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喜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时代1958 >

第343部分

大时代1958-第343部分

小说: 大时代1958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北越的军事行动也引起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关注,这次北越大动干戈的采取进攻态势,也传遍了莫斯科、华沙、柏林等城市。人们仿佛能在报纸上闻到硝烟的味道。

威廉?威斯特摩兰将军不会轻易认输的,就算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他觉得只要通过这次战役重创北越军队,就能彻底稳定住局势,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南越起飞的轰炸机昼夜不停的往返,投下的几乎要把溪山基地周围的山都要融化了,美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航空兵共出动f…4、f…105、…52、…1攻击机、…7等各型战机辆万余架次,投弹八万吨。

正当世人在关注溪山之战如何展开的时候,北越正规军和越共的正规军们却悄悄地潜入西贡、顺化以及南越的大多数城市。他们三三两两装扮成难民、农民、工人以及休假的南越军队士兵。

“所有兵力已经就位,在明天凌晨,所有的南越目标会同时遭到攻击。”武元甲在稍晚的时候对越南发布了总攻击的命令。南越民族解放战线、北越正规军部队袭击了南越几乎每一个大的城镇以及美军大部分的基地和机场。其实早些时候北越军队已经在波来古、广南、达乐等地周围展开了进攻,攻势展开后,几乎所有地方的进攻都让美国和南越军队猝不及防。西贡和顺化的大片地区突然发现他们已经被“解放”,挥舞着武器列队行进在大街上的北越正规军、越共部队公开呼吁大家起来参加革命。

威廉?威斯特摩兰将军这个时候才发现,一个溪山基地不是武元甲的目的,经过了短暂的忙乱之后,他冷静了下来,开始命令各地的美军固守依仗充足的火力最大可能歼灭渗透进来的北越部队,威廉?威斯特摩兰是有这个底气的,在南越的美军数量高达五十万,甚至比这次北越投入的全部兵力还要多。

“美军当然能打垮这次北越的攻势,他们这么多人。但这种几乎全境的进攻,可是狠狠地打了美国政府的脸,他们一直说北越已经奄奄一息,美军已经处在胜利的边缘,这次战役可以看到北越不是在活蹦乱跳么?”谢洛夫看完战报之后,不在关心这个问题,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双方是决不出胜负的。这又不是中世纪全面战争,开个全景地图上去一通杀就完事了,就算是游戏,上面还有士气槽呢。

早晚美国人就会知道自己卷入这场战争是多么的不智,越南战争不但让美国出现了财政赤字,同时也让美国的国际形象受损,六十年代社会主义思潮再次开始席卷,和美国从侧面帮助苏联也是分不开的,随后整个七十年代美国必须夹着尾巴做人,好调理这次战争带来的内伤,直到苏联卷入到了阿富汗战争,美国才迎来了反击的机会。

这场战争之后,美国必须要夹着尾巴做人一段时间,来补充一把已经有些透支的国力,这个时候美国才第一次感受到他们国力不是无穷无尽的,什么都干涉一样会顶不住。这和朝鲜战争是不同的,那时候欧洲和苏联都在恢复阶段,现在其他势力早已经摆脱了二战的影响,此消彼长之下,美国得到削弱,面对的就不是一堆弱鸡了。

法国巴黎,戴高乐的总统府内,身材高大但比较消瘦的戴高乐默然的看着窗外,他知道自己的决定可能会让法国更加强大,也可能会让法国陷入到危险当中。

从二战结束之后,法国就不得不面对两个国家,美国和苏联,美国实力强大,苏联距离法国很近,而且法国内部的法国一直对各界政府形成了掣肘。

美国希望继续充当西欧的领导者,而法国的独立倾向使得美国在争取法国支持最终失败的情况下,不得不甩开法国,并减少法国对其他盟国的负面影响,保持大西洋联盟的稳定。

经济上的援助和政治上尤其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双方的冲突。到美苏缓和苗头的出现、欧洲经济一体化、美国国际收支的恶化和黄金的外流、以及戴高乐上台后的独立政策的实行都迫使美国根据在欧洲局部利益和形势的变化作出了相应调整。

对于戴高乐,美国各界政府当然都是讨厌的,可法国的重要性,以及法国内部法国的力量,不得不让美国在某些地方对戴高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经济方面:美国加强经济的渗透,迫于自身国际收支的恶化,停止对法国的经济援助,重点防止法国的美元攻击,核方面:美国拒绝对法国核武器的研制技术性的帮助,只是附带条件的核原料,并通过多边核力量计划企图把法国核力量纳入美国的控制,遭到法国的拒绝,最后归于失败,法国独立核力量部分实现。

军事方面,美国一方面采取避免与法国冲突的保守政策,尽量减少法国的行为对北约效用和一致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开始加强没有法国的联盟团结,以对抗苏联。

可以说从戴高乐上台以来,已经找了美国数不清的麻烦,不过东欧的苏联虎视眈眈,美国不能对法国怎么样,所以才出现美国每次被法国找麻烦,只能被动应对的局面。

苏联的因素也很重要,戴高乐不可能当做没有看见法国的存在。随着美苏关系的松动,西欧国家对苏政策也有所调整。戴高乐上台后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法苏关系更是明显改善。在国际共运中,赫鲁晓夫上台开始,各国纷纷探求与苏联模式不同的、适合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所有这些,都为法共摆脱苏联模式的羁绊比较宽松的环境。作为西欧中与苏共最为密切的法共,开始走上缓慢而谨慎的探索之路。

在波匈事件之中,法国虽然收到了一些波及,但马上苏联后续的处理也算干净。而且那次风波仅限于两个东欧小国,没有波及到苏联。所以现在法国势力仍在,在法国社会有着强大的号召力。而且法国和苏联的亲密程度,甚至比意大利都更进一步,这都是让戴高乐头疼的地方。

对于美元,戴高乐是深恶痛绝的,而且他最早发现了美元的问题,至少从西欧国家当中是最早的,三年前他就看出了布雷斯顿森林体系不稳定,寻找机会拿着美元换了一批黄金,但那时他遭到了美元的反击,所以没有占多少便宜。现在越南战争进行当中,美国的军费已知在提升,一直注意着美国经济情况的戴高乐忽然发现,布雷斯顿森林体系似乎在摇摇欲坠。仅仅越南战争美国就打掉了八千亿美元的军费。

对待美元的态度,法国一直都走在最前沿,古巴危机那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三年前法国拿出美元储备黄金,被美国把风潮打压下去。而这次戴高乐准备找一批大的,联络一些和法国关系不错的国家,一起终结美元的地位。

就在美国和北越溪山大战的时候,戴高乐觉得是一个好机会,可以动手了。时间不长,法国各大银行的行长来到了总统府,他们也不知道总统有什么事情找他们,但隐隐觉得应该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这次戴高乐和法国各大银行的行长,一直讨论到了深夜,时机和盟友,以及资金贮备,美国的债务情况,甚至正在进行中的春季攻势,来寻找有利的时间。布雷斯顿森林体系和美元的发行量没什么关系,不然美元的发行量早就远远超过黄金的数量了,主要是美国的债务问题,美国的债务和多印刷美元,才会对黄金产生影响,持有美元、美国国债和美元的票证,都可以去美联储领取黄金。(未完待续。)

。。。

第五百七十三章 无神论国家

不过戴高乐肯定不会知道,这次已经答应了法国的一些盟友,在法国真正和美国对抗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出现,而另一个让法国感到压力的敌人,则在最关键的时刻帮了法国人一次,当然随后就把法国坑了。

在莫斯科的谢洛夫每天都在上经济课,苏联的经济学家当然都是玩计划经济的,但对美国的那套体制也不是没有研究,毕竟是敌人,一定要多给予关注。关于美元发行量、美国债务和美国超发了多少美元,这其中的关系。

在经过了众多经济专家的教导之后,谢洛夫面露认真之色的点头,他还是没有听明白。具体的操作手法,总政委一头雾水。如何赚取最大的利益,主席同志根本不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不是苏联拿着美元去美联储领黄金这么简单,否则美联储的所有黄金都加起来,也不够克格勃的家产。

肯定是在金融市场进行操作,引起黄金和美元震荡,同时看华尔街的反应。如果只是拿着美元把美联储搬空,这就简单了,戴高乐早就准备这么做了,甚至都轮不到戴高乐。真正让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维持不下去的,其实是美国人的爸爸英国,而让他永远成为历史的,则是德国人。苏联在历史上没有加入进去。

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终结之后,美国选择了石油,同时一个组织在那个时候产生,作为美国给予其他经济强国的补偿,这个组织叫G7。七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G7,是七个最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会晤的机制。表示美国可以不在追求自己一个国家搞定一切,以后有事的时候可以商量着来。

让克格勃的机构盯着这件事,目前谢洛夫需要出国一趟,至于出国的目的地。则是阿尔巴尼亚,谢洛夫将率领一个庞大的安全干部代表团,去阿尔巴尼亚进行访问。对苏联中央主席团的申请中,他是这么说的,“鉴于阿尔巴尼亚重要的地理位置,我认为我们的分歧需要弥补,所以准备对阿尔巴尼亚的安全机关进行访问。”

苏联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以及和南斯拉夫的关系比较复杂。在不同的时间段中,位置也是不一样的,阿尔巴尼亚和南斯拉夫关系缓和,和苏联的关系就会恶劣。反过来铁托一旦露出让阿尔巴尼亚警惕的谈话,苏联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就会缓和。

阿尔巴尼亚和苏联完全断绝关系,是因为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行动。谢洛夫不得不说,从军事上苏联红军干得漂亮,好到不能再好了。从政治上,西欧**纷纷同苏联决裂,认为苏联是比美国更凶狠的敌人。从那时候开始,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力,和对世界**的影响力就在削弱,西欧国家的**遭到重创,再也没有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苏联也无法用这些党派对西欧国家进行牵制。

捷克斯洛伐克和东欧其他国家的情报汇总,每个月都会出现在谢洛夫的办公桌上,总体而言,很好,好的不能再好了。在苏丹和印尼进入到苏联经济体系中之后,各国的经济增长都得到了提高,粮食、肉类和热带水果的进入压低了生活成本,橡胶的进入则让各国的工业挣脱了很多限制,所有东欧国家的增长率都在百分之九以上。

各国的工厂都保持着开工率,工人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抗议,他们还要上班。孩子要吃香蕉、他们还知道橡胶进入之后,各国的汽车产量还会提升,每一个人都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在周末的时候带着孩子去旅游。听说印尼的热带风光不错,赚一些钱,或者评价成了先进工作者,不花钱就可以去印尼的岛屿上晒太阳,这不是很好么。

这要还能出现抗议浪潮,除非真是美帝国主义的力量渗透进来了。否则谢洛夫绝不相信今年东欧会出事。当苏联航空的客机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降落的时候,谢洛夫头一次来到这个山鹰之国,地拉那是阿尔巴尼亚全国最大的城市和主要工业中心,有冶金、拖拉机修理、食品加工、纺织、制药、化妆品、染料、玻璃、瓷器等工业。有苏联援建的、有南斯拉夫援建的,当然也有中国援建的。

此时的苏联和阿尔巴尼亚,关系还算不错,阿尔巴尼亚也没有退出华沙条约组织。虽然这个小国也并不听话,但对苏联还算保持着交流,在印尼和苏丹加入经互会之后,阿尔巴尼亚对经互会的指责也略有松动。

但这个小国不好搞,苏联不像南斯拉夫一样和这个国家接壤,所以就算是施压,阿尔巴尼亚也不会在乎,更何况人家完全可以调头跟着中国走,虽说现在两国的关系也不怎么样。

在机场欢迎苏联代表团的人叫做谢胡,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主管内务部。谢洛夫给这位半个同行一个热烈的拥抱,开启了这次访问阿尔巴尼亚的形成。谢胡和霍查都对谢洛夫的来访保佑一定的期待,不过谢洛夫是很正常的访问,表示自己只是来寻求学习一下相关的安全经验。

对于苏联来讲,阿尔巴尼亚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对阿尔巴尼亚进行扶持的时候,苏联属于赔本赚吆喝那种,只不过这个小国舔功深厚,苏联才不得不一直维持着这个负担。目前这个负担已经不在自己的手上了。两国的关系仅限于华约的军事同盟关系。

当然这不代表这个国家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不然国家安全总政委同志这么忙,怎么会来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难道是来扶贫么。

“听说阿尔巴尼亚正在致力于消灭宗教,不知道这方面的进展怎么样么?”这才是谢洛夫的目的,他已经订好了中东的计划,土耳其押后,首先在伊拉克开刀。但是伊拉克的宗教气氛总是让他这个克格勃主席不放心,甚至头一次对克格勃的压制能力出现了怀疑。

就在此时阿尔巴尼亚的无神论运动似乎进展很大,大喜过望的谢洛夫赶紧上赶着来到阿尔巴尼亚吸取经验,人才啊,这批消灭宗教的干部都是人才。万一自己搞不定伊拉克的宗教,本着两国的友好精神,从国际主义角度上考虑,引进一批阿尔巴尼亚的干部去伊拉克指导工作,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去年,阿尔巴尼亚当局在阿尔巴尼亚发动了一场剧烈的消灭宗教运动,宣布宗教分裂了阿尔巴尼亚民族,使其发展步履维艰。学宣队下到农村,强迫阿尔巴尼亚人停止进行宗教活动。不顾所有的反对,甚至是劳动党党员的反对,在年底以前所有的教堂、清真寺、以及其它宗教设施都被关闭或改成仓库、体育馆和工厂。

但不关谢洛夫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