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重生之先知 >

第37部分

重生之先知-第37部分

小说: 重生之先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各位书友们,虽说小沈阳,不差钱,可是作者却很差票啊!!希望大家能够多投票,多收藏,多推荐,多打赏,就算是慰劳一下1985jx了,哈哈。先谢谢你们了!!)
    &;1t;ahref=。>;。
第六十四章 很来钱
    “那好,不过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嗯,我们就从日本最大的保险公司入手,并与目前的日经指数结合起来。”
    “日经指数?小志,你该不是想与他们对赌日经指数的走势吧。”李成听到吴志的话,就把自己心中所想的说了出来。
    “哈哈,李哥真不愧是从高盛里出来的,这么快就猜到我的想法。”
    “原来真的想对赌日经指数啊,那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李成就和吴慧芳交谈了一下后,马上就开始收集资料了。
    其实李成在高盛的时候,就接触过对赌股指这方面的事情,当然李成也知道,与人对赌,最主要的是要抓住要对赌人的贪欲,并给点甜头,才能让之更好地入瓮,然后再来收割果实了。正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嘛。
    一个小时后,李成收集的资料就出现在吴志的眼前了。
    8o年代日本的保险业有了长足的进展,形成了美国、日本和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志9o年代时,日本过了美国和西欧居世界保险业第一。
    日本保险公司在1979年至1986年的十二年间,投资于一般贷款的比重从百分之六十二点五降到百分之三十五点九,减少了将二十七个百分点,而同期投资于有价证券的比重则从百分之二十一点七升至百分之四十一点五,增加了近二十个百分点,成为各项投资中所占比重最重的项目。而从1986到现在,日本保险公司继续加大对有价证券的投资比重。这也说明了日本保险业认为日本股市不会下跌而加大对有价证券的投资比重。
    同时东京的外汇市场1天内的交易额从1983年4月的125亿美元,一下子上升到1989年的1;152亿美元,交易量都跟纽约市场基本持平。此时的日本的金融风险开始变得非常的大。也就是说,要不了多久,日本金融泡沫就会破灭,只要有一个导火索。金融泡沫的破灭肯定会带来一连锁的不好的反应,就像那“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让日本经济严重倒退。
    看到李成他们分析的报告,吴志认为现在正是介入与日本保险业对赌日股股指的时候。于是吴志开始吩咐李成,让其开始负责对日本保险业的谈判,尽快赶在高盛前面将对赌合约给拿下来。
    而这时,美国高盛以及美国金融家则开始动用新的金融核弹——“股指期货”来到日本了,正在东京与日本保险业对赌未来指数涨跌。
    第四天,经过一天的休息后的七个操盘手又开始按照吴志的命令,继续将手中的比较差的股票继续出掉,每个人都是精神抖擞的。结果没等到9点半,预定的目标已经完成了,因为股民太疯狂了。旁边的吴志正在看到自己这边挂出去卖单几乎都是被秒杀的,不由地感叹日股股市的疯狂,也是到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日本人会有认为日本股市不会下跌的信念。因为,那些疯狂让日本人失去了应有的理智。
    而日本人在投资方面之所以会如此地不理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日元升值夸张了经济增长的度。乍富的日本人财气十足,富足的生活带来了投资的需求,与庞大的需求相比,投资的渠道却异常狭窄。
    不过由于很多普通人很少会想到自己创业或自己开公司当老板,所以当时有了钱最直接的投资就是买房、买股票、买基金。而投资房地产又是其中最热门的,因为只要说是贷款买房,银行都巴不得贷款。
    就像我们后世中2oo7年一样,2oo7年的股市绝对是不平凡的,这一年里创下的历史纪录实在太多。太多的疯狂人,那时的中国几乎是全民炒股啊,开户数量不断地创出新高。o7年中国股市之强,体现了中国跃进特色。世界前二十强公司中国已占六席,跟此时的日本股市多么相似啊。
    而且2oo6年从股市中赚到钱的人远远多于2oo7年。“2oo6年表示自己全年实现盈利,切实品尝到了赚钱的喜悦的人多达7o,而2oo7年只有48。6。与此同时,2oo6年出现大幅亏损的人明显小于2oo7年,在2oo6年仅有1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出现了过1o以上的亏损,而2oo7年则多达37。44。”
    君不见,直到如今,许多人在看到某个股票上涨后,便根本不再过问任何“价值”了么?而结果往往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自以为比庄家聪明的,常常是悔青了肠子,落干了眼泪。
    随后,吴志又开始下命令:从现在开始,继续操作日本股票,因为吴志很缺钱啊,等待与日本保险业对赌合约拿下来时就却缺钱了。
    在吴志下完命令后,下面的人又开始了。
    经过两天的努力,吴志终于将手中的中小企业上市公司的股票全卖掉后,剩下来的都是大型公司的股票了。
    明天就是周末了,吴志就解除了封闭状态了,当然必要的保密要求还是告知那些操盘手了。而自己就在办公室里统计着最近的收益。
    统计后吴志才现,原来金融界里真的是很来钱,自己用将近22亿美金买进的不怎么样的股票在卖出后,居然达到惊人的13o多亿美金的相等数量的日元。扣掉相关成本后,足足有11o多亿美金。天啦,11o多亿美金啊,再加上吴志的手上还握有将近值3oo多亿美金优质企业的股票,这可是比当年的中国外汇储备不知多了多少倍。
    在后世,吴志经常上网浏览新闻,关注中国经济方面的新闻和报导。在2oo5年的时候,吴志就曾经看到一篇关于中国外汇储备的消息。在2oo5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8ooo多亿美元。而在整个8o年代,中国的外汇储备就少点可怜。
    在2o世纪整个8o年代,作为中国“改革”与“开放”的头十年,它却仍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框架的约束之内。当然,在这一阶段,中国也正处在对外开放的“试验”阶段。当时,中国人还不太了解世界,世界也不太了解中国。因此,薄弱的“底子”再加上谨慎的“试验”,我们仍然固守着计划经济下“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法则,尚无力跨越“雷池”。
    正是由于外贸进出口及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均不大,2o世纪8o年代,我国外汇储备也基本上处于“零储备”状态。19781989年的12年间,除1989年为56亿美元外,其余各年的外汇储备余额均未过5o亿美元。
    在大概地统计了后,吴志就让芳姐他们休息了两天。不过李成则是需要被派到日本去了。当然每人五百万港币的奖金都很及时地下去了。心情大好的吴志也开始在香格里拉酒店宴请吴慧芳和李成等人了。
    第二天,吴志就来到了盛辉投资公司,看看吴叔并顺便提醒他尽快将手中的股票全给抛掉。在来到吴叔的办公室时,吴志却看到了徐英和严雅馨也在办公室里。徐英和严雅馨也看到了正准备进来的吴志。
    严雅馨看到吴志就高兴地跑了过来说:“哥哥,我们又见面了,你到这里干嘛啊?”
    “我过来找吴叔有点事。”
    (各位书友们,虽说小沈阳,不差钱,可是作者却很差票啊!!希望大家能够多投票,多收藏,多推荐,多打赏,就算是慰劳一下1985jx了,哈哈。先谢谢你们了!!)
    &;1t;ahref=。>;。
第六十五章 股指沽空期权
    “哦,那哥哥你等下可不可以陪我玩啊?”
    “雅馨啊,不好意思啊,哥哥这段时间都比较忙啊,等哥哥忙完后就好好陪你玩,好不好?”
    “哦。”脸上写满失望的雅馨回答道。
    随后,吴志就朝吴盛辉走了过去,并在吴盛辉的耳边说了几句话后,就离开了盛辉投资公司,生怕雅馨反悔后又来纠缠自己。毕竟都是小孩子,能怎么样啊。
    假期过完后,也就开始进入了12月了。吴志和芳姐以及剩下的操盘手们又聚在操盘室。这次,吴志让他们把自己手中剩下的股票按照之前的方式慢慢地出货。
    一直到了12月1o号,吴志这边才除出掉了一半的货了。李成在日本的谈判进度还算可以了。当然在这段时间里,吴志交代给吴慧芳的任务也完成了,惠宁电器和雪花冰箱等中文商标以及英文和图形商标等事情都办了差不多了,目前正在初审公告中。
    接下来的时间里,吴志就让吴慧芳去成立一个部门,就是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专门负责注册商标、技术专利以及国际域名等相关知识产权注册。
    吴志成立这个部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抢注商标以及域名,想到后世中中国那么多的知名商标都被抢注,吴志就有点恨其不争啊。为了节省点小钱,到最后还是得花上大价钱来买回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品牌。真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啊。
    当然这点事情还是难不倒吴慧芳的,在高薪的诱惑下,吴慧芳很快就组建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不过此时的中国正处在对外开放的“试验”阶段。中国人还不太了解世界,世界也不太了解中国。所以在与吴志交谈后,吴慧芳将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工作重心转向国际,国内的就暂时停下来。至于在国内的商标注册,吴志打算把日本这边的事情了解后再去,毕竟还没太多的人关注中国这个尚未开的红色土地。
    在吴志的这个作弊器的存在,吴慧芳很是顺利地挑选了一些知名商标在国际上的抢注,也不管其是否已经成立的还是没成立的。如海尔、康佳、Tc1、长虹、海信、狗不理、北京同仁堂、五星、五矿、搜狐、王老吉、中国银行、大宝、红星、金利来、九牧王等等商标。
    当然吴志也不会放弃其他国家的商标,只是吴志对这个就有点茫然了。虽然吴志是重生来的,但是也是不知道现在还没注册的但后世中很出名的商标以及1ogo等。因为像西方国家那边企业对商标的保护很强的,而且当地国家也会为其保驾护航的。
    比如大众、宝马、保时捷、福特、通用、范思哲、皮尔卡丹、香奈儿、路易…威登、hugoBoss、guccI、pRada等等知名商标都是在吴志还没出生就注册了。对此,吴志只能叹息。至于还有一些品牌有没有被注册,吴志也不知道。
    所以吴志有点茫然,但是茫然归茫然,吴志还是要求吴慧芳广撒渔网,因为总会有露网之鱼嘛,俗话说的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那些还不是什么智者呢。
    所以吴志这次很疯狂,利用自己在后世喜欢追随名牌的记忆将能想到的品牌全部都写上去了,让吴慧芳等人去碰碰运气了。当然这些品牌都是中文商标了,有些英文商标和图标,吴志自己也不是很清楚了。所以吴志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剩下来的就要靠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人来负责了,还好的是吴慧芳在完成吴志的任务后,额外招了一些曾经为大公司设计商标的设计人员。
    虽然说广撒渔网会有点浪费人力财力物力,但是吴志深知商标所创造的财富,当然,在广撒渔网抢注商标时,相关的什么中英文商标、图形商标以及国际域名等等也会进行的。
    时间过得很快,十天转眼间就过去了,日本那边终于传来来了好消息了。李成那边已经很顺利地拿下日本保险业的对赌合约。
    当然李成能与日本保险业的谈判进行的很顺利,还是因为有了美国华尔街的铺路,使得李成和日本人慢慢地磨成了。一磨就磨到了1989年12月2o号。
    李成利用吴志授权给自己的先斩后奏的权利,用比美国高盛高出百分之五的价格给拿下了一半多的股指沽空期权。
    由于现在日经指数已经涨到了3872o点,按照日本股市的算法:每手价格=当日指数点*5美元*o。o8。所以当时每手的价格是15488美元一手,美国高盛公司也正在打算用15488美元每手的价格向日本保险业买进股指沽空期权,现在吴志则用高出高盛公司774。4美元/手,也就是以将近每手16262。4美元的代价才从日本保险业拿下7oo万手股指沽空期权。
    而日本保险业总共卖出去12oo万手,这7oo万就占了一半多。而剩下的都是被国际投行买下了,要不是因为美国华尔街的施压,日本保险业可是想将所有的股指沽空期权全部卖给李成。吴志知道,在后世,这些都是高盛廉价地买的,现在吴志的行为无异于虎口夺食。
    吴志在得知李成成功得到了日本保险业全部的股指沽空期权,这些股指沽空期货合约在付款后正式生效,并与199o年9月3o号到期。当然李成之能够如此顺利拿到与日本保险业一半多的对赌未来指数涨跌的合约,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身份。李成在日本与日本保险业谈判时,按照了吴志的意见向日方表明了身份:我们来自中国。而日本方面却自认为自己相对于中国来讲是高人一等,而且中国方面的人的智慧跟自己这边根本就没得比,这从两国的经济就可以看出来。而来自美国的高盛对日本保险业来讲,自己没有跟人家对等谈判的资格。
    第二个原因:价格。商人都逐利,李成这边用高出美国高盛出价的百分之五的价格拿下7oo多万的沽空期权。
    带着合约的李成在签约当天,就坐飞机回香港,吴志等人都来到机场接李成。在车上,李成就拿出对赌合约给了吴志。吴志没看,而是叫李成选择重要的给自己听,在听到要在半个月内将近4oo亿美元的保证金给打到对方账户,如果不能及时到账的话,那这个合约就即时失效,而且自己先前缴纳的五亿美元的保证金就会被没收。惊得吴志的嘴都快掉下来了。要是自己不拿出4oo亿美金的话,那自己的五亿美金可是要打水漂的。那可是天理不容啊。还好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哈哈。
    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日本方面狮子大开口,而且李成又是新来的,哪像哪像国际投行都是大名鼎鼎的,那信用一摆出来,就不需要缴纳这么多的保证金。还好,吴志是重生来的,知道这是一场稳赚不赔的交易,不然打死吴志,也不会拿出这么多钱来。
    旁边的李成看到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