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 >

第22部分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第22部分

小说: 中国兵书通览 许保林 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芯髡街械母髦旨吐山罴岸晕チ钫叩拇χ么胧!堆÷怼分饕簿淼奶粞 ⒀ぁ!督参洹凡鲅盗返囊庖搴头椒ā!睹魇薄方渤霰髡揭秤μ焓薄⒌乩⑷撕汀!抖上铡方残芯髡缴嫦斩砂ā!栋灿方舶灿姆椒ê妥⒁馐孪睢!读系小方舱觳炫卸系星椤!恫颊健分饕哺髦痔跫碌牟颊笞髡郊捌淅Φ檬А!妒爻恰方彩爻侵ā!豆コ恰方财瞥鞘刂ā!都涞分饕采饔眉涞!度敕ァ方步氲芯匙髡降囊旌妥⒁馐孪睢!妒芙怠方彩芙凳币⒁夥辣刚┙狄跄薄
  《行军须知》既有对前人优秀军事思想的辑录和阐发,又有对宋代战争经验的总结,如在将帅修养方面,强调将帅要〃宽仁容众,厚德待士,推贤荐能,深谋远虑,闻斗不忧,见斗不惧,明天时,知地利,和颜色,察人情,喜怒不形,谗佞不听,纳其有德,施赏功不报私仇。〃(《诫将》)要关心爱护士卒,与其同生死共患难。要进不求名,退不避祸。主张将在外,要有临机决断权。在人材的选拔使用方面,强调扬长避短,人尽其才。认为〃良匠无弃材,良将无遗士〃,〃士无贵贱、高下,有一德而可用矣。〃(《选士》)在训练方面,强调训练的重要作用,认为〃兵不教不可以出战〃(《讲武》)。在作战指导方面主张〃见利则进战,知难则退守〃(《料敌)》。
  目的是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能使士卒不劳而获其利〃(《料敌》)。它针对宋初以来实行将帅出征按照朝廷定好的阵图死板作战的教训,特别重视对各种军事原则的灵活运用,在许多篇的结束语中都强调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活用兵法原则,如《布战》篇最后指出:〃右以上布阵作战之法,陈其大略,又在临时观敌众寡,军势勇怯,将士同心,天时顺,地利便,战必胜矣。〃又如《守城》篇后说:〃更在临时取其利便〃,〃变其虚实,临机应变〃。它还总结了与西夏作战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以奇伏反奇伏的战法,以及防敌诈降的措施。
  《行军须知》不仅记录了宋代的军事思想及战争情况,而且记载了宋代的火器和使用方法。其中颇有价值的有不见于宋代其他史籍记载的火筒,以及〃用床子驽放火箭及火炮〃的方法等,可从一个侧面了解当时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具有较重要的军事科技史料价值。明李进称其〃深切著明,非他书可比〃(《武经总要行军须知序》)并被《永乐大典》、《武备志略》等书收录。明吕坤在《安民实务》中规定其属下将官要人人精晓《行军须知》。
  《行军须知》的版本源流大致有两个系统,一是《武经总要》附刻本。其宋刻本已不可见,现存最早的是明正统四年(1439年)李进刻本,继有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李赞刻本和明金陵书林唐富春刻本,这两种刻本又增附《百战奇法》二卷。明嘉靖刻本更名为《武经要览行军须知》。二是单行本。作为单行本行世是在明初。现存明初单行刻本只残存下卷(见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子部·兵家类》),另外有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贾应春刻单行本行世。

  第二节何博士备论

  何去非撰。何去非,字正通,北宋浦城(今福建浦城)人,生活于宋神宗、徽宗年间。他好学古兵法,元丰五年(1082年)以〃对策〃长于论兵得官,授右班殿直、武学教授,历任武学博士、徐州教授、富阳(今浙江富阳)县令、沧州(今河北沧州市东南)通判、庐州(今安徽合肥市)通判等职,卒年七十三岁。其文雄快踔厉,风发泉涌,深得当时大诗人翰林学士苏轼的尝识,于元祐四年(1089年)向朝廷奏荐,加授〃承奉郎〃。五年又以去非所撰《备论》奏进,荐为馆职,未获准。何去非参加过《武经七书》的校定,其军事著作除《何博士备论》外,还有《司马法讲义三卷》、《三略讲义三卷》,这后两种,可惜今佚。
  《何博士备论》简称《备论》,成书于北宋元祐年间,南宋《遂初堂书目》和《直斋书录解题》,以及《宋史·艺文志》等书目均有著录。关于本书的卷数各种版本和各家书目著录有所不同,成书较早的《遂初堂书目》未著录卷数,《宋史·艺文志》著录为十四卷,而《明辨斋丛书》、《子书百家》、《百子全书》则作二卷,《四库全书》、《指海》、《浦城遗书》、《长恩书室丛书》、《半亩园丛书》、《丛书集成初编》和明抄本又作一卷。关于篇数,苏轼荐状称二十八篇,现存各种版本均为二十六篇,佚二篇。有的版本在目录中虽然著为二十七篇,多〃邓禹〃一篇,但实无内容,如台湾版《中国兵学大系》影印本,〃邓禹〃下注说:〃缺,谨按,张氏《爱日精庐藏书志》有此一篇,系从陈君子准处所录,附注其目于此。〃今存二十六篇的篇目是:六国、秦、楚汉、晁错、汉武帝、李广、李陵、霍去病、刘伯升、汉光武、魏上、魏下、司马仲达、邓艾、吴、蜀、陆机、晋上、晋下、苻坚上、苻坚下、宋武帝、杨素、唐、郭崇韬、五代。
  《何博士备论》是一部评论历代用兵得失的兵书。作者有感于北宋王朝积弱积贫的衰败形势,为适应宋神宗、王安石变法图强,重整军备的需要,对战国至五代各王朝的兴亡成败和重要军事人物的用兵得失进行了评述,以古喻今,从中寻求历史借鉴。每篇以引一朝或一人事迹为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评论,然后历数古代正反事例,来论证作者的观点。所以书中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作者的军事思想。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认为战争是客观存在的,〃兵有所必用〃,〃有所不必用〃,当战则战,当止则止,关键要根据〃顺逆之情〃,〃利害之势〃来决定。〃忘战〃、〃恶兵〃会丧权辱国,〃乐战〃、〃穷兵〃也会有败亡之祸,〃有以用而危,亦有不用而殆〃(《汉武帝》)。主张〃兵以义举而以智克;以顺合而以奇胜。〃(《苻坚》)在战略决策方面,强调要考虑根本〃利害〃,全面分析天下形势和民心的向背。他以六国为例,阐述了不要〃战所可亲,忘所可仇〃,要联合与国,共同抗敌的道理。以楚汉为例,说明〃形势〃和〃民心〃的重要,指出刘濞失败的原因是,政治上没有得到〃亡汉〃的民心,军事上没有采纳〃取梁〃〃据洛〃的方略。在作战指导方面,反对侥幸取胜,主张要先计而后战,〃度有功而后动〃;作战要〃因事设奇,用而不穷〃;要善于捕捉战机,机未至不可动,机已至不可失,认为用兵最忌没有奇变;主张集中兵力,反对把用兵看得很容易,麻痹轻敌,指出:〃众而恶分与寡同;强而易敌则与弱同。出于众强之名而居寡弱之实者,其将皆可覆而取也。〃(《苻坚》)他还认为弱能胜强,其原因是弱能思奋,强则易懈,所以胜败不在多寡,在有节制,使百万若使一人者胜。对于兵法的学习和运用,他以霍去病为例,详细论述了学法不泥法、缘法而生法、离法而会法的道理,指出:〃盖兵未尝不出于法,而法未尝能尽于兵。〃〃法有定论,而兵无常形,一日之内,一阵之间,离合取舍,其变无穷,一移踵瞬目,而兵形易矣。守一定之书而应无穷之敌,则胜负之数戾矣。是以古之善为兵者,不以法为守而以法为用,常能缘法而生法,与夫离法而会法,顺求之于古而逆施之于今,仰取之于人而俯变之于己,人以之死而我以之生,人以之败而我以之胜,视之若拙而卒为工,察之若愚而适为智,运奇合变,既胜而不语人,则人亦莫知其所以然。〃(《霍去病》)在军队建设方面,强调要加强纪律,反对徇私情。他以李广为例。说明纪律的重要,认为李广是难得的将才,士卒也都拥戴他,但最后败在纪律松弛上。指出:〃先王之政不求徇人之私情,而求当天下之正义。正义之立在国为法制,在军为纪律。治国而缓法制者亡,理军而废纪律者败。〃军队纪律〃号百夫之率,不可一日辄废。〃〃厚而不能令,譬如骄子不可用也。〃(《李广》)要求将帅要有智有勇,认为〃智而无勇则遇勇而挫;徒勇而无智则遇智而蹶。智足以役勇,勇足以济智。
  然后以战必胜,以攻必取。〃(《杨素》)他还认为真正的智是〃谋夫策士〃组成的智囊团,主张要向刘邦那样收人之智而任之不疑。
  《何傅士备论》从军事的角度、战略的高度评论历史人物,史论结合,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敢于否定旧说,提出自己的见解,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兵书。苏轼称赞〃其论历代所以废兴成败,皆出人意表,有补于世〃。当然,用现在的观点看,其中对某些人物的评论也有偏颇之处;某些观点也是错误的,如主张愚士卒之耳目等。
  《何博士备论》现存最早的版本是明代穴砚斋抄本,版心下方有〃穴砚斋缮写〃五字,前有元祐四年(1089年)正月苏轼荐何去非奏状和五年苏轼知杭州府时再荐奏状,张蓉镜手书封面,后有黄丕烈等跋。现存刊本有一卷、二卷本两种版本,一卷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本、指海本、浦城遗书本、长恩书室丛书本、半亩园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二卷本主要有:明辨斋丛书本、子书百家本、百子全书本、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留香室刊本、日本万延元年(清咸丰十年)刊本、清光绪元年(1875年)湖北崇文书局刊本、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刊本等。

  第三节素书

  《素书》又名《黄石公素书》。旧题黄石公撰,宋张商英注。此说源出张商英《黄石公素书·序》。张商英,字天觉,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为尚书右仆射,曾学浮屠法,喜讲禅理。劝徽宗节华侈,息土木,抑侥幸,徽宗颇惮之,遂蒙忠直之名。后被台臣上疏攻击,出知河南府。卒谥文忠。他在序言中称:〃黄石公圯桥所受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为是,盖传之者误也。晋乱,有盗发子房冢于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神不圣之人。
  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呜呼!其慎重如此。黄石公得子房而传之,子房不得其传而葬之,后五百余年而盗获之,自是《素书》始传于世间。〃张商英这段话说的神乎其神,然而说得愈神秘愈露出了他作伪的马脚。对此明代以来,学者多有辩驳,如明都穆说它有〃三伪〃:〃子房以三寸舌为帝者师,而卒之谢病辟谷;托从赤松子游,君子称其明哲保身,顾有死而葬以玉枕,其伪一也。自晋逮宋,历年久远,岂是书既传,而荐绅君子不得而见,亦未闻一言及之,其伪二也。书有秘戒,乃近世术家欲神其术之俚言,而谓圯上老人为之,其伪三也。且书中之言,往往窃吾儒之绪论,而饰以权诈。苏文忠谓圯上老人秦之隐者,而其言若是,乌足以授子房?其为张氏之伪明矣。〃(《听语纪谈》)《四库总目提要》引胡应鳞的话说:〃其书中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皆仙经佛典之绝浅近者。盖商英尝学浮屠法于从悦,喜讲禅理,此数语皆近其所为,前后注文与本文亦多如出一手。以是核之,其即为商英所伪撰,明矣。〃笔者以为《素书》从内容到文句,引用《黄石公三略》颇多,如〃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等。实际上它是张商英取《黄石公三略》之本旨,以广其说,又撷取儒道文辞,杂采仙经佛典俚语以及有生命力的民谚汇集而成的一部著作。虽为张商英所伪托,但〃其言颇切理〃(《四库总目提要》),书中不乏有可资借鉴的思想内容。
  《素书》一卷共六篇:原始章第一、正道章第二、求人之志章第三、本德宗道章第四、遵义章第五、安礼章第六。全书围绕〃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展开论述,主张〃潜居抱道,以待其时〃,修德行仁,遵义尚礼。教育人们不要损节背理,要谦恭行善。在军事方面,重视设权定谋,指出:〃设变从权,所以解结〃,〃长莫长于博谋〃,〃阴谋外泄者败〃,〃患在不预定谋〃。重视民心民意,认为〃民怨伤国〃,〃民困国残〃。重视人才的选拔和正确使用。认为〃安在得人,危在失士〃,〃得人者昌,失士者亡。国将霸者士先归,邦将亡者贤先避。〃在战争中,主张根据各种人材的特点进行战斗分工,扬长避短,人尽其能。〃重可使守固,不可使临阵;贪可使攻敌,不可使分阵;廉可使守主,不可使应机,五者各随其材而用之。〃《素书》自宋以来翻刻者颇多,流传很广。从现存版本看有明刻、明抄本,以及日本庆长(明万历)刻本,但更多的是丛书本,比较重要的有子汇本、二十子本、先秦诸子合编本、且且庵初笺十六子本、影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道藏本、四库全书本等。据不完全统计,各种丛书本有二十余种之多。

  第四节翠微先生北征录

  《翠微先生北征录》又称《华岳翠微先生北征录》、《翠微北征录》,宋代兵书。但是《宋史·艺文志》、省府县志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都未著录,直到清代黄虞稷等编《宋史·艺文志补》、《瞿氏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录》始见著录。清嘉庆五年庚申(1800年)校勘学家顾广圻在为本书写的跋文中说:此书〃世鲜传者,得观于读未见书斋楮墨间,古香喷溢,三数百年物也。令人于肃然起敬中仍爱玩不忍释手。〃说明本书被淹没三、四百年。此书遭此厄运大概与作者的身世有关。
  该书由南宋人华岳撰。华岳,字子西,号翠微,贵池(今安徽省贵池县)人。为武学生,轻财好侠。开禧元年(1205年)上书谏止韩侂胄的北伐政策,触怒韩侂胄,被贬官下狱,放逐到建安(今福建建瓯)。韩侂胄攻金兵败求和,被宋朝廷诛杀。华岳得以被释放,登嘉定武科第一名,为殿前司官,仍郁郁不得志,又预谋去丞相史弥远,事被发觉,下临安(今杭州)牢狱,被杖死狱中。著有《翠微南征录》,为诗文集。
  《翠微先生北征录》为华岳被放逐期间写的富国强兵和御敌之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