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矿主 >

第307部分

大矿主-第307部分

小说: 大矿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风虽然没有办法把这片土地收回来,但星核自从变成了完整体之后,唐风现在已经拥有足够的本领,将这片土地下的矿产资源收回来。

东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咱就不说了,说多了就成了历史小说了。想必很多人都清楚那一大片土地是怎么从辫子国的手里被败出去的。

蒙古,这片土地原本就是华夏的固有国土,这片土地虽然不是从辫子国的手里败出去的,但也少不了辫子国的原因。那时候,在居心险恶的老毛子的武力威胁等各种手段下,最终胁迫当时袁大头的北洋政府签订了屈辱的《中俄声明》,让老毛子的刀再次从华夏的身上割了一大块肉,造成了蒙古最终从华夏分裂了出去。

无论是东西伯利亚还是蒙古,都拥有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这次唐风来到内蒙,就是打算从这两个地方,先拿回一部分原本就属于华夏的资源。

唐风的打算很简单,在内蒙地区,从蒙古拿回一部分铜金,然后从东西伯利亚的相关区域,拿回一部分煤矿和一部分油气田。最终在内蒙形成一座世界级的铜金矿、一座世界级的露天煤矿以及一座超巨型的油气田!

铜金矿,这个东西在外蒙多的是,蒙古的铜矿产资源极为丰富;而且品质上乘。目前;蒙古铜矿的开采量居世界第13位。

蒙古北部的额尔登特铜钼矿已列入世界十大铜钼矿之一;位居亚洲之首;是蒙古第一创汇大户,其出口额占蒙古出口总额的30%。

蒙古的铜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主要集中在3条近东西向的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构造火山岩带中,由此形成3条近东西向的铜矿带,分别称为北蒙古带、中蒙古带、南蒙古带。

在北蒙古带有蒙古最大的额尔登特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布尔干省中部。矿化带北西走向长28公里,宽0。3—0。5公里,深500米;初步探明的铜矿石平均品位为0。62%,矿石量大约为19亿吨!

在南蒙古带有查干苏布尔加大型斑岩铜矿床,位于东戈壁省的半沙漠地区,有7个不连续的矿段,铜矿石平均品位在0。53%,拥有矿石量大约在2。4亿吨左右。

在查干苏布尔加铜矿附近,还有两座世界级的铜金矿,哈马戈泰铜金矿的铜矿石平均品位在0。33%,金矿石品位在0。33克/吨,拥有矿石量为2亿吨左右。

在查干苏布尔加铜矿和哈马戈泰铜金矿之间的南部不远处,就是蒙古最新发现的、蒙古目前为止最大的一座铜金矿——奥尤陶勒盖铜金矿。

这座铜金矿紧靠着华夏的国境线,目前由必和必拓旗下的绿松石资源公司拥有其66%的股份,剩余的股份则归蒙古国家所有。这座矿已经探明的铜储量超过了三千万吨,黄金储量超过了1320吨,白银的储量更是超过了7600吨,此外还有丰富的钼矿。

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和另外两座铜金矿都是位于蒙古的南戈壁斑岩带中,奥尤陶勒盖铜金矿现在已经探明的铜矿石平均品位达到了1。16%,金矿石的平均品位在0。35克/吨,虽然无论是铜矿石还是金矿石的平均品位都不算高,但这座矿却拥有至少23亿吨的矿石量!

而且无论是奥尤陶勒盖铜金矿还是哈马戈泰铜金矿又或者是查干苏布尔加铜矿,这三座铜金矿的勘测还远远没有结束,尤其是刚刚发现才几年的奥尤陶勒盖铜金矿,其勘测范围还远远没有达到这座铜金矿的最大范围。

放着这么好的三座铜金矿不去拿,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而且最大的奥尤陶勒盖铜金矿还是必和必拓控股的。妈蛋,老子折腾必和必拓是最拿手的了。。。。。。

除了铜金矿之外,蒙古还拥有巨量的煤炭储量,不过唐风却并不想从蒙古搞煤,因为在遥远的东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河畔,拥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煤矿带——通古斯煤田。

这座巨大的煤田不仅是俄罗斯最大煤田之一,同时也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煤田。

通古斯煤田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主要在石泉、下通古斯卡河流域。这座巨大的煤田北起哈坦加河,南至西伯利亚大铁道,长约1800公里,宽约1150公里,面积约104。5万平方公里。

在这片超过一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下,在600米深度内,地质储量17450亿吨!含煤层总厚最大为1500米,南部则在100到300米之间,以无烟煤为主,还有褐煤、硬煤。

这座超级煤田是在十九世纪后半期发现的,不过因为开采难度太大,环境条件恶劣,现仅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附近开采。

除了通古斯煤田之外,唐风还要从贝加尔湖畔的伊尔诺次克州再搞点石油过来!

PS:遇到传说中的瓶颈了。。。。。。昨天在电脑前面坐了将近六个小时,竟然就码出两章来,脑子里明明有东西,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写,郁闷死了,今天只有两章了,这是昨天半下午外加一晚上的成果。。。。。。

第七零二章大草原

俄罗斯是一个标准的能源大国,对全球的能源安全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早在六年前的2011年的年底,俄罗斯已经探明的石油资源储量就占据了全球的5。3%,排名世界第八位;而俄罗斯的石油产量则占据了全球的12。8%,高居世界第二位。

而俄罗斯最厉害的还不是石油,而是天然气!

俄罗斯已经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占全球探明天然气储量的21。4%,排名世界第一!其中位于西西伯利亚盆地的乌连戈伊气田,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天然气气田,其储量高达8。1万亿立方米。

而在东西伯利亚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在俄罗斯的油气资源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据估计,在在东西伯利亚蕴藏的天然气储量,高达54万亿立方米,占据了整个俄罗斯天然气储量的21%;至于石油资源,在这片广袤而荒凉的大地上,最起码拥有150亿吨的初始资源。

当然,这种估计都仅仅是最保守的估计,而且还是六年前2011年的数据,因为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而且面积广袤,在那个时候,因为技术和天气的限制,勘测工作在这里很难展开,因此上面所说的那几组数字,都是一种比较保守的估量。

事实上,到了2015年的年底,东西伯利亚的油气资源储量就再次被扩大了数倍,这其中,最关键的贡献就来自于贝加尔湖西畔的伊尔库茨克州。

伊尔库茨克州位于西伯利亚台地的西南部,在地质构造上来讲,具备油气聚集的条件。

这种地质构造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那就是气多油少。根据俄罗斯的相关部门在2015年底给出的勘测报告中,仅仅光是在伊尔库茨克州,潜在的石油资源储量高达250亿吨,天然气的总资源储量也高达8。4万亿立方米。

不过,在伊尔库茨克州已经探明的石油储量仅仅只有4。32亿吨,在整个伊尔库茨克州的石油储量中,仅占据了极少的一部分。不过天然气已探明的数量就非常高了,达到了3。7万亿立方米,占据了伊尔库茨克州天然气总储量的44%。

这些数据都是唐风通过康老爷子从特殊渠道搞来的资料了解到的,甚至连伊尔库茨克州已经进入开发的那几座油气田的具体数据,唐风手里都有。

这种资料一般来讲都属于保密性非常高的资料,要不是有康老爷子大力支持,唐风要想获得这样的资料,几乎是不可能的。

现在既然有这些极为详细的资料,那么唐风就可以有的放矢,有选择性的对相关地区的油气资源进行搬运。

没错,这次除了蒙古境内的铜金矿唐风是打算用矿脉凝聚的方式搬运,在俄罗斯的通古斯煤田以及伊尔库茨克州的油气资源,唐风都得用矿脉搬运的手段来搬运。

蒙古南戈壁斑岩带和华夏的内蒙接壤,距离非常近,那三座世界级的铜金矿,甚至距离国境线才不到一百公里。在这个范围内,唐风的矿脉凝聚功能可以非常轻松的就将大半个南戈壁斑岩带中的铜金资源汇聚起来,从而在内蒙境内形成一座规模更大的铜金矿。

至于远在三千公里之外的通古斯煤田以及两千公里之外的伊尔库茨克州,唐风就不得不动用矿脉搬运的手段了,因为唐风可不想去老毛子的国土上找不自在,老老实实的在自个儿的国家里待着多舒服啊,没事在这天寒地冻的初春,跑到俄罗斯干毛啊?

不过,当唐风驾驶着陆虎车从燕京一路跑到集宁之后,唐风还是有点后悔在这个时候出塞了。

虽然已经是快三月份了,在琼岛的时候,唐风热的恨不能把衣服全脱了,可是一到集宁这里,唐风还是被冻的够呛。

这里在二月底三月初的时候,温度还在零度以下,晚上温度最低的时候,竟然能降到零下十多度之下。没办法,谁让这里是个风口呢,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在南下途中,都会经过这里,导致这里的温度比同纬度的城市都要低很多。

在集宁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唐风沿着二广高速一直向北,直奔边境城市二连而去。

在途中,唐风经过了浑善达克沙地,也穿越了美丽的苏尼特草原,那种苍茫粗犷的景色,却是让唐风的心情蓦然之间变得非常好。

在二广高速的东面,就是集二线铁路,这条铁路是燕京通往乌拉巴托和莫斯科的必经之路,只不过现在的时间不对,从燕京开往莫斯科的K3次国际快速列车,是每天接近傍晚时分才会从集宁向北出发,到达二连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因此这个时候,唐风是看不到那辆绿色的K3次列车的。

不过,因为有的时候高速公路和这条铁路线距离非常近,唐风到是能够看到一些货运列车,机车顶部冒着淡淡的青烟,拉着五六十节货车编组,一路疾驰在广袤的大草原上。

唐风兴致高的时候,会放慢车速,一边开车,一边和旁边的火车保持相同的速度,一直到高速公路远离铁路线,唐风才会一脚油门踩下去,继续独自一人驾车在广袤的大地上疾驰。

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唐风跑到了苏尼特右旗。在这里,唐风稍作休息,品尝了当地的特产奶豆腐、烤羊排,只可以因为还要开车,唐风无缘品尝到当地著名的马奶酒。

不过唐风也顺手购买了不少当地的特产,比如说地毛菜、草原蘑菇、锡盟山羊绒等特产,这些东西拿回去,想必家里的老头老太太是会很喜欢的。

从苏尼特右旗出来之后,高速公路就已经没有了,剩下的那一百多公里路程,就要顺着208国道继续前进了。不过这条国道的路况还算不错,能跑得起车来。当唐风跑到二连的时候,才下午三点多。

今天唐风是不想再动了,他决定吃过晚饭之后,去二连站去看看。早就听说燕京到莫斯科的国际快速列车会在二连站进行换轮作业,唐风还从来没有见识过,因此晚上唐风决定去那里见识一番。

当然,有当地领导的带路,唐风倒也不愁进不去二连站。

第七零三章火车换轮

二连火车站是华夏进入到蒙古的最后一站,这里是华夏的北大门。

因为华夏的铁轨采用的是国际标准轨,宽度为1435毫米,而蒙古和俄罗斯都采用的宽轨,宽度为1520毫米,比华夏的铁轨宽度宽了85毫米,所以,当火车进出二连站的时候,需要在这里的机修车间进行换车轮作业,这样才能够让列车在蒙古和华夏境内的铁路线上自由的飞驰。

所谓换车轮作业,用专业的话语来讲应该叫做更换走行部,也就是车轮以及与车轮相连的那一部分,火车车厢的车体是不用更换的。

唐风的晚饭是在二连市委招待所吃的,陪同他的则是二连的一位副市长。吃饭时,唐风表示了想到国际换轮库看一看火车换轮作业,这位豪爽的蒙古汉子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二连站内的国际列车换轮作业,几乎成为了二连的一道著名的风景线,很多前来二连视察的领导,几乎都有过这样的要求,因此这位副市长也没有感到什么意外。

在副市长的带领下,唐风于晚上八点多进入到了二连站的国际换轮库,这座换轮库是全亚洲最大的换轮库。在这座几百米长的换轮库内,一共有三条三轨道的铁轨,这种三轨道的铁轨就是专门为换轮的列车准备的。

这三条铁轨中的第二条和第三条铁轨之间相距有85毫米,而第一条铁轨和第二条铁轨之间的距离,就是华夏的铁轨宽度标准,至于第一条铁轨和第三条铁轨之间的距离,则是蒙古和俄罗斯的铁轨标准。

唐风进入到换轮库时,从燕京开往莫斯科的K3次列车还没有进站,不过这里的铁路工人师傅们都已经严阵以待了,一旦火车进库,繁忙的换轮工作立刻就会展开。

因为列车要进库和出库,所以这座换轮库并不是封闭的,从换轮库两端涌进来的冷风,让整个车间内的温度仅仅维持在零下七八度的样子,这些可敬的铁路工人,就是在这种严寒的环境下为火车换轮,而且一换就是五十七年,没有出过任何的差错。

晚上的8点37分,从燕京开过来的K3次国际快速列车缓缓的驶进了换轮库。这辆列车虽然挂着K字头,是快速列车,但却并不像国内那些K字头的快速列车一样是橙红色的车体,这辆列车的车体依旧保留着最原始的那种绿色,也就是所谓的绿皮车。

虽然是绿皮车,这是这K3次列车却是拥有着“中华第一车”的美誉,是名副其实的拥有最高端服务的国际列车。

车辆缓缓的进入到了换轮库内之后,机车在停车线之前停住了,然后,分列在火车铁轨两侧的铁路工人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首先要将相关的连接螺丝松开,然后借助液压举升机,将火车车厢抬起到距离地面大约两米高的高度,这样车厢车底就可以和走行部彻底分离。

一节车厢会被四台橙红色的液压举升机抬起来,乘客在火车车厢内,并不会下车,因此车厢内的乘客都纷纷聚集在车窗前观赏换轮工作。

每节车厢的下面有两个走行部,当车厢被抬起之后,这两个走行部就会停留在窄轨上,而在列车的车头部位,已经准备好的宽轨走行部在牵引机的顶推下,开始顶着滞留在窄轨上的走行部向后走。

那些窄轨走行部一个顶一个,很快,就会将所有的窄轨走行部全部顶到火车的尾部,而在悬空的火车车厢底部,则留下了宽轨走行部。

这个时候,铁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