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帝师 >

第391部分

大明帝师-第391部分

小说: 大明帝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朱载江如何?作为江夏从小教导长大,经历过杨廷和、李东阳、杨一清,这些人轮番锻炼的他,又岂会笨到哪儿去。
  若说一开始,他还在反驳崔紫薇的话。那么到了最后崔紫薇所说的,他基本已经开始顺着崔紫薇的话去推测。
  而最后推论得出的结果,让朱载江整个身子都颤抖了一下。因为他很明确一件事,如果他是江夏的子孙后代,在登上帝位以后还遇到有自己这种身份的人存在。那么自己的选择肯定也是一个,杀!
  江夏执掌大明多年,论威望无人能及,论权势天下无双,论兵权也是一手在握。但称帝以后,却仍旧有处处受制之感。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六个字——名不正,言不顺。
  那要怎么做,才能真正的名正言顺?无外乎一个,杀光朱家的人,自己就名正言顺了。
  所以朱家人的存在,直接就制衡了江家人完全把控大明。
  想到此处,朱载江的心开始剧烈颤抖起来,他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他迷茫了。
  原本他的计划,就是如同崔紫薇所说,把皇位真正的让给江夏,然后自己离开京师,隐姓埋名的生活下去。
  但是现在想想,自己这个计划,无疑是错漏百出。
  帝王位,由百万尸骨累积而成。坐在上面,有无数人想拉你下来。主动让位了,别人为了防止你再坐上去,还是不会放过你。这就是帝王的艰辛。
  就在朱载江还在发愣之际,突然崔紫薇一把扯下了朱载江的面具。一众宫女看见他那可怖的面容,纷纷吓得失声尖叫。
  没有了面具的朱载江先是一阵慌神,然后是羞愧难当,最后所有的一切,全都转化成了他无尽的愤怒。
  崔紫薇仰头哈哈大笑着,说道:“你看看你,你现在的这个样子,还想要我给你生儿子。你也配?你难道就不怕儿子生下来以后,被你这副尊容给活生生的吓死?”
  惊慌的尖叫声,崔紫薇的嘲笑着,还有她那一句句嘲讽的话语。再次催化了朱载江的愤怒。
  他大叫一声:“啊!!!”
  然后双手掐着崔紫薇秀长的脖子。
  朱载江用力地掐着她,大声叫道:“你为什么要逼我,你为什么要逼我。贱人!贱人!”
  崔紫薇虽然被朱载江掐得喘不过起来,但她依旧没有示弱,反而还断断续续地说道:“朱载江,你现在要是杀了我,我还觉得你是个男人。你不要松手,继续用力掐!”
  听完崔紫薇的这番话后,朱载江掐着她脖子的双手反倒是一下松了许多。他愣愣地看着崔紫薇,整个人变得有些失魂落魄。
  最后朱载江完全松开崔紫薇,整个人低垂着头,茫然地左右看了看。最终他大声嚎叫着,像一头受了伤的野狼一般,貌似癫狂地跑出了冷月宫。
  出了宫门,朱载江还能听见崔紫薇猖狂地笑声。
  他一路狂奔,想要甩脱她那笑声,却发觉自己怎么也甩脱不了。笑声一直萦绕在他的耳边,直至朱载江跑到了御花园的锦湖旁边。
  锦湖之中,养着许多锦鲤。
  朱载江站在岸旁,心中响彻着两个声音。
  “跳下去,一了百了。反正你现在这副样子,比狗都不如,还不如死了算了。”
  “不!你是朱载江,是朱厚照的儿子,是大明名正言顺的皇帝。你还记不记得,你父皇对你说过的话?‘作为一个皇帝,没有一个人是你可以依靠,可以信任的。你是天下之主,你能靠的只有你自己。除你之外的任何人,你只能利用,不能信任,不能依靠’”


第六一九章 护龙令牌,重八指

  富豪离世之前,会记得把自己的儿子和忠仆叫到身旁。然后告诉自己的儿子,要好好打理家业,有不懂不会的地方,就多问问忠仆。这是明面上的。
  而实际上,很多富豪在离世之前除了会给儿子指定一个明面上的忠仆以外,还会告诉他,暗地里可以依靠的一些人。为的就是防止忠仆叛主,自己的儿子也好有反击之力。
  区区富豪尚且如此,作为一代君王,深谙帝王权术的朱厚照,难不成就只会给朱载江留下江夏这么一人?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乾西五所最西处的角落,有一片十分不起眼的宫院。一般情况下,很少会有人到这片宫院来,因为在这里居住的,都是一些衰老到无法再做事,所以在留在这里面等死的宫女和太监。
  这些宫女和太监家中没有亲人,加之从小就在皇宫长大,习惯了皇宫内的环境,所以一直都不愿离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里居住的全都是些垂暮之年的老人,所以这里无形之中总是带着一股死气,让人一靠近就觉得很不喜欢,心中自然而然会升起一股子烦闷之感。
  当然,平日里这个地方还是会有掌膳监的小太监送饭菜过来,所以也不能说是人迹罕至。只不过是说,平日里很少有外人来而已。
  但偏偏今日,一名身穿暗红色直身长衣,踏着青云蜀锦千层底布靴的男子来到了此处。男子带着一面银色的面具,不用介绍也能知道他的身份了。
  整个皇宫,能自由出入走动,又带着银色面具的,不是朱载江,还能是谁?
  朱载江走到暮雨苑的入口处时,脚步停顿了一下。从他挣扎的眼神之中可以看出来,并不是因为他不喜欢暮雨苑的垂暮之气,而是有些拿不定主意,自己究竟应不应该进入这暮雨苑。
  似乎这暮雨苑内,隐藏有什么对他影响很大的人,或者物
  朱载江犹豫的时间大约用了一盏茶的光景,最终他还是抬脚跨过了暮雨苑的门槛,走了进去。
  暮雨苑这个名字,是永乐年间,一名颇有学识的太监所起的。虽然名字带着几分诗情画意,但是配上暮雨苑的功用,却忍不住让人感觉到有一些心酸。
  走进了苑内,随处可见的,是老太监牵着老宫女的手,挨在一起述说着什么。偶尔老宫女会失笑娇嗔,犹如十八少女一般轻轻拍打着老太监的肩膀,也不知道老太监对老宫女究竟说了些什么。
  朱载江一路往里,走到了暮雨苑的最深处。
  在一颗老槐树的上后面,一栋小院竟完全是用黄花梨木造成。这种木制生长缓慢,尤其珍贵。一般用来做家具都已经奢侈到不行了,更遑论是用来造房子。
  小院的外面,是一片青石板铺就而成的操场。操场的一旁开垦有一片菜园子,在那菜园子旁边,此刻正有一名身穿灰色布衣的老人,坐在一张小叶紫檀木的摇椅上,闭目养着神,也不知是醒着的,还是已经睡着了。
  朱载江靠近,突然那老人一下睁开了眼睛。
  说来奇怪,老人明明已经满脸褶皱,白发苍苍。但双目睁开的那一瞬间,却让朱载江有一种心神被摄的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仿佛那一眼如果再用力一点,自己就会被他给“看”死了。
  老人道:“娃娃,来杂家这儿,所谓何事?”
  朱载江虽然第一下被老人的眼神吓了一跳,但随即心情就平复下来。仅凭这一个眼神,他基本能确定,自己没有来错。
  朱载江微微吸了一口气,然后叹出。他背在身后的右手,一下拿出来。
  老人先是没觉得有什么,但很快目光就锁定在了朱载江右手食指的扳指上面。扳指的玉质并不算很好,但看上去年份应该有些年头了。若说特别,可能唯一特别的地方就是扳指面上的“重八”二字。
  另外还有一处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普通人戴扳指,都是戴在大拇指上,而朱载江是戴在食指上的。
  老人愣愣地看着那个扳指,喃喃自语道:“‘重八指’,终于老夫能离开这个鬼地方了”
  说完,老人立刻从摇椅上弹身而起,身法显得十分灵巧敏捷。他一站起身便跪倒在地,对着朱载江行礼道:“奴婢李八一,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声“参见皇上”,让朱载江听了心中顿生一股难以言明的舒爽感。在这一刻他蓦然明白过来,自己骨子里,其实竟是如此迷恋帝王这个身份。
  朱载江摆摆手道:“平身吧。”
  “谢皇上。”李八一站起身来。
  朱载江从怀中取出一块令牌,上面写着“护龙”二字。他将令牌递给李八一道:“你也明白,不到万不得已,朕是不会来找你的。去把人召集起来吧,朕现在能倚靠的,也只有你们了。”
  “是,奴婢遵命。”李八一恭敬的弯曲着身子,双手接过朱载江手中的护龙令牌。
  接着李八一道:“皇上,那奴婢先行告退了。”
  朱载江微微颔首,还未反应过来,李八一已经原地腾身而起,一下就跳跃到了他那小院的屋顶之上。接着就看见他几个腾挪,身影便消失了。
  看到这一幕,朱载江的眼神之中,终于忍不住露出了些许笑意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说山西这边。
  江夏拿下太原以后,便就在齐王府内住下了。他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只带了一万八千人,而不是十万八千人。
  对于萧清带着大军旗帜鲜明,大张旗鼓的往山西而来。江夏似乎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反而在太原大兴土木,似乎准备好好修葺一下齐王府。
  萧清往山西赶来的消息,江夏自然是知道的,否则他辛苦经营了那么多年的千门,也就只是一个笑话。
  而江夏的反应,萧清也是清楚的。否则他这个堂堂四大门阀之首,萧家新一代阀主的身份,也是一笑话。
  偏偏就是江夏的反应,让萧清确定了心中的一个计划。
  他之所以大张旗鼓的带着大军往山西赶,实质上就是想要看看江夏会不会紧张害怕。
  如今见他如此镇定,萧清便确定了山西有鬼。在他看来,若是自己料想不差的话,江夏应该是明面上只带了一万八千人到山西,而实际上他还安排了一只暗军,悄悄赶到山西潜伏。
  自己如果真的去了,那必定上当中计。
  所以萧清最终决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干脆就兵分两路。一路大张旗鼓,佯装成主力大军前去山西,阻拦江夏回京。
  另外一路,则低调前行,携真正的主力,直扑京师。
  拿下京师和杀掉江夏,这两件事对于萧清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眼目前看来,拿下京师,似乎要比去杀江夏更加容易一些。而事实究竟是否如此,一切还得等待之后的分辩。
  记得木心那首经典的《从前慢》诗中有这么一句,“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其实不仅仅如此,从前的行军路途也很慢,所以常常听说一场战打几年。而实际上,光走路恐怕就走了足足有近半年的时间。
  江夏也没理会萧清究竟是要来山西打自己,还是北上去打京师。他安安心心地在太原住下了,一边大兴土木的同时,一边来了兴致整顿民生。
  执掌大明七年多的时间,对于整顿民生,江夏十分了解应该怎么做。肃清山西境内的山贼土匪,重新为百姓造籍入户。然后分发农种和工具,发放过渡的口粮,银钱
  仅仅一两个月的时间,山西可能还没多大动静,但太原附近,已经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来太原附近生活的百姓,已经越来越多。以前光听江夏有多么多么的英明神武,爱民如子。如今山西的百姓,算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一切。
  虽然大战一触即发,但突然之间,大明似乎陷入到了近些时日来少有的安宁之中。
  不过就在这安宁里面,江夏却收到了从京师传来的一封飞鸽传书。看到那飞鸽传书,江夏的心猛地痛了一下,因为信上面说,生活在冷月宫的崔紫薇,夜晚的时候趁着守卫不注意,竟然跳井自杀了。
  崔紫薇的死活,江夏自然不关心。但崔紫薇的肚子里面,怀着朱载江唯一的骨肉,她一死,江夏能够想象得到朱载江的心痛。
  江夏赶紧提笔写了一封书信,命人传回京师,交给朱载江。
  而京师的崇光路尽头处,一栋宅院里面。朱载江正看着躺在床上的崔紫薇,他回头看了李八一一眼,意思仿佛是在问:“怎么还不醒?”
  李八一也往后看了一眼,他身后明显还站着一名老人。老人微微躬身道:“回皇上的话,回转七魂丹的解药,一般需要十二个时辰才能发挥完全,请皇上放心,娘娘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第六二零章 对弈略谈

  正午时分,山西太原府齐王宫的品茗静室之中。
  江夏与袁寒秋相对而坐,两人前身摆放的是一张龙纹木小方桌,方桌上摆着的是一副黑玉嵌金的棋盘。而两人手中所用的棋子,则是用上等的翡翠制作而成。
  如此宝物,自然不是江夏的,而属于袁寒秋。不过近些时日来,袁寒秋骑来的汗血宝马也好,坐来的百年金丝楠木马车也罢。每次都是带来便不带走,等于是变相送给了江夏。
  这次这副奢侈到无以附加的棋盘,恐怕也会如此。
  下棋间,袁寒秋对江夏道:“皇上,据最新的消息得晓,萧清和鲁王合作,一共出兵十二万。其中真正赶往山西这边的,只有四万人。实际的主力,其实已经奔着京师去了。您看我是不是带着大军去阻截一下?”
  袁寒秋主动提及此事,其意一共有两个。一来试探江夏的实力,二来试探江夏对他是否信任。如果江夏答应他去阻截,那就代表着江夏实力不足,但对他还算信任。如果江夏不答应他去阻截,那就代表他自信能够抵挡萧清,但却对他不太信任。
  如此进退都有问题的发问,江夏又怎会不知道里面的用意。他抬头看了袁寒秋一眼,然后微微摇了摇头。
  他这一摇头,袁寒秋的脸色微微变了变。不过很快,江夏从怀中取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他,没说一句话,只是轻轻扬了扬下巴,示意他看看。
  袁寒秋有些疑惑,不知道江夏手中这封书信有何玄机。他接过去以后看了看书信信封上的字,只见上书:“臣乞皇上亲启御览,福建水师提督俞大猷。”
  光看着两行字,袁寒秋心中顿时猛地一凛。大明的兵力,卫所兵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其战斗力实在是太过于低下。所以主要论来,还是京营兵马和边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