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王侯-第4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殿还在一片喜庆气氛中,嘉靖正拉着杨承祖的手,非要他与自己吃了晚膳再回去,一名伺候张太后的小太监,忽然跑来禀报:张圣母,中风了。
第九百七十三章关注(上)
对于张氏的死活,嘉靖实际是不怎么在意的,如果真说在意,也是在意她到底什么时候才肯闭上眼睛。
可是杨承祖提醒了张氏死后,皇帝就要守孝服丧,迎娶皇后的事还要顺延这个问题后,嘉靖才真正的焦急起来,催促着太医尽全力施救。又把陶仲文招来,要这位神仙抓紧时间,为张圣母祈禳保命。当然,保命是要做的,但是时间要控制好,千万不要施法过甚,一下子为她求了十年阳寿,那就大大不妥。
张太后的身体素质还是不错的,虽然没有太多的锻炼,但是同样也没受过罪,加上吃喝用度极好,底子尚佳。年龄也不是风烛残年,太医扎了针,又用了药,折腾了半宿,大概可以确定她脱离了危险。
太医公开的说法,就是圣母年纪大了,难免有些病痛,实际上,几位太医心里有数,张氏说是被气倒的,一点也不为过。只是这种话一说出来,就要承担诽谤君父的责任,都把话烂在了肚子里。
杨承祖一直留在这里没走,直忙到后半夜,确定没有问题后,才要告辞,却被嘉靖叫住“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回去做什么。明早晨还要上朝,算了,就在宫里睡吧,大家都是一家人,没这么多讲究。”
为了维持一个孝子形象,嘉靖今天晚上也没招后妃侍寝,他现在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又修行陶仲文的防中术,夜里空枕实际上也是睡不着的。干脆让张佐备了夜宵点心,与杨承祖说起话来。
“大哥,你说这老乞婆,要是就这么一睡不醒,是不是也挺好的。她要是死了,朕的大婚就要延后,她要是活着,就天天惹我烦。不如你去跟太医说一句,让他们自己放聪明点,就这么让她不死不活,大家都清净。”
“万岁,话虽如此,可是这样做,就不好玩了。等陛下大婚之后,咱们就要铲除张氏兄弟,到那个时候,张氏如果清醒着,亲眼看着她的亲人被斩首,那才叫过瘾。就让她那么睡过去,便宜她了。”
嘉靖想了片刻,也觉得两相比较,还是杨承祖那个方法解恨“好,朕就按大哥的方法做,让太医全力施救,把人救过来再说。还有,雪娘姐姐那边,大哥要跑两趟了。孙老翁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点一根筋,到了现在,对于送女入宫的事,还有点抵触。听说是雪娘姐姐拼命力争,他才同意姐姐入宫,可是自己又要辞官。朕还要重用他,他辞了官,这不是故意的么。”
杨承祖当然明白,孙雪娘拼了命要入宫,实际是拼了命要救自己,虽然现在自己已经确定无碍,可是话已经说出去,事已经答应,她也没办法反悔。孙交对于这个婚姻本来就不认同,否则当初在安陆就答应了。他一旦成了皇帝的岳父,当初在仕林里积累的声望,就差不多要全部清零。大多数人会把他看做仕林之耻,做官也会被戳脊梁骨。作为个爱惜羽毛的,他肯定是要选择退归林下。
按照他对孙交的了解,就算他真的留在朝廷里,也只会和嘉靖唱反调,甚至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明明支持的事,也会继续反对。可是从大局看,为了把大明自土木之变以后,皇后出身寒门,勋贵和皇亲被朝政排斥这个风气扭转过来,哪怕是充当一个牌位,孙交也要留在朝廷里。
要办这种事,太监是差点火候的,身份不对等,在孙交面前说不出话,自己虽然与孙家划地绝交,但是做这事还是更有立场。
这里面唯一难过的,大概就是雪娘,她对自己用情极深,现在是自己去她家,劝她爹留下来当国丈,心里肯定好受不到哪去。只能说,这是目前为止,最不坏的一个选择,希望她将来执掌六宫之后,会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陛下放心,臣会抽时间去一趟,孙老翁这个人啊,也是个固执脾气。留在朝班里,也不会和万岁的调,户部这个位置,臣看来,他不适合做下去。”
嘉靖点点头“朕原本以为,钱袋子这种地方,要放一个自己人。可是用了他几年,发现他根本不是朕的心腹。虽然都是安陆人,可是他的胳膊肘,还是在朝外面拐。可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朕的老泰山,不能亏待了他。干脆,让他入阁,做个阁臣,再封他个太傅,怎么也对的起他了。”
于大明文官而言,生晋太傅,死谥文正,就是人生的最理想状态。即便是杨廷和,现在也还没奋斗到这一步,嘉靖因为娶了孙交的女儿,就让他做太傅,既是给个表率,也是故意给杨廷和一个难堪。
虽然在东南平倭期间,杨廷和于东南事务上所表现的立场和皇帝相合,但是这不代表这两年时间里,君臣合作的融洽。恰恰相反,这两年时间内,由于缺乏杨承祖当挡箭牌和润滑油,君臣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很有些剑拔弩张的味道在里面。
嘉靖现在羽翼丰满,自然是不再想容忍一个权相站在自己的头上,分薄皇帝的权威,在即将除掉张氏之后,也开始考虑,把锋芒对准这位首辅。
张太后中风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纱帽胡同,杨廷和家中。这位首辅刚刚送走了几位客人,来自宫中的信使,将消息传递完成后,又匆匆离去,只剩下杨廷和在院子里呆立良久,直到杨慎扶着他回到密室,才回过神来。
“父亲,张氏素行不法,飞扬跋扈,先帝在日,您也曾几次上本弹劾。如今他们和杨承祖起了冲突,孩儿看来,倒是一件好事。二虎相斗必有一伤,不管最后是谁赢了,都算是为朝廷减少个祸害。孩儿原本是担心,他们两下沆瀣一气,那个时候,就真的不可制。现在他们闹到这地步,孩儿以为,倒是我大明之福。”
杨廷和摇摇头“这事是你没想明白,张氏虽然跋扈,但是只能算是跳梁小丑,于朝政上的妨害,微不足道。家奴欺压无辜,侵占财物,在民间,是一件大事,可以搞的人家破人亡,可是连闹上朝堂的资格都没有。相反,倒是杨某,他的杨记,现在可是越闹越大。方才那几位过来,跟为父谈的,都是杨记的事。那几位,可都是朝中重臣,他们对杨记的事都如此看重,就可知杨记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为父宁可是张氏对付了杨某,也不希望是杨某人战胜了张氏。二虎竞食,如果变成一虎吞了另一虎,自己再生出双翼,你且说说,我们又该怎么对付这样一只凶兽?”
第九百七十四章关注(下)
于商号而言,能够被当朝首辅用上对付这个词,足以称得上光彩,毕竟商人在首辅面前,也不过是弹指间即可抹去的东西。以区区一个商铺,上升到首辅必须思考如何对待的地步,本身就说明,这个商号经营的非常成功。
杨慎也知,来拜访的几位大员,家里也有人经商,或是占据着大片田地,杨记的存在和发展,对于这些人的利益,都是巨大妨害。他是个才子,总归不会受穷,对于这些财物上的事不怎么热衷,也认为父亲把精力用在这上面,很有些不知所谓。
在他看来,张氏这种虎狼,与杨承祖这样的鹰犬,都不能算是什么好东西。张太后是弘治的皇后,在他们心里,还是有点地位的,可是她太过照拂家人,正是因为有她的存在,张氏兄弟才能为非作歹多年而无人能制。
如果这次张家和杨承祖斗个两败俱伤,对于朝廷来说,得算是难得的好消息。父亲应该高兴才对,怎么也不该,为了一个商号的问题伤脑筋。
“杨记充其量,不过是个商号,父亲何必如此在意?再者,孩儿也听人说起过这个铺子,倒也不一定都是坏事。像是九边军储,近年来,边军用度糜费巨大,可是边军儿郎,生活却日渐艰难。朝廷花费了重金,军卒的日子越过越穷,于九边局势大有妨碍。有杨记负责运输钱粮,据说九边米价大降,这倒是省了朝廷的很多心力,也是一件好事。”
杨廷和却摇头道:“话不是那么说法,杨记平抑物价是好事,可是用的手段,却是剑走偏锋,不是正道。说穿了,和打家劫舍的强盗,也没有太大区别。这种手段,可以得意于一时,不能得意于一世,将来恐怕要出大乱子。为父光是想着将来要怎么堵杨记捅出来的窟窿,就已经觉得为难了。”
他身为首辅,也有着自己的情报网络,可是比起锦衣卫来,就明显有所不及。好不容易在锦衣卫高层里发展了一个杨承祖的乡党,但现在又没了消息,于厂卫那边的动向掌握的有限,只能根据手头有的情报,就杨记的发展路线进行推敲。
“如果为父所料不差的话,杨记的贸易重点,对外是海贸,对内是盐利。包括九边的茶马,他们也要去插一手。照这样发展下去,早晚有一天,大明朝所有赚钱的行业,杨记都会参与进去,进而把持。如果一个商号,可以把持国家所有赚钱的行业,就算首辅,怕也要看它的脸色。”
“这……恐怕不大容易吧。毕竟他要碰的行业,都充满了危险和变数,就算是老手,经营起来,也容易出问题。杨记所靠的,是杨承祖的官威,和永寿公主等人的运筹手段,还有就是那些福利收买人心。若是他们的手伸的太长,引起所有人的抵触,孩儿看来,倒是站的越高,摔的越狠。”
“如果杨记的靠山单纯是杨承祖,它连今天的规模也不会有,一早就被人挤掉了。即便是永寿公主,也撑不起这么大的场面,咱们在家里,可以说一些贴心的话,即便是你做这样的生意,为父全力支持你,也最多是做到谢遵那样的米商,这就是极限。可是他们吞掉了谢家之后,又四处扩张,从南至北,粮食、茶叶、布匹,军资。这么大的盘子,不是一个公主,或是几个勋贵,真的能撑起来的。如果为父所想不差的话,这个杨记背后,真正的主人是……天家。”
一石激起千层浪,灯火摇曳中,杨慎的脸色也变了变“天家?不会吧。虽然武宗在位时,曾经搞过皇店,但是也就是小打小闹,在京师里,更像是一个笑话。父亲后来裁撤皇店,清退皇庄,万岁也是支持的,应该不大可能,自己出来做生意吧。”
“当时为父也和你想的一样,觉得万岁,是支持为父主张的。现在想来,却是为父自己把事想差了,万岁支持的,不是清退皇庄,关闭皇店。而是把武宗的一切痕迹抹去,打造属于自己的东西。他即位以来,锦衣废而复立,东南督办新军,归根到底,都是在打造自己的班底,培植羽翼。之前校军场观操的事,你也知道了,那些如狼似虎的新军,比起当日的外四家军更胜,这些人,就是万岁的利刃,可以帮他斩下任何人的头。可是要养活这么一支新军,所费开支,也不是一个小数字,天家自己,也不是一个崇尚节俭之人。”
杨廷和一边说,一边拿出了户部方面给出的收支奏折“你们在东南平倭,仗打的很好,缴获也很多,朝廷是没出什么钱的。可是细算起来,所得战利,都入了内库,朝廷也没从中得利。及至佛人来朝,壕境租赁事上,每年的地租钱,也都是入了内帑。从这些事上,我们可以判定,万岁是个爱财也用财的人。养活数万新军,所耗费的钱粮是个巨大的数字,也只有杨记这种商号,才能供应的起。那几位老大人,希望我来敲打敲打杨记,至少控制一下它发展的势头,让它不要兴办的过快。他们也是太过高看老朽了,杨廷和何德何能,万岁想做的事,又有谁拦的住了?张太后虽然有些护短,但是总体而言,不失为一个贤后,现在,万岁连这样的贤后都容不下了,老朽这个首辅,想必也是万岁的眼中钉了。”
这四年时间,君臣间的摩擦龃龉,日常中的种种不愉快,杨慎已经知道了。他这两年在东南杀倭,虽然没有亲临战阵,但是在背后赞画军机,撑场面,搞平衡,日子过的潇洒,名声也极好。自己的父亲却在朝里,为了维护整个国家受了很多窝囊气,他心里是很有些不平的。
大凡才子,文化是有的,脾气和涵养,却未必好到哪里去。加上他本身就是一个潇洒不羁的性子,于功名利禄,或是利益权衡看的都很淡漠,既然父亲做的辛苦,那就不要做了。
事实上,一直与杨廷和搭班子的毛澄,梁储,蒋冕三位阁臣,现在都已经有了退隐之心,再说的严重一点,可以看做是心灰意懒。
天子越来越独断,希望几位阁臣做个应声虫,这几位又都是想要有所作为,励精图治的能臣,两下的矛盾极深。费宏与杨廷和在内阁里的关系也不融洽,可是对皇帝的问题上,两人的立场又站在一起,简而言之,现在的内阁,除了那个顾鼎臣外,没人做的开心。
“几位阁臣,都有了隐退之心,父亲也早就说过,对于宦海沉浮已经厌烦,何不趁此良机,激流勇退?这里是个烂泥潭,那就没必要把自己也陷进去。以父亲如今的身份地位,想要退出的话,儿想来,万岁也不会对您有所为难,荣衔俸禄,都不会匮乏。”
杨廷和微微一笑“是啊,为父现在如果退出内阁,万岁肯定会赏识为父识时务,重大体,不但不会为难我,还会恩赏有加。可是我辈为官,难道就是为了恩赏俸禄?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杨某行事,总要对的起天地祖宗,也要对的起大明列祖列宗。原本,我确实想要辞官,可万岁如今,连弘治陛下的皇后都容不下,我若挂官而去,这个天下间,还有谁能规劝天子?我告诉过你,人生一世,总有一些事没的退,也总有一些事,是不能妥协的。为父已经决定,周旋到底。”
第九百七十五章断肠(上)
杨廷和的年纪已经不小,不管保养的多好,又或者如何坚持锻炼,精力上的衰退,身体的退化,都是不可逆的。在外人看来,这位宰辅精力旺盛,思路清晰,只有自己的家人才知道,这个老人每天的坚持,对于身体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负担,能够早点放下这个担子,于他个人乃至整个家族都不是坏事。
虽然和天子有着许多不愉快,但是到目前为止,彼此之间,还没有爆发真正尖锐的冲突。从保全自身的角度看,现在辞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