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84部分

明末传奇-第84部分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粮食,是郑家军发展下去的关键。

延安府各地粮食的价格,让郑勋睿都是倒吸一口凉气,每石粮食的价格达到了十两银子,几乎是南方的五倍了,如此高昂的价格,官吏都难以承受,老百姓根本买不起。

五千石粮食,维持两千六百人一年是足够的,所以这些粮食,郑勋睿是不可能拿出赈灾的,那样可能什么事情都办不好。

至于说兵器,目前来看是足够了,缴获的兵器,以及兵器库里面的武器,足够装备了,不够的就是棉甲了,这个可以慢慢来想办法。

钱财暂时不能够动,郑勋睿的目光转向了战马,延安府各地最缺的就是战马,战马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比阿拉伯马差不少的南番马,每匹的价格也在八十两银子以上,而且还买不到,朝廷的大军到陕西来剿灭流寇的时候,几乎是强行征收战马的,除开士绅富户能够抱住家里的马匹,其余的不能够幸免,都被征收了。

郑勋睿需要培训的是强悍的骑兵,步卒可以放在后面,在延安府这样广袤的地盘上,依靠步卒作战,恐怕什么事情都办不了,只有挨打的份了。

可是目前购买战马,郑勋睿还没有那么大的实力,他这个延安府知府,在延安是了不起的,可是走出去,没有谁会买账,巧取豪夺也要有对象。

继续要求父亲在江宁县购买阿拉伯马,目前看来也不行,这么多的战马,不可能运送到延安府来,路上出现了意外,他承受不住。

郑家军目前拥有的战马,包括八百匹阿拉伯战马,两百零五匹南番马,四十七匹西南马,其中的阿拉伯战马和南番马是可以作为战马使用的,西南马纯粹是运输用,不可能作为战马来使用,也就是说,骑兵的数目,在郑家军之中还占不到一半。

这个问题令他非常的头疼。

乌珠穆沁马的来源是草原与河套地区,南番马的来源是四川贵州一带,这两个地方,距离延安府,也不算是很远,特别是乌珠穆沁马,主要来自于河套地区,距离延安府所辖的府谷,不过百里左右的距离,但是价格一样不菲,而且河套地区所属的鄂尔多斯部,因为崇祯元年皇上革去了岁赏,基本和大明朝廷反目,归顺后金鞑子是迟早的事情。

唯一的办法,就是互市,用粮食交换战马,但这里面也存在问题,那就是朝廷设立宁夏卫和榆林卫,目的就是预防草原诸多部落的,而且在这一代修建了长城,预防蒙古部落的侵袭,想要在府谷或者是神木设立互市,要么经过皇上的同意,要么说服榆林卫。

这是很复杂的事情,但也是唯一可行的办法。

鄂尔多斯部一样遭遇到了严酷的干旱,严重的缺乏粮食,用粮食交换战马,他们是绝对愿意的,毕竟草原部落的主要力量,就是人口的多少,人口多的部落力量就强大,要是缺乏粮食,部落的人口大量饿死,力量自然就衰落下去了。

加上鄂尔多斯部,紧靠着榆林镇和宁夏卫,受到了中原的一些影响,有吃粮食的习惯。

可是目前郑勋睿没有粮食,也就没有拿来交换的东西。

粮食不可能凭空变出来,何况延安府的百姓也需要救济的粮食。

府州县的粮食,慢慢的救济百姓,最多能够支撑到明年的六月,也就是说到明年的六月,粮食必须要丰收,否则郑勋睿也会崩溃。

可是延安府的气候太恶劣了,特别是春旱,是异常严重的,春旱是要命的,不要说冬小麦会受到影响,就算是玉蜀黍和甘薯,一样会遭受影响。

想到的事情太多,郑勋睿都有些崩溃了。

真正要做事情的时候,难度会这么大,当初在江宁县的时候,推广玉蜀黍和甘薯种子,非常的顺利,几乎没有遭受波折,可是来到延安府,想要迈出第一步,都是那么的艰难。

郑锦宏和杨鹤已经开始训练了,八百护院,成为了郑家军的中间力量,其中不少人被提拔为百户和总旗,负责对招募的一千八百军士进行训练,训练的重点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军纪军规,以及内心的归属感。

有了充足的粮食,不会饿肚子了,这些军士也就能够咬牙训练了,再说军官带头坚持训练,他们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唯一的问题是粮食的消耗太大了。

郑勋睿想着关心府州县冬小麦的种植情况,可他被困在府城出不去,也就没有办法下去督办了,只能够干着急。

他唯一能够关心的,就是肤施县和附近的安塞县冬小麦的种植情况,在他的计划之中,玉蜀黍和甘薯,重点也是在肤施县种植,土地有的是,大片荒芜的土地,甚至有很多无主的土地,缺乏的就是人手,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只能够要求郑家军也参与到种植之中去了。

一切只能够慢慢来,什么战马的事情、救济的事情、粮食的事情,等等,着急是没有用处的,实际情况就是这样,至于说在京城想到的调整官吏等等事情,更是无从着手。

好在延安府同知马祝葵、通判孙启萌以及肤施县知县刘世杰、安塞县知县马代坤等人都还是不错的,这些人全部都是举人的身份,没有那么多的矫情,也没有什么强硬的关系,否则就不会留在延安府了,他们能够按照府衙的要求,兢兢业业的做事情,而且没有什么埋怨的地方,这就很不错了。

第一百三十六章清涧庠生李攀龙

一个月的时间转瞬过去,郑勋睿一般都是在府衙,沉思的时候居多,偶尔也到城外去看看,主要是关心冬小麦的播种情况,肤施县知县刘世杰尽心尽力,多次督办冬小麦播种事宜,倒也不需要郑勋睿过于的操心。

郑勋睿原来担心吏治的问题,不过在府衙、肤施县和安塞县,没有发现这些问题,毕竟流寇肆掠,有本事的人早就跑了,而且据他了解,延安府所辖的州县之中,唯有绥德州知州罗昌洛、葭州知州李长顺和鄜州知州黄辉旭三人为进士,还是三甲进士,排名基本在最后面的,其余所辖县的知县,全部都是举人,在国子监读书之后,被吏部委派到延安府来的。

这种情况,天启年间还是不存在的,但天启五年开始,陕西各地逐渐出现流寇,一些士绅富户惨遭杀戮,家破人亡,于是府州县的官员,开始想方设法离开陕西,吏部想着派遣进士到这里来任职,人家心愿不做官,也不愿意来,所以之后吏部只能够退而求其次,派遣举人到陕西做官了。

延安府是流寇肆掠最厉害的地方,这里的读书人少得可怜,崇祯元年和崇祯三年两次的乡试,居然没有出现一个举人,就更不用说进士了,这样的地方,偏偏流寇遍地都是,而且还非常的强悍,不能不说是极大的讽刺。

禀生在这里的社会地位就很高了,因为有功名在身了,寻常百姓是非常尊重的。

庠生也就是禀生,外界对于通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的读书人称之为禀生,禀生自称为庠生,这是规矩。

府衙是郑勋睿生活的地方,却不能够算是家,身边一个女人都没有,生活基本都是靠自身,洪欣瑜等人毕竟是男人,不可能照顾那么细致的,有些时候,郑勋睿甚至需要自己洗衣服,爱干净的习惯,他还是保留下来了,若是长时间不洗澡,身上就不舒服,干什么事情都是不行,这方面郑锦宏、杨鹤和洪欣涛等人强多了,不过也好是这样,肤施县本来就缺水,要是大家都爱洗澡了,哪里有那么多的水。

穿越之前,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穿越之后,这些方面还是能够适应的,郑锦宏好几次看不过去了,劝说少爷找几个下人或者丫鬟,至少能够帮助料理生活,但郑勋睿拒绝了,如今是能够节约就节约,剩下银子和粮食,将来都有用处的。

府城之内,窑洞很多,房屋到不是很多,就连府衙之内,也有几处的窑洞,不过这窑洞里面,倒也有些好处,冬暖夏凉,只是窑洞都是单孔的,面积不可能很大,在郑勋睿看来,窑洞和房屋还是不能够比较的。

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郑勋睿带来的诸多护院,基本都习惯了南方的生活,来到延安府之后,很短的时间之内,也适应了北方的生活,刚开始吃小麦面粉的时候不习惯,但很快也就能够应对了,而且每日里的训练量很大,到后来他们也能够大口的吞下烙饼了。

县城之内平静了很多,特别是郑勋睿剿灭了不沾泥和神一魁之后,城内的百姓安稳了很多,加之郑勋睿亲自督办,严惩了肤施县守备衙门的混混无赖,而且在县城之内也进行了大力的整顿,让县城之内的混混无赖几乎绝迹,老百姓总算是安稳下来。

冬小麦播种的时候,城内不少人也到城外去播种冬小麦了,这在前些年几乎是不可能的,流寇肆掠,大家都只敢在县城里面呆着,根本不敢出去的,要是遇见流寇了,那就什么都失去了。

勉强的安定,加上县衙开始为没有粮食的百姓提供能够活命的粮食,数量虽然不多,不可能吃饱,但能够保证不饿死,这就很不错了,要知道崇祯二年大旱的时候,官府都没有能够救济粮食,慢慢的,新任知府郑勋睿的名气开始在延安府各地流传了,很多人都说这位知府大人是天上的文曲星之王,是皇上派来拯救百姓的。

这一日,府衙已经休沐,郑勋睿想着出去走走看看。

气候愈发的冷了,才到十月中旬,可已经是严冬的感觉,北风刮起的黄沙,让人睁不开眼睛,大风起来的时候,出去走一圈,回来可以抖落一身的黄沙。

洪欣瑜陪在郑勋睿的身边,城内的治安状况很好,基本没有什么值得操心的,郑勋睿的身边也不需要那么多人陪着。

刚刚走出府衙,郑勋睿就发现了一个中年人站在府衙的对面,好像一直都在等什么人,中年人的气质不错,看上去有读书人的味道。

果然,看见郑勋睿走出来的时候,中年人快步走上前来。

洪欣瑜迅速闪身到了郑勋睿的前面。

“洪千户,不要动手,问问对方的来历。”

中年人感觉到一股凌冽的气势,稍微愣了一下,随即对着郑勋睿稽首行礼了。

“清涧县庠生李攀龙,拜见知府大人。”

李攀龙的态度非常恭敬,就差跪下了,也是,人家知府大人是殿试状元,他这个禀生怎么可能比较,尽管说在延安府州县禀生的地位还是很不错的。

郑勋睿点点头,只要随口应付的时候,忽然愣了一下。

“你是李攀龙,崇祯三年四月,在清涧县贺家湾斩杀了流寇头目苗美。”

“正是在下,在下这是应该做的事情,不值一提,知府大人记得,在下受宠若惊。”

“这可不是小事情啊,苗美和王子顺两人,崇祯元年就开始造反了,包括府谷的王嘉胤、绥德的紫金梁王自用、神一魁,安塞的闯王高迎祥,洛川的不沾泥张存孟等等,可都是流寇之中赫赫有名的头目,你一个禀生,能够斩杀苗美,不简单。”

“大人夸奖,在下实在不敢当,在下是机缘巧合,斩杀了苗美,大人刚刚到延安府上任,就斩杀了不沾泥张存孟、神一魁,而且剿灭流寇近万人,这等的丰功伟绩,在下佩服之至。”

“好了,不说这些了,你专门在府衙门口等候,看来是想着见到本官的,是不是有什么事情需要说。”

李攀龙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

“在下禀报的事情,很是关键。”

郑勋睿看了看李攀龙,微微点头。

“你随本官到府衙来说吧。”

进入到厢房,李攀龙的态度显得愈发的恭敬,但神色很是严肃。

“洪千户是本官从京城带来的,不用担心,你有什么事情,现在可以说了。”

“是,大人,在下要揭发清涧县知县赵大人。”

郑勋睿马上严肃起来,他到延安府不过一个多月时间,还不是特别了解情况。

“赵大人贪墨百姓,致使百姓困顿不堪,无法生活,其贪墨的钱财不计其数,尔后为了保证其贪墨的钱财不受损失,暗中勾结流寇,神一魁、不沾泥张存孟、紫金梁王自用,横天一字王王子顺,以及王嘉胤等人,都和赵大人有联系,当初神一魁、王嘉胤等人,悉数在清涧,神一魁乃是清涧守备,与赵大人关系良好,神一魁反叛,赵大人明明知晓,却提供大量的粮食,不沾泥张存孟进攻米脂县城和葭州州城,也是得到了赵大人暗中的帮助。”

郑勋睿的脸色变得冷酷了,要是李攀龙说的是真的,那问题就大了。

“在下还得到了消息,紫金梁王自用暗中联络赵大人,准备找寻时机进攻府城,为不沾泥张存孟报仇,据说率领的流寇达到了五千人,进攻的时间,应该就在十一月初。”

郑勋睿慢慢站起身来了。

“这些事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在下曾经在贺家湾斩杀苗美,救下了一个姑娘,此姑娘的大伯,就是赵大人的钱谷师爷,深受赵大人信任,知晓赵大人贪墨的所有事宜,后来赵大人和流寇之间的联系,这位师爷偶然间知晓,难以忍受,故而将这些事情告知了在下,在下这里还有一封誊抄的赵大人写给王自用的信函,请大人过目。”

“哦,赵牧如此的大胆,居然敢和流寇之间有信函往来了。”

“每次接到的信函,赵大人都是焚毁的,有两次师爷看见了烧成灰烬的信函。”

郑勋睿冷静下来了,稍稍分析了一下,发现李攀龙说的是有道理的,不沾泥张存孟有粮食两千石,神一魁的粮草更是接近三千石,按说他们没有这么大的能力,短时间之内拿到这么多的粮草,可若是有人暗中帮助,情况就不一样了。

再说清涧县的位置很是特殊,相对于米脂、葭州和安塞县城来说,正好处在中间的位置,本来他以为神一魁身为清涧县守备,是进攻了清涧县之后,才前来进攻安塞县的,要不然也说不通,放着清涧县不去进攻,前来进攻安塞县城,现在总算是能够找到合理解释了。

仔细看了誊抄的信函之后,郑勋睿忍不住站起身来了,原来这个赵牧,在信函之中流露出来的意思,是准备弃官逃走了,只是搜刮的钱粮太多,需要运输,否则早就走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突然袭击

延安府城距离清涧县二百三十里地,郑家军骑兵一天时间抵达,是没有丝毫问题的。

一个多月时间的训练过去,招募的一千八百流寇,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