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没事-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挞凛正要说话。便听得雷声振振,须臾,天空银蛇倏现,早有雨点打在脸上,那萧挞凛忽对那老天怒道:“贼老天,却这般的算计于我,纵然不死于此地,某又如何去见太后?”
萧观音奴苦笑道:“但得脱此险,定然保将军冲杀出去,意图日后!”一面又令亲兵四处收拢军士。那雨下的大,泼瓢也似。那火势渐渐弱了,不过一个时辰,便将那山火浇灭。
苏文与穆桂英并杨宗保正冒雨立于那山上。杨宗保见如此情形,不由叹道:“老天终要放这番将一条生路!”
穆桂英冷笑道:“老天要放,也要看他造化。他若是望后便退,我军便可追击,他若还要再进,我军依旧可以埋伏。岂能让他走脱?”
杨宗保没有分辨,只是点头。苏文眼见那火势已灭,那葫芦河水,上游泄洪已毕,渐渐的河水平缓,低矮了下去。便笑道:“这辽军,已然去了大半,战马粮草俱已丢失殆尽,断然是不敢再冲击山口出路,便只有一条,往那来时之路,依旧回转。”
穆桂英点头,杨宗保便道:“我等以逸待劳,辽军已然挫了锐气,疲惫不堪。现在此时,冲杀下去,定然能够杀他个措手不及,一举成擒!”
苏文只拿眼儿斜睨穆桂英,那穆桂英笑道:“你不说,便使我来说道。也罢,这小子天性便笨,我便勉为其难罢!”言语之时,又拿眼儿戏谑望着杨宗保道:“那辽军虽然死伤大半,但这一场雨来的及时,只怕还有几千人马,若是我等强攻,这辽人生无可逃,要是定要拼过鱼死网破,置死地而后生,岂不将我等置于凶险境地?若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此战,又有何足道哉?”
杨宗白赧颜,无一言以复。只对苏文道:“将军,岂能见那番将安然退去?”
苏文笑道:“自然不能白白放走了他,我已有安排!”言毕,招两人如此这般吩咐下去。这自又有一番算计,却不知那番将又如何应对。
那萧观音奴与萧挞凛道:“现如今大火已熄,河水已退,我等却只余五六千人马,且粮草军马丧失殆尽,失了那马军的优势,唯今之计,便是从原路折回,再去向太后请罪便是。”
萧挞凛黯然点头道:“一切单凭将军安排便是!”
萧观音奴便点头道:“既如此,某便领两千军出隘口,将军自引其余军部架桥从河口抢渡回去,见了太后,自为我请罪便是!”
萧挞凛惊道:“此举无异自寻死处,我岂能坐视不理?”
萧观音奴惨笑道:“此举旨在迷惑宋人,只道我等将全力冲击隘口,使得宋人引兵据守,将军好从容脱身,为我军留的一点血脉。”
萧挞凛还要争执,那萧观音奴怒道:“方才已然允了我,但由我指挥,你如今不听将令,便是抗命不遵,想要军法从事吗?”
萧挞凛便不再搭话,只望着萧观音奴点起两千人马,又见他跨于马上,回望萧挞凛,惨然一笑,拍马就往那山坳隘口行去。那萧挞凛忽然大喝一声:“好兄弟,来日为你报仇!”双膝霍然跪地,只望那萧观音奴行出,拜了三拜!
其余众士兵,俱都随那萧挞凛跪倒而拜,一时哭声震天,直冲山谷。那萧挞凛拜毕,爬起身来,跨上大马,手拿两只狼牙棒,谓众军士道:“如今副将军为我等生机,已然豁出性命,我等岂能让副将军白死?全军从速架桥,某等先回大营,日后再来以雪此仇,誓将此宋将碎尸万段,方才泄心头只恨。”言毕,从军士轰然响应,伐树架桥,俱都当先,倒用不了多少时辰,便将那浮桥架起。
那萧挞凛正要挥军而退,忽然变听得数里之外杀声震天,又有巨石坠地震响轰鸣之声,人马嘶叫呼号之声,虽数里之外,亦清晰可闻。不多时,那声音渐渐平息,直至全然不闻。那萧挞凛虎目含泪,又冲那关隘处抱拳行礼,便挥军渡河。
正当时,那关隘口杀出一支人马,为首之人便是一员青年将领,戴一顶鱼翅撒红缨头盔,披一副绿绒穿,红绵套,嵌连环锁子甲。系一条称狼腰,宜虎体,嵌七宝麒麟带。著一双起三尖,海兽皮,倒云根虎尾靴,坐一匹登山跳涧胭脂马,身前横一长刀。身后锦旗迎风展,两军阵前刀枪摆。
那青年将领身旁,亦是一员少年小将,亦是银盔银甲,手绾长枪的少年英雄。萧挞凛认得便是日前交手的那杨宗保是也!那杨宗保手中提着一个鲜血淋漓的首级,大笑道:“兀那番将,你这副将军已然被我枭首,若是识趣,便速速降我,不然定然取你性命。”
正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那萧挞凛大怒,正要上前拼命,那身旁一小校道:“将军休上了那宋人当了,副将军为将军谋,死得其所!”
萧挞凛悚然心惊,勒马回顾那小校道:“你可有姓名?”
那小校躬身答道:“小人耶律宗云是也!”
萧挞凛点头道:“倒也有些见识,若能成功回营,定当升赏!”言毕,也隐忍那杨宗保喝骂,留一军断后,自引军从那浮桥渡河。
杨宗保见辽人并不上当,正要追赶,苏文笑道:“只叫乱箭射他!”,那宋军阵中顿时乱箭齐发,那渡河辽兵死伤无数。正进退不得,忽见那斜径里又杀出一只人马,上面一员银盔银甲,好个英武的巾帼女将,手绾一杆长枪,冲那萧挞凛大声喝道:“辽人胆小,连我这女子也害怕不成?”言毕大笑,又使众军士极尽辱骂。
那萧挞凛哪受的这般鸟气?只喝的一声道:“小娘皮休得欺我,看我斩你首级!”说罢,不顾部属劝阻,拍马直往那穆桂英处冲杀过来。
第六十七章兵陷祁州
且说那萧挞凛挺身来战穆桂英,那苏文便与杨宗保来抢浮桥。那萧挞凛怒喝一声,拍马来战穆桂英,穆桂英喝了一声“来得好!”挺枪来迎,两人在那河滩上一来一往,盘盘旋旋,各逞平生武艺。两人莫约斗了十来回合,穆桂英卖个破绽,力怯手软,萧挞凛大喜,使尽生平力气,用狼牙棒奔穆桂英当头而来,穆桂英只一闪,那支枪从肋窝里放个过。萧挞凛连人和吗抢进前来,被穆桂英回头一枪,,搠了个当心窝的对穿,大叫一声,翻身落马!
穆桂英上前,翻身下马,割下萧挞凛首级,复又翻身上马,将头挑在枪尖,顿时那宋军欢呼震天,那正欲渡河的辽军正与苏文、杨宗保所领军士,做垂死之战,忽然听得身后宋兵欢呼,又见一员宋将骑着高头大马,枪尖正挑着一个人头,正是主将萧挞凛之首级,顿时俱手脚冰凉。
那苏文乘机大喝一声道:“降者不杀!”声如春雷绽放,惊得那辽军慌了手脚,那杨宗保趁势掩杀,辽兵再无一战勇气,纷纷放下兵刃,跪地降了宋兵。还有少数想要顽抗,被杨宗保一阵冲杀,只余十数人逃走,其余皆降。
待重新整军,苏文清点人马,自身损伤三五百人,死两百余。辽军除逃出十数人,降者四千余,其余一万五千余人马,俱都葬身大河火海,战马亦损失殆尽。
苏文清点人马后,方重修复浮桥,这才押着被俘的辽军,缓缓向定州城而来。一路行来,苏文笑道:“此战两位具有功劳,待我呈报副帅之后,不知道会赏你们做何官职?”
杨宗保闻言,不由急道:“此战全赖将军,只愿在将军身旁,早晚得窥将军文韬武略,此便是最好奖赏,还请将军收留!”实事,经此一役,杨宗保对苏文之才略,俱佩服五体投地,若是再有战事,便对其军令再无疑惑!
苏文又将头转向穆桂英笑道:“穆女英雄,此战你枭辽军主将之首,定然会加升官职,说不得要与我平起平坐,却是不好再做我亲随矣!”
穆桂英冷笑道:“我知你心意,定是见不得我在你眼前便罢。你我盟约在先,我却不管军令奖赏,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此古训矣,你休得再罗唣,只徒惹人厌烦。”那杨宗保听得此言,正要发笑,却见脖子微凉,不觉缩了缩头,顾首一望,果然见那穆桂英一道寒光从那秀目之中射出,似有刀光剑影,便强自忍住,不敢发一言。
且不说这苏文等押着俘获的辽军,缓缓而进。单道那副帅杨延昭撇开定州辽军兵马,径往祁州而来。那辽军围攻祁州,十万大军,将那祁州围得水泄不通,不出一日,祁州陷,全城尽墨,守城军士无一幸免,皆殉城矣。待杨延昭进到外围,却见那辽军已然占据祁州城内。
杨延昭望那祁州城头,辽国旌旗遍插,不由心口剧痛,暗叫:“苦也!”却是来的晚了一些,将自身也陷入险境。以一万五千之众,击十万辽军铁骑,殊无胜算。只是据此,退,那辽军马快弓强,不能走脱;进,虎狼挡道,无异羊入虎口。
杨延昭一时间进不得,退不能,陷入两难境地。而后续潘元帅大队还未到达,虽已派出军士报信,只怕是远水难解近渴。
那萧太后正与主帅韩德让于太后临时议事厅中,商议夹击定州之事,忽有探子来报,道是那祁州城外数里,有大队宋兵,为首旗号,乃是“大宋征辽副帅杨”。
萧太后点头道:“定然是那杨延昭是也!”因又问那探子道:“却有多少人马?”
那探子道:“不足两万!”
萧太后大喜,谓元帅韩德让道:“此乃天赐良机,若是能将这杨延昭一举成擒,那宋人便失一臂膀矣!元帅可速击之!”
韩德让点头道:“这杨延昭乃是杨继业之子,颇得乃父之风。宋人有云: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太后切不可大意,虽不足两万余人,难保不是疑兵之计!”
萧太后暗道:此一路攻宋,沿途州县,俱都拼死顽抗,宋人虽阵战不足,然守城有余,这般耗损,我军只怕后继无力,当无功而返,若是能败者杨延昭,便可令我军士气大振,宋人人心惶惶,或可解我军阻力,也未为可知。心念已毕,便谓那韩元帅道:“元帅莫不是畏惧杨延昭之名?不敢应战?哀家也曾闻元帅曾于雁门关一战,败于其父杨继业,难不成元帅畏其父,父死乃至又畏其子乎?”
前事韩德让为将军是,曾与时为代州刺史杨继业大战于雁门关,此一战辽军大败,自此杨继业便得了“杨无敌”之号,使得辽人至今胆寒。那韩德让亦深以此役为耻。今听得太后重提此事,不由怒道:“某在雁门关大战时,此杨延昭不过黄口小儿,某又何惧之有?”正要勒令进军,忽心念一动道:“只是阵前交战,不可不慎,军国大事,亦为战之功,若是此役一败,只怕便要打道回府,休再言攻宋之事。”
萧太后无言,又送韩元帅出厅,心中恼恨,径直回到寝室,早有一宦官闪出,轻言道:“太后可要小憩?”
萧太后见那宦官,将手于他扶着,不由笑道:“王伴伴,你怎知哀家要小憩?”
那王太监躬身笑道:“太后每日午后,必定小憩,虽历十载春秋,易地而居,亦不改易!旁人或许不知,奴才乃跟随太后多年,岂能不知?”
萧太后乃笑道:“还是有个贴心人矣!”言罢,扶起那王太监之手,径往内室而去。王太监自吩咐人焚香铺床,自扶那太后上榻。萧太后半躺,靠着床头,半闭着眼儿,也不说话,似是睡了过去。王太监却不敢动,怕太后醒来要茶要水!
半晌那太后鼻息微重,对王太监道:“伴伴立了这许久,也自搬个椅子来我跟前坐会,哀家与你闲话一回。”
王太监听了,自搬了椅子,坐于太后窗前,目光熠熠,不敢懈怠。萧太后叹道:“伴伴进宫伺候哀家也有六七年罢?”
王太监点头,只拿袖儿抹着眼角道:“难为太后还记得奴才,这便是奴才的福分!”
萧太后点头,并不睁眼,只是闲话道:“去岁你那干儿子王有才杀人犯事,如今还去做不做那些上不得脸子的抢亲杀人的丑事?”
王太监冷汗下来,赶紧屁股离了椅子,一溜儿跪下磕头道:“都是太后的恩典,奴才那孽障事发之后,幸得太后脱免,如今只在家中做些功课,实不敢再出门一步,还望太后明鉴!”
萧太后便点头道:“慌甚么?起来罢,如今改了,又一心向学,自然有他出头的时日,日后但有功劳,博个封妻荫子的前程,开枝散叶,又有何难?”
王太监磕了头,又站起身,半边屁股挨着椅子坐了,小心道:“若奴才那孽障果有造化,得太后垂青,自是他前世修来的天大福缘,奴才亦与有荣焉!”
萧太后点头道:“今日哀家便给个时机,倒要看你如何行事了!”
王太监忙道:“太后只管吩咐,奴才敢不舍命!”
萧太后便笑道:“也无须舍命,只得一个辛苦差使,从今日起,你便总理主帅将军膳食,我自会下道懿旨,只管拿了去,与之交接便是!”
王太监领命。那萧太后方才睁眼起床,写了懿旨,又用了信印。将懿旨交付王太监道:“这主帅所好蔬食,可每日与我通禀,大军前行,须容不得半丁差错!”
王太监领命。太后又交待几句,方才领了懿旨,自去交接不提。且说那韩元帅听闻探子报后,便与众将士上了那祁州城头,南向而望,果然见数里之外,隐隐旌旗遍布,便为左右道:“这杨延昭素有计谋,用兵颇有心得,若便如那探子所报,只有两万之众,诸位,可如何破之?”
左右诸将或言正面交锋,直接冲杀;或言只派一小队前往,诱其前来,然后设埋伏,一举歼之;更有言道,只需一猛将耳,便可生擒杨延昭。如是这般,议论纷纷。
韩元帅不由摇头叹道:“若是这般,只怕败亡有时矣。那杨延昭岂是这般容易相与的?即便只有两万人马,也不敢轻易言战。”
忽从旁闪出一员猛将,高声喝道:“元帅只管涨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这杨延昭即便英雄了得,我等却有铁骑数万。以某之计,所谓大巧不工,不如我军步步为营,缓缓逼近,即便那杨延昭计谋百出,也难以破我军势!”
韩元帅顾首一望,却是一员少年将领,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三叉紫铜冠,一身寸甲白罗袍,披一副连环镔铁铠,脚蹬云根鹰爪靴,手按镶花边腰刀。端的一员猛将打扮。
韩元帅便问道:“你姓甚名谁?”
那员将领昂然答道:“阿里昂是也!”
韩元帅便点头笑道:“还颇有见识,若以你