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矿主 >

第375部分

大矿主-第375部分

小说: 大矿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熔融物质喷出地表,然后冷却、堆积,就形成了现在的火山。所以说,火山的形成和其他山脉不一样,火山就是由冷却的岩浆堆积而成的。

所以说,一座火山的威力大小,取决于其下方的岩浆囊的大小。

像著名的黄石超级火山,其下方就有一个直径七十公里,厚度在十公里左右的岩浆囊,这个岩浆囊一旦喷发,一次性可以喷射出高达一千立方公里的物质,其中就包括七百立方英里的岩浆。

事实上,从一千六百多万年之前黄石火山开始喷发,到现在已经喷发过上百次,最终形成了这片占地差不多有八千平方公里、总体积差不多有三万立方公里的超级火山。

而大塔穆火山的体积是多少呢?七百万立方公里!相当于一个120公里半径的熔岩球体。倘若考虑到地幔物质约20%的部分熔融率,如果地幔中这3500万立方公里的地幔源物质也形成火山喷发,那么就会造成一个200公里半径的地幔“火球”。

也就是说,参与“制造”大塔穆火山的熔融物质,几乎占据了地幔熔融物质的五分之一!

可见这座大塔穆火山当年是何等的风光,何等的威力无比!

刚才唐风还以为这个大家伙在早期的剧烈喷发中,过多了消耗了它的体力,导致它的肚子里已经没货了呢,结果事实立刻就PIA~PIA~PIA的抽了自个儿几个大耳光子。虽然这个大家伙已经“死亡了”一亿多年,但在其下部,在星核的勘测下,依旧让唐风看到了触目惊心的一幕。

在这个大家伙的下方,竟然存在这一个偌大无比的岩浆囊,这个岩浆囊几乎有大塔穆火山的一半那么大,无论是直径还是厚度,都远远不是黄石火山下方的那个岩浆囊能够比拟的。如果硬要比较的话,那就差不多把一个咱们小时候弹的玻璃球放在一个篮球旁边。。。。。。

这哪是肚子里没货啊,里面他妹的全都是响当当的干货啊!

只是,这个巨大的岩浆囊比较平静,不像黄石火山下方的那个岩浆囊一样在蠢蠢欲动。但这个岩浆囊中蕴含的岩浆数量实在是太惊人,只要稍微暴露出一点来,那就是惊天动地的事情。。。。。。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八五五章控制喷发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众所周知,地壳其实就是一层岩石外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公里,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公里。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公里,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公里,在太平洋中部的某些地方,地壳甚至都是处在缺失状态。

大塔穆火山所处的海域,尽管不像太平洋中部的某些区域那样,地壳薄的甚至都没有,但这里的地壳厚度也不算多么厚,只有几公里而已。

要不是大塔穆火山底下的那个恐怖的岩浆囊上有大塔穆火山镇压,再加上还有厚重的海水层存在,其内部还有多条通道与更下方的地幔熔融物质在不断的循环交流,让这个硕大无朋的岩浆囊始终处在一种压力平衡的状态下,这么大的一座岩浆囊恐怕早就已经喷发了。

不过即便是如此,这个岩浆囊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定时炸弹,而且还是那种可以一下子就可以让地球陷入末日的定时炸弹。

这个发现也更坚定了唐风动一下大塔穆火山的想法了。

这个岩浆囊不知道存在了多长时间了,一直处在挺平稳的状态下。但谁也不敢确定,这个巨大的定时炸弹会不会一直这么平稳下去。

联想到大塔穆火山距离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会聚边界只有一千四五百公里的距离,万一要是两大板块那天抽风发生一次剧烈的碰撞,说不定就会破坏这个岩浆囊目前的稳定状态。

一旦这种稳定状态被破坏,这么巨大的一个岩浆囊真正爆发,那引起的灾难绝对是灭顶级的,说不定地球史上的第六次大灭绝事件,就有可能落在这个巨大的岩浆囊上。

这绝对不是唐风愿意看到的事情,现在载人火星探索计划还没有开始。人类还没有进入到太空殖民时代,要是在这期间让这个大家伙爆发了,说不定人类就此就会灭绝呢。。。。。。

这已经与怎么调。教曰本当局没有多大的关系了,这个发现实在是太吓人了。所以唐风决定慢慢的解除这颗巨大的定时炸弹。

或许当星核升级到五级,能够很轻松的解决掉这个麻烦,但现在以四级的状态去解决这个大。麻烦,说实在的,唐风也感觉到有些挠头。

虽然不知道星核升级到五级之后会有什么变。态的功能。但根据安德罗。范。亚历山大留下的那份资料中所讲的那样,一旦星核升级到五级,那就可以彻底掌控一颗行星。

既然是能够彻底掌控一颗行星,那么想必到那个时候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化解这个巨大的岩浆囊。

不过要升级到五级,即便是有各大有核国家给自己拼命的送核废料,那也最起码也得等到一年半到两年之后。

唐风可不想等那么久,所以想来想去,唐风觉得先给这个岩浆囊开一个小口子,让这个大家伙多少的往外发泄点火气应该是最合适的。

“反正最近这一两年,哥也没啥重要的事情可做。那咱们就耗着吧,看看谁能耗过谁!”唐风在心里暗自说道。

想到做到,唐风就开始琢磨怎么给这个大家伙“动手术”,看看该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这个大家伙的火气慢慢的散发掉。

唐风可不想一下子就激怒这个大家伙,让这个大家伙来一次剧烈的喷发。所以干这种事必须得小心翼翼再小心翼翼。

在星核的帮助下,唐风清楚的得到了大塔穆火山的构造图。这个构造图绝对要比目前任何一个科研机构搞出来的有关于大塔穆火山的构造图都要详细和精密,因此这幅构造图可以让唐风很好的选择一个最佳的切入点。

在这个巨大的岩浆囊上方大约三公里的地方,就是大塔穆火山的穹隆,本身大塔穆火山就有四公里高。也就是说,从岩浆囊到大塔穆火山的最顶端,足有七公里的厚度。

其实要想给这个岩浆囊开个小口子,按理说从最薄的地方开口子是比较合适的。但偏偏岩浆囊上方的那层地壳虽然很薄,可地质构造却极为稳定,相反,最脆弱的地方反而就是大塔穆火山的那条被堵死的岩浆通道。

说起来有点吓人,大塔穆火山的火山口平均直径达到了625公里,而它的岩浆通道的直径也粗达二百公里。几乎占据了整个火山口直径的三分之一。

要知道,黄石超级火山的火山口平均直径也不过才72公里,而仅仅是大塔穆岩浆通道的直径就足足是黄石火山的三倍。

现在这条通道虽然已经被堵死了,但因为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气泡,让这条通道其实并不是多么的稳固。这一点,在星核的勘测下已经显露无疑。

那既然是这样,与其破坏稳固的岩石圈,还不如在原本的岩浆通道中再开辟一条裂缝,让下面那座岩浆囊可以缓慢的喷发,而且关键时刻,还可以“掐断”这条通道,方便控制那座岩浆囊的喷发。

而且这种控制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大塔穆火山缓慢的“增长”。大塔穆火山之所以这么“粗矮”,甚至还不如他的小弟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高,或许就是因为它的喷发太过猛烈,连海水降温都来不及,以至于大量的熔岩全都向四周流淌,最终才形成了这种粗矮的样子。

夏威夷的冒纳罗亚火山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但人家的喷发没那么猛烈啊,正所谓细水长流,人家就是用地下的熔岩为自己增高,最终高度远远超过了老大哥大塔穆火山。

而如果能够控制大塔穆火山的喷发程度,让大塔穆火山像冒纳罗亚火山那样慢慢的喷发,或许用不了几年,大塔穆火山就能够露出海平面,从而形成一座新的岛屿呢!

这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以大塔穆火山底下那座岩浆囊的容量而言,只要控制好了,让岩浆喷发的速度和海水冷却的速度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那么大塔穆火山就会以一种极为快速的速度增长的,从而最终在海平面以上形成一座新的岛屿!

唐风在劳萨拉岛上琢磨了好几天,最终才确定了这个方案。

PS:那啥,小墨在这里有个请求,还请全程订阅的朋友,受累领取一下本书的大神之光勋章。不麻烦,不耽误时间,谢谢!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八五六章地震预警系统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在这个世界上,一提起自然灾难这个词,恐怕有很多人脑子里出现的第一个词就是“地震”,其次才是诸如台风、海啸、火山爆发、泥石流、洪水之类的,甚至有人还会说出彗星撞地球之类的词语。

没错,所谓的自然灾难指的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难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而根据自然灾难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人类将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难的等级分为了九个等级,但可笑的是,排名前三的都是天体灾难,也就是来自于地球以外的因素给地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比如排名第一的就是太阳衰亡,变为红巨星然后吞噬地球;而排名第二的,则是更不着调的所谓黑洞撕裂吞没地球;至于排名第三的,还稍微靠点谱,那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

好吧,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上三种自然灾难对于人类或者对于整个地球来讲都是灭顶级的灾难,但这三种自然灾难发生的概率太小了,或者说是发生的时间太久远了。。。。。。

而在地球内部,要论自然灾难所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排名第一的当属地震。而地震也是上面那九个等级中排名第四的。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历数人类有记载的各种自然灾难,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无疑是要排在第一位的。远的那些地震咱就不探讨了,光是近期的那些地震,连带着此生灾难造成的严重后果,都是那么的血淋淋。。。。。。

无论是曰本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发生的关东大地震,还是华夏七十年代的唐。山大地震和新世纪的汶。川大地震。又或者是印度洋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都是论十万计的。。。。。。

而2011曰本发生的那次地震,所引发的海啸虽然没有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但却直接导致福岛核电站泄露。造成的后果甚至比地震直接造成的后果还要严重。。。。。。

地震对于人类而言,简直就是一种惩罚!

而以目前人类的技术而言,还无法在地震发生之前就预测到地震发生,只能是在地震之后做到预警,为震区的人们提供几秒到几十秒不等的准备时间。

这种技术说起来很简单。就是利用地震发生时P波(纵波)和S波(横波)传播速度的不同来进行预警。

地震在地下震源发生后,释放出的能量以两种波的形式传播,一种是挤压岩石产生的压缩波(简称P波),它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所以又叫纵波,它让地面上下颠簸;一种是剪切岩石产生的剪切波(简称S波),它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所以又叫横波,它让地面左右摇晃。横波比纵波强得多,振幅是纵波的3~10倍。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因素。但是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大约每秒4公里,而纵波的传播速度大约每秒7公里。

于是不难想到,能否利用这两种波速的时间差,一旦监测到纵波,就赶在破坏性强的横波到来之前发出预警呢?预警的时间可能只有几秒或十几秒,虽然来不及疏散人群,但是来得及采取切断煤气、停止发电、停驶高速列车等措施,防止次生灾害。如果距离震中足够远,预警时间甚至有可能长到几十秒。汶川地震的震中映秀与受灾最严重的北川的直线距离约120公里。如果在映秀监测到纵波后就立即向北川发出预警,那么北川就可以有约30秒的反应时间,甚至足以组织学生撤离教学楼了。

这个原理虽然简单,但要据此建一个全国性地震预警系统。却不容易,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

首先,要有密集的地震台网,及时监测全国各地的情况。

其次,这是一个昂贵的浩大工程,要想开发这个工程。就必须要有开发它的财力、能力和意愿。

最后一个条件,与其说是一个条件,还不如用一个矛盾来形容更好。因为当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震中地区来不及预警,离震中越远则预警时间越长,但是地震破坏也越小,就越不需要预警。所以,这就成为了一个让人矛盾重重的关键因素。搞?还是不搞?花费了巨资搞出来这套系统,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吗?

事实上,或许就是因为最后一个原因,让这个世界上目前为止只有一个国家建立起了一套极为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那就是曰本。

要说曰本真是一个可怜的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岛国,可偏偏又处在全世界地震爆发最频繁的东北亚。

曰本的国土面积只占全球的0。28%,但全球10%的地震和7%到10%的火山活动都发生在曰本。曰本一年发生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占全球的10%。

你说倒霉不倒霉?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曰本自2004年2月起开始测试全国地震预警系统,到2006年6月止,共发布了855次预警,其中只有26次是假警报,效果似乎不错,因此在2007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

这套昂贵的系统由864个台站组成的高灵敏度测震台网Hinet、1028个台站组成的强震台网K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