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帝师 >

第381部分

大明帝师-第381部分

小说: 大明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蓟州府的确算得上是抵御鞑靼入侵的最后一道屏障,若是这里丢了,那么接下来鞑靼肯定就是长驱直入,直接杀往京师。因为在这蓟州府后面,已经再无任何成规模的城池可以守。而有滦河作为天然屏障的蓟州府,则算得上是唯一一个尚且成规模的城池。
  夏家林很希望江夏能够下定决心坚守蓟州府,毕竟他为官一任,不希望自己的治所被战乱涂灭,变成废土。
  江夏沉吟一下后,点了点头道:“好,我们就先尽力把守蓟州府。接下来我分配一下接下来大家各自负责的事宜。”
  “皇上,您该自称为‘朕’。”夏家林小心翼翼地打断江夏的话说道。
  江夏微微笑了笑,点头道:“好,那朕给大家分配一下大家各自需要去负责的事宜。首先是张猛,朕就派你配合夏知府一起,带人重筑城防。同时四下查找一下,看城里还有没有从外面通进来的密道、暗道之类的地方。”
  “是,属下遵命!”张猛道。
  “是遵旨!”夏家林略有一些不满地说道。张猛脖子一缩,连忙改口道:“对对对,属下遵旨!”
  江夏笑了笑道:“夏大人,朕刚登基不久,暂时就不要太在乎这些繁文缛节。我们现在还是以商议如何抵御鞑靼大军的好。”
  “是,微臣遵旨。”夏家林对着江夏躬身行礼应道。对于像夏家林这种正儿八经两榜进士出来的官员,皇权至上的心态那早已是根深蒂固,要想其改变,这根本就不可能。并且,话又说回去,这对于江夏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改变的必要。
  江夏点了点头,不再继续说此事,而是接着安排守御蓟州府的事宜。他对千绝行道:“绝行,你最擅长的是追踪和逃遁,所以朕就派你带一部分精锐探马,出城去打探现在鞑靼大军的下落。最好弄清楚,他们现在在何处,人数大概有多少,大概多久能够到蓟州府。”
  “是!”千绝行应了一声,然后下意识地看了夏家林一眼,赶紧又补了一句:“属下遵旨。”
  江夏嘴角露出一丝微微的笑意,目光看向萧杀和谢腾飞道:“萧杀、谢腾飞,朕就命你二人前去整编,训练兴州军和镇朔卫的人。能够留下的人就留下,那些屡教不改的,一律杀无赦。”
  “是!”二人应命。
  接着江夏对冷雨和杨贝贝说道:“冷雨、杨贝贝,一会儿朕给你们二人一份手谕,你们二人就立刻带一支骑兵回京师去,找到杨一清,让他立刻派兵增援蓟州府。告诉他,记得要让人多带几门炮来。”
  “是!属下遵旨!”
  最后江夏看向马云峰、于忍他们,江夏道:“好了,剩下的人就带领着大家准备一下守城的器械。巨石、檑木、铁蒺藜、陷马坑、护城河、弓箭、火油等等物品,必须一应俱全。”
  “是!属下遵旨!”剩下的众人,齐声应命道。
  永平府的抚宁卫,一批鞑靼骑兵在此处等候。看他们的装束和带着的装备,这批鞑靼骑兵很明显应该是属于想军队里面探马的角色。
  果不其然,很快密集的马蹄声响起。远远的,一支蜿蜿蜒蜒的鞑靼大军正朝这边行军而来。这支大军里面以骑兵居多,当然步兵也不少。对于人口稀少的鞑靼,要集合如此一支大军并非是一件易事。
  以此推论,要掌控如此一支大军,成为这支大军的统帅,那更是难上加难。
  鞑靼大军的先头部队走过以后,剩下的便是中军。一般来说,主将都是位于中军处的,一来便于指挥,二来也是因为安全。
  那批在抚宁卫等待的鞑靼骑兵,见到中军处的一名中年男子后,立刻驱马上前,然后翻身下马跪地行礼道:“参见万户大人,前方我们已经探过了,没有人在,看样子都已经逃难离开了。”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今时今日的大明,早已经不像之前的大明了。江夏果然是厉害啊,先帝当年没有信错人。若是当年,我亲自带兵攻打山海关,哪里可能打这么久。那个时候的明军,盛产最多的都是怂包软蛋,哪里会有以性命相拖延,让百姓先安全撤离的兵马。讲武堂?呵呵,不错挺有意思的。”
  很奇怪的是,几名鞑靼骑兵对中年男子说的是蒙古语,但是中年男子自己自言自语时,则说的是汉语。
  他说完以后,抬起头来看向前方道:“传令下去,全速行军。我们务必要快一点赶到蓟州府,攻破蓟州以后,立刻攻打京师!”
  “是!”几名鞑靼骑兵听后,立刻应命,前去传达那全速行军的命令。
  若是江夏在这里,看见这名中年男子肯定会惊呆。因为这名中年男子,已经是他的老相识了。只不过在江夏原本的理解当中,他以为这男子早已经死了。却没想到,他不仅还活着,并且还成为了鞑靼的一名万户。
  昔日的对手,看来这次又要交手了
  ps:祝各位读者新年快乐,新的一年里面,希望你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财源广进。在此老虎感谢你们一直的支持和厚爱,没有你们,这本书不可能走到现在。请允许我肉麻的说一句,我爱你们。


第五九八章 死战不退,原来是他

  蓟州府的治下区域与永平府相邻,但鞑靼兵马要从抚宁卫赶到蓟州府,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大军行军,速度不同于平日赶路,时间还更长一些。而这一段时间,恰好就成了江夏整理蓟州府城防最后的机会。
  千绝行带着探马从蓟州府出发以后,靠着他高超的追踪技艺,仅仅只是两天时间就已经找到了鞑靼大军的踪迹。一路追踪探查以后,千绝行又带着探马快马加鞭赶回了蓟州府。在蓟州府的陈家大宅中,千绝行见到了江夏。
  “兵力应该在十万上下,骑兵六成占六成左右。有大型的攻城器械,按速度应当在十天内能赶到我们这里。”千绝行简单扼要的把他打探到的消息给江夏说了一遍。
  江夏听后点了点头,想了一下后问千绝行:“有没有打探到他们主帅的名字?”
  千绝行颔首,“抓了几个舌头逼问了一下,据说他们的主帅名叫扎巴力克。”
  “扎巴力克?”江夏眉头一皱,他对蒙古语很熟悉,“扎巴力克”这个词汇,一般不可能用来当名字。因为这个词汇的含义是——复仇!
  听到这个名字后,再联系到永平府被破的经历,江夏隐隐有一种感觉,这一次鞑靼大军来的主帅,他很可能是认识的。当然,扎巴力克这个名字,他从未听说过。反正这就是一种感觉,玄之又玄。
  江夏沉吟片刻以后,点了点头道:“好了,你先下去休息吧。休息好以后,去帮萧杀大哥抓一下兴州军和镇朔卫的训练事宜。”
  千绝行听后立刻站起身来,“不用了,我也不累,现在就去看看那些兵。”
  说完,千绝行对着江夏抱拳行了一礼,转身准备离开。走出两步后,千绝行好像想起了什么来,他又转身回来,表情有些不自然的对江夏说道:“皇皇上,卑职告退。”
  江夏微微一怔后,脸色顿时一虎,他站起身来走到千绝行面前,伸出双手扶起千绝行道:“别人不知道,难道你们几个还不清楚?我现在担皇上这个名头,只不过是权宜之计。日后,这个皇位还是要还给载江的。”
  千绝行微微沉默了一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江夏知道他想说什么,他微微笑了笑道:“我江夏如果真的能做出这种夺兄弟亲子家业的事,你们还愿意跟着我吗?”
  千绝行想了想后,脸色露出一阵恍然之色,这恍然之色中,又带着丝丝安慰和得意。一向不善言辞的千绝行,这次竟然微微笑着对江夏说道:“掌门,这么多年下来,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让绝行等人欣慰,我们没有跟错人。能够跟随掌门,是绝行一生最荣耀的事。”
  说完,千绝行对着江夏躬身行了一礼,然后退下。
  目送着千绝行离开,江夏忍不住喃喃自语道:“突然玩儿什么煽情,搞得人家一点准备都没有。”说完,江夏微微吸了口气,也信步走出了房间。
  身穿一身戎装的江夏走到蓟州府的城楼上,城楼破损的地方已经重新加固,并且护城河重新挖宽。不仅仅灌满了水,同时还在水里插满了削尖的竹刺。
  护城河的前方,从表面上看什么都没有,但实际上却挖满了陷马坑,到处都撒有铁蒺藜。在城楼上,蓟州府唯独存有的五门火炮,八架投石机都已经准备完毕。
  此外,还有巨石、檑木、火油、箭矢等物,全都准备的很齐全。蓟州府虽然逃难走掉了不少百姓,但也留下的也还有不少人。夏家林在蓟州府的威信不错,他站出来振臂一呼,号召百姓们为守卫蓟州府,抵御鞑靼入侵出力,百姓们立刻应者如云。
  巨石是百姓们从山上背来的,箭矢有不少是临时制作的,檑木是一些百姓从自家房子拆下来的。还有火油不足,一些百姓把自家的桐油都贡献了出来。
  看着这一副众志成城的样子,江夏心中陡然觉得自己肩上有了不小的担子。来到大明这么多年,也许自己的确带领大明繁荣富强过,但从来没有像这一个,让江夏觉得自己还有责任,保护这些单纯善良的百姓,安稳富足的生活着。
  大明此次的大乱,必须要早日结束。江夏在心中暗自下着决心。当然,其实他心里很明白,这一切并不简单。毕竟南京那边现在以大明正统自居,而南京又有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子,再加上江南本就是富饶之地。这一切,已经让那边和京师有了分庭抗礼的本钱。
  抛开江夏自己在大明的威信不论,这一场大乱的大义,其实还是在苗仁虎、崔政义他们那边的。
  江夏摇了摇头,心中逼迫自己不再去考虑这些事。眼下的局面,已经容不得他退缩。他如果退了,死的绝对不仅仅是他一个人。
  七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这日正是正午,阳光普照,天气不错。
  江夏安排在太平寨的探子撤回到了蓟州府。太平寨在滦河东河岸,属于鞑靼大军来蓟州府的必经之地。探子突然撤回,江夏不用问也知道,肯定是鞑靼大军到了。而后探子报告的消息,也确实了这一点。
  听过探子的禀报以后,江夏心中忍不住感叹,来得真快啊。按照千绝行的估计,对方应该需要十日才能赶到蓟州府,可现在不过七日,他们就已经赶到了。
  江夏扭头一看身旁的夏家林、萧杀、千绝行等人。他道:“走吧,立刻带人赶去滦河。”
  “是!”众人立刻起身,应了令以后便鱼贯而出,各自前去点兵集结,准备先赶去滦河河岸。
  按照鞑靼大军刚到太平寨这个位置的路程估算,他们要赶到滦河东河岸最快也需要两个时辰的时间。而从蓟州府出发去滦河,速度再慢,一个时辰也足够了。
  守卫蓟州府,防线一共有两道。一就是这滦河,二才是蓟州府。
  滦河的河流和岳婆港的葫芦河相连,最终流入渤海之中。河水虽然不算很急,但胜在河面够宽。这乃是一道天险,任何知兵的人都没理由让对手轻轻松松地渡河过来。
  江夏他们一路也是快速行军,仅仅不过半个时辰就到了滦河西河岸。河面上风平浪静,波光粼粼。阳光洒在河面,折射出一片金灿灿的光芒,若只是踏青至此,肯定会有人忍不住感叹,景色真美。
  可惜,如斯美景在眼前,三万余人却无一人有欣赏的兴致。河水自河面吹拂上来,众人感受到的不是迎面而来的清爽,而是一股子萧杀的意味。
  大家都知道,一场大战,就将在此处拉开序幕。
  河面阻击战,打法一般有两种。一是驾船入河,直接在河面上与对方开战。二是用弓箭、投石、火炮等物,远程攻击,阻击对方。
  如果江夏手中有任何一支水师在此,那他必然会选择第一种方法。但眼下的真实情况是,己方兵力远弱于对方,并且士兵不及对方精锐,不擅水战。所以江夏并没有想过要靠这一条滦河完全拦住对方,只不过是想用远程阻击的方式,消耗对方的实力而已。
  到了河岸边,江夏他们刚刚列好阵型,架好一切器械,只不过是等了一个时辰而已。江夏就通过伸缩望远镜看见了河岸对面,已经有鞑靼大军前来。紧接着,自滦河的上游处,大批的船只划下来。
  列好阵型的士兵们,虽然看不清对方的模样,但隐隐能看见对面河岸敌军已经到了。对于北方草原诸族,大明士兵并不陌生。他们的骁勇,他们的狠戾野蛮,对于大明士兵有一种天生的压迫性。
  此次江夏带到这滦河河岸的,并不是他从京师带出来的兵马,而多是镇朔卫和兴州军的人。所以此刻一见到敌军,队伍里面立刻有躁动之象。
  江夏骑在战马上,他回头往身后的队伍一看,目光凌厉无匹。迎接到江夏这道目光的人,顿时闭上嘴巴,全身绷直站在远处,不敢再有骚动。
  江夏的目光从左至右一一扫过去,沉默一会儿后这才开口说道:“我知道,你们这里面有兴州军,有镇朔卫。现在要你们跟着我,也许你们还不一定习惯,也没从心底里接受这件事。
  但是我要你们记得,你们是兵,是大明的兵。无论你们以往的主将是谁,现在你们要明白,我们的对手是鞑靼,是外族!
  如果我们今天受不住蓟州府,那么声后千里国土,必定受鞑靼肆虐。他们会奸。淫我们的兄弟姐妹,抢我们的金银珠宝,烧我们的房屋庙宇。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我们没有守蓟州府,你们觉得你们的父母兄弟,妻儿子女还能得到安宁吗?所以,不管你们是否愿意跟着我,但是现在,我希望你们能够跟我一起,死战不退!”
  江夏一番话说完,全场沉默了一下。
  人群中的马大牙突然激动地吼道:“死战!不退!”
  他这一吼,所有士兵像是受到了感染一般,也纷纷喊道:“死战,不退!”
  “死战,不退!”
  江夏点了点头,拿起伸缩望远镜再次看了看河对岸。他原本只是想看看对方是不是开始渡河了,但是这一看,他却看到了一个他原以为再也不会看见的人。
  而这个人的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