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晚明之我主沉浮 >

第241部分

晚明之我主沉浮-第241部分

小说: 晚明之我主沉浮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伴们的伤亡,殷红的鲜血,激发了日本武士不屈的斗志,他们一个个叫嚣着听不懂的语言,从同伴的尸身上踏过,扑向明军的燧发枪。

第二排、第三排燧发枪手,并没有让这些日本武士失望,他们的子弹,让跑得最欢的日本人,再次见识了燧发枪杀人于无形。

武士从来不惧怕死亡与鲜血,那只能激发他们更大的斗志,直至对手在自己面前倒下,或者自己在对手面前倒下。

武士的字典里,从来没有逃避,要么胜利——————庆祝,要么失败——————死亡。

日本武士继续着他们的长跑,地上的尸体也没能阻挡住他们的决心,他们蹦跳着避开那些恼人的障碍物,直到自己成为别人的障碍物。

三轮射击,日本人倒下七八十,满地都是日本人,伤兵或者尸体。

在死亡面前,在莫名的死亡面前,武士精神终于遇上了敌手。

剩余的数十日本武士,像是踩上了眼镜蛇王,霎时在燧发枪的射程之外停了下来,连他们的首领,也是呆呆地立在原地。

改变自己的习惯是痛苦的,被迫改变自己的习惯,则是一种煎熬。

不知道日本人的首领,此刻愿不愿意丢掉武士的精神。

莫宁不知道武士精神,他也不管日本人有什么精神,见日本人因为恐惧而停在燧发枪的射程之外,他决定挑衅一下这些绝望的日本人,刺激一下他们的战斗意志,如果这些日本人还能忍得住,那就说明他们已经丧失了战斗的意志,从此以后,就做汉人的奴隶好了。

他向身边的士兵耳语几句,左侧的十五名士兵,立刻放下手中的燧发枪,离开原来的队列,他们拔出腰刀,快速冲到枪手们的前方。

日本人顿时打起精神,他们以为明军要反扑。

才十五名士兵,数量太少,他们是不会与日本武士近身格斗的,他们找到受伤的日本人,不由分说,就是一顿砍瓜切菜,让这些痛苦的日本人早登极乐。

受伤的日本人,或者被切腹,或者被穿心,或者被直接割下脑袋。

十五名明军士兵完成任务后,没有丝毫停留,大摇大摆地回归原来的位置。

对面的日本人顿时像是炸了锅,他们站在原地,纷纷用手中的木棒木剑劈砍空气,好像他们每个人都是劈空拳的好手,能隔着空气为自己的同伴报仇。

日本人首领再也沉不住了气,如果就这样任由明军羞辱,即使能逃回外轮山,他这个首领当得成当不成不说,恐怕要被迫向自己的下属切腹谢罪了。

他再次下达了前进的命令。

杂乱的脚步声,混沌的叫骂声,连日本人的眼神,都向明军发起了自杀式冲锋。

莫宁反而冷静下来,他紧紧盯住对面扑过来的三四十日本人,他们的发髻左右摆动、开始有些散乱,他要将日本人放到七十步。

如果再有一次大的伤亡,日本人可能就要逃亡,一旦让他们逃入外轮山,再要抓住他们,就是万难了。

冲在最前面的日本人倒下了,这并没有消除后面日本人的愤怒,冲锋的步伐没有丝毫犹豫。

直到后面的日本人也出现伤亡,甚至他们的首领在倒在明军的燧发枪下。

已经停住脚步的日本人,只剩下十余人,这些日本人见他们的首领都倒下了,立即转过身子,撒丫子猛跑,简直是奥运会百米决赛。

枪手们将燧发枪的射程加到最大,又撂倒了三四人,最后有七八人脱逃了。

“团座,追不追?”亲兵大为兴奋,他已经放下燧发枪,准备要拔出自己的腰刀了。

莫宁没好气地说,“追什么追?追上了这些剑道高手,你打得过他们吗?”

“团座,我们人多……”亲兵望着逐渐远去的日本人,显得相当的惋惜。

“就知道人多。”莫宁看也不看逃亡的日本人,“传令下去,收割伤兵。”他已经将这些日本人当成对决的军队了。

“团座……”亲兵还是不舍,他一直盯着那几名日本人,直到他们隐没在外轮山的树丛中。

“快去传令。”莫宁大喝一声。

亲兵这才收回难舍的目光,“是,团座。”

地上的日本人全部死透,莫宁着人数了数,一共有九十八具尸体。

亲兵还是觉得遗憾:“团座,还差两具就一百了,要是追杀到逃亡的日本人……”

“逃了好呀……”莫宁喃喃自语。

“团座……”

莫宁一愣,随即醒悟过来,“我是说,要是追上那几名日本人,他们必定玩命相搏,他们本是剑道高手,加上是在拼命,我们一定会出现伤亡,搞不好你的小命,就丢在这个青之岛了,穷寇勿追呀!”

“团座,我明白了。”亲兵报以感激的微笑,“团座,这些日本人的尸体怎么办?”

“暂时放在这儿,让韩五爷看看,再让他的人处理吧。”莫宁心中有了计较,心情不觉大好,“走,我们列队回去。”

第374章童男童女的传说(四)

韩五爷和王永庆听说莫宁斩杀日本武士九十八人,只有七八人脱逃,不禁大喜过望,韩五爷当即安排酒宴,招待莫宁,连莫宁的下属士兵,也被安排在侧屋的宴席上。

太让再次升起的时候,莫宁准备返回八丈岛,转道回归大明,他此行主要的目标,是查访八丈岛与青之岛,现在已经圆满完成任务。

韩五爷与王永庆亲自去码头为莫宁送行。

“两位岛主留步,莫某就此告辞。”莫宁向两人一一抱拳行礼。

“多谢莫团座为青之岛解围,大恩不言谢。”韩五爷也是抱拳行礼。

王永庆虽然抱着拳,送别莫宁,脸上却隐隐有一丝忧虑。

莫宁看在眼中,“王岛主,莫非有什么心思?”

王永庆的眉头依然像是弯弓:“莫团座,青之岛还剩余七八名日本武士,他们剑术高超,一旦明军撤走,他们迟早还会下山,岛上的汉人文弱,恐怕还会受到迫害,这次杀了这么多的日本人,恐怕会激起他们更大的仇恨。”

“岛上不是有大量的汉人吗?”莫宁心中暗喜,他早就在等待这句话了。

“岛上汉人虽多,但为了耕作,难免有落单的时候,青之岛很可能将永无宁日了。”王永庆微微摇头,他在替韩五爷担心,也是替岛上的汉人担心。

“哎。”莫宁只是叹气,“外轮山上可能还有日本人没有下山,那就不止七八名日本人了,而且以后还会有日本人被流放到青之岛,韩五爷、王岛主,日本人的剑道真的很厉害吗?”

“日本人的剑道的确厉害,即使他们没有利剑,岛上的汉人远远不是他们的对手。”王永庆与韩五爷对了目光,“如果将来再有犯人流放过来,汉人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那怎么办?”莫宁顿时显得紧张起来,“都怪我,要不是我杀了那么多日本人……”

“也不能怪莫团座,都是这些该死的日本人。”韩五爷低下头,嘴上这么说,心中难免责怪莫宁不该多事。

“韩五爷,现在关键是怎么对付这些该死的日本人。”莫宁似乎在喃喃自语,“我们都是军人,总不能长时间驻扎在岛上吧?”

王永庆上前一步,像是要说悄悄话,“莫团座,你们以后还会来吗?”

“我们正在探寻向东的海上航线,以后肯定还会来到这儿。”莫宁接下王永庆的话茬,“要不这样,我们每次登岛的时候,收拾一下日本人,让他们学乖?”

王永庆摇头,“莫团座,虽然你们还会再来,但你们在岛的日子,总不会太多,大部分时间,还里这是日本剑客的天下。”

“那怎么办?”莫宁的目光里,有些内疚,它不住地在王永庆与韩五爷之间转来转去。

王永庆靠近韩五爷,耳语几句,韩五爷一句话也没说,只是不住头。

莫宁觉得有些蹊跷,“王岛主、韩五爷,你们……”

王永庆扭过身,朝莫宁笑了笑,“我和韩五爷商量好了,就采用莫团座刚才说的办法。”

“我?”莫宁有些莫名其妙,“我刚才什么办法也没说呀!”

“哈哈,莫团座亲口说的,怎么会怎么忘记了?”王永庆的目光,一直将莫宁逼迫得有些发迥,“莫团座不是说,在岛上留下一些士兵吗?”

“留下一些士兵?”莫宁心中狂喜,嘴上却是推辞:“这恐怕不行吧?”

“为什么不行?你们不是还会回来吗?就当免了这些士兵往返奔波之苦。”韩五爷终于说话了。

“那……好吧。”莫宁勉强同意了,“韩五爷、王岛主,你们看,留下多少士兵合适?”

“韩五爷是岛主,这事不要问我,你们谈。”王永庆就像是狡猾的中介,“依我看,莫团座今天就不要回去了,大家坐下来谈谈。”

既然要在青之岛驻军,今天应该是回不去了,莫宁看了眼韩五爷,“韩五爷,你看……”

“是要坐下来谈。”韩五爷伸手示意,“莫团座,请,我们进屋谈。”

结果莫宁留下了五十名士兵。

这些士兵是岛上的第一批军队,负责维持青之岛的秩序,平时就是充当警察,当然不会从事耕作,他们所需的粮食,由莫宁从舰队中拨给,在莫宁下次回来之前,要是粮食不够的话,就由青之岛补足。

韩五爷有些担心,这五十名士兵,要是不服管教,他可是没有任何办法,连日本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岛上的汉人怎么能制约他们?

莫宁打了包票:“他们是大明正规的军人,必然要遵守军队的法纪,既然他们驻扎在青之岛,就接受岛主的管辖。”

“如此甚好。”韩五爷这才打消顾虑。

“韩五爷,五十名士兵留下来保护青之岛,那他们将住在何处?”

“士兵们驻守在岛上,韩某人自然给他们住处。”韩五爷想了想,“就在我这茅屋附近,给他们盖些房子,泥土,茅草岛上有的是。”

莫宁摇头,“韩五爷有所不知,士兵一旦住下,平日要开展训练,如果居住在岛屿的中心地带,就会影响岛民的日常劳作,最好是给他们划快偏僻的地段。”

“这个不难,码头附近还有几间空置的茅屋,稍做修缮,就能居住,只要他们不嫌简陋。”

“码头附近?那是最好,这里没有耕地,士兵们训练的时候,不会影响岛民劳作。”莫宁拱手作谢,“韩五爷,在下还有一事相求。”

“莫团座有话,但说无妨。”韩五爷抱定一个宗旨,只要是对青之岛不利的事,绝对不能答应。

“韩五爷,我大明的舰船大,吃水深,停泊的时候,沙滩水深不够,所以我打算让留下的弟兄们,将码头清理一下,但他们只有五十人,人手不够,韩五爷能否派些人手帮忙?”

“这……”韩五爷犹豫着,“岛上的百姓,都要忙于耕作,他们一年辛苦到头,也就能吃饱肚皮……”

“韩五爷,帮助清理码头的人,我会支付他们酬劳。”

“酬劳?”韩五爷与王永庆一样,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两个岛屿,当然不知道酬劳是什么意思。

莫宁这才想起,岛民都是自给自足,要银子也没处花,“在下下次来到青之岛,会带来一些中原地区的粮食和蔬菜种子,这些优良的种子,必然能提高他们的收成。”

种子是岛上最需要的,岛上的居民一直非常清苦,就是因为粮食不足,而粮食不足的原因,乃是种子没有改良,就像动物的近亲繁殖,种子早已退化,产量特别低,所以岛上空有良田,却生产不出足够的粮食。

听说莫宁能带来优良的种子,韩五爷露出惊异的目光,他不再反对莫宁的建议。

莫宁见事情有望实现,赶紧趁热打铁:“为了表示我的诚意,我先送给韩五爷一些我们种植的粮食。”他让士兵从舰船上运过两石大米。

看着白花花的大米,韩五爷的老脸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我可以在码头附近划出一块靠海的土地,让你们建房和修建码头,也可以派人帮助你们修建,但你必须兑现你的承诺,参加修筑的人,莫团座要免费向他们发放种子。”

“这是自然,韩五爷尽管放心。”

岛民淳朴,双方不需要签订合约,莫宁也没打算赖账,他不但要按照口头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甚至还会提供一些额外的帮助。

莫宁最大的希望,就在能在岛上建立补给基地,以后向东探险,会节约很多路程。

既然有了约定,莫宁暂时没有离开青之岛,而是带着士兵,在岛上巡视了一周,一面查看岛上的地形,一面目测岛上适合种植什么作物。

莫宁虽然认识几个字,但他毕竟不是农业方面的专家,只是凭着以前种田的经验,估计岛上可以种植水稻、白菜、土豆、玉米等。

但莫宁多长了一个心眼,他准备下次登岛的时候,将种子分批送给岛民,而不是一次性倾囊相授,免得岛民有了足够的粮食后,将他们赶出岛屿。

除非韩五爷与他签订书面的合约,规定驻军的时限。

莫宁随王永庆离开青之岛之后,又在八丈岛小住了一日。

按照王永庆的意思,希望莫宁在八丈岛也留下一部分士兵,保护岛上的居民。

八丈岛无论是土地,还是人口,都远超青之岛,加上岛民主要是女人,更加需要明军的保护,他希望莫宁能留下百十士兵。

“王岛主,我们的粮食已经不多了,舰队返回的时候,粮食必须充足,万一受到台风的影响,迷路什么的,所以必须多备一些返程的粮食。”

“奥。”王永庆也没办法,他也无法给士兵提供充足的粮食,加上不知道莫宁什么时间才能再来,根本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粮食。

“王岛主,八丈岛上驻军的事,在下铭记在心,只要条件具备,在下一定在岛上留下士兵。”

“关键是粮食,岛上并不缺少淡水。”

“王岛主,我保证不久之后,就会回到八丈岛,还会带来足够的粮食与种子。”莫宁离开八丈岛的时候,向王永庆做了口头保证。

“王某在八丈岛恭候莫团座。”王永庆拱手给莫宁送行。

第375章卖岛

莫宁的舰队一路顺风,回到青岛,他顾不上长途航行的疲劳,立即求见北海舰队司令卫信。

卫信今天没有出海,他正在视察重新组建的陆战队。

“司令,莫团座回来了,正在营外求见。”

“莫宁回来了?走,看看去,看看他又带回来什么讯息。”卫信将视察的事,暂时交给副司令卢毓英。

“参见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