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

第183部分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183部分

小说: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再计算那些土地的价值的话,那么司徒南要比女王还要富有,因为无论是西澳洲的土地还是中东的沙漠,司徒南名下的这些土地下面却都埋藏着令人惊叹的宝藏!

言归正传,司徒南有心仿照日本的三井财团,通过美华物产带领一批华人资本走向强大。

事实上,通过威廉财团对日本经济的调查,司徒南发现美华物产正在蹒跚学步的时候,日本的三井物产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在三井物产的带领下,日本三井财团的相关企业一方面在中国东北、上海等地大量投资矿山、铁路等产业,控制了对华的一部分贸易,把中国的资源大量地掠夺回本土。

在日本本土,三井物产正在组织一批相关企业投资钢铁、造船、化工等重工业,实现日本的工业化。

除了三井、三菱、住友等其他日本财团也在做着差不过的事。总之,日本工业崛起已成定局,面对如虎似狼的日本财阀,如果美华不能早做准备的话,将来还是要吃苦头的。

所以,司徒南觉得其实美华在很多方面有必要学习三井、三菱等日本财阀的做法的。

由于种种限制,美华物产近期内面对的对象主要是粤闽两省的资本家,至于江浙一带的资本就力不从心了。

江浙一带的资本家更喜欢到上海投资,对在他们眼中蛮夷之地的南洋没多大的热情。

他们在上海的投资回报也不错·毕竟上海的发展速度要比广东快不少。至少在金融业,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财团发展就比华南财团好。

司徒南不时地接到从上海传来的信息,上海的银行业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几乎每月都有新银行开张。

如果再计算上海的钱庄的数量的话·林林总总的金融机构的数字加起来,说不准比起华尔街不不遑多让呢。^/非常文学/^

当然,这是句笑话,百年后倒也真实。

随着在广州逗留的日子进入倒计时,司徒南也越多地关注起上海的事情。至于美华物产,司徒南设定好发展蓝图后也就放手了。

历史有时候没有留下片纸只言,但后来研究美华历史的人·惊讶地发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南洋华人革命中,南方的不少资本家一方面在华南大量投资工商业,同时他们的大量资本也在默契地集体南下。

一时间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尽管当时的名声不响,但后来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江浙、华北等地的财团。

反观同时期的江浙财团,也处在逐步走向兴盛,可惜最后却为后来的四大家族做了嫁衣。而华北财团,却正在愉快地享受北洋政府统治下的最后美妙-时光。

嗯,历史在这里悄悄地分出几条岔口·是巧合还是早有预谋?

后来的研究专家不得而知,只记住了美华物产四个字。

美华物产的副总裁是司徒美登,这一身份给他披上了一层商人的外

虽然他不擅于经营具体事务·但作为美华物产的商业代表,他的交游也越来越广,发挥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逐渐把身上的总瓢把子色彩洗去。

嗯,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致公党人都披着商人的身份从事革命活动。

除了华人资本家,一些可以为致公党所用的人才也落入了司徒美登的眼里。

这一天,司徒美登走进了广州军政府外交总长伍廷芳的家,司徒南也跟着去。

广州军政府是孙文和西南军阀捣鼓出来,和北洋政府讨价还价的工具·实际上不被外国承认,地位有些尴尬。

孙文受排挤离开广州后,伍廷芳留了下来,不过没掌什么权。司徒南来到伍家的时候,门庭有些冷清。

伍廷芳对司徒美登的到访有些意外,“司徒老弟·今天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听说你最近忙着做生意?”

伍廷芳笑道。他的年纪比司徒美登要大一轮,称呼司徒美登为小老弟一点也不托大。

“唉,我那是做生意的料,就一跑腿的。伍老哥,这么多年不见,你身子还是那么硬朗啊!”司徒美登恭敬地问候道。

在海外华人心里,伍廷芳老爷子比孙文威望更高。这个70多岁的老人,是晚清著名的法学家、外交家,曾作为李鸿章的幕僚参与中法谈判、马关谈判、见证了清末的弱国无外交的悲惨岁月。

伍廷芳后来出任美国、西班牙、秘鲁等国的公使,一直捍卫国家利益,和保护海外侨民。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是第一个也是清朝唯一一个敢说出要拿炮舰来跟外国对话的外交官!

所以,司徒南一直都想见一见伍廷芳,这时他正跟在司徒美登背后打量伍廷芳。

岁月不饶人,在这位74岁高龄的老人身上留下了痕迹,花白的头发,满脸皱纹,让人疼惜。

不过,这位老人带着瓜皮帽,身穿黑色丝绸马褂,脸上带着点点笑意,又让司徒南觉得有趣。

原本他是很讨厌这类满清类的打扮的,不过此时倒觉得伍廷芳有些可爱。

“这位小哥有些眼生啊?还未请教呢?”伍廷芳道。见司徒南长得有些特色,便问道。

司徒南上前一步,恭敬道:“我叫司徒南,今天随我老叔得见伍老先生,真是荣幸!一点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司徒南把准备好第一个盒子递上去。

伍廷芳打开一看,却是一本书,封面微微泛黄,有些年份了。这是司徒南从法国古董市场买过来的一本《拿破仑民法典》。虽然不是原版,但也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伍廷芳拿起来翻阅一下,有些爱不释手地放下来,叹道:“太贵重了,老夫受不起啊!”

说着要还给司徒南。

司徒南自然推辞。“伍老,我知道你是法律方面的专家,这书我从法国巴黎无意中得到的,对我来说,没什么用,你就收下吧!也是晚辈的一点心意。”

“是啊!伍老哥,你就收下吧!这点东西对阿南这小子一点也不算什么。你要是过意不去,随便给他一个瓶瓶罐罐就行了。他比较喜欢那东西。”

司徒美登笑道。

“好吧!”伍廷芳只好收了下来,对司徒南的观感好了几分。

他暗暗打量起司徒南,司徒南有些混血的特征在伍廷芳看来一点不算什么,只是司徒南身上独特的气质让伍廷芳印象深刻。

这年轻人可不简单!司徒美登好像隐隐以司徒南为中心,可不大像他们说的一半的叔侄关系。

伍廷芳心道。他一辈子见了不少人,各国政要、李鸿章、慈禧、袁世凯、孙文等等都见过,阅历自然丰富,也有自己的一套看人的本领。比如说,他觉得孙文有前途,就一直跟随孙文。

当然,像伍廷芳这种大人物的跟随自然不是做小弟的那种跟随,更多的是志同道合。

不过照司徒南的猜想,与其说伍廷芳跟随孙文,还不如说这个大律师、法学家跟随国民党宣传的民主自由的理想。

目光清敛平静,自信精明坚定。看似信步闲庭,内有锦绣!伍廷芳心里暗暗给司徒南下了评语。

这突然间从哪里蹦出这样一个才俊呢?怎么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司徒美登,多年没见,现在不再像以前江湖大佬的做派,反而有点大人物的风采!

这双叔侄真不简单啊!伍廷芳心里惊讶,那慈祥的笑容的掩饰下,脑子里转了几个圈。

与此同时,司徒南心里也有自己的计算。他今天来有两个目的,一是对于历史人物的好奇,二是为了伍廷芳的儿子伍朝枢。

“不知,司徒老子来所谓何事?”伍廷芳直接问道。

“无大事!不过有些事想请教伍老哥你。”司徒美登笑道。

“哦?”伍廷芳的花白眉毛一扬,先前有些模糊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扫在司徒叔侄身上,等待下文。

“伍老哥,其实我们也想革命。”司徒美登道。

“啊?此事要慎重,还有你们和孙先生的关系ssssss”伍廷芳迟疑道,有些担心地看着司徒美登。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难道安良堂那些人不服,看现在国民党分奔离析了,想回国抢夺领导权?这点伍廷芳可不看好司徒美登了。

他隐约知道,这些年,好像海外的华人境况好了一些,南洋一带的富商也多了不少。

这司徒美登不是赚了钱想效法革命党人买枪拉人回来闹革命吧?

想到这里伍廷芳皱起眉头,有些戒备地看着司徒美登。

第三卷余波91不顺利

“司徒老弟,都那么多年了,过去的恩怨就让它过去吧!现在北方武人当国,南方各路相争,革命处在低潮,前途堪忧啊?”

伍廷芳叹道。^/非常文学/^

伍廷芳早年出洋,对海外的形势深有了解,但清朝被推翻后·立宪派、革命派、中央政府、地方诸侯等等,也陷入无休止的争斗中。

真正想为国家而又能为国家有所贡献的组织或者个人实在太少了,加上外国列强在幕后操控,想要做点正事可不容易。

作为老朋友他不希望司徒美登也卷入到国内风波里,同时也担心与革命党心有芥蒂的北美华侨会发生争斗。

司徒南一直留意着伍廷芳的神情,听他的语气,明显对自己叔侄没什么信心,规劝的语气中还夹带一丝戒备。

司徒南心里有些不悦。心道:这老先生,估计这几年的精力都花在国内的勾心斗角上面了,对海外华人的发展形势不大了解。

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在这种场合,应该让司徒美登出面解释。

司徒美登心里也有些不舒服,有些生硬道:“怪我没说清楚,伍老哥,你多虑了。我从没想过要和孙文他们争。

虽说曾经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但已经过去了。

我知道你和他们关系好,但今天之事请你保密,因为接下来我所说的事情其实跟孙文和国民党没有一分钱关系。”

“哦?你说!”伍廷芳有些疑惑,脸色有些轻松,不过看着司徒美登严肃的表情,联想一番司徒美登生硬的语气,他心里隐隐觉得自己好像有些反应过敏,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是这样的。”司徒美登抿抿嘴,组织词汇道,“这革命不在国内,而在国外其实就在伍先生的故乡!”

“我的故乡?”伍廷芳有些愣。

新会?

不对!新会在国内。

伍廷芳摇摇头,又想道:国外?故乡?难道是新加坡?

隔着七十多年,时间久了,伍廷芳都差点忘记自己在新加坡出生的了。

“新加坡?!”伍廷芳激动地抬起头看着司徒美登叔侄神情有些突兀,好像碰到了不可思议的事。

见司徒美登叔侄没有反驳,伍廷芳心里一沉,有些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噫?!”他吸了口气,叹道“新加坡乃英国治下,又有重兵把守,这可要不得啊!你们不是开玩笑吧?”

看着伍廷芳司徒南有些失望地摇摇头。心道:这老先生一生都笼罩在大英帝国的阴影下,脑子里的观念早已根深蒂固了。

就像有些人在家里横,但一出家门就怂了。

这话只是说明当时国人的心态而已,对伍廷芳老爷子司徒南打心里还是非常尊敬的。

他上前一步,解释道:“伍老爷子,不是在新加坡!我们也不打算和英国人为敌。而是新加坡再往下一点。”

“荷兰?”伍廷芳醒悟道,又摇头,“还是不行!荷兰人也不是!我跟你们说这荷兰人虽然没落了,但好歹也是个强国,不是你们安良堂可以招惹的。而且这还会引起外国的干涉,说不准也会向我们抗议的。”

伍廷芳忧心忡忡道,眉头深深地皱了下去。

“呵呵。老哥多虑了,安良堂自然不能招惹荷兰人了,不过我们还有其他力量。收拾荷兰人不在话下!”

司徒美登满不在乎道,“我组建了致公党,宗旨就是保护海外的华人华侨,同时促进祖国发展。所以我们希望能在南洋找到一块落脚之地。现在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一支部队了,也在暗地里控制了一些地方,还在继续积蓄力量。

现在正缺有政治才能名望的人士加盟我们所以我希望伍老爷子能加入致公党,负责党内的法律事务,还有法令工作。”

司徒美登把致公党的一些情况向伍廷芳透。当然他说的情况只是表面上的东西,大部分核心机密要等到伍廷芳加盟后才告之。

伍廷芳这块招牌,在华人华侨世界里响当当,特别是南方、南洋一带号召力也是杠杠的。

伍廷芳仔细听着,心里觉得惊讶,没想到这几年,司徒美登在海外不声不响竟然攒下客观的家当。

他点点头,接着又摇头。

一个框架比较齐全的政党,一支人数不少的军队,还有从南洋华侨富商手里募集的大笔资金,这些都是国内革命急需的力量补充。

伍廷芳这才想通,为什么这几年革命党在南洋和美国的筹款比较困难呢,原来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了。

只是兰芳旧事摆在前面,司徒美登他们会成事吗?

伍廷芳心里打了个大大的问号!一方面欣赏司徒美登的血气,一方面又为致公党这股难得的力量被“浪费”掉可惜。

如果他们能支持孙文,说不准能赶走桂系,在广州建立根据地,得到富裕的广东省后就有力量北伐了,这该多好啊!

想到这里,伍廷芳微微一笑,态度和蔼平静多了,用商量的语气道:“司徒老弟,你这一片赤子之心实在可贵啊!国家动荡,**,百姓受苦,海外侨子也日子难过啊!加入致公党,为海外华人张目也是应该。

只是我想啊,南洋白人强大,就算是荷兰人也不是我们可以轻易推翻的,既然这样何不把宝贵的力量用于国内革命事业,报效祖国,革命成功后,只要祖国强大了—”

“伍老哥不必多言!要我把兄弟的血汗白白便宜孙文绝不可能!井水不犯河水。既然老哥你不看好我们,此事也作罢!我们有自己的主张,也得为自己打算一二。”

司徒美登生硬地打断了伍廷芳的话。他心里有些生气,本来他对伍廷芳挺有信心的,没想到说了半天,最终对方还是不信任自己和致公党。

这几年,随着致公党势力的日益强大,司徒美登的见识也涨了不少,信心也越来越足·此前他游说的其他人都比较顺利,因此心气也高了不少,美华财团内部的那帮年轻人对司徒美登也越发恭敬了。

他心里还有些看不起被人赶出广州的国民党呢?要他去伺候那些人这是不可能的事!吃过一次亏的司徒美登可不愿意致公党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