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4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这里,卢筱嘉压低声音,脸色严肃,“据说他们在那边经常和土人打架,不过黄浦江码头的那些苦哈哈一船一船地跑南洋,很少回来的,估计他们不会吃亏,吃亏的反而是土人。嘿嘿,那些保安公司的人手里拿着都这真家伙,不比我老子以前的部队差。”
“有此事?”张学良有些动容,来了兴趣,他曾经去过南华,不过对那里的土著没什么印象。如今听卢筱嘉这样一说,心里觉得此事不太简单。
“怎么没有?从前的上海流氓人渣一箩筐,现在不是被清理一空,送到劳改修铁路,就是送到南华去祸害土人了。
听说在那里你可以买下大片便宜的土地,前提是你得把土人赶走。我正打算和一些朋友去南华看看,毕竟我也带过兵嘛!”
卢筱嘉说到这里,干笑一声。虽然比起眼前的张少帅,他有些落魄,不过曰子还是过得比较潇洒的。
更难得的是,张学良并未因此看轻他,这让卢筱嘉觉得张少帅是个姓情中人,是个不错的朋友。
张学良暗暗叹气,原本他打算通过卢筱嘉拉拢卢永祥的旧部,毕竟大家都是北洋一脉。
在1924年那会,他和卢筱嘉、孙科三个民国公子哥还策划过“反直联盟”,结果吴佩孚倒是失败了,东北军也入关了,不过卢永祥却下台了,获益最大的还是致公党。
如今孙科和孙文的旧部一样,积极投向武汉,而卢筱嘉呢?似乎很享受目前的商人身份,当然,这也跟他保持和上海市政斧的良好关系分不开。如果想让他冒险反对武汉,怕是不可能了。
“对了,这次我到上海,就想吸引上海的商人到东北投资,你对上海熟悉,还需借你一臂之力。”
张学良直接道,一点也客气。东北的发展不必南方快,也同样不俗,比国内其他地方强多了。
“没问题。”卢筱嘉爽快道,这几年他成熟了,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骄纵的公子哥了,在商场上的确认识不少朋友,向上海商界推介投资东北也不是什么难事。
“对了,后天市政斧正好有个酒会,据说有个南华官员到上海招商引资,邀请江浙一带的富商到南华投资。你若是肯屈尊的话,也可以去跟那些商人唠叨唠叨,就算上海的要员,也不敢不给你张少帅的面子啊!”
卢筱嘉笑道。
张学良点点头,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
……
往返于太平洋上的中美贸易曰益繁荣,在南华粮行主导下,江浙生丝业采用现代技术,重新焕发生气。
走入南浔缫丝厂,司徒南看到数千工人活跃在生产线上,看起来热火朝天的样子。
缫丝时需要80度热水把蚕茧膨松,缫丝车间里面热腾腾的环境可不好受,不过司徒南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洁白的丝线随着机器高速运动被拉成丝锭,经过再处理后送到配套的纺织厂,最后呈现在司徒南面前的是柔韧的丝绸。
类似规模的工厂在南浔地区至少十多家,工业产值达5亿,算是比较客观的数字。毕竟中国的生丝行业已经衰落多年了。
“我们这边的工厂大量采用机器生产,生产效率比上海的曰本丝厂高出20%,质量也不比他们差。
这两年我们在南浔签了2万户农户,向他们提供技术资金,他们愿意把丝卖给我们,现在看来还不够这个工厂消化呢。我正考虑是和当地的丝商合作,改造他们的旧厂,这样比较容易扩大规模。”
柳承敏向司徒南展示新鲜出炉的丝绸,一边解说自己的计划。
“很好。龙头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是可行的,要利用南华粮行的优势资源把江浙一带的生丝业做大做强。
南华粮行建立示范工厂,设立行业规范,把丝农、丝商组织起来,做产业组织者。”
司徒南鼓励道,轻轻地抚摸着丝绸,心里有些感慨。生丝是出口创汇大户,可惜中国生丝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国际生丝市场被曰本垄断,他们赚走了巨额利润,以此来补贴重工业建设。
“在生丝行业我们落后曰本人太多了。你手里有农业银行,应该能做到不少事情的。”司徒南又补充了一句,表示对江浙丝业的看重。
听司徒南不轻不重地撩拨,柳承敏自然不服气,道:“曰本人曰子过得太滋润了,焉能让他们继续专美?得让他们看看,中国才是丝绸之国!”
“你还真不能不服,曰本的生丝业已经走在前面了,美国进口生丝九成以上都是从曰本进口的。江浙的丝业要想赶上来,千万别忘了在农业种植方面下功夫。”
司徒南谈道。他不会种田,对养蚕也不懂,但他知道他原来的那个世界,曰本的丝业还是世界最先进的。
“嗯。我会注意的。”柳承敏心悦诚服地点点头,心道:有必要成立丝业研究院,组织国内的农业专家研究蚕养殖技术才行。
离开缫丝厂的时候,司徒南很高兴,柳承敏不仅送他一些珍贵的丝绸,还有几双真丝制成的丝袜!
在尼龙出现以前,丝袜绝对是昂贵的,用真丝制成的丝袜成本极高,只有那些富豪人家才得以享用它。
不得不说,司徒南某方面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甚至有点迫不及待。
离开南浔,坐上南浔铁路,沿着新落成的浙赣铁路,司徒南还考察杭州、九江等地,深入了解江浙一代的工商业发展。
总体来看,让人满意。
“又到上海,不知道会不会遇见那个家伙呢?想必,他从南华会来,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
火车上,司徒南丢开散着墨香的报纸,呢喃道。()
305大生织机
张孝若陪同司徒南在开往上海的列车上,他兴奋道:“致公党政斧上台后,鼓励实业。
社会安定,原本富裕的江浙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虽然大多数以纺织、食品为主的轻工业企业,比不上武汉那边铁厂机械厂雄浑,但企业发展更灵活多变,市场反应更灵敏。因为进入门槛低,更刺激当地士绅的投资热情,上海周围的地区,小工厂越来越多了,数目不下万家。”
“这么多?”司徒南有些动容,为张孝若口中道出的数字惊讶。
“嗯。虽然那些小工厂规模不大,但汇集起来总量不小。这当然离不开目前良好的局面,没有战争,人心安定,政斧鼓励实业,各地的士绅都愿意把钱投资实业建设。”
张孝若点点头,身为大生集团的掌舵人,大生集团总部在上海,以纺织业为主,积极投资各类和民生相关的企业,因此对上海的情况非常了解。
处于国防考虑,除了马鞍山、南京、上海等重要城市,武汉政斧在江浙地区投资重工业很少,不过江浙一带经济发展势头一点不亚于政斧重点投资的华中和早已打好基础的珠三角地区,轻工业特别发达。
这算是民族资本的第二春么?
司徒南心道,又笑着问张孝若:“大生集团这几年发展很不错嘛,我听说大生织机公司研发的纺织机械把曰本纺织机械赶出了中国市场?”
说起这个,张孝若不禁有些得意,毕竟大生织机公司是他一手创办的。
“织机制造技术从英国引进的,当时花了不少钱呢。英国把技术卖给了我们,也卖给曰本丰田公司。
我们在英国人技术上加以改进,生产出适合国内的织机,姓能提高不太明显,但国产成本只有进口的一半。
没等曰本人反应过来,我们的织机就占领了国内纺织机械60%的市场,南华那边市场率更是达到85%,就连印度那边的纺织厂也采用我们的机器,一年下来,产值三四亿元呢。”
张孝若用力地挥挥手,好像把以往的怨气都甩掉。想当初,大生纱厂还得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常受洋人刁难,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这么厉害?”司徒南小小地惊讶,没想到大生集团从纺织业向纺织机械方向发展效果这么好。
张孝若笑着点点头,又补充道:“除了织机,我们最新研发的缫丝机销路也不错,你在南浔看到的缫丝机就是大生的产品。
钢材向广州南沙钢铁厂订购,零件就在南沙的工厂加工,然后运到上海组装。
南华粮行去年订购数目不少,有2200台,效果不错,今年我们又收到4000台订单。
平均下来生产成本要比进口货便宜得多。到了上海,我带你参观大生新投产的织机工厂,里面的生产线比广州那边的还新呢。”
张孝若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好啊!大生不满足现有的成绩,努力向产业上游发展,要再接再厉。总不能国人搞纺织厂总要从外国人购买机器吧?”
司徒南笑了,很欣慰看到大生的成长。
看得出来,这个状元公的公子在商业方面的成就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张孝若告诉司徒南,大生织机公司正野心勃勃地研发更先进的自动化织机,彻底把外国纺织机械制造赶出中国市场。
司徒南虽然没见到张孝若推崇的自动织机,估计依靠国内、南华快速发展的纺织业,纺织机械确是大生集团获取暴利的利器。
占据了中国、南华两个快速发展的工业国纺织机械市场,大生集团打掉曰本纺织机械在中国市场,既壮大自己,又狠狠地阻击曰本纺织业,拖慢曰本重工业发展进程。
司徒南对大生集团和张孝若期望甚高,在相当长时间,纺织业都是国内的重要产业之一。
要不是自己横空出世,民国就算没有外敌入侵,如果不斗地主,想实现国家工业化,还得从纺织业等轻工业慢慢积累原始资金。
“国与国对市场的争夺,残酷程度一点不亚于血肉横飞的战争。虽然我们以前的运气太差了,现在我们正处于黄金时期,好好把握吧!我相信大生可以做得更多,成为中国纺织业的脊梁。”
司徒南语重心长地对张孝若道。
火车渐渐驶入上海,城市的轮廓显露出来,司徒南看到了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范围已经超出了租界,在华界伫立起来。
“那是上个月刚竣工的先施百货大厦,十一层,比大生总部还要气派。嗯,隔壁那一栋是嘉道理酒店,上海最好的酒店,比外滩的和平饭店好。
酒店是香港的嘉道理家族和一些英美富商合伙建的,他们从美华房地产公司买到最好的一块地皮。”
张孝若手指窗外道,口气有些羡慕。
算起来,先施百货这个国内百货巨头背后股东和美华财团关系密切,和大生集团的关系不错,只是无论张孝若还是大生集团,对房地产业不太感兴趣,不会轻易涉足,不然想从房地产捞钱不难。
“嘉道理?是那个小子啊!那些英美富商应该是上海的犹太商人吧?他们一向鼻子灵敏。”
司徒南笑着评价道,有钱的地方就有犹太人,上海这个东方最具魅力的城市,自然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冒险家们。
嘉道理家族和美华财团保持密切关系,小嘉道理本人卸掉了军火商身份后,成了美华公司(中国)的执行董事之一,负责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务。
不过犹太人嘛,彼此之间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嘉道理家族看好上海前景,和犹太人富商率先在租界以外投资酒店也很正常。
“现在在上海炒楼炒地皮最厉害的就是那些犹太人了,其次就是南洋富商和北方的土财主。”
张孝若有些不忿道。他对那些投机商人一向没好感,实业兴国里面可没有房地产兴国一条。与其为富人建房子,还不如多努力纺织,为穷人添加衣服?呵呵。
司徒南扫了张孝若一眼,似乎看穿了他的小心思,同为美华财团的支柱企业,张孝若抱怨小嘉道理主管的美华房地产公司占用财团内部的资源很正常。
不过,司徒南不会干涉此事,如今工商大兴,但国人骨子里对土地、房子的热衷是根深蒂固的,跑到上海购房的都是来自全国的大地主权贵,或许应该说是曾经不可一世如今下野的寓公们,从他们手中赚钱其实没什么不好。
没有惊动任何人,司徒南和张孝若一行人住进嘉道理酒店,不过消息灵通的小嘉道理很快出现在司徒南的房间里。
“老板,酒店不错吧?设计的时候参考纽约最奢侈的酒店哦,还引进了配套的酒店管理。就连服务员里都有不少年轻漂亮的洋女人,她们吸引了不少客人。嘿嘿。”
小嘉道理有些邀功道,丝毫不理会在一旁翻白眼的张孝若。
见司徒南反应随意,小嘉道理拍了拍脑袋,讪笑道:“也是,你是我的大大大老板,见识太多。不过,这可是上海最好的酒店。
那些明星、富豪都从外滩往这里跑呢,这里赌场、百货公司、夜总会、饭馆、咖啡店,应有尽有,商店里摆满琳琅满目的商品,街上车水马龙,不比外滩差。嗯,还有马会,可惜老板你一向兴趣不大。”
“嗯,我看到了。上海这两年变化的确很大,美华房地产公司赚了不少钱,也作了不少贡献。能把商业区开发出来,着实不容易。”
说到这里,司徒南道脸上多了些笑意。
心道:上海,政斧不能像武汉、广州那样严格控制,魔都这个名字越来越名符其实了。这是注定的。
“嘿嘿。”小嘉道理玩味一笑道,“我们酒店除了奢华外,还有个特色就是有漂亮的俄罗斯贵族小姐的服务,全上海独一家哦!老板长途劳累,要不要舒坦一会儿?”
嗯,这家伙笑得真贱,这个皮条客!
司徒南暗暗好笑,心道:俄罗斯妹子啊!老子在美国养着一个大的,还生了个小的!用得着你献媚?
“怪不得如此!我就说嘛?进来酒店的时候,发现这里洋味十足的!”司徒南笑道,不置可否。
“那些洋女人大多是俄国人。现在逃难到上海的俄国人不少。”
张孝若解释道。
“嗯。”
司徒南释然,看了小嘉道理一眼,觉得这小子笑容里有些暧昧,不难想象为什么这座酒店受洋人和中国暴发户青睐。
“除了犹太人,上海洋人里就数俄国人最多了,他们大多是从国内逃亡过来的,有些人几乎一无所有,甚至有贵族小姐沦为记女。”
张孝若有些同情道,语气中有股萧索味道。
“犹太人亡国了,他们依旧在世界各地顽强生存,在商业、技术、文化各领域人才辈出,依旧是个伟大的民族,他们会有复兴的一天的!
如果我们不奋起的话,将来情况一定比外面那些俄罗斯难民更惨,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