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

第345部分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345部分

小说: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明钰笑道,一副你爱卖不卖的样子。

“这是不可能的,我们不会出卖这些技术的。”古斯塔夫连忙摇头,钝化钨和炮钢技术是克虏伯最宝贵的财富,就算美国人英国人也抢不走,可见德国人的重视,更加不可能轻易交给南华了。

“那好吧!”余明钰有些遗憾地摊开手,不想再和对方继续交谈了。

“我觉得双方都应该拿出诚意,合作对双方都有利。”南华国防军参谋长马克思?鲍尔突然插言道。

正是在他的引荐下,克虏伯父子顺利地接近南华的灵魂人物司徒南。刚才他一直站在旁边,看着克虏伯父子和余明钰他们对话,见到双方不欢而散,他自然要出来缓和一下了。

“克虏伯先生,虽然我对你们的东西很感兴趣。但南华的建设项目,投资数亿美元,金额虽大,但很多都已经有计划了。如果没有很好的理由,我不能去轻易更改供应商的。希望你理解。”

余明钰真诚道。算是结束了这次不愉快的交谈。

古斯塔夫捏紧拳头,有些木然地点点头。他没想到,就连小小的南华都敢给克虏伯眼色看了。

难道德意志真的堕落到这种地步了吗?他心里一阵悲哀。

徒南回到家不久,余明钰很快就找上门来了。

“怎么样?德国人脸色很精彩吧?”司徒南靠在沙发上,翘着二郎腿道。

“司徒先生,今天对德国人是不是有点过了,其实他们的条件算是优惠,要不干脆答应他们吧!”余明钰道。

“你说的没错。克虏伯提供的机器设备确实不贵,但我就是不爽他们自以为自己的技术很了不起的叼样!

我告诉你啊,千万不能心软,一定要心狠点,趁此良机,狠狠地宰德国人一刀。他们国内的经济糟糕透了,手里唯一值钱的也就是一点技术了。克虏伯要是不把真本事拿出来,我们就直接去德国挖人,把他们的技术人员挖过来!看他怎么办?”

司徒南冷冷一笑道。

“挖人?”余明钰惊讶地看着司徒南,暗道:老板就是老板,真够狠的。连克虏伯这样的巨头也不放在眼里。

“你可千万别不相信。现在德国为了还债,他们的工业产品大量被贱卖,很多工程师、高级技工穷得叮当响,都快饿死了,随便拿块面包就可以让他们乖乖地跟我们走了。

像那个克虏伯,他们的工厂被肢解,查封,无数工人失业下岗,我们把那些工人、工程师招过来,还不是照样可以得到想要的技术?

嗯,这事要抓紧,你回头跟陈友仁说说,我们不仅要从国内吸收移民,也要把德国嗷嗷待普的技术人员吸纳到南华。”

司徒南微笑道。

“太好了,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余明钰点点头,他平时要忙着一大堆事,一时也忘记吸纳德国的人才了。

“不过,德国人不会把真正顶尖的技术流传出去的,那些高级工程师肯定被他们养了起来,我们估计得不到先进的技术。”余明钰皱着眉头道。

“屁!就靠南华现在这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工人你还想生产什么高科技产品,能像日本人一样山寨欧美的工业产品就不错了。”司徒南笑骂道。

真正的技术是人,不是图纸文件,没有长期的积累,南华休想造成什么先进的产品。

“嗯。没错!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山寨,所以普通的,稍微落后的技术对我们来说已经够用了。这说来说去,还是靠培养人才啊!”余明钰笑道,他想了一下马上想通了。

“知道就好!”司徒南点点头。虽然现在伯利恒公司的技术比起克虏伯公司还有那么一点差距,但持续投入经费研究,二十年后,赶上克虏伯绝对没问题。

历史上,在二战中,伯利恒公司的造船技术上,比克虏伯公司不知道要超过几条街,一个月就下水的万吨自由轮那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处于对伯利恒公司的信心,司徒南有胆气给克虏伯父子脸色看。

“从现在开始,南华要建立自己的技术了,不然就算可以从美国得到技术,也永远受制于人。”司徒南叮嘱道。

“你放心。现在我们的美华实验室已经在大学城建立起来了,相信十年内,我们能把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消化,然后发展我们自己的技术。”余明钰自信道。

美华实验室是美华公司重点投资建设的技术基地,研究范围覆盖钢铁、石油、化工等所有基础科学,实际上南华的科学院。

南华计划每年派出200个年轻优秀的技术人员到外国进修,他们学成归来后,将会促进南华的技术发展。

“嗯。尽管现在南华一穷二白,什么技术都要从外国引进,但我相信十年后南华会变了个样,二十年大变样。三十年后,谁也不敢小看我们。

默默地不放弃,有耐心,总有一天成功的,因为我们真的不比外国人差。”司徒南鼓励道。

余明钰走后,司徒南又想了一下,心道:克虏伯啊克虏伯,我还没找你呢,你就主动找上门了,看来不是南华太有吸引力就是那些德国人太苦逼了。

现在斯大林老爹还没有大搞工业建设,德国人还没和苏联人一拍即合,展开大规模的物物交换,所以拥有丰富资源的南华是德国工商业界紧缺的。

就算克虏伯真的受不了激,退缩了,司徒南也不担心,大不了像他说的那样,直接去德国挖人好了。

司徒南想起了老朋友汉斯,南华和德国的合作,汉斯应该是个很不错的中间人。

一战后,汉斯把产业转移回德国,他在一战中,跟着司徒南混,赚了不少,充足的资金正好让他有机会在能德国工商业界混得如鱼得水,兼并了不少经营困难的企业,成为不是犹太人的犹太人。

第152章和克虏伯的第一次合作

这是一座西式别墅,原主人是经营香料生意的荷兰商人,一度被南华政府没收,不久前又归还给原来的主人。

不过,在动乱中失去了大部分的家产的荷兰商人无心逗留,离开南华这个伤心之地前把房子卖给了克虏伯家族,所以也成为克虏伯家族在南华的据点。

参观完建设中的美华钢铁基地,克虏伯父子心情不大好,回来的路上默默无言。

古斯塔夫?克虏伯出身在一个荷兰银行家家庭,原本不姓克虏伯,不过被十几年前被德国威廉皇帝指婚“嫁”给了克虏伯家族的唯一继承人贝尔塔?克虏伯,从而继承了克虏伯家族的一切。

他现在正一心要恢复克虏伯家族的荣耀,希望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南华能为克虏伯公司的重新崛起带来丰厚的订单。

到了南华后,事情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容易。今天突然出现在南华实业部长的考察队伍的那个司徒南,让他受到了打击。

不就是南华总理的侄子吗?没有一官半职,横什么横?

古斯塔夫心里想道,想起司徒南不屑的样子,他心里就有点气不过。不过南华的实业部长好像对司徒南很恭敬的样子,估计这个总理的侄子应该很有影响力吧?

古斯塔夫抽着烟,眉头深锁,愁绪像喷出的烟雾一样萦绕在他心头。

“这些该死的黄皮猴子,竟然敢小看克虏伯家族?要不是此前我们卖给他们的十几门岸防炮,荷兰人舰队早就登陆了,哪有他们猖狂的今天。”

阿尔弗雷德毕竟年轻,沉不住气,回到家,忍不住大骂起来。

“咳咳。”

马克思?鲍尔皱起眉头,一脸不悦地看着阿尔弗雷德,他能体会到这个年轻人心中的不忿,但这是在南华。作为南华的参谋长,军方的二号人物,他非常清楚就是南华的华人有非常强的报复心理,对侮辱他们的人毫不客气。

如果年轻的阿尔弗雷德在公开场合下出言不逊的话,相信下场不会好到哪里,因为有太多的荷兰人已经领教过南华人的小心眼了。

克虏伯父子双双看着马克思?鲍尔,脸色有些尴尬,这才想起,面前的男人不仅是自己的同胞,也是南华的高官,阿尔弗雷德的辱骂隐隐也隐射到马克思?鲍尔。

古斯塔夫瞪了儿子一样,阿尔弗雷德马上改口道:“抱歉,作为一名有教养的人,我刚才的情绪太激动了。”

看了心情有些低落的克虏伯父子,马克思?鲍尔脸色平淡,克虏伯家族就是通过他和南华实业部搭上关系的,他是这次合作的中间人。

南华军高级将领中有不少德国人,所以南华国防部和德国参谋部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双方互陪军事人员交流,南华派出年轻的军官到德国留学,德*官也派到南华,协助训练南华军,建立军校,培养军事人才。

军方的合作也蔓延到经济领域,所以才有这次克虏伯父子秘密造反南华。古斯塔夫还背着战犯的名义,虽然没有被收监,不过也不敢到处张扬,只是没想到南华的态度没有想象中那么友善。

马克思?鲍尔喷出口蓝色烟雾,凝重道:“今天的事情有点怪我,我没跟你们说清楚,没想到他会临时出现在工地上,所以和你们产生言语上的冲突在所难免。”

“你说的是那个叫司徒什么的男子吧?不是说他是南华总理的侄子么?”古斯塔夫趁机问道。这个问题他刚才就想问了,一直忍着,终于等到马克思?鲍尔主动提起。

马克思?鲍尔难得微笑,他轻轻地摇头,有些感叹道:“他才是南华的核心人物,南华的国防军前身保安公司和美华公司都是他一手所创的,国防部长何文秀和财政部长姚宏民,都是他的手下。

还有跟你们谈判的实业部长余明钰也是出身美华公司,而且还是从中国调回来的,这些都是他的人,所以你冒犯了他,等于冒犯了南华。”

“哦!原来如此,真想不到。真是个奇怪的人。”古斯塔夫点点头,有些明白见面上,司徒南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

“如果只是这样,那也没什么,就当克虏伯不能和南华做生意而已。不过,他的能量还不止如此。虽然我没有确切证据,但他不仅在南华有巨大的影响力,还和美国的大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

伯利恒、西方石油、巨人、固本能源等工业巨头大量投资南华建设,据说就是那个叫司徒南的人在中间穿针引线的,他还跟罗伯斯公司等华尔街银行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南华的投资基本上都是美国的工业巨头和华尔街投资的,所以他们才会有底气在克虏伯公司面前展现强硬态度。”

马克思?鲍尔告诫道。虽然幕后的具体关系不清楚,但他自然知道司徒南能量,这已经足够了。

克虏伯父子相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震惊!

马克思?鲍尔的话让他们明白了两个重大的信息,就是司徒南不可得罪,南华并非一定要采用德国的机器设备,他们有自己的资金和技术来源。

“谢谢。鲍尔先生的指点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我为你取得的成绩感到骄傲。”

古斯塔夫真诚道。他年轻时做过外交官,所以很会说话,比年少气盛的阿尔弗雷德老辣多了。

听到司徒南和华尔街关系密切时,他的心又抽搐了一下,脸色变得严峻起来。现在德国的工商业界都要看华尔街的脸色。没有华尔街的资金,德国的工业肯定要奔溃了,到时还不了债务的德国,肯定要被法国人大肆掠夺一番。

资金也是克虏伯非常需要的,无论是开办新工厂还是到国外搞武器试验,都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更多的外汇购买原料。

一个能提供大量廉价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消化德国部分工业产品的南华不仅对克虏伯,对整个处境艰难的德国工业界都是非常难得的。

或许让出部分先进技术,换来更大的市场和廉价原料供应地,也是值得的。古斯塔夫心里默默想道。

不知不觉中,他也点起了一根烟,巴塔巴塔地抽了起来。

“南华的潜力很大。他们有丰富的石油、煤、橡胶等资源,这些都是德国工业复兴需要的,相信以克虏伯先生的睿智一定能把握这个机会的。”

马克思?鲍尔道。在他看来,南华和德国具有强烈的互补性,如果双方坦诚、深入地合作,一定能带来丰厚的收益的,所以不遗余力地推动南华和德国工商业的合作。

“对了,美华公司手里还掌握大量的钨矿,他们每天从国际市场上换回大量的外汇。”马克思?鲍尔提醒道。

“什么?钨矿?”阿尔弗雷德惊讶地站起来。虽然他还在上大学,但已经开始插手家族的生意了,他自然明白钨矿这东西对克虏伯来说是多么宝贵的资源。

“没错。”马克思?鲍尔点点头,“钨矿来自中国,美华公司在中国很有影响力,他们整合日本人在激烈争夺中国的矿场资源。南方的几个大钨矿听说都在和南华关系良好的势力手里。这也会是为什么我对你们和南华合作抱有很大期望的原因。你们好好考虑吧。”

说完,马克思?鲍尔就走了,留下面面相觑的克虏伯父子。

“父亲,或许我们姿态要放低一点。如果真像鲍尔说的那样,在南华,没准真能让克虏伯获得新生呢?有了充足资金后,以我们德国人的天才,很开就会研发出更加的先进的技术。一点点损失不算什么,而且我不觉得就算把先进的技术交给南华人,他们能学会?”

阿尔弗雷德自信道。

“嗯。”古斯塔夫点点头,看着年轻英俊的阿尔弗雷德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结合马克思?鲍尔的一番话,他现在更多的是从国家战略来考虑和南华的合作。

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跟司徒南料想的一样,克虏伯方面的做出的让步比较大,不仅同意了美华公司提出的降价20%的要求,还同意转让一些合金钢和大炮生产的技术。

得到司徒南指点的余明钰,见克虏伯父子服软后,其实也没有过多地要求德国人把看家本事全部都拿出来,反而要求克虏伯公司把更多基础性的技术转让给南华,并且要求派出具体数量的德国技术人员协助南华建设钢铁工业。

双方以极高的速度完成了谈判,余明钰拍了拍墨迹未干的合同,心里舒畅,除了伯利恒公司,南华又多了一个技术设备供应商,正好可以在巨港、泗水等地建设更多的钢铁厂。“克虏伯先生,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开创了一个伟大的局面。”余明钰笑道。

“是的。我很期待以后双方会有更深入的合作。除了,钢铁,克虏伯公司在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