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官狐 >

第75部分

官狐-第75部分

小说: 官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明说:“正合我意!我们是不是要来点‘伪装’?我们这模样,会不会被认出是干部?”

汪军说:“您等等,我去去就来!”

一会儿之后,汪军弄来了两件旧夹克和两顶草帽,两人换了衣服,相互看了一下,张明说:“不错,有点土味了!”

汪军说:“我们再推上一辆破自行车。车上再夹个口袋,装成收芝麻的商贩,张书记,您觉得怎么样?”

“好主意!就这么办。”

两人各骑上一辆旧自行车,来到了羊角镇最穷的村——何湾村。何湾村的穷,从房子上就可以看出来,楼房少,瓦房多,有的瓦房已经是危房了。张明到过一些村,那里的楼房都快普及了。

两人试着吆喝了几声“收芝麻”后,都觉得很好笑。喊得太不专业了!听起来就不象是做生意的。张明说:“算了,我们直奔主题吧!”

他们在一家破房面前停下,门口有一个老太太抱着一个小孩子坐在门口,满脸愁容。汪军走上前,说:“大娘,有芝麻卖吗?”

大娘说:“没有!能卖的东西早就卖了!家里只剩下一点粮食了!”

汪军说:“大娘,能给点水喝吗?我们好渴!”

“水倒是有!你们在这里坐一会,我去给你们弄点。”

两人就在门口坐下了。喝过大娘的水,他们就和大娘攀谈起来。

不谈不知道,一谈吓一跳。张明没想到,现在还有这样穷苦的人!大娘的儿子瘫痪在床,媳妇丢下孩子跑了,家里的田就由她和老伴在耕种。收来的钱用来给儿子看病都不够,更谈不上交公粮了。去年,因为没有交公粮税费,家里的电视机被村干部搬走了。今年又到了交税费的时候了,前几天村干部路过时还说,要新帐老帐一起算!

这就是他们所说的钉子户吗?张明感觉到有点想哭。

他从口袋里拿出两百元钱塞给大娘说:“大娘,您的生活太苦了!这点钱您先拿着给病人买点补品吧!”

也没听清楚大娘在后面说什么,他就和汪军急急的走了。

他们接着又访了几户人家,其中有因计划生育罚款变穷了的,有种田不善种亏了本的,有家里有重病人的,有家大口阔的,总而言之,都是些破了产的农民。他们实在交不起税费。

回来的路上,张明和汪军分析了费用逐年上涨的原因。其实,国家的农业税并不算高,但各级政府的提留太多了。县里有,镇里有,村里也有,层层加码,都落到了农民的肩上。在羊角镇,每亩田的提留总额就高达200多元,加上国家规定要上交的,有三百多!

第二天,大家又开了一个碰头会。这次会议基本上成了一个为农民诉苦的会。张明昨天的一番话,让他们不再敢谈整农民的话了。实际上,通过昨天的明察暗访,大家换一种眼光看那些钉子户时,看到的更多的是苦难,是不幸,是贫穷,是无可奈何,是有心无力。

汪四海昨天受了批评,今天想挽回一点印象。他说:“前天听了张书记一番语重心长的话之后,可以说内心里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张书记的批评是非常中肯的,我们当干部时间久了,已经严重的脱离群众了,脱离我们赖以生存的阶级了,这样下去是非常危险的,昨天,我和周副镇长就是带着对劳动人民最深切的同情之心去开展调研的。同志们,的确是触目惊心啊!

农民真是苦啊!远远地超出了我们的预计和想像。调研之后,我想,我们今年的征收措施要做一点调整,成立执法队的计划就取消了算了!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

张明对汪四海的态度的转变非常满意。

一个一把手有没有威信,就在于大家能否随着你的思路转,就在于大家能否按照你的意愿办事,就在于大家能否为你放弃自己原来的观点。汪四海的表现让张明感觉到了自己的影响力。

第一百五十章有些先进是不能当的(三)

张明给大家讲了昨天的调研情况,谈到那位儿子瘫痪在床的老大娘时,他说:“与其说我是从她身边走开的,不如说我是从她家门口逃离的。为什么要逃离?因为呆在那里我觉得羞耻!也许因为我是一把手的原因,我的这种羞耻感特别强烈。在我的治理下,羊角镇还有这样贫穷的人,我这个镇委书记是有责任的。难道对待这样的贫困户,我们还要派执法队去没收他们家仅存的几袋粮食吗?”

他喝了一口茶,接着说:“汪镇长刚才的一番话我很赞赏。的确,我们要带者对劳动人民最深厚的感情去看问题,去想办法。汪镇长果断地放弃了成立执法队这个措施,我个人十分赞成。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不能去专人民的政!大家说是不是?”

“当然!当然!”

张明接着说:“可是,工作任务还是要完成的。我们是革命干部,如果不能按要求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就是渎职。”

这下大家又有点为难了。张书记啊,什么话都让你说了!可是,当前情况下,完成上级的任务和同情老百姓好像是相矛盾的啊!

张明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他说:“当前,我们讨论的核心是,如何在完成任务和同情百姓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大家尽快的拿一个方案出来吧!”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讨论,大家形成了一个共同的思路,那就是今年不以争先进为目的了!要当这个先进,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放弃了当先进的想法后,有些事情就不必要做了。比如,每亩地加收的用来当奖金的部分就可以减下来了,这样可以为农民减轻负担。成立执法队改成成立一个政策宣讲队,由“动手”改成“动口”。

张明笑了笑说:“真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啊!大家说的很好,这样的先进不能当。我的意思不是叫大家不当先进,我的意思是,不要为了当先进去采取一些伤害百姓的措施。如果我们能够既维护民生,又能当先进,我是赞成大家去争这个先进的。刚才,大家已经提到了为农民减负这个意思,我觉得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还有一个途径就是为农民增收。增收一下子是来不及了,我想,还是要在减负上大做文章。

汪四海说:“张书记,把奖金拿掉之后,减负的空间已经很少了!”

张明说:“请问,提留的数目可不可以再减少?村里的提留,管理区的提留,镇里的提留,需要那么多吗?”

汪四海说:“张书记,这可是经过了核算的!要不然,干部们的奖金,临时人员的工资,村干部的福利,还有一些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就没有资金了!”

张明说:“老百姓都没饭吃了,干部们还拿什么奖金?这一笔费用可以减下来。临时人员,立即裁撤,本来机关就人浮于事,哪里还需要那么多临时人员?”

汪四海说:“临时人员主要集中在各管理区,那也是一级机构啊!裁撤了之后,就不能运转了!”

管理区是镇委和村之间的一个机构,张明早就觉得这个机构的多余,听了这话,当即说:“那就把管理区也撤除吧!撤除他,既可减少许多人头费,又可减少一些办公费用。对!要来就来真格的!马上就把它裁撤掉!”

汪军说:“张书记,撤掉一级机构,那要向县里申报的!”

张明说:“那就边申报,边裁撤。先把它弄个名存实亡再说。也就是说,在我们镇,管理区这级机构是没有了,我们只安排人挂名,实际上所有正式人员都回到镇机关里上班了。这次我来个边斩边奏!如果把这个事办好了,可以节约不少钱出来。”

汪四海说:“这样做是有风险的。上面如果知道我们自作主张,会批评我们。裁员也涉及到一些人的饭碗,会伤害到方方面面的人,张书记,政府当中的这些临时人员几乎都是有点关系的人,有几个还是我们镇委干部的家属。张书记,我们是不是不要这么过激?”

张明断然说:“这项改革一定要做下去,并且要马上去做。改革是什么?改革就是利益关系的调整,肯定会伤害到一些人。没有伤害人的改革决不是真正的改革。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到了伤害的同时肯定会有人从中受益。这次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广大农民收益,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个事情就由你去操作!”

汪四海想:这是一个得罪人的事。好在大家知道这不是我的主意,对我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他说:“我先去摸个底,拟定一个成熟的方案后再向你汇报。”

散会后,张明又联系钱大宝,让他发动全镇的企业搞一下爱心扶助活动,每家企业至少扶助五户贫困户脱贫,至少让他们吃得饱饭,穿得暖衣,交得起税。扶助的方式可以是捐款,可以是优先招工,可以是提供赚钱机会,可以是教技术。

裴珊再一次发挥了带头作用,她“认领”了十户,给这些家庭送去了缝纫机,给了他们一些计件计酬的活,这种以工代捐的方式很受欢迎。不仅帮助了贫困户,而且维护了他们的尊严。毕竟,他们的所得是通过劳动得到的,不是靠别人的施舍。

她一带头,钱大宝一发动,全镇近七十户贫困户就这样被“认领”了。一个企业要帮助几个人脱贫是非常容易的,比如张明见到的那个老太太就被圆圆超市招去做了清洁工,晚上去扫厕所,每次只需劳动一个多小时,为家里搞了些活钱。超市还经常给他们送一些处理商品。所以这些贫困户的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看到大家对自己的倡议如此支持,张明决定给他们一点奖励。镇上给他们送去了“爱心扶贫先进企业”的牌匾,他还特意请扬枫来给他们写了一个报道,并在省报上发表了。题目是:扶贫新方式————羊角镇“1+5”企业加农户模式取得了成功。报道里将几个“认领”超过5个的企业的名字都提到了。企业主们既做了好事,又在省报上飘扬了一番,心里觉得很值。他们都说,张明做事上道!

第一百五十一章流言的妙用

变相裁撤管理区的方案在张明的坚持下终于出炉了。

正式实施前,张明找几个家属也在这次裁撤之列的干部谈了话,他说:“这次我下决心撤掉管理区前,也考虑到了几位同志的家属的工作问题。你们放心,我不是那种只顾搞工作不知到关心下属的冷血动物。我已经联系好了几家企业,她们的工作已基本联系好了。等过了这几天,我再进一步落实。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我的工作!回去跟自己的家属交个底,让她们不要吵不要闹!”

几个干部感激地说:“张书记,我们一定支持您的工作,支持这项改革。”他们这几天正在为难,老婆的工作没了,自己对老婆可不好交代啊!挨骂是肯定的了!听张明这么一说,他们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们觉得张明是个好领导,跟着这样的领导工作心里舒坦。

打了一套组合拳之后,羊角镇的农业税及提留一下子就降了一百多。即使是这样,张明也让汪四海放慢催缴力度。

县里几次来摸进度,羊角镇都没有多大的进展。汪四海都挨了几次批评了。他来找张明诉苦,张明说:“你多挨点批评,老百姓就少一点压力。你看,如果我们不催得那么急,老百姓就可以从容地等到把棉花卖了之后上交费用,如果逼急了,他们又要去借债了。这样,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了。你说是不是?”

汪四海当然只能说是了。

实际上,让张明这一折腾,他今年的收入减少了一万多。

以前,为了争创先进,镇里给各管理区和各村都下了指标和期限。为了提前完成任务,各单位都要在费用真正收齐之前,自己想办法凑足资金垫交。资金从哪里来?只能去借高利贷。先借了交上去,再找农民多收一点还利息。

这就为一些干部放贷赚钱提供了机会。把钱借给公家,从中拿取高息,时间短,收益大,安全系数高,这样的生意谁不做呢?汪四海每年都要放几十万出去,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就可获利近两万。

张明对汪军说:“这次税费征收,我们花了很大气力,在减轻农民负担上做了许多文章,但是广大农民不一定都知道这一点,我觉得你作为宣传委员,在这方面不能无所作为。”

汪军说:“张书记,我已经着手在准备了!镇上不是有个宣传队吗?我的意思是让他们采取不同的形式去宣传党的政策,重点宣传我们镇的惠农政策,让大家知道张书记和镇委一班人为大家做了什么,让数据说话,让大家在与其他乡镇的对比中感受到镇委的一片苦心,让他们将感激之心转化为对领导工作的支持,从而主动上交费用。”

张明补充道:“你的思路很好!不过,宣传队的成员基本上是我们镇委的人,自己说自己好,有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同时也没有说服力。我建议在民间发动几个,他们说的话更有说服力和号召力。”

汪军说:“我明白了!我马上就去做!”

正要走,张明又对他小声说了几句,汪军笑着点了点头。

一天之后,一个消息就在羊角镇的所有村庄里流传开了。大家都在传,镇委书记张明因为自作主张给羊角镇的农民减了费用,交费工作落后了,县委对他很不满意,已经传出话来,要将张明调走。

因为今年的费用不增反减,羊角镇的农民非常感谢这位能够为老百姓着想的书记。张明这两年来致力于发展工商业,修学校,办敬老院,已经在老百姓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这次大幅度地下调税费,更是让他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所以,在消息传出之后,大家都开始为张明着急起来。

菜场是各村农民的一个集散地,这天早晨,何湾村的张大山跳到了一张桌子上,对大家说:“各位父老乡亲,今天我想给大家说个事。大家知道,我们镇今年的各项费用每亩田和去年相比下降了一百多,比周边乡镇也少了一百左右,我问大家,我们这是沾了谁的光?”

大家纷纷说:“当然是张书记!”

张大山又说:“张书记因为要减轻我们的负担,在县里受到了严重批评。如果再不能及时地交清,县里就要将他降级使用,调到其他地方工作了。大家说,这样的好干部我们能不能连累他?”

大家说:“不能!那样太没良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