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女亲王 >

第171部分

女亲王-第171部分

小说: 女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载沣点了点头,道:“姐姐当时那样,如今看来,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我怎么会怪你,只是白白替你难受了那么些日子。我回来之后,也跟阿玛和额娘提过姐姐的病情,他们两人也是替你难过了许久。”
    “只有等到此事了结了之后,再到你家里,跟七叔和七婶请安了。”
    “姐,那你今天找我来,到底是为了何事?可是跟你在
    地那个计划有关?”
    我点了点头,细细地把这次他要做的事情都讲了,当他听到光绪等人已经打算要圈禁太后,而太后只怕也不会轻易放过皇上时,坐在凳上,已经有些坐不住了,我明显看到,他地手一直在抖,是啊,谁听到当今太后和皇上正在相互琢磨着要圈禁对方,而且可能还找的是同一个人,只怕是没几个能坐的稳,不管是谁成功,都必将是血流成河。
    当我把所有的计划都详细告诉了载沣时,他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我,道:“姐,你就不怕,不怕我像那个袁慰亭一样,直接就到太后跟前去了?”
    我深吸了一口气,看着他,道:“五弟,你当初为何要去刘将军的军营,又为何一定要入美国地西点军校。”
    “我大清马上得天下,以前人常说我满人,满万不可敌,可是如今呢?被洋人欺负的毫无还手之力,八旗子弟大多都已经是只知道提笼鸟了,连马都不会骑,我就是要带兵,就带我们满人地八旗兵,让这天下的人都好好看看,我满人还没有焉儿
    载沣说这些话时,眼眶都有些红了,我轻轻拍了拍他地腿,道:“姐姐知道你的这番苦心,可是如今太后和皇上已经要撕破脸了,咱们现在是帮哪一方都不是最好地办法,只有按着姐姐刚才说的,才是正理啊。”
    “可是姐,皇上和康大人他们的新政,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啊?”
    “他们的新政虽然不错,可是行的太急,康有为等人做事也太过偏激,对于反对新政的人,他们从不手软,太过目中无人了,其实变法之初,你也看到了,太后也不是很死板的人,她本来也是支持变法的,可那几个人,却是硬生生的得罪了太后,在私底下常常数说太后的不是,数说的时候,又不知道背着人说,而是逢人就责太后的不是,这才让太后和皇上的关系越来越恶化啊。”
    “姐,我怎么听着,你像是站在太后那一方呢?太后支持新法,我也能看出来,就是我阿玛也常说,太后心里只怕也是极苦的,可是如今你却是要我等到他们双方两败俱伤了,然后再那个太后,岂不是跟你现在的心思相背的?”
    “论理,这事儿不该跟你说的太透,可是我知道,你跟我在洋人的国家里也呆了那么多年,现在虽然还小,可是这事儿之后,你只怕也是要担当重任的,所以姐姐昨儿考虑了一夜,才想着,你今天要来了,就好跟你说。”
    我歇了口气,喝了一杯茶,继续道:“皇上和康有为他们,是有变法的决心的,他们已经是在背水一战了,而太后呢?她虽然支持变法,可是她却是以是否会威胁到她的权力地位为前提,所以她就不如皇上变法的决心大,而太后没有留过洋,也很少去关心所谓的科学,她关心的目的,只是因为洋人的一些发明,能让她玩的更尽兴,但是从修铁路上,就可以看出来,她相当迷信,荣禄他们一说那修铁路会破了我大清的风水,她便马上就紧张了起来,把个詹天佑这样的奇材就这么晾着了。”
    载知道我说的都是实情,太后对洋人的玩意儿,所支持的,细想想,竟然都是为了更方便她玩乐的,比如说电灯,自装上电灯后,太后很快发现,这个东西比蜡烛管用,其他地方都是到了夜间,为了防火,九点就要拉闸的,可是只有颐和园是例外,通宵达旦都是亮着的,还有专人,在各处闸门前守着。
    上次去颐和园请安时,太后留他看了声戏,就是那戏台都是颇让人侧目的,那戏台是有转台装置的,而在高空还有各种特别的设备,不但舞台的场景可以转换,避免了落幕布换景的麻烦,就是演大闹天宫时,那些天兵天将从空而降,也让载沣大是开了眼界,这全是机械化的结果,载沣当时都在想,若是能好好把这些心思用到海军上,只怕大清也不至于这么惨啊。
    他倒也是知道,颐和园中的东西,如今可是极为精致的,这几年太后一门儿心思都放在了颐和园的玩乐上头,还跟阿玛说过,她深知“外患固宜亟平,内忧万当早虑”的道理,还说大清之所以海疆不靖,则是由于“在事王大臣筹画乖方所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381章 载沣的心病
    沣想到这儿,便把这番话讲给我听了,又道:“阿玛后之所以不肯拿出大把银子去建海军,是觉得这个法子不是好法子,那办事儿的人也不是能成事儿的,还不如用这笔钱来造园子,让她玩的稳稳当当才实惠。”
    我摇了摇头,这话倒是在后世听的多了,便道:“五弟,那你说说,太后说的可在理。”
    他摇了摇头,道:“一半一半,我开始听着在理儿,后来一想,不是这么回事儿啊?下面的人就是有想办实事儿的,可是她不肯给银子,就拿李中堂来说,姐姐以前常骂他,可是自回来之后,我倒有些可怜他了,他当初若是不拿那些银子送给太后,只怕太后也不会轻易放过他,更不会一直让他在天津坐的稳稳当当了,而我大清的海军,只怕现在也就几艘破板。”
    我点了点头,道:“这话在理,不过我也是后来才想明白的,要不也不会在临走之前,那样去下他的脸子,不过我那样做,倒也不全是因为他把我给的银子供给了太后。”
    载沣点点头,道:“姐姐说的事儿,我有耳闻,他只重湘军,而弄的其他地儿的军士,到了他那儿就只有受气的份,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湘军只认他,不认皇上,也不认太后,最重要的是,那些湘军只肯为他李中堂打仗。”
    “正是,他拿了我银子,却只顾着去笼络湘军,该做的事儿,竟然是一点也没做,倒是找了个盛宣怀,四处打着旗号做生意,可是也没见着他挣到了多少,我自是对他不满的。”
    载沣咧嘴一笑,道:“他的银倒是一半儿都进了太后的园子了。”
    我们两人相一笑,他又道:“姐,我明白了,要变法,最重要的就是决心,皇上已经是下定决心要变法了,所以才会想到这破釜沉舟的法子,可是太后却是为了害怕自己失去了权势,才会如此,所以咱们只能等他们干完了之后,两败俱伤,收拾残局,太后一党,界时再无力反抗,而皇上被我们救出之后,也会感念我们的功劳,至于康有为那几个书呆子,咱们救了他们,他们拿我们的手软,同时经了这次剧变,只怕也会收敛一些目中无人的性子。”
    我带着笑意打量着载,心里一番感叹,这个日后被世人唾骂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醇亲王,现如今已经跟他的亲爹是大大不同了,忽然想到了那个因为刺杀载沣而名扬天下的大汉奸,突然有些忍不住,笑出了声儿来。
    诧异地看着我道:“姐。你笑什么?”
    忙道:“没什么。只是觉得如今五弟已经长成大人了。想事情也能想地这么透了。倒比小时候是强了很多。”
    载有些不乐意地道:“姐这话说地。倒像是我长不大似地。人长大了。再不长进。那就是傻子了。”
    我笑着点点头。道:“知道。知道。我们家小五可机灵着呢。那一般二般地人。那里能比得上?”
    “才说了我不小了。”载愤愤地道。
    我笑着摆摆手。正要说话。他抢着道:“姐。不用说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放心吧。这事儿就烂到我肚子里了。到了时候。那些八旗子弟。我铁定带到你跟前儿来。我在美国。可没少见那些政客为了拉票说些煽情地话。你安心吧。我得快些出城了。今天来这儿可没少耽误时间。穿着这身打扮。呆长了别人也要心地。”
    我站了起来,小声道:“得,姐姐知道,你是个晓事儿的,响鼓不用重捶,你可要记得,多少人的小命如今可都拿捏在你的手中了。”
    他点了点头,也站了起来,道:“姐姐放心。”说完忽然上前,抱着我,给我来了个美式大拥抱,我有些窝心,回抱了他一下,嘱咐道:“一切小心,界时不必全照我大哥的谋划行事,一切以你的安危为前提。”
    他听得我如此说,停了一下,抱着我的力量又加了一些,道:“姐,你放心,就算不为我自己想,我也得为自己的儿子打算,可不想让他进宫受当今那位曾受过的,太苦了。”
    我全身一震,他却在同时,放开我,转身便大踏步的往外走去,头也不回的跟着王明顺走了,留下还除在震惊当中的我。
    载沛一直侯在外面,此时已经走了进来,看着还处于惊骇中的我,拍了拍我的额头,道:“回魂了,这是怎么了。”
    我醒过神来,关上了书房门,叹道:“真没想到,我还真是小瞧了五弟,他以后只会比咱们那个儒儒的七叔强啊。”感叹完了之后,又把刚才
    谈话的内容,全部告诉了载沛。
    载沛听完之后,恍然大悟道:“我说呢,怎么走的时候突然向我行了那样大的一个礼,我扶他时,还悄悄在我耳边说了句:‘放心,我日后定会帮大哥出了那口恶气’。”
    跟着他又叹了口气,道:“谁能想到,他是当年那个只知道跟在我们兄妹俩后头,连鼻涕都擦不干净的小鬼头呢?看倒是我多虑了,忘了当今是他的亲哥哥,虽然他们的感情不深,可毕竟骨血相连,怎么也不会让自己的哥哥吃太多苦头的,当今只怕是他们府里所有人的一块心病啊?”
    我也跟着点了点头,载沛接着又道:“不过还好,你并没有说出咱们之所以会扶皇上,其实就是因为他是个弱性子,很容易被人左右,否则也会如此任由康有为几人把他置于这样的险地了。”
    “那自是当然,我现在还庆幸,刚才我留了这一手,如今看来,这一手是留对了,否则,他就算是肯帮咱们,只怕以后也会防着了。”我叹息道:“载看来一点也没继承了咱们七叔那个性子,倒也是件好事,他越是精明越好啊。”
    载沛笑道:“你是有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感觉?”
    我嘿嘿讪笑了两声,却未,载沣自小就常跟在我身边,后来又一起出洋,见识已是不凡,他如今这样出息,我的心里自然也有与有荣焉的感觉,他和我即是姐弟,又亦师亦友,最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又肯用功,且又有主意,自然不是我那位软弱的七叔所能比的,看来醇王府要发扬光大,还真的是得靠他了。
    载沛见我不话,脸上又时不时的露出些得意的笑容,自然也猜到大半,我是在想什么,好笑的上前拍了拍我的后脑勺,道:“少得意的了,如今倒是好好想想,刚才你们在里面的时候,天津来了消息,袁慰亭果然昨天晚上就去见了荣禄。”
    我点了点头,道:“早知他这样的人,不过他也算是极为精明的人,知道就算是皇上能成功圈了太后,可是最终却不见得成的了事儿,只怕还会引火烧身。”
    “是,康广厦几人太不知轻重,又一味的只知道发布一些对目前来说不合时宜的新政,还要强行实施,这样不知道又要开罪多少人,皇上又没了太后的约束,只怕是行事便不会再像之前那样稳妥,那太后一党的官员只怕是没几个能活下来的,这样只会引起更大的动荡,而且依那几个人的性子,指不定能惹起洋人的不满来,到时只怕又是一场战祸啊。”
    轻咦了一声,道:“哥哥怎么知道那些洋人会反目,他们不是一直都很支持皇上亲政的吗?”
    载看了我一眼,道:“洋人重利,你应该很清楚,我以为你早想明白了,可见你还是差了一步啊。他们现在支持皇上亲政,只不过是因为太后一直打压着一些洋人的企业,让那些洋人无法大展手脚,更何况,大清的帝后不和,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好事,若是双方一团和气了,洋人只怕就要担心,他们以后还能不能拿捏的住咱们大清。”
    “虽然目前他们支持着皇上,可是如果皇上真正能掌权的时候,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大清到底会如何,万一真的在皇上一番励精图治之下,变的强盛起来,他们又如何还能如此在我们大清得到好处?而太后则不一样了,洋人只要开着军舰,到天津或广州去晃一晃,太后就得屁颠屁颠的送银子,割地盘了,要换了当今,只怕就是要不惜血本的开战了。”
    我有些生气地道:“开战便开战,我大清不缺血性儿郎。”
    载沛很瞧不起的看了我一眼,道:“枉你自小被人夸到了天上,现在却想不明白?太后有句话说的很对,外患固宜亟平,内忧万当早虑,我大清如今最大的问题不在外患,而是内忧。”
    我颓然的倒到椅子里,知道载沛说的极是在理,现如今的中国,还真是应了那句,要攘外,必先安内啊。载沛见了我失望的样子,有些不忍,道:“你也别太难过,如今咱们不是也跟着上面那两位一块门里横了吗?只不过他们先横,咱们后横罢了。”
    我忽然笑了起来,道:“记得杜大人说过一句方言,听说四川人管在门里横的人叫耍门坎悍的。”
    载沛大笑起来:“我也听说过,那咱们便当回门坎悍噻。”却是一口地道的四川话,兄妹俩想视一笑。(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382章 门里横(上)
    **八年,仍是戌戌年,八月二十三日,慈禧忽然回便有个黑影出现在康府门外,急切的扣着大门,那人进去后,没多久,就有几个从后门悄悄地钻了出来。
    几人在路上,一句话也未讲,只是面色紧绷,往浏阳会馆行去,很快谭嗣同的房间也亮起了灯,看着来见他的康有为几人,一脸惊色,道:“广厦兄,出了何事?”
    杨锐急切道:“复生兄,你和康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