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大矿主 >

第423部分

大矿主-第423部分

小说: 大矿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可惜的是,因为距离遥远,这种耗资巨大的无人探测器勘测行动,并没有取得多么大的成效。

以人类目前的技术而言,虽然已经具备了前往火星的理论基础,但理论和现实总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别的不说,光是这5600万公里的距离,就是一个难以跨越的天堑。

5600万公里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这个距离在整个宇宙来讲,甚至还不如沧海一粟,但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讲,却是一道一直难以迈过去的门槛。

5600万公里,即便是光,也要跑三分多钟,而且这么远的距离,要想从地球把探测器送到火星,那难度甚至比你拿枪用子弹打中十公里之外一只飞行的苍蝇还要大。毕竟子弹才飞多快?苍蝇才能飞多快?而无论是探测器还是火星,其运动速度又有多快?这简直就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别说去火星了,就算是登上距离地球最近的月球,这些年以来又难住了多少人?在“巴奈特王子号”出现之前,整个人类就只有美国人成功的完成过五次登月,几十年来几十亿人之中,仅仅就只有十二个人把自己的脚印留在月球上!

而38万公里的距离和5600万公里相比,其中的差距,又岂止是一个“难”字能够表达的?

从1960年开始到现在,六十年的时间内,人类一共往火星发射了43个火星探测器,但可惜的是成功的只有17次。当然,如果把取得一部分成功的欧空局的‘火星快车’号探测器也算作是半次成功的话,那么成功的只有17。5次,失败却高达25。5次!而作为火星探测的先驱者,前苏联和俄罗斯却交出了一份惨不忍睹的成绩单,事实证明,火星探测这种精细活儿不是老毛子这种粗线条的人种能够搞的成功的,在1960年到2011年这51年的时间内,老毛子一共往火星发射了20枚探测器,竟然没有一枚是成功的。

仅仅是发射无人探测器去火星,成功率还不足40%,可想而知要是把人类带到火星上,是多么的困难!

可偏偏,载人火星探索计划又是人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尝试,因为这个计划可是人类真正开启外星移民的基础,只有真的能够让人类到达火星,那么才有可能展开外星移民,才有可能让人类的未来一直延续下去。

原本没有人会能想到地球人能够在2030年之前能够将人类送到火星,但横空出现的星空探索公司,竟然在2022年的年初,就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了!

虽然“巴奈特王子号”上的宇航员还没有真正的展开登陆火星的行动,但飞船已经成功的切入到环火星轨道,这已经说明,整个载人火星探索计划中最为困难的一步已经完成了。接下来无论是登陆火星还是从火星离开返回地球,都是相对简单的事情了。

毕竟“巴奈特王子号”上携带的两艘登陆飞船“鹰隼号”和“鲲鹏号”可都是经历过登陆月球的考验的,而且这两艘登陆飞船在登陆月球的时候,都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能力,完全可以应付登陆火星的各项要求。

也就是说,地球人登上火星,现在就只差临门一脚了!

这个消息传出去,如何能不让整个地球都沸腾起来?

作为这次载人火星探索计划的主要出资人,也是这次载人火星探索计划的发起人,唐风自然成为了全球议论的焦点。而身为华夏人和美国公民,为了表示对唐风的力挺,就在“巴奈特王子号”即将切入环火星轨道的时候,美国总统和华夏一号首长则再次亲临贝儿公主岛,现场为“巴奈特王子号”加油。

而当承载着“巴奈特王子号”成功切入环火星轨道消息的电波,在茫茫太空中飞行了三分多钟之后抵达地球时,华夏的一号首长和美国总统立刻就在现场对“巴奈特王子号”发去了祝福的视频信息。

只是,这种信息一来一回就差不多需要六分半钟的时间,要想完成一次通话,真的是会让人等的很心焦的。

除了美国总统和华夏一号首长之外,“巴奈特王子号”上其他国家宇航员的国家元首,也都通过视频连线,在各自的国家给这些宇航员发去了祝福和庆祝的视频信息。

来自自己国家元首的祝福和庆祝,让整个“巴奈特王子号”上也充满了一种热烈的气氛。尤其是韩。正和乔治安东尼,正是因为他们俩精准的操控,才让“巴奈特王子号”完美的实现了减速,并最终成功的切入到环火星轨道。因此在接到元首们的庆祝信息之后,两个人纷纷表示,在十二个小时之后的登陆火星行动中,一定要完美的完成这次登陆任务!

第九六四章登陆地点

此时的“巴奈特王子号”在距离火星表面135公里的环火星轨道上,以1小时54分钟/圈的频率,绕火星飞行,同时利用“巴奈特王子号”上携带的高清镜头,对火星表面进行最详细的勘测。

“巴奈特王子号”上的那两台解析度高达5厘米的超高清摄像头,可以在160公里的外太空,清晰的辨别出地面上一个烟盒与一盒磁带的区别。而环火星轨道距离火星表面更近,再加上火星上的大旗更为稀薄,所以,这两台高清摄像机的实际解析度在火星上会显得更高。

在进行真正的登陆火星之前,唐风他们要对预定的登陆地点进行近距离的勘测,以确认登陆地点的安全。

早在“巴奈特王子号”建造的时候,尼奥。施密茨博士的团队就开始为火星飞船的登陆地点做考察。经过两年多的商讨,最终确定“巴奈特王子号”登陆火星的确切地点就是火星塔尔西斯高原。

塔尔西斯高原,又叫塔尔西斯隆起,坐落于火星赤道、水手峡谷的西边,是一个高9公里、宽3000公里的广大火山高原。她的名称来自圣经,一个位在已知世界极西处的地名。塔尔西斯高原拥有五大火山,其中奥林帕斯山是太阳系最高的山。

这个巨大的隆起是火星上一个广大的高原地区,由中心往外围高度和缓降低,形似圆顶,不同年代的熔岩流层广布在高原上,亦有很多槽沟放射状地由中心向外围延伸,其中一道则裂成巨大的水手峡谷系统。高原上有多座火山,其中有五座甚为巨大。

之所以选择在塔尔西斯高原登陆,施密茨博士也是有着深远的考虑的。因为这片巨大的隆起地形复杂,同时兼有火山和峡谷的地貌,对于考察火星的地壳结构有着极大的帮助。

其实,根据以前人类对塔尔西斯高原的观察,人们对塔尔西斯隆起的形成有两个理论,第一个说是由底下的地函上升流抬升的,第二个则说是由喷发出的熔岩流不断层层累积的,而熔岩层层累积的重量会使地壳下弯、下沉,使第二个说法较符合观测。

不过关于第一个说法的地函上升流则有另一个理论,那就是热柱:热柱长期位于塔尔西斯下方,形成热点,它并非使地壳隆起,而是提供了充足的热能和岩浆,使塔尔西斯地区长期喷发,累积层层熔岩和槽沟,而不同时期的热点位置则形成各个火山。热柱是地函对流系统的一部分,而热柱甚至对流存在与否则尚未明了。

反正不管怎么说,以前人类对于塔尔西斯隆起的判断,都是基于环火星无人探测器的观察而得来的,具体是什么原因,还要等这次人类真正在那里登陆并进行考察之后,才能够得出最终的结论。

塔尔西斯隆起中拥有五座巨大的火星火山,其中高度超过27公里的奥林帕斯火山,是截止到目前为止,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的最大的一座山,其规模比地球上的大塔穆火山还要大一点。

而在塔尔西斯隆起的东部,同时还有一个太阳系中最大的峡谷地貌——水手谷。这个以“水手九号”火星探测器命名的大峡谷,是目前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的最大的峡谷。

当年“水手九号”火星无人探测器抵达火星的时候,在环火星轨道上发现了这条长度从纽约到洛杉矶的距离相当的大峡谷,就好像一条巨大的伤疤横亘在火星的腹部。

这条大峡谷足有4500公里长,最宽处超过600公里宽,而往下约刨了8公里深。相比之下,地球上的东非大裂谷就要相形见绌了。。。。。。

总的来讲,选择塔尔西斯隆起作为这次登陆火星的降落地点,还是极为有道理的。因为在这里不仅可以考察火山和峡谷,更可以通过研究这里的地热,对火星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

以人类科学家这几十年来对火星的观测和了解,人类科学家认为塔尔西斯隆起的巨大尺寸对火星地质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说塔尔西斯高原周围环绕着放射状的槽沟;比如说可能是因为塔尔西斯高原自身的重量,导致了塔尔西斯高原的下沉从而引发火星其他地方变形隆起,以至于在火星的另一端有另一个较小的隆起——阿拉伯台地;又比如说,形成于晚诺亚纪的众多流水峡谷,也与这些地形特征有很大关连。

同时,根据科学家们的推算,塔尔西斯火山群产生的熔岩流所释放的二氧化碳与水汽,是火星温暖潮湿时期的重要因素。塔尔西斯火山作用可能产生一个约1。5大气压、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层,和覆盖平坦火星、120米厚的海洋。

这些虽然都是科学家们的猜测和推算,但这些数据应该都是非常贴近现实的。所以说,研究塔尔西斯高原,对于研究整个火星都是有着极为重要的帮助的。

人类要想在火星上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先彻底的了解这颗星球,因此这次登陆火星,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就要对火星上这个极为重要的隆起地段进行详细的科考。

因此这次登陆地点就被设定在了火星的北纬8。27度,东经236。12度的一个相对平坦的地点。

这个登陆地点的旁边就是火星第三大山阿尔西亚山,这座山拥有高达17781米的海拔高度以及475公里的直径和110公里直径的火山口,是一座死火山。

在登陆地点的的北面大约二百公里的地方,就是帕弗尼斯山;而在登陆地点的西北方大约五百公里的地方,就是奥林帕斯山。

至于水手峡谷,则在登陆地点东面大约七百公里的位置。

而在登陆地点附近的阿尔西亚山附近,人类科学家还曾经发现过七个奇特的洞穴,这些洞穴的洞口宽度在100米到252米之间。由于洞口基本观测不到洞底,科学家们只能估算出这些洞至少有80米到130米深。

这些洞穴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如果火星上曾有原始生命形式存在,这些可能是火星上唯一能为生命提供保护的天然结构。其次,如果条件适宜,这些洞穴将来可能作为人类登陆火星之后的居住点。

因此将登陆地点选择在这里,更多的是要对这些洞穴进行最为详尽的勘测。

第九六五章完美登陆

“贝儿公主岛,贝儿公主岛,这里是巴奈特王子号。根据我们对登陆地点的观测,登陆地点符合鹰隼号和鲲鹏号降落的条件,所以二十三分钟之后,当巴奈特王子号到达指定空域时,我们将展开火星登陆行动。”

环火星轨道上,原本庞大的巴奈特王子号在巨大的红色星球的对比下,仿佛一只小小的蚂蚁。但就是这个小小的蚂蚁,在十二个小时的时间里,已经绕着火星飞行了六圈多,现在这第七圈马上就要结束了。

在绕火星飞行的期间,韩。正他们通过“巴奈特王子号”上的高清摄像机,对登陆地点做了极为详尽的观测,在得出这个地点符合登陆条件的结论之后,真正的登陆行动就马上展开。

而指令长韩。正在“鲲鹏号”登陆船中向着遥远的地球发出的这个信息,就是登陆团队在登陆成功之前,和地球做的最后一次通信。

六分钟之后,尼奥。施密茨博士的声音响了起来:“巴奈特王子号,这里是贝儿公主岛。任务确定,可以执行!同时恭祝你们顺利的登陆成功!”

在得到地面指挥中心的确定命令之后,韩。正开始指挥起“鲲鹏号”与“鹰隼号”上的宇航员,随着韩。正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两艘登陆船都已经蓄势待发。与此同时,两艘登陆船上安置的高清摄像机,也都将彼此相互纳入到了镜头内,执行近距离拍摄整个登录过程的任务。

当然,在母船“巴奈特王子号”上的那两个高清摄像机,也都把镜头对准了这两艘即将展开登陆行动的登陆船,从另外一个角度全程记录整个登陆行动。

“10、9、8、7、。。。。。。3、2、1,鲲鹏号(鹰隼号)脱离母船!”

随着两个几乎是同时响起的声音,庞大的“鲲鹏号”和小一点的“鹰隼号”微微一震,然后脱离了正在高速行进的“巴奈特王子号”,借助着惯性,在火星大气层之外继续向前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因为火星引力的作用,开始以抛物线的下坠方式,切入到了降落路线中。

在这期间,两艘登陆船船身上的数十个喷口,不断的向外喷射着乳白色的气体,调整着两艘登陆船的降落姿态。待到两艘登陆船成功切入到降落路线的时候,这两艘登陆船已经由一开始的平飞状态变成了竖直状态。

在船身喷口不断的调整之下,两艘登陆船将会一直以这种垂直的姿态降落,直到降落到规定的高度,主反冲火箭才会启动,让这两艘登陆船安全的在登陆地点降落。

这整个过程几乎就是“星空”系列重型运载火箭垂直回收的翻版。但相比起“星空”系列重型运载火箭的垂直回收,“鲲鹏号”与“鹰隼号”的降落无疑要简单了许多。

即便是个头更大的“鲲鹏号”,也远远不如“星空”系列重型运载火箭的个头大,更别说小一号的“鹰隼号”了。再加上火星的引力要比地球小得多,而且火星大气的密度甚至连地球的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两艘登陆船所经受的重力加速度和因为摩擦而引起的高温,都要比“星空”系列重型运载火箭小的多。

不过尽管火星大气的密度远远小于地球,但当两艘登陆船进入到距离火星表面50公里的高度之后,剧烈的震荡还是随之而来。这种情况是当初登陆月球的时候所不曾有过的,毕竟火星的大气密度在小,也远远超过了月球的大气密度。两艘登陆船下降的速度又这么快,与火星大气引发相对剧烈的摩擦也就在所难免了。

这绝对是人类第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在拥有大气层的星球实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