号性能先进,但是高速航行时仍然会产生流体噪音。
为了避免暴露行踪,潜艇通过敷设有“海底声纳网”的狭窄海域时,必须将航速降到最低限度,尽量减少发出的噪音。
杜兴华用实践证明,“刺豚”号以航速能够“安全”通过吐喇海峡。
问题是,当时杜兴华选择在7月,也就是暖流影响最弱的时候通过吐喇海峡,现在却得在1月,也就是暖流影响最强的时候步入“地雷阵”。
时间上的差别,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果有别的选择,杜兴华不会拿价值35潜艇、33官兵与自己的生命冒险。不从吐喇海峡返回黄海,只能走“水下栈道”,将绕道650海里。即便“刺豚”号甩开脚丫子飞奔,最快也只能在60=后到达战区,无法在2天内赶到。
对军人来说,执行命令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因为“刺豚”号没有及时到达战区,导致航母战斗群遭到棒子潜艇袭,杜兴华永远都不会原谅自己。
战争本来就充满了危险,合理的冒险能够带来丰厚的回报。
至少杜兴华这么认为。
华剑锋离开“一线”后,杜兴华名义上成为共和国的“头号潜艇艇长”,实际上至今都没打破华剑锋创造的数个纪录。不管是击沉舰艇的数量、吨位、参战次数,华剑锋仍然是不容争议的“头号王牌”。
与华剑锋“相交”数十年,杜兴华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
能力方面,杜兴华不比华剑锋差。在海军潜艇学院,杜兴华的好几门功课的成绩比华剑锋还要优秀。杜兴华只缺乏一种东西:冒险精神。
不是杜兴华不敢冒险,而是在做出冒险决策的时候,总有所顾虑。
这既是好习惯,又是坏习惯。
小心谨慎是潜艇艇长必须具备的素质,华剑锋也不例外,冒险的时候,他比任何人都要谨慎。只是当小心过头、谨慎过分的时候,就会错失很多良机。用俗话说,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创造的!
现在没有其他选择,让杜兴华不得不冒险。
与华剑锋不同的是,杜兴华没有那么“潇洒”。让搭档荣康健修改航线后,杜兴华一直呆在指挥中心。虽然没有干预荣康健的指挥工作,但是杜兴华的担忧谁都知道。
日本会不会下黑手?
杜兴华不能肯定,荣康健也不能肯定。
潜艇战不同于其他战斗,如果吐噶喇海峡内真埋伏了1艘日本潜艇,且出其不意的干掉“刺豚”号,恐怕会像当初华剑锋在冲绳诸岛海域干掉美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一样,没人会将其当成一回事。
真要这么完蛋,那就死得太冤了。
杜兴华不想死得糊里糊涂,没人想死得一声不吭。
潜艇到达吐噶喇海峡水下航道东面入口处的时候,杜兴华接过指挥权,亲自指挥潜艇进入航道。
是有去无回,还是有惊无险,十多个小时后就见分晓。
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百零三章 有惊无险
小说巴士 更新时间:2010…8…28 3:19:41 本章字数:4749
四百五十米。”
荣康健向操作潜艇的士官点了点。回头朝杜兴华看去。
“保持深度。航315。航4杜兴华站起身来。“释放导航器。把激光扫描图像显示在主屏幕上。密切注意温度与海流的变化情况。”
艘形似鱼雷拖着光纤导线与铜芯导线的“微型潜水器”从“刺豚”号指挥台围壳侧的发射管内驶入深海。以6节的速度航行到潜艇前350米处才将降低4。几道幽蓝色光束从潜水器首部射出。反复扫描周围海底的形;潜水器上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海流传感器同时启动。持续不断的搜集周围的水文信息;信息先由潜水器上的中央处理器编码。然后通过光纤导线传回潜艇。
经潜艇的中央计算机处理后。复杂的电子信号转变成可以阅读的文字与图片信息。
兴华一声不的着火控台面上的几个屏幕。
吐噶喇海下通所有情况都在他的脑海中。只是杜兴华也不能保证艇能有惊无险的通过这条长达数十海里的“水下走廊”。
荣康健走过来。朝主屏幕看了一眼。
“导航器”实际是用电力进的小型潜水器。通过铜芯导线。潜艇为潜水器的推进系统与探测系统提供所需的电力。潜水器配备的“深海激光探测”系统过发射在海中穿透能力最强最不易衰减的蓝色激光。接收海底障碍物反射回的激光确定海的形;利用各种传感器搜集水温水;水流等信息。为潜艇提供导航数据。这套设备的最大用处是绘制海底的形。开辟水下航道。因为“刺豚”号在此之前执行了开辟水下航道的任务。所以配备了相关设备。
与“回声探测设备相比”。以激光测手段的“导航器”更加先进。
因为激光不会发出噪音。所以不会“惊”海的声纳网。最大的问题是。光线在海水中的衰减速度很快。即便是穿透能力最强的蓝色光。也最多传递数十米作用距离不如低频声波。
兴华与荣康健都知道这问题。知道可能遇到的危险。因为探测范围相当有限所以潜艇很有可能跟在导航器的后面走进“死胡同”。比起仅有数米长的导航来说长度接100米的潜艇的回旋半径一般在500米以上。即便技术非常好的艇长。也需要30米的转向空间。在狭窄的“水下走廊”里。几乎不可能获足够的转向空间。到时候。潜艇必须倒车。产生“以忍受”的巨大噪音。
转向还是小问题。如果行踪暴露。遭到攻击。艇将在劫难逃。
“艇长。十五秒后到达第一转向点。”
“保持深度与速度依照导航信息航行。”杜兴华长出口气对荣康健说道。“让官兵入战斗岗位如果行踪暴露我们就的全速突围。”
荣康健点了点头。给各个部门下了战备命令。“五四三二。一”
“三分之一左舵新航向35。;450。_4”
“刺豚”号稍微倾斜一点。如同太极高手一样。非常柔顺的完成了转向机动。
航向改直后指亮起了红色灯光。
杜兴华抬头看了一眼随即朝周围的几名军官与士官看去。荣康健在火控台面上操作一番。将潜艇的自噪音数据显示在了左上角的小屏幕上。从此时开始刺豚”号进入日本海底声纳网的探测范围。
兴华朝搭档看了一眼。“刺豚”号的静音性能确实不是吹出来的。
当初“剑鱼”号将安静航行”噪音降到90分贝以下。让其他潜艇“黯然失色”。“刺豚”更上一层楼4时的噪音仅仅只84'贝。
84分贝89分贝绝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况下。潜艇自噪声每降5分贝。敌人被动声纳的探测距离就将缩短三分之一。潜艇自身被动声纳的探测距离将增加百分之五十。虽然在各种新型技术的推动下。潜艇的噪音越来越小。比如“仿生物消声瓦”广泛应用之后。潜艇低速航行的噪音已经降到海洋背景噪音以下。但是术的进步总个限度。即便是“刺豚”号。也只能在极低航速下保|安静。当航速突破某个极限之后。就将产生巨大的流体噪音。技术进步的另外一结果是。探测艇的手段越来越先进。虽然探测潜艇的主要手段仍是声纳。但是感器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进步。声纳的性能变的越来越先进。美国在00年开发“自适应主/被动声纳探测技术”。够在复杂海况下探测到噪音强度在90分贝左右的潜艇。依靠声纳网能够准确测出潜艇的航行情。
与其他
式一样。潜艇战中。探测与反探测手段一直在争发展。
“艇长。”
兴华一惊。朝声纳长看了过去。
“反潜巡逻机。东北方向。一百千米之外。距离在缩短。”
“朝'|逼近?”康健立即问一句。“没有。逼近速度快。没有朝我们飞来。”
荣康健微微了下眉头。朝杜兴华看了一眼。
“应正'巡逻”杜兴华非常冷静。“密切意。没有必要担心。”声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半岛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加强:球群岛几处重要航道的巡逻力度。万幸的是。日本海军并不知道共和国潜艇“开辟”了吐噶喇海峡航道。那架巡逻机应该正在飞往大隅…的途中。因为吐噶喇海峡北面的大隅海峡是进入西太平洋最理想的海上通道。上个世纪的美苏冷战时期。大隅海峡是美国在西太平洋上必须控制的7处重要海峡之一。正是如此。数十年来。共和国海军的潜艇很少从大隅海峡进入西太平洋。
“刺豚”号如同一深海幽灵一般。继续着早已探测出来的航线前进。
利用导航器传回的水文信。潜艇上的中央计算机自动计算出最佳航行路线。对潜艇的;载水舱方向舵与水平舵进行微调。以确保潜艇始终在预定的航向上航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杜兴荣康健的精神也渐渐放松下来。
完成第五次转向之;。“刺豚”号“走”完半的航程。
与其他几条“水下廊”相比吐噶喇海峡航道最大的特点是线曲折在大5海里的航线上。总共有11处转向点。半的航道是在海底山脉的峡谷之中。选择这条曲航线的主要目的就是尽量使潜艇呆在深海。避开敷设在围海底的声纳网。
虽然导航器能够为艇提供实时航行信息。但是在00多米深:潜航。与闭着眼睛穿越迷宫没有多少区别。哪怕最轻微的失误。都会导致潜艇一头撞上航线两侧数十米外的海底山崖。就算艇的航行速度非常慢不会撞的粉身碎骨。也会因为撞击产生的巨大噪音暴露行踪。
即将到达第六个转向点的时候。情况出现变化。不用声纳长提醒显示在火控屏上的数据足以明情况。航道西北方向靠近口永良岛的一处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浅水海盆中“埋伏”了一艘身份不明的潜艇。距离“刺豚”号大25海里。以潜艇战的尺寸衡量。这个距离非常近。那艘潜艇肯定是在坐沉的时候遇到了一点小麻烦才发出了足以让“刺”号发现的巨大噪音。
“日本潜艇?”
兴华摇了摇头。说道:“坐潜深度为二百四十米。不太像日本的常规艇。与资料库里的数据进行对分析。看看有没有收获。”
对比分析结果很快出来了。没有找到类似结果。
荣康健皱起了眉头。“或许是日本的新式潜艇。者是一艘攻击核潜艇。”
“应该是攻击核潜艇。但不是日本的潜艇。”兴华非常相信直觉没有任何情报表日本建造了攻击核潜艇而且潜伏的位置很不一般。至少我们从没发现日本潜艇在噶喇群岛的浅海盆中活动。”
“难道是美国潜艇'”
“不是美国潜艇。就是俄罗斯的潜艇。”杜兴华冷冷一笑说道。“反正不会是日本潜艇。更不可能是子国的潜艇。特征噪音记录下来了吗?”
“已经记录下来了。”
“带回去交给军情局处理。”杜兴华沉思一阵。说道。“没必要理会。我们继续前进。”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