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伐清-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慢,且慢。”洪承畴轻轻摇着头,说道:“还有些事情,长伯需得知晓。”
吴三桂愣了一下,急切的问道:“洪兄但请明言,三桂定当听之。”
洪承畴缓缓说道:“满洲兵将不服此地气候,且思归心切,长伯yù想永镇云南,还是不得心急,须要记住:不可使滇中一日无事矣。”
“不可使滇中一日无事矣。”吴三桂仔细回味着这句话,了然于心,朝廷还未批准他永镇云南,还未封他为亲王,如果云南各反清武装被快速扫平,岂不是得不偿失。留着些抗清武装闹事叛乱,等待清廷加恩于己,这才是上上之策。而且使云南不安定,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朝廷就不会收回给予吴三桂的大权,就会不断拔饷增粮于云南,吴三桂的地位自然会日益巩固。
“大事不可有,小事不可断。”洪承畴摆出一副智者的神态,沉声说道。
“经略金玉良言,三桂受教了。”吴三桂真心实意的再次谢道:“久闻经略知识广博,三桂偶得几件古物,才疏学浅,竟不识之,还请洪兄帮忙鉴赏一二。”
“长伯美意,洪某敢不从命。”洪承畴笑着谦虚道,转而又正色对吴三桂说道:“长伯,若地方土司作乱,当雷霆扫平之,不可使之蔓延;至于缅甸伪帝永历,丧家之犬可缓图之。吾当向朝廷上疏,请拔粮饷,以备使用。”
“经略之言甚是。”吴三桂点头赞同道:“九月或十月间滇省粮食将告磬,到时马匹粮草俱无,自然无法进剿,还望经略多多美言。”
洪承畴与吴三桂早在关外降清前,已结成世交,吴三桂以晚辈待洪承畴,十分敬重,关系很深。降清后,他们继续保持密切关系,而此次又同征云贵,洪承畴总经略其事,无处不关照他,自无疑问。及战后,洪承畴又提出以一王镇守云南,仿元、明两朝成例,世守此地。他明里暗里举荐吴三桂,为他谋得永固的地盘。所以,吴三桂得以留镇云南,与洪承畴的支持确有很大关系。
两jiān谈笑相宜,各得所需,却也融洽,却不知道轻敌必自败,腾冲的征剿之战竟会出现令人瞠目的结果,以至滇西震动,形势转变。
“攻城战役,尺寸必争,处处激战,我敌肉搏,山川震眩,声动江河,势如雷电,尸填街巷,血满城垣”
站在来凤山上眺望腾冲古城,朱永兴耳旁似乎又响起了纪录片《远征军》的解说词。几百年后,这座古城沦陷于来自东海的葺尔倭寇并毁于战火,而倭寇也将在这里犯下罄竹难书的罪恶。等到从倭寇手中重新收复失地时,上万的中国将士在这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时代不同,但战火却依然可能要降临到这座古城头上。对此,朱永兴感慨不已,长长叹息。虽然他筹谋了一个很出人意料的巧妙计划,但能否成功却并不确定。所以,作为备用计划,即死守腾冲古城,挫敌于坚城之下,勘察腾冲古城的屏障来凤山的地形地势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在勘察过后,朱永兴的信心开始动摇,因为来凤山实在太小,驻扎不了太多的军队。而一旦来凤山被清军占领,腾冲城便会被四面包围。这本来便是历史上死冲腾冲的日军的作战方案,最后被全部消灭。
虽然可以借鉴历史上远征军反攻腾冲的经验教训,但冷兵器时代的作战特点与热兵器时代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朱永兴对于死守腾冲是越来越不看好。
守腾冲,但不能战于腾冲。朱永兴把目光投向北方,湍急的怒江和海拔3000多米的高黎贡山是护卫腾冲的两道天然屏障,应该把战场选择在那里,在高黎贡山险峻的隘口设下重重关卡,据险阻击清军,使清军知难而退。
是的,如果自己原来的设想不能成功,阻敌于高黎贡山就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只要坚持一个月,随之而来的雨季将使怒江的水面宽度从八十多米陡然间涨到四百多米,且水流湍急,山中驿道更是路滑难行,清军的补给将无法保障,甚至有被切断后路的危险,只能想办法渡江撤回。
一阵银铃似的笑声打断了朱永兴的思绪,梦珠带着两个侍女从山路上转了过来,带着清新纯真的气息来到了朱永兴身旁。
“殿下,那温泉起来真舒服,我差点都睡着了。”梦珠的两腮红扑扑的,象是抹了胭脂,容颜更添俏丽,头发也还是湿的,晶莹的水滴在阳光照shè下闪shè着光芒,仿佛满头的珠翠,使离朱永兴不远的侍卫皆为之侧目。
第四十一章 天机不可泄露
来凤山是座火山,温泉是其固有的特点,即便在后世,也是旅游的亮点之一。朱永兴笑着轻轻摇头,说道:“今天就不去了,咱们下山,还有很多事情要最后确定下来呢!”
梦珠笑着点了点头,跟在朱永兴身旁缓步向山下走去,边走边意犹未尽地形容温泉的好处,深以朱永兴不能去体验而感到遗憾。
朱永兴含笑倾听,偶尔插上两句,使梦珠的兴致继续维持。等梦珠的叙述告一段落,朱永兴才斟酌着字辞开口问道:“你们的族人都已聚集完毕,会不会对我盘桓不去,还要用你们的族人打仗感到不满?”
梦珠犹豫了一下,还是照实说道:“有几个寨老确有非议,但已被我父及大巫压了下去。他们目光短浅,不明白帮殿下便是帮猛山克族的道理。如果没有殿下的封诰,没有明军的助阵,就算打下高平也不得安宁,那安南郑氏岂肯干休?再者,清军是殿下的敌人,也是猛山克族的敌人,今日不打,以后怕也躲不过去。”
“能这样想便好。”朱永兴松了一口气,沉顿了一下,说道:“我这就下谕旨,封思威族长为安南都统使,有了这个名义,也能安定你族众人之心。嗯,说起来也是我疏忽了,未能提早想到此事。”
“多谢殿下。”梦珠笑得开心,说道:“殿下不是凉薄之人,更不是过河拆桥之辈,我,我爹和大巫都深信于此。其实就连带兵的几位寨主也很佩服殿下,愿意为殿下而战。”
“是吗?”朱永兴略有些怀疑,但现在能得到猛山克族的全力相助是很重要的致胜关键,这些天生的丛林战士在sāo扰袭击方面不可或缺,是目前的明军所不能替代的。
“真的。”梦珠眨着睫毛奇长的大眼睛,一本正经的说道:“殿下祈祷上天,得医病疗伤的妙法,我族之人也因此受益,谁还怀疑殿下不是神使?”
没想到装神弄鬼的影响会这么大,朱永兴心中感慨时代的特点,又觉得或许以后可以在关键时候再故伎重施。当然,什么埋石人儿、鱼肚子里塞布条、半夜三更学鬼叫这样低级不上层次的招数,朱永兴已经不屑为之。
一行人刚刚回到腾冲城内,还未来得及歇息一下,易成便急急忙忙地赶来,告诉了朱永兴一个好消息。
“挖通了?好,太好了。”朱永兴听到这个好消息,立刻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满天的云彩都散了,实施他筹谋的军事计划的最后障碍解除了,作战行动终于可以按他的想法开始进行了。
“殿下,恐怕还需要十余日方能最后完工。”易成强压喜悦,谨慎地提醒道。
十余日,朱永兴摸着下巴想了想,觉得时间上应该来得及,便笑着赞赏道:“吾虽未奖赏,但你最近立的功劳吾可都记在心里,等到此次作战获胜,首功当推郑长史。”
对于易成,朱永兴是打心里感激的,没有他和郑氏族众的帮助,朱永兴就难以快速聚集起一些急需的人才,也难以这么快地稳定住聚拢而来的明军的军心。蛆疗和青嵩固然解了燃眉之急,但没有郑家运来的药材,以及一些马帮人员从山野丛林中辛苦采来的三七、三台红花、碎米柴等中草药,明军的伤病哪有那么快被治好的。没有郑氏族人急招而来的几十名矿工,朱永兴的战术设想也将全部落空。
“殿下谬赞了,属下只是尽其本分,做的也是微末小事,岂敢当首功?”易成谦逊地的推脱着。
“吾心里有数,这首功非长史莫属。”朱永兴很坚决地重复着,并且挥手打断了易成的再次推辞,沉声说道:“此事不可与外人知晓,等到用上的时候再告知领军将领。”
“殿下放心,属下已经安排好了,绝不会走漏半点风声。”易成表情一肃,躬身向朱永兴保证。
“你办事吾很放心。”朱永兴又赞赏了一句,才大马金刀地往椅子里一坐,凛然下令:“请众将立刻前来议事,清军进攻在即,我们要加紧行动了。等等,咱们先商议妥当,议事之时尽量由你来向众将解说情由。”
“永昌守将张勇,清军名将,智勇兼备,所部兵马也甚精锐——”定朔将军吴三省停顿了一下,觉得自己有些畏敌怯战,忙转圜道:“若是我军倚坚城而守,敌人远道而来,攻之不取,必难以持久。弃城而战,是否有些草率,还望殿下慎之。”
郑砚北看了一眼朱永兴,得到他的示意,开口说道:“名将用兵必谨慎,若是循规蹈矩,我军兵力不足,难占优势。倚城死守,自陷被动,若外无援兵,只等清军自退,则无异于坐守待毙。”
广昌侯高广贵沉吟了一下,说道:“若将腾冲城拱手让与清军,则清军得一堡垒,以此为踞,屯积粮草,便可进退自如,我军岂不更难以取胜。”
“腾冲城虽坚固,然殿下已得破城之法,若要攻取易如反掌。”郑砚北很自信地指着地图说道:“永昌清军不过万余,能出动者最多不过八千,沿途关隘要道亦必设营守护,以防我军断其粮道,能至腾冲之清军当不超过六千。弃腾冲,则又又牵制其军一部,最后能与我军决战的只余四千之众,我军当有胜算。”
“不知殿下攻取腾冲之法能否见告?”怀仁侯吴子圣虽然早料到会有一战,但对攻取腾冲易如反掌之句话颇有疑问,试探着开口询问。
郑砚北再次望向朱永兴,见其沉吟了一下轻轻摇头,便开口说道:“天机不可泄露,诸位将军当信任殿下有此能为,倾力以助才是。”
这话说得有点重,谁也不肯明言怀疑朱永兴,尽管心中有疑惑,在这个时候也只好凛然遵命。
朱永兴固然有些谨慎小心过了头,不肯把撒手锏提前告知,但此战关系重大,一旦泄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只好以天机不可泄露来作搪塞。
第四十二章 忠心迎驾无功回
朱永兴有些独断专行地布置完作战任务,等诸将领命前去安排后,他只稍作停留,便点齐两千明军北出腾冲,直奔高黎贡山而去。
冒充岷世子的感觉很好,但朱永兴还未完全解开心结,与明军将领交谈相处时还有些心虚的感觉,生怕哪句话说错了,徒惹怀疑。所以,他才让易成尽量代自己解说、布置,自己能说得越少越好。
而朱永兴亲自率军前往高黎贡山增援,也有几个目的要达到。其一,他能给明军做出一个不畏生死,敢亲临战阵的形象;其二,他怕已经前出至高黎贡山的猛山克族士兵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计划,造成整个作战行动的偏差;其三,他也想实地观察清军并评估出清军的实际战力,以便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其四,他自认为有所借鉴,在高黎贡山阻击战中能够指挥得更准确恰当。
看纪录片《远征军》时,是来反攻腾冲的,日本鬼子则是防守一方。而现在是清军来攻,自己在守,要借鉴的也是日本鬼子的实际战术。朱永兴骑在马上,一想到此,竟然浮起一种怪异的感觉。
好,自己是有点想得多了。管他是正面还是反面,是正义的还是禽兽般的鬼子,成功的经验就要学习,失败的教训也要吸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吗!
朱永兴很快甩掉那种怪异的感觉,仔细思索行动计划的各个环节,在每个细节上都反复思量,不敢放过。名将啊,智勇兼备,兵精马足,是自己这个纸上谈兵的菜鸟能对付的吗?
如果是真正的战阵厮杀,朱永兴肯定不敢充任指挥,他自信还不能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作出敏锐的判断,下达正确的命令。
名将啊,朱永兴虽心往之,但也自知相距甚远。论理论,自己知道很多古今中外的战例,但绝不会比现在的将领把《孙子兵法》、《吴子兵法》背得更娴熟;论实战,自己见识过战场,却只是一个看客,甚至到现在还没亲手拿刀砍过人;论冷酷、理智、判断、坚强,自己更无法与那些刀头舔血、尸山血海中冲杀出来的将领相比。
当然,朱永兴也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只能被所谓的古之名将打得满地找牙。论见识的广博,诡变的招数,他自认为还有得一拼。而成为名将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运气,朱永兴觉得应该还稍胜一筹。穿越以来的种种,现在看起来还是比较顺遂,无疑增添了他的这种感觉。
该面对的早晚要来,如果连一个张勇都不敢言战,日后又该如何对阵比他更强大的BoSS,兴王图霸、恢复华夏岂不是一句空话?自己要走的是一条充满痛苦、血腥的道路,当然其中也会有快乐和振奋,而只有勇敢地走到终点,才会摘取到胜利和光荣的桂冠。
旌旗招展,刀枪闪光,朱永兴身在其中,愈发挺直了腰板,把深邃而坚定的目光投向远方。
晨雾笼罩,阿瓦城在视野中模模糊糊,一切都象梦幻,怪异、模糊、变形。
阿瓦城外的明军营地里已经忙乱起来,炊烟升起,使雾气显得更浓。辎重物资正在向车上装载,人喊马嘶,显得很是杂乱。
巩昌王白文选站立在简易搭建的木栅前,对身后大营的忙乱似乎听而不闻,只是面色复杂地远远眺望着缅甸王城。
下关兵败之后,巩昌王白文选留下断后人马,自率主力由沙木和走右甸,再走镇康入陇川,最后在木邦与晋王李定国的兵马相会一处。兵马虽会合,但商议的结果却有很大分歧。
其时,两人都听到了岷世子将入滇留守的消息,晋王李定国认为既然如此,便不必急于接永历回国内。他的理由也很充分,“缅小邦也,猝见大军必惊惧,惧而思逞必拒战,战则是与其为仇也,何以置我主?不如择近境险要之地,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