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

第578部分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第578部分

小说: 穿越从泰坦尼克号开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我越来越相信这句话了。”王辰笑道。

“仓里足而知礼节。德国佬国民素质可能全世界最好,但饿肚子了,人的智商会自觉不自觉地降低的。正好那个家伙有弱智光环,最适合如今的德国佬了!”

司徒南评价道。

王辰点点头,司徒南的评价恰如其分。

经济危机给了纳粹党机会,纳粹党正在崛起。

贫穷、动荡,人们朝不保夕,没有安全感,社会不是走进极左就是极右。

而极左极右都不是好事。

“要不要去见见面?”

见司徒南似乎来了兴趣,王辰问道。

司徒南倒是有心和小胡子见见面,但见到面说些什么呢?

小胡子是个非常敏感的人,自己又比他更了解他,如果不漏嘴了,会不会让他产生抵触心理呢?

或许,谈论艺术,是个不错的选择。

考虑到名声,不想和“染”上元首的贵气,摇摇头:“见面就算了,不如找个机会偷窥一下。”

“看一看他让人为之着迷的演讲!”司徒南补充道。

“正好,他下午就有一场街头演讲!”王辰道。

柏林街头,人头涌动,司徒南有幸看到了讲台上那个身影!

演讲时声音歇斯底里,挥舞拳头,手向上45度角:“你们或许要说:希特勒先生,我需要一个工作,一块面包。

是地。你的说法很对,生命实在是太重要了。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比生命更重要,那是自由!

那就是尊严!

只要阿尔萨斯和洛林上空一日还飘扬着法国的国旗,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

只要那些法国人、英国人在我们的国土……”

说完又神情肃穆,抬头望天,像神一样让人膜拜。

在场的德国佬听了如痴如醉,打了鸡血,仿佛已经看到了面包和尊严。

一场演讲就收复柏林市民的心,这安利的效果实在是——无与伦比!

司徒南摇摇头,收回视线,注意力回到身处的街头咖啡厅。

见旁边的汉斯正欣然地看着不远处那个身影,笑问:“你确定他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他很棒,不是吗?”

汉斯点点头,一点都不掩饰对那个人的欣赏,法本ig公司需要这样一个人,重新把德国凝聚起来!

为了这场演讲,法本公司捐出了50万新马克。

司徒南不希望重组法本公司,汉斯还是做了。

&nb公司终于在汉斯手上合体,为此也和司徒南产生一些矛盾,这几年关系疏远了不少,不过这值得。

因为法本ig,不只是一家化学巨头,而是整个德国化工业!

只有整合整个德国化工工业,才能和参与世界竞争。

巴斯夫公司引以为傲的合成氨技术,战后被战胜国掠夺走,然后肆意扩散。

中国原本是落后工业国,合成氨技术传到这个国家后,化肥产量比德国还高,这让德国人心痛不已——明明,自己可以赚那些钱的。

而在有机化学方面,美国人发明了尼龙,发明了合成橡胶,在世界各地抢占市场,他们的合成技术更走在德国前面。

德国缺少橡胶、塑料等工业原料,比美国更需要合成技术。

如果那个政客是德国人需要的救星,那么汉斯也暗暗感觉到自己是德国化工业需要的那个人。

这,就是我的使命!

“你确实做了一笔好投资!法本ig,或许和纳粹是天生一对!”

司徒南微笑着评价道。

“美华公司和致公党不也如此吗?”汉斯也跟着笑了笑。

司徒南轻轻摇摇头,不置可否。

“德国经济不景气,纳粹党就算上台也未必能解决问题,我这次来,还是希望德国工商业界以积极的态度开拓新市场。”

“那个……”

汉斯目光落在司徒南脸上,有些艰难地开口,委婉地提出他的想法。

他想修复和司徒南的关系,从司徒南那获得法本ig公司需要的资金和技术,还有——石油和橡胶!

街头演讲散了,德国佬聚集在街头不肯散去,人群还在欢呼,似乎就认定了救星出现。

而不远处的安静咖啡厅里,司徒南目光落在汉斯脸上,见他目光里有恳求,和一点点卑微,心里已经想到了几年后,那时风光无限的法本公司用得着这样求人么?

“好!”司徒南点点头。

走出咖啡厅,去往兴登堡府上的路上,司徒南正好遇见小胡子。

小胡子看见王辰坐在车里,又看到王辰陪同的陌生男子,那男子朝自己微笑地点点头,微微一愣,然后擦肩而过……

第二次石油会议尘埃落地,司徒南见到了一脸气愤的亨达布朗。西方系在会议上受到其他石油公司的抵制,结果不理想。

“无所谓了,既然在会议上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就主动争取吧!谁来约束我们呢?

……

我已经和法本公司谈好了,以后每年向法本公司供应200万吨原油和成品油。”

司徒南道。

这只是开始,预计向德国供应的石油远不止这个数字。

没有意外的话,就算德国和美国开战了,西方石油公司依旧通过西班牙继续向德国提供原油。

历史上,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就是这样干的。

离开德国不久,纳粹党上台,历史翻开新的一页。

。。。手机用户请访问://

第809章入山西发现大庆

熬过漫长的冬季,让人绝望的冰雪世界消退,又是花开的季节。

黑龙江,松嫩平原辽阔苍茫,一架老式的双翼木质的飞机掠过野林,飞入草地,一条宁静的河流流过森林草地,沿途留下大大小小不规则的沼泽。

值得注意的是,沼泽冒出黑色粘稠的液体,偶尔会被雨水带走,不知道飘到什么地方。

这是油苗,预示地下可能蕴含丰富的石油。

这点,中国人知道,日本人也知道,俄国人和美国人也知道。

让人沮丧的是,谁都没能找到石油。

外国人来了,又走了。

态度最积极的日本人也中止在“北满”的地质考察,回到温暖的“南满”。

因为,根据权威的海相油田理论,“靠海的南满比北满更可能蕴藏石油”,最近举世震惊的东德克萨斯大油田也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理论。

除了海相油田,应该还有陆相油田。

飞机上,一个三十岁的男人眉头深锁,看着下面苍茫葱郁的松辽平原,心思已经飘到了千里之外。

美孚公司曾宣称,中国是贫油国。

江汉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骄傲,中国人甚至在武汉建立起先进的石化工业区,但远不能满足国内工业需求,中国每年都要从南华进口石油。

就石油资源,地大物博的中国,其实和国土狭小的小岛国日本没太多优越感。

中国地质考察队不是来得最早的,可能是最用心的。

地质考察队无数个夜夜的心血就要白费了吗?

原来的地质考察队负责人李四光已经放弃了,认为“北满”没有石油,但黄汲清一直坚信陆相油田理论,他没走,继续带领勘探队奋斗在荒芜偏僻的东北大地。

直到来到这个不知名的地方,打了两口井。

条件艰苦不算什么,让他难受的考察队的经费要告罄,队伍也人心不稳,有人打退堂鼓,不想再继续浪费时间。

甚至有人还说:“不如跟李四光去黄河口勘探。”

“黄先生,我相信你一定找到石油的!就算沈阳不再支持了,武汉那边也会支持的。”

飞行员说了一句。

飞行员知道机上唯一的乘客是个了不起的工程师,他们这些地质人在东北野外吃了好几年的苦头,精神让人敬佩。

黄汲清回过神来,友好地点点头。

回头一看,身后的已经不见了,飞机已经飞出了勘探区,远方的城市轮廓隐隐可见,马上要降落在哈尔滨机场。

几天后,北平,南苑机场,黄汲清从飞机上下来,眉宇之间依旧留有忧色。

崭新的南苑机场,北平城可喜的变…化,未能让他兴奋。

事情得从早些天说起——

在沈阳,没有见到张少帅,沈阳当初热情邀请地质考察队到东北勘探石油,如今热情已经消退,他们不愿继续用钱砸水漂。

回到武汉,武汉经济状况不好,地质研究所当然支持黄汲清他们,可惜有心无力,他们没有经费。

唯一能靠得住的是国家石油公司,黄汲清好不容易找机会向孔祥熙回报考察队工作。

无论他说得多么动人,考察队精神多么可嘉,孔祥熙还是没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不是没钱,只是孔祥熙的目标是扩大延长油田规模。延长油田规模不大,开发潜力有限,但从清末开始就发现了,是个成熟的油田,只要把管道建好,石油公司就能获得收益。

就算勘探,也以延长油田为中心,加大勘探范围,这比千里之外的东北,要可靠得多了。

在二三十年代,武汉政府大力组织国内地质勘探工作,派出好几支队伍,走遍西南、西北、中原、华东、华北和东北。

得出结论是:中国是个贫油国,铁矿勉强够用,富含煤炭和有色金属,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煤铁资源主要在北方。

所以,武汉政府和美华财团加大投资北方,集中精力建设北方钢铁公司,围绕北方钢铁公司发展金属冶炼、煤炭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和军工产业。

黄汲清沮丧地回到国家地质研究所,听闻李四光从山东回来,山东地质勘探队还没找到石油,不过国家石油公司爽快地批给他们经费。

连北方军政界也对他们关心,希望他们在华北找到石油。

黄汲清忍不住发牢骚,东北方向的一支,简直是后娘养的。

这天,李四光请黄汲清吃饭。

“尽管你我有些不愉快,不过这都是学术上的分歧。

如果事有不期,我希望你们来我这边。这是营口那边的地质状况,你看看。”

李四光诚恳邀请道。

黄汲清翻完资料,点点头:“很有可能会成功。”

马上又道,“不过,我还是坚信东北有石油,我不想太早放弃。”

李四光凝视黄汲清数秒,见他一脸坚定,还在坚持所谓的陆相油田理论,对他又是佩服又是可惜,叹了口气:“好吧!华北那么大,我这里随时欢迎你!”

坚持是痛苦的,尤其是坚持等别人施舍钱的时候。

这天,黄汲清回到武汉大学地质系,李四光突然来找他,给他指了一条路子。

“我回去想了想,如今能帮你的只有丁文江丁部长了,丁部长和美华石油公司关系不错……”

丁文江是国内铁路、矿产、能源等领域的大人物,正在北方视察工作。

于是,黄汲清飞到北平。

李四光的话回响在黄汲清的脑子里,上了车,黄汲清亟不可待地问起丁文江的行程。

“部长刚考察完开滦煤矿,明天还要出席北方开发工作会议,时间很紧。听了你的事,特意抽出一个小时见你。”秘书提醒道。

“我知道,谢谢。”

黄汲清心里感动,丁部长派出秘书来接自己,说明对自己的重视,这种感觉,和在武汉受到冷遇相比,太难得了。

一定要把握住这次机会!

丁文江的秘书就兴奋地讲述这两年北平的变化,北方钢铁公司重组,石景山钢铁厂获得重生。

一批大型工厂也相继落户京津,最有名的莫过于成立不到两年的北方汽车公司,利用从美国买来的生产线,和进口零部件,成功组装出华北制造的第一辆汽车。

随着更多的美国、德国工程师到来,北方汽车公司不久后就能制造出国产的发动机等汽车零配件。

丁文江的秘书感叹:“北平也能制造汽车了,这话在两年前,谁信呢?”

“这车子不错。”

黄汲清称赞屁股下的所谓国产汽车,北方汽车工业的骄傲!

心想:这也算是支持自己的石油勘探队的理由吧!

见到丁文江,黄汲清详细汇报地质考察情况。

丁文江默默地听完,递给黄汲清一份报纸,报纸是日本人办的东亚日报,报道了东北石油勘探消息。

“石油勘探一无所获,中国人在北满的愚蠢行动结束。”

对于中国人的失败,日本人当然要挖苦一番,要不是中国人阻挠,满铁的地质考察队或许还可以继续留在“北满”呢。

“这——是污蔑!勘探还在继续,我们还没有失败!”黄汲清一脸激动,气得站起来。

“你有这口气就好!”

丁文江欣赏地点点头,东北,鉴于东北军的关系,不是中央政府主要投资方向,但丁文江不想轻易就放弃。

又对黄汲清道:“明天正好有个宴会,我为你介绍一些有力人士,美华石油公司的高层也出席,让他们听听你的计划。”

宴会在香山皇家园林内,皇家没了,园林还在,景色依旧很美,不过早就被人圈了起来,一般不对外开放。

“穿这一身,不会太不庄重了呢?”

黄汲清扭扭捏捏,身上穿着朴素的牛仔服,平时在野外穿这身做地质勘探没什么,不过出席宴会嘛,就未免——

上了车,他有些不安地问丁文江,见丁文江一袭青色长袍,“要不还是换身长袍?”

“就这样挺好!”丁文江笑道,“这是比较私人的聚会,不要紧张。”

黄汲清无奈,汽车来到香山别墅门口,门口就有卫兵把守,估计整个皇家园林都封/锁起来了。

进入之前,连丁文江本人还被检查一番,除了警卫,别墅还有一些西服汉子来回巡逻,这还算是私人的聚会?

里面的大人物来头得多大啊?

放在前朝,大概大内侍卫也是这样吧?

黄汲清脑子里满是疑问,再看看丁文江,发现他脸色也一脸严肃。

“丁先生,司徒先生在西厅。”王辰对丁文江微笑道,又警惕地看了一眼黄汲清。

“你们先在外面等会,觉得闷可以去收藏室和电影院,待会我叫你。”

丁文江吩咐秘书和黄汲清。

“这里还有电影院?”黄汲清暗暗惊奇,看着丁文江消失的背影,总觉得这里不太寻常,处处笼罩在神秘中。

收藏室里的书籍古董不多,但件件不同凡响,黄汲清又是惊讶,并不知道,这些都是致美斋古董店精心挑选出来的好东西。

还有电影院,不大,不过二三十个座位,也经过精心布置。

进来时,一个女郎坐在前面看电影,看见有人进来,回头点了点头。

灯光昏暗,逆光,看不清她模样,只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