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泱泱大唐 >

第175部分

泱泱大唐-第175部分

小说: 泱泱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多次,三个女人同仇敌忾共同对付王易,这让王易放心不少。他也希望,真实的内心里,她们几人间也能如姐妹们相处,他不希望家庭内部起纷争。

    王易的大哥王昂也时常带着妻子岑若然一道过府来玩,成婚后一直还没怀上身子的岑若然,非常喜欢抱着子吟逗乐,喜欢孩子是女人的天性,一大群女人因为有王子吟这个可爱的丫头,相处的挺好的,包括随嫁过来的几名侍女。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炎热的夏天就过去了,产后恢复不错的苏燕早就可以和王易同房了,不过王易只是在极少的几天,陪着苏燕一道睡,其他日子,都是回到长乐公主或者长孙凌身边睡的,这是作为妾室的悲哀,王易至少在现在要遵守这个游戏规则,不让长乐公主和长孙凌有意见。

    不过王易这段时间“专宠”苏燕的举动还是惹得长乐公主和长孙凌心里发酸了,只是在王易甜言蜜语的“哄骗下”,不敢表露出来而已。

    王易还是拒绝了长孙凌当日曾经提议过的让几名随嫁过来的侍女来临时充当“角色”,与这几名侍女没什么感情,即使要将她们收入房中,也要过些时候,熟悉了再,至少是在与长乐公主圆房后,不然这个与他后世女儿差不多年岁的妻子,吃醋都要吃到酸中毒了。

    十月初,天气转凉的时候,长孙凌也生产了,与苏燕一般,同样生下了白白胖胖的女儿。这让长孙凌大为失望,对自己也是很恼怒,原本她以为先于长乐公主前怀孕,一定可以早于长乐公主为王易生个儿子出来的,那样他在府中就可以很骄傲了,但如今生出来却是个女儿,让她非常失望。

    母以子贵,作为妻子的也不例外,第一胎为王易生了个女儿,长孙凌觉得满心的委屈,在王易面前都有点失去了底气,再加上这个女儿是未婚就先育的,让她满是不是滋味。

    但王易却一点不介意,在这个没有计划生育的时候,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多多益善,反正以后这些妻妾都可以再生多胎,他不担心没有儿子。

    王易很有兴致地为长孙凌所生的这个漂亮女儿取了个“王子矜”的名,与苏燕所生的王子吟一样,他都非常喜爱,看到王易不介意,长孙凌的心里才好受了一些。

    看到长孙凌生了一女儿,原本很郁闷的长乐公主心里也好受了一些。

    王子矜满月后,天已经很冷了,一年又将近。

    贞观六年,虽然不能与贞观四年、五年一样风调雨顺,但同样没有大的灾害,因为各项基地建议及水利设施进一步修缮完成,再加上新垦的耕地数量在增加,复种技术全面推广开来,占城稻在更多的地方种植,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注定是个丰收之年。

    十二月中,大朝会日,长安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大的降雪,天气非常寒冷,但上朝的官员们没有一个因为天气的寒冷而抱怨,他们在悄声议论中都满是兴奋,他们知道,在这个朝会上,皇帝一定会再次宣布天下丰收的盛况,对于这些一年来为朝事忙碌的大臣们来,天下丰收了,他们就有非常大的成就感。

    果不其然,在朝会刚开始后,脸上有掩饰不住兴奋的李世民,亲自宣布了贞观六年的收成情况。

    贞观六年与贞观五年相比较,粮食总产量虽然没有成倍地增长,但据民部统计完成的数据显示,贞观六年全国粮食总产量比贞观五年增长了五成,赋税也是增加了四成,这个数据虽然没有贞观五年末大朝会时候宣布数据那般让朝臣惊疑,但同样让百官惊喜不已。

    不再有人置疑这个数据够不够准备,因为从长安的米价就可以充分感受到了天下粮食的丰收,上好的大米,只要二文钱就可以买到一斗,自贞观四年起,长安的米价就从未超过十文钱一斗,其他的粮食价格,也与米价差不多的水平,这是天下粮食极其丰收,才会出现的情景。

    李世民在殿上唾沫横飞地讲述着贞观六年取得的成就,粮食和赋税的数据他重复了好几遍,甚至以故作的样子在感慨又要在各地修建不少的粮仓了。接着又了各地的一些基础建设数据,包括新修了多少道路,疏浚了多少河道、湖泊,新垦了多少田地,大唐境内人口增长了多少,新置了多少州县,又有多少胡人部落来归附等等诸多让朝臣们听着热血沸腾的数据,在听到这些让人心中加速的数据后,满殿的朝臣们都是止不住的喜悦,而那些旁听的外蕃使节们则是目瞪口呆。

    大唐日益繁荣强大,这些使节所代表的向大唐请附的部落或者国,再也没有可能脱离大唐的统治了,他们和他们身后的族人,唯有一直听服于大唐的份了。

    接着李世民又宣布了一些经过朝议,准备在来年实施的新政。

    出乎王易的意外,他向李世民提出延迟宵禁,以至再过一些时候取消宵禁的提议也被李世民采纳并在这次朝会上宣布了,从明年上元节后,长安城内的宵禁从亥时正开始,到寅时末结束,足足比原来的宵禁时间缩短了三个时辰左右,而且全国各地其他城市也是照此实行,这让许多不知情的大臣们吃惊,也马上有大臣站出来反对此议,但李世民一概不受。

    接着李世民又宣布,为了方便行商者做生意,长安的东西市,开闭市时间也做出了改动,开市时间改为早上辰时正,收市时间则到了晚上戌时正,比原先营业时间延长了一倍左右,并计划在长安城南设立南市,以更方便行商者进行商业贸易。

    除了全国其他城市的市坊开市时间遵照长安东、西市实行外,朝廷还颁布诏令,责令各级官府采取必要的手段,为农闲时百姓外出做生意提供方便。

    除了这些王易涉足提请的新策开始实施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是另外人包括马周等人提议的朝政也将在新的一年内实施,包括征税办法的改革,户籍的管理等等。

    天下粮食一年比一年丰产,赋税收入连年以高的不可思议的速度在增长,诸夷臣服,每年来请附的部落络绎不绝,前来长安朝贡的使者更是一拔接着一拔,相比较几年前天下的凋零情景,几乎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照如此情景下去,大唐肯定会一年比一年繁盛。

    百姓安居乐业,犯事之人极少,偷盗之事几近绝迹,贞观六年判死刑的更是降到了二十五名,民间真的可以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来形容。在今日朝会过后,王易不由的大发感慨,大唐建国到现在不过十多年,但天下的繁盛程度已经不比历史上记载的一些繁盛时代差,也比原来历史记载的贞观盛世还要繁盛了,可以,让人非常骄傲的盛世大唐已经来临。

    这其中有他做出的巨大贡献,王易非常的自傲,正是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在逐步改变着历史,并会让大唐朝着更好的方向行进。

    对于李世民和朝中那些主政的大臣来,天下间已经暂时没有多少让他们烦忧的事了。

    唯一让李世民有点烦恼的,那就是位于青海的吐谷浑,时不时地派兵侵扰多大唐边关,兰州、鄯州、凉州、河州一带时常出现吐谷浑的人马,侵扰的规模不大,最多只有几千人,这些吐谷浑兵并不是以攻城掠地为目的的,他们主要是为了抢掠财物,而且是抢了东西就走

    李世民已经在悄悄地召集诸臣,商讨征伐吐谷浑的事宜了

    (第三卷终,敬请关注第四卷《泱泱大唐》)

    第一章大灾的贞观七年

    贞观七年在一场瑞雪及喜庆的爆竹声中来临。

    因为连年的丰收,年关来到,基本上再没什么人要为年节时候没东西吃,吃不上好东西而犯愁了,可以,上至君王、大臣,下至黎民百姓,都是喜笑颜开地迎接新年的到来。

    王易的府中,也是一片热闹的景色。在过去的一年内,王易娶了两妻子,添了两个女儿,又得了皇帝数不清的赏赐,虽然妻妾们没有为他生一个儿子让人有点遗憾,但一年内如此多的喜事临门还是很罕见的,当然要热闹庆贺一番才行。

    新进门的正妻长乐公主吩咐管家王复在除夕时候给府上每人分发了丰厚的红包,作为王易平妻,又晋级当了母亲的长孙凌,则自己出钱给府上每个人都置了两套新的衣裳。同样当了母亲的苏燕,原本也想拿出自己的体已钱,表示一下,但被王易劝阻了。

    主人的喜悦,下人们也分享到了,府上所有的人,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

    几位妻妾平安相处,还有这般心意表示,王易当然非常高兴。还有一件很让他高兴的事,那就是在上一年末的时候,他通过长孙凌的张罗,为府中的管家王复寻了一个出身还不错的妻子,那是长孙凌的远房亲戚,窦姓家族的成员,家道中等,与王复的身份还算相配。

    王易这般关心他的事,王复当然感激涕零,再加上新进门的长乐公主还有长孙凌,对他这个舍弃自己前程,甘愿为王易管事的人非常尊敬,更让王复觉得他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因为除夕前后几天都是下雪,过年几天差不多都是冰天雪地,王易除了去走访一些必要的亲戚外,其他大部时间都窝在府中陪着妻儿们。他也在年前闲着无事的时候,呆在书房时挥毫泼墨。

    一种以前没有出现过形似桃符的叫“春联”的东西,被他鼓捣出来,贴在府上的大门两侧,上拟几打言词简练但喻意喜庆的巧句。这一出现的新事物,在被有心人看到后,很快就被人效仿了,一时间长安城内许多达官贵人府门外,甚至平民百姓家门口,都贴上了这种叫“春联”的喜庆东西!

    红色是吉祥色,满城的火红让这个年更加的喜庆。

    因为连年的丰足,朝廷为示庆贺,上元节时候在长安城内举办了规模盛大的灯会,并且破天荒的连续五天,王易也在灯会开始后,带着妻女及王昙等人,去灯市里看热闹。

    为让长安城的百姓能更热闹、方便地过年,自贞观七年元日开始,每天晚上的宵禁时间都延迟了,这个新年长安城内的热闹景象,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特别是上元节几天放夜,城内的嬉闹声响彻半城,许多人在大街上通宵达旦地玩乐。

    上元节过后,全国各地的城市,宵禁时间都推迟了,城市内居住的百姓夜间玩乐时间更多了。

    盛世盛景,百姓安乐,君王也高兴,当然也马上有人站出来,狠狠地拍皇帝马屁了。

    正月末,大朝会日。

    此前朝集使、利州都督武士彟等诸多朝臣以天下大安,盛世已临等理由上表请求皇帝到泰山封禅,但被李世民所拒,今日又有人站出来提相似的议,在朝会刚开始时,特进、赵郡王李孝恭第一个站出来,请求皇帝封禅泰山。

    李孝恭一提议,马上就有众多的大臣站出来,以如今天下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定,文治武功取得了鼎盛,理应将这般盛事通过封禅的方式诏告天下。

    看着黑压压站出来请求的一大群大臣,满是得意的李世民有点嘴都笑得合不拢的样子,但还是推辞,“众位爱卿皆以为封禅乃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大安,百姓安居乐业,四夷臣服,虽不封禅,又有何关系?昔秦始皇封禅,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世岂以文帝之贤不及始皇矣?且事天扫地而祭,在宫中即可,何必登泰山之巅,封数尺之土,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

    但李世民这话却马上遭到李孝恭的反驳,“陛下,臣以为不然,天下连年丰收,此是天地幸然之故,必当要以封福音祭祀的形式告慰天地,威服四夷,因此臣等恳请陛下,封禅泰山!”

    其他站出来请命的大臣都随李孝恭行礼请命,见如此场景,李世民神情有点犹豫了。

    就在这时,秘书监魏征站了出来,大声奏道:“陛下,臣反对陛下到泰山行封禅之礼”

    在李孝恭等请命封禅的大臣惊异之中,魏征款款而道:“陛下,如今天下虽然大安,四夷臣服,然今承隋末大乱,户口未复,仓廪尚不够充盈,若陛下决定东行封禅,那车驾出巡之时,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所费颇巨。且陛下封禅,万国来使咸集,远夷君长,皆有扈从,如今我大唐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希,灌莽极目,凋零之像尚未除,此乃将我大唐之虚弱,呈示在戎狄人眼前况且这些胡夷来使,需要的赏赐供给无数;为陛下车驾出行便利,需要运用无数的民工修筑道路,徒增百姓之劳苦。封禅之举,实是只崇虚名而受实害,臣觉得陛下万不可行封禅之举的”

    魏征此语,让兴致勃勃的李世民顿然间觉得无趣了,而在魏征之后,御只大夫温彦博也马上站出来附议,表示在我大唐刚刚开始丰足之时,不可行封禅之劳民之举,这更让李世民扫兴,“魏爱卿、温爱卿言之有理,如今我大唐刚刚开始富足,我们万不可得意忘形,需要时刻不忘记贞观初年时候天下遭灾的惨状,或许今年,老天爷就不会如前两年这般善待我们了,灾祸无情,随时都会来,朕要带头勤俭节约,多为百姓谋利,封禅之举,朕没作考虑,诸卿不得再提!”

    不论李世民真心还是假意,他这般后,赞成皇帝去泰山封禅的大臣也不敢再言语了。

    李世民在这次朝会上的警言果然得到了应验,贞观七年的春天,非常的寒冷,正月过后,连续的寒潮来袭,二月间,都下了好几场雪,原本应该暖和的清明时节,都是冻得人发抖。

    三月间,天气转暖后,河南、河北一带连续的暴雨,黄河数处决堤,许多州县被淹,灾民无数,闻报后的李世民忧心忡忡,严令各级官府,赈救灾民,并派出了以特进李孝恭为首的朝廷赈灾团,赴河南、河北一带指导救灾。

    所幸李孝恭行事果断,再加上其在朝中巨大的影响力,在他的带领下,河南、河北数州的百姓群起抗洪,终于将决口一个多月的黄河大堤堵上了。

    这几年天下丰产,各地官仓存粮非常多,再加上朝廷的严令,各级官府以最快的速度行动起来,安置灾民,家园被洪水冲毁的百姓,都有了住的地方,也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