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矿主 >

第291部分

大矿主-第291部分

小说: 大矿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本营中的这三十多个人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最北端的自然就是场中正在表演的彼得罗夫兄弟俩,此外,还有来自加拿大的、美国的、欧洲的、非洲埃及的。再加上唐风以及爱国者山营地的六位向导,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共是三十七个人。

唐风拿出来的那条牛后腿以及那些瓜果蔬菜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东西,放在塑料泡沫保温箱中的瓜果蔬菜是最先被吃掉的,而牛后腿上的肉则被唐风剃的干干净净的,骨头被放入了一口不锈钢锅中熬汤,肉则被穿起来放在烧烤架上进行烧烤。

要是光指着唐风拿出来的这点东西,根本就不够这么多人食用的,但其他人也都拿出了食材,凑吧凑吧,也算是一顿非常不错的晚宴了。

吃过了这顿还算是不错的晚宴之后,唐风就带着杰米里以及黛儿去了雪地车,当然,今天晚上唐风可不会陪着他们俩睡,是史密斯夫人陪着两个孩子睡。那张折叠床也不用放下来,直接将睡袋放在车厢里,足够他们娘儿三个在车厢里睡觉用了。

唐风在发动起备用发动机之后,就带着三小离开了雪地车,原本唐风是想让三小陪着杰米里和黛儿睡呢,有三小在,杰米里和黛儿就相当于被围在一个天然火炉中间,非常暖和。但因为史密斯夫人不太放心,所以今天晚上唐风将和史密斯以及三小在帐篷里睡觉。

第二天起床之后,唐风就用车厢里携带的物资做了一顿还算是丰盛的早餐,吃过之后,唐风就准备离开这里了。

对此,唐风是这么解释的:“我不是来攀登文森峰的,我只是和你们一样,来看看这座南极第一高峰,我的目的地是极点。”

对于唐风的解释,史密斯夫妇是能够接受的。按照他们的想法,如果要是单纯来攀登文森峰的人,必定是会乘坐飞机到爱国者山营地,然后从那里出发开始攀登文森峰。因为自从爱国者山营地修建好之后,几乎所有攀登文森峰的人都是走的这么一条路线。

但如果要是去极点探险,那么方式就会很多,其中不乏有像唐风这样横穿整个南极大陆的探险者。因此对于唐风的这种解释,史密斯夫妇表示明白,并对唐风横穿南极大陆的这种壮举表示了敬佩。

当然,杰米里和黛儿是不愿意让唐风离开的,因为唐风一走,必然要带走三小,这对兄妹已经和三小彻底玩到一起去了,自然舍不得三小离开。

但唐风不得不走,他总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钻到文森峰的峰底去吧。唐风的目的是文森峰的峰底,而不是峰顶,所以留在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唐风要寻找到进入到峰底的通道,这样才能去探查星核的秘密。

离开了史密斯一家人,唐风开着雪地车带着三小开始向东北方向进发,因为通过星核的勘测,在文森峰的峰底确实存在这一大片空间,不过那片空间距离地表最起码还有三千多米的距离,因此要想进入到那片空间,就必须得找到进入的通道。

以星核的能力,开一条通道倒不是问题,可别忘了,这里的地表不是岩石,而是冰川,厚度足有两千多米,而且冰川是很脆的,如果在这里开通道的话,说不定还会引起冰川开裂呢,因此即便是要打通道,也绝对不能在这里进行。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想办法进入到那条从南美大陆延伸过来的大隧道,因为这条隧道也是直接通往那片地下空间的。

想来想去,唐风决定还是采取第二种办法,因为即便是离文森峰远一些,只要能够进入到那条隧道,无非就是多浪费点时间而已。而要是在文森峰附近打通道的话,说不定就会被别人看到呢。毕竟文森峰可是南极著名的一个景点,谁知道天上的卫星有没有监视这一带的呢。

唐风驾驶着雪地车沿着艾尔沃斯高地东边的那条平坦的冰川一直向北开出去了足有一百公里,这才到达了那条大隧道的正上方。

这条隧道自从穿越了徳雷克海峡进入到南极半岛之后,就一直沿着山脉的走向在延伸,到达艾尔沃斯高地的东北端之后,拐了一个大弯,又顺着艾尔沃斯山脉一直向西南延伸。现在唐风所处的这个位置,就是隧道拐弯的地方。

这一路走来,唐风一直开着星核的探测功能,不仅最终发现了这条隧道,而且在艾尔沃斯高地中发现了众多的矿产资源。

这其中,最大的一座矿自然就是一座铁矿。根据星核的估算,这座铁矿的储量最起码不小于一百亿吨,而且矿石的品位非常高,如果这座铁矿放在南极大陆之外的大陆上,这妥妥的又是一个世界排名前五名的超级铁矿。

只可惜,这座铁矿是在南极大陆上,是属于全世界人民共有的财产,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个人有权力来开采这座超级铁矿。

除了这座铁矿之外,唐风还在冰川下面大约三千米的深度,发现了一座储量不小的铀矿,根据星核的勘测,这座铀矿的储量为七万吨左右,放在外面,这又是一座世界级的铀矿床!

只不过,现在唐风暂时无法顾及这些矿产,唐风正在琢磨该如何进入到这条位于两千多米厚的冰川之下的大隧道。因为根据星核的勘测,在距离这个位置大约二十公里的正北方,有一条巨大的冰帽裂缝存在,而且那条裂缝的深度极深,已经直接通向了冰帽下面的岩石地面!

第六六五章冰帽裂缝

开着雪地车又在冰川上走了一个来小时,唐风这才来到了这条裂缝的跟前。

刚才用星核勘测的时候,唐风没决出这条裂缝有多么大,可是真的站在这条裂缝前面的时候,唐风这才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

这条冰帽裂缝比先前唐风在南极半岛上遇到的那些冰帽裂缝大多了,这条冰帽裂缝的宽度最起码也在三十米以上,至于长度,唐风就真的不好判断了,因为以星核57公里的探测半径,竟然无法发现这条裂缝的尽头。

而最让唐风感到恐怖的是,当猛烈的大风在刮过这条裂缝的上空时,速度足有将近20米/秒的疾风竟然无法通过这条裂缝,全都被这条裂缝给吸了下去。

当然,唐风所处的这个地方是如此,在距离唐风不远的地方,那条裂缝不是在向内吸收狂风,而是不断的在向外喷吐着白色的气柱,似乎是从这里被吸引下去的风,在裂缝中兜了一个圈子,又从另外一个位置被喷了出来。

这种情况分明就是这条两千多米深的冰帽裂缝因为深度太深,宽度也太大,竟然产生了乱流,也就是所谓的空气湍流。就好像俄罗斯的和平钻石坑一样,那座深533米,直径1600多米的钻石坑所产生的空气湍流,可以把飞过其上方的直升机直接吸下去。

这条冰帽裂缝虽然不如和平钻石坑那么大,但这条冰帽裂缝更深、也更长,因此在这种特定环境下产生强烈的空气湍流也就不足为奇了。

唐风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几步,鬼知道这种空气湍流会不会影响到裂缝边缘啊,万一要是来一个强烈的湍流,说不定一下子就能把自己这百十斤给吸进去。。。。。。

通过星核,唐风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这条冰帽裂缝的底部是一个什么样子的。这条冰帽裂缝的底部和上边差不多宽,大概都有三十多米,只不过冰帽裂缝的底部并不再是冰川,而是薄薄的一层冰,厚度甚至连一米都没有。正条裂缝就好像被大力神一斧子给硬生生的劈开的一样,两侧的冰壁极为光滑,估计这是不知道多少年来的强烈的空气湍流的杰作。

要知道强风有的时候一点都不比流水弱,在地球上很多地方,那些坚硬的岩石都会在成百上千万年的时间内,被猛烈的狂风修饰成各种千奇百怪的样子。

这条冰帽裂缝也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了,裂缝中这种强烈的空气湍流,比那些修饰地球的狂风可是一点都不次,因此把这些坚硬的冰川硬生生的吹平了,也就不算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冰帽裂缝的底部并不是全都接触到地面的岩石的,就中间这一段大约两三公里的区域,底部是和岩石接触的,其他地方的裂缝底部,都覆盖着厚厚的冰川,越往冰帽裂缝的两端走,裂缝的深度就越浅,可即便是再浅,那深度也超过了一千米。

不过,在稍浅的位置,空气湍流也没有那么强烈,想了想,唐风还是决定从那些稍浅的位置下去。

上了雪地车,唐风沿着裂缝一直向东走,走了大约二十多公里之后,唐风再次下车。这里的冰帽裂缝的深度差不多有一千来米,最关键的是,这里的空气湍流已经很小了,从裂缝上空刮过去的狂风,几乎不会被这条裂缝所吸引了。

将雪地车停在了距离裂缝大约十多米的位置,熄了火,然后唐风开始从空间中往外掏绳子。

这些绳子就是用凯夫拉纤维制作的静力绳,不过和上次唐风在加勒比海打捞小岛宝藏时用的那种凯夫拉绳不一样,唐风现在拿出来的这种凯夫拉静力绳更粗一些,直径足有11毫米。

这个粗度的凯夫拉静力绳,破断拉力高达10吨,别说把唐风送下去了,就算是把那辆雪地车送下去都没问题。而且这种凯夫拉静力绳的热学性能极佳,在零下196度到零上330度的环境内,这种绳子都不会出现任何问题的。

只不过这种凯夫拉材料制作而成的静力绳有点沉,一千多米这样的绳子重量差不多就有一百公斤。不过唐风有星核,到是不用担心这个。

站在冰帽裂缝的旁边,唐风小心翼翼的将绳子放了下去,足足放了有五分钟才将加挂了铅坠的静力绳放到裂缝的底部。将绳子的另一端按照正常的顺序从GRIGRI速降器中穿好了,这才将绳子固定在雪地车的牵引钩上。

GRIGRI速降器是速降过程中使用的一种速降器,当然,除了GRIGRI之外,你还可以采用8字环或者ATC,这主要是看使用者的爱好和习惯了。

唐风比较喜欢GRIGRI,所以这次从这条冰帽裂缝速降,唐风就准备使用GRIGRI。最关键的是,GRIGRI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速降器,具有自动闭锁的功能,这可是一条深达上千米的裂缝,而且温度又这么低,万一唐风有个失手,那么GRIGRI在关键时刻就可以通过齿轮的咬合,自动将绳索锁住,不至于让唐风掉下去。

将三小收进空间,又戴好头盔等安全装备,系好了安全带,将安全锁挂在GRIGRI上,唐风站在了冰帽裂缝的边缘,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始向冰帽裂缝的底部降落了下去。

这里的风并不大,影响不到唐风的速降行动,唐风蹬着冰帽裂缝的冰壁,一段一段的向下滑行着,用了大约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双脚这才站在了裂缝底部的冰川上。

绳索什么的,唐风并没有收回来,而是就放在了原地,谁知道回来的时候是不是还得指着这条绳索爬上去呢。

裂缝的底部并不冷,相反,这里比上面要暖和多了,唐风估计,这里的温度最低也就是在零下三四度的样子。

底部一点风都没有,非常安静,平整光滑的冰壁从底部一直向上延伸,抬头望去,那才真的是叫一线天。

因为冰壁的反光,裂缝的底部不仅不黑暗,反而非常亮堂。唐风一招手,从星核空间内取出了一台雪地摩托,跨了上去之后,一拧油门,雪地摩托顺着裂缝底部的冰川,就想着南边更深的裂缝深处驶去。

提前给大家拜年并请假几天。

今儿个年二十八了,明天晚上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年夜了。再次,小墨提前给所有的兄弟姐们拜年了!

祝大家伙儿猴年行大运、发大财!父母身体健康,孩子快快乐乐,和另外一半如漆似胶、和和美美!

那啥,没有另一半的,明年找到另一半!

算起来,从上一本的《信息帝国》开始上传,到今天,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了,这期间,两本书实现了无缝衔接,小墨中间没有断更一天,现在回头想想,小墨自个儿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我想,不断更应该是一个好品质吧。。。。。。小墨窃喜中。

不过,现在到年底了,咱们这本《大矿主》又没有什么存稿,小墨也不是专职写手,所以,小墨这几天得减少一下更新了。

其实小墨也不愿意这么做,可是没办法,忙活了一年了,白天忙活工作,晚上码字,一点时间都没有。现在到年底了,怎么也得抽出点时间忙活一下家里的事情吧。

呵呵,小墨现在是属于上有八十的父母,(真的,我家老爷子今年就八十了,老太太虚岁也够八十了),下有刚刚上学的孩子,到了年底,家里的事情一大堆,小墨能坚持到年二十八,已经是尽力了。

所以,还请大家伙儿允许小墨休息几天,不多,就五六天的时间。估计最晚到初四,我们这边的习俗是初四女婿回丈母娘那边,所以,等过了初四,小墨就有时间码字了。

当然,这五六天中小墨不是断更,只不过是降低一下更新量,每天保证保底更新,也就是两章,等过了这几天,小墨重新恢复到四更!

所以,还请大家伙谅解!谢谢!

最后,再次恭祝大家伙儿新年快乐!新年好!

第六六六章巨大的地下空间

新年好!小墨给大家伙儿拜年喽!

在这条宽阔的冰帽裂缝的底部,也不是一马平川的,有的地方会突兀的出现很多冰棱,有的地方则会出现大块大块的冰块。

估计这些东西都是从两侧的冰壁上掉下来的,然后又被冻在了裂缝底部的冰川上。

不过无论是那些冰棱还是冰块,都是给外的晶莹剔透,一块一块的仿佛如同最纯净的水晶一样。裂缝太深,阳光虽然无法直接照射到这里,但从冰壁上反射下来的阳光,却是让这些冰棱和冰块都散发着一种极为晶莹的光芒,仿佛无数盏水晶灯一样,将整个裂缝的底部照的非常明亮。

每当遇到这些冰棱或者大冰块的时候,唐风就得小心翼翼的减缓速度,有的时候甚至得把雪地摩托收进空间,然后手脚并用的攀爬过去,再放出雪地摩托继续前进。

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耗费了唐风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这才终于到达了大隧道所在的那个区域。

这里的冰层已经非常薄了,最厚的地方,冰层的厚度也不超过一米厚。有的地方的岩石甚至干脆就直接裸露了出来。

在这个位置再向下二百来米,就是那条从南美延伸过来的大隧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