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王侯 >

第319部分

锦衣王侯-第319部分

小说: 锦衣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等京剧武戏。

这些演戏的女子不但模样好,而且都有些武功根底,吸引了不少眼球,也为杨记做了很不错的推广。

与南京这种城市不同,港口城市拥有着开放、心潮以及包容性强等特点,对于女子戏班之类的物事接受起来也容易。事实上这座城市里,自己就有不少女人出来做生意的店铺,男人出去跑海,女人出来做生意,风气比起南京还要开化。

一间绸缎庄内,郝青青与知了在挑着绸缎,一位模样可人的女掌柜殷勤的伺候着。这掌柜知道郝青青是主持祭海的杨老爷府上内眷,而杨老爷则是宁波土皇帝赖公公的至交,不是自己所能得罪的起的存在,态度上自然没的说。几十匹新来的绸缎都搬了出来,供主仆两人挑选。

一名头上梳着双髻的小女孩蹦蹦跳跳的从后面跑出来,充满好奇的看着郝青青与知了,过了一阵又大着胆子去扯知了的衣角。女掌柜跑过去,对那小女孩一阵训斥“四丫头,你怎么不在自己房里待着,出来打扰客人干什么?信不信打肿你的p股!”

郝青青连忙拦住她,一把抱起要被吓哭的小女孩,在小脸上亲了几口。“这么可爱的女娃,怎么舍得打?疼还疼不过来呢?你叫四丫头是不是?我也有个女儿,叫做三丑,不过比你小,如果她长到你这么大时候,我就教她练拳,让她打的她那几个姐姐满地找牙!来,叫声青姨,姨姨给你钱买糖吃。”

有了这小孩子,反倒是让掌柜与郝青青的距离拉近了,双方就那么谈了半个多时辰,聊着孩子,聊着自己的相公,临走时,胡乱挑了几匹绸缎,又丢下了几枚银锭。

等到出门时,一名衣衫褴褛的乞丐忽然朝着知了扑来,口内大喊着“知了,你是知了?”

可是不等他靠上前去,早就有四名身强力壮的护卫如同一堵墙一样将他挡住,接着就是一记重拳打在这高大乞丐的小腹,将他打的如同一只虾米一样蜷缩起来,四名保镖,一边将他往墙角赶,一边将拳脚劈头盖脸打下。

郝青青看看那边,回头看着知了“知了,方才我听到那个乞丐,似乎是叫你?听口音,有点像老家人,要不要去看看?”

知了怀里抱着是那位女掌柜送的十几样礼物,虽然不重,但是很占地方,把脸都快挡住了。边走边道:“小姐,我估计是你听错了。咱老家离这好远,怎么会有老乡,再说就算有,不去杨记做工非要当乞丐的,也肯定是二流子,见了也没什么用。”

“说的也是啊,见了没什么劲。我说,你怎么还是那么没力啊,我教你练功夫,你得真练,练不好,伺候相公没多久就没力了。今天一定要坚持的时间长一点,否则相公不开心的。如果他回头厌烦了要换人,别说我不帮你啊。”

“小姐……你怎么在外面什么都说啊……那个功夫……我一直有练的,今天晚上就算是死了,我也会坚持。”

两人窃窃私语,向着马车走去,对于被保镖爆打的乞丐,没谁去关注。天空中乌云翻滚,风中的腥气渐浓……要下雨了。

第七百一十四章小事(上)

天气还没到四月,不过沿海城市已经有了夏季的特征,空气粘稠,风中弥漫着海水的腥咸味。天空阴沉沉的,但始终没下雨,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大闷罐,让人觉得异常不舒服。

杨承祖这些日子除了到赖家喝酒的次数越来越多外,别的时候,都是把心思用在杨记上。赖恩以及薛家名下的铺子全部加盟杨记,杨记的一下子就杀进了宁波的商业圈子,并且拥有了较高的起点。

宁波这个城市的繁荣程度,较之南京犹有过之,属于个典型的港口商业城市,包容度比起南京好的多。并没因为杨承祖及他的杨记踩进来,就要立刻予以排挤,商会这边过来拜了码头,也答应予以帮助,商人们也纷纷过来示好。像是郝青青去的那家绸缎庄,类似的还有不少铺子,都向杨家这边发出了邀请,气氛很是融洽。

当然这不是说宁波这边的商户都是善男信女,如果没背景没人脉的人硬过来抢生意,多半还是会赔的一塌糊涂。可是杨记自身的资金实力,不是这些小商户能颉颃的,况且算上靠山,他们也扛不起。

这里的商户,总体而言还是那种要想富的快,就得宰老外的盈利模式,除了封贡使者,还有就是海商,这种事虽然法律禁止,但是在操作层面,大家全都有默契的装瞎子。涉外贸易上很容易引发纠纷,镇守太监的屁股稍微歪一歪,就是成千上百的银子,是以赖恩的恩主,没人有兴趣招惹。

外部的压力不存在,就只剩下内部的处置,一下子吞了这么多铺子进去,怎么也得重新改编,才能化为己用。吸收、消化、内部整和,这些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始进行。

有了之前接收京师各勋贵名下铺面的经验,做起这些工作,已经轻车熟路。倒不是说这些铺子一归到杨记,那些员外就成了杨家的雇工,双方还是合作关系。不过是那些员外失去一部分自主权,但是却获得了一个大靠山,从总体而言还是更上算。

这些铺子里的掌柜伙计,也没什么惊才绝艳的天才或是什么隐藏市井的高人,不过能在码头上跑买卖的,脑子都不会太蠢。用规章制度规范,奖惩机制激励,再加点培训,就能满足日常的工作要求。

终究杨记不是一个对工作人员能力要求太高的地方,杨承祖也没想培养自己的班底,就没必要非得给他们很高的标尺。能跟这个时代同行业从业人员差不多,就足够用了。

对于那些掌柜、伙计来说,杨记的待遇,比起原东家还是要好的多。合并之后,也没有刻意的为难人,或是打击老员工之类,是以这帮人也对于改换门庭没什么意见。对于杨记的工作也是主动配合,磨合进行的很是顺利。

接收了这些铺面、商号,除了固定资产,库房存货以外,最重要的收获,就是人脉和情报。

像薛家家主薛兰虽然在宁波只能算二流海商,但他是真正出过洋,做过外贸生意的。对于海外的情形有一定了解,包括周边的海匪,倭寇,也有些门路。他手里还有一份残缺不全的海图,固然上面的标记含糊,航线也一般,不过总是从无到有,是一件好事。

薛兰已经知道自己妹妹和这位杨将军的关系,但他为人懦弱也比较现实,不可能出来说什么要守妇道,不能明铺夜盖这种话。反倒是希望借这个关系,让薛家的生意向上走一步,做事更为勤快。

连带他手里两条可以出海的破船,都愿意交出来,帮着杨记搞海贸,不过他那船去年遭了风暴,破损的厉害,不经过系统的修缮,是出不了海的。

对于倭寇海盗,他倒是不怎么害怕,按他所说,那些海盗其实不怎么可怕。他们是占据一条航线,向过往的船只收税,只要肯交其那就没事,还能保证一段路线平安。如果自认为武力过强,也可以不交,接着就是大家打一仗。

听他说的这模式,杨承祖的心里也有些想法,海商并不是非要抵触交税,而是抵触把税交给朝廷。归根到底,还是朝廷水师不行,拿不交税的人没辙,如果也能做到谁不交税就打沉谁,海上的税收就不成问题。

这个问题是未来才能做的事,现在最多是个想法,落不到实处。倒是眼前从京里送来的情报,更能引起他的兴趣。

人虽然离了京,不过不代表耳塞目盲,京师里的情形,还是源源不断的送过来。其中的渠道既有漕帮方面来往的船只,也有他的一些心腹,以及永寿公主手上的人马。

眼前这封信就是来自永寿公主,为了避免走漏风声,这信并没有开头和落款。内容上前几页纸全是满满的思念之情,甚至还有些大胆而露骨的情话。很难想象,一个金枝玉叶的公主,会在信里写出这些言语,让杨承祖一时心热,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京里。

另外一个消息,则是京中最近发生的变化,由于杨廷和对于锦衣卫的打压以及朱宸的无力,整个锦衣卫在春节前后,共裁撤十七万余人。这其中既包括各卫所的人,也包括功臣子弟,大臣后裔,以及南镇抚司下辖的工匠、军余等等。一时之间,京师哗然。

这些被裁撤的人中,有一部分平日是从不到卫所去的,除了发饷也找不到人。可是一下子拿不到饷,他们就要闹,连锦衣衙门都被砸了一次。再后来,就是到相府门外去闹,到这封信发出时,已经有人怀揣利刃,在杨廷和上下朝的路上,在仪仗旁边跟着跑。

他们未必真的有胆子行刺,可是堂堂首辅,总不能真让人算计了。嘉靖甚至派了一队百人的护卫,跟随杨廷和上下朝,保证他的安全。不过杨承祖看到这里微微一笑:万岁的心计是越来越好了,这护卫一派,就是告诉所有被裁撤的锦衣卫,你们的饭碗都是杨廷和打碎的,和朕没有什么关系。

他将书信反复看了几次,又放到鼻子旁边闻了闻,可惜永寿谨慎,没留下什么香味。将书信放到桌上,手指在桌面轻轻敲动,估计自己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皇帝已经准备恢复锦衣卫编制了。这么一来一回,开革复起,缇骑之心,就尽归万岁了。

第七百一十五章小事(下)

杨承祖并没想过把锦衣卫的心都收到自己这边,如果天子亲军,却和指挥使同心同德,这就是自己往死路上走。有永寿等人维持,总能为自己制造出合适的舆论,收容一部分锦衣卫骨干问题不大。有了这些人做心腹,差不多就能掌握住这个卫,这种掌握的程度,只要能满足自己的公事就好,其他也没必要。

信上介绍了杨记的发展,北边杨记还是在消化整和阶段,不过发展的势头已经出来了。有永寿的手段,加上官府的背景,不愁不把其他商人打的满地找牙。最后的内容,似乎是来自宫里,除了让杨承祖保重身体,还顺带问了下美人选拔的问题。要他贵精不贵多,但是一定要选上品。

曹小婉如果教的好,绝对是个上品中的上品,想到这个袖珍美人,杨承祖的心也微微一动,这个美人绝对可以打动嘉靖。不过一个人,似乎太单薄一点,最好是再凑几个,显的自己对万岁差使用心。

从最近宴会上倒是听来个八卦,鄞县知县方文冕的女儿方小姐,乃是一个极为出色的美人。

这种港口城市的风气比内地开放,即使是官宦人家的千金,也不像内地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像是赛神会,或是一些码头上的娱乐活动,偶尔也会露一面,像是为海神娘娘唱戏时,她甚至会带上一些仆人前来观看。有见过她容貌的,无不夸奖她的姿容之美。

除了这一点,这女子的人品还是不错,宁波方面并没有什么这女人的劣迹,操守上没什么可说。为了避免像曹小婉那样搞出情感纠葛,杨承祖不大想见这个人,抽个时间,让自己的女人去给她相相面就好。不过这是个官宦人家的千金,自己该怎么和方文冕开口,要他把女儿献给天子,这种话可是不大好说。他曾经想过在回信里提一句曹小婉,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或许给个惊喜比较好吧。

一阵香风扑鼻,“杨大东家,你这在想什么呢?”不用抬头,只靠这股香味,就足以分辨来人身份。杨承祖笑了笑“在想你啊。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们的白莲圣女才会答应不做保镖,改做姨娘,我这可是一直想给你留个日子,把好事办了呢。”

冷飞霜对于他这种骚扰早就习以为常,不介意的一笑“才不理你胡扯。来看看,这是谁来拜见了?”

她得意的笑着,手上晃着一份拜贴。由于红牡丹留在南京那边打理生意,现在杨家没有一个固定跑上房的丫头,差不多是几个人谁赶上是谁。冷飞霜平素很少干这活,更别说不会笑的这么奸诈,杨承祖狐疑的接过名刺,就看到上面俞大猷三字。

再见面的俞大猷,神色不像上次见时那么好,脸上有几处淤青,气色上也有点差,明显是内外都受了伤。武人比武较量,或是与人交手受伤倒是常事,可是像俞大猷这种修为的,也会受伤,就比较特殊了。

“没什么,听说宁波这里来了个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俞某就想来看看。本以为是个妄人,没想到确实有些本事,一时忍不住,就和他切磋了几下。这也没什么关系,休息几天就没事了。”

他说的轻松,可是以他这种修为,都要休息几天,可见这伤势并不是那么容易应付。作为一个军卫子弟,他还是一心要考武举,做官走正路,并不喜欢江湖私斗。肯下场动手,实在是因为对手武艺确实高明,见猎心喜。

等问起来意,他也不隐瞒“我是在江湖上听说,杨将军在江浙招募青壮,虽然说的是招工人,但是大家不傻,看的出是在招兵。江湖上有些人不喜欢规矩,不喜欢被束缚,招兵也不大想去。可是也有一些人,是很想当兵,图着混个出身。但是大家说,这次招兵,不要会武艺的,言语里颇多微词。俞某也不是太明白,为什么会武艺的反而不要,是以前来请教。”

后世的俞大猷很难和人合作,不管是赏识或是不赏识的上官,最后往往都闹到不愉快,与他做人的方式也很有关系。他为人性子太直,也不怎么喜欢变通,像是这种上门名为请教实为指出别人不足,要求作出改进的事,他做起来理直气壮,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杨承祖倒是没发作,只给他倒了碗茶“天热,喝口水吧。你先在我家养养伤,至于招兵的事,我回头跟你解释。其实我也不是不要会武艺的,而是不要那些仗着会些花拳绣腿,就目中无人的。我们军队是打仗,不是打架,武功高,不一定打仗厉害,这个道理,你一定懂的。那些人不管是谁,进了部队,都要统一学习拳术兵器,练军中武艺。江湖人也不是不要,但是那些总想要逍遥自在,或是认为功夫高就该比功夫不好的人官大的,就只好让他另投别路。好好养伤吧,等伤好了,我们有的聊。其实你要对练兵有兴趣,不如留下来帮我啊,帮朝廷练几支新军,比你考武举有前途。”

俞大猷对这提案也有些意动,思考了半天,却最终表示反对。“练兵是没错的,不过要练兵,就要到北方去练。南方又没有大的战事,最多是打些倭寇,用不到特意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